靜網PWA視頻評論

易代之際安徽女作家的文化文學選擇1890

2023年10月21日

- txt下載

這是一篇文學論文,筆者將論文的題目擬定為易代之際安徽女作家的文化選擇(1890-1920);。正文部分一共分為四個方面:第一章首先講易代之際(1890-1920)原有價值系統的解體帶來倫理、性別觀念的改變。第二章主要闡述安徽女作家在社會轉型期的文化選擇。第三章對呂碧城的新女性觀進行個案探析,她在女權、女學和女性價值觀念等方面的思想都體現了在國家富強基礎上對個體價值的尋求,以及對傳統文化倫理在傳承基礎上的融合與創新。第四章對蘇雪林在女性教育、婚戀、女性價值等方面的思想進行論述,展現她在繼承傳統基礎上的漸進改良,為女性的自我實現和主體建立提供其它現實可能。
第 1 章 易代之際價值系統的危機
1.1 易代之際的社會風貌1.1.1 政治文化狀況1872 年,中國最早的報紙《申報》在上海創辦、中國第一批赴美留學生派出、外國教會在徐家匯建立天文台近代傳播媒介的出現推動了近代思想文化的傳播,留學生群體日後成為了傳播西學的重要來源,而科學天文儀器的出現悄然改變中國人的傳統宇宙觀,1898 年嚴復《天演論》的出版,標誌著這種新的宇宙觀產生。從 19 世紀末始到 20 世紀初,《天演論》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新價值觀念,跳出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觀,成為近現代以來中國進步思想的基礎,為傳統中國的現代轉化起到思想推動作用。吳汝倫、魯迅等人對此書愛不釋手,胡適更是用自己的更名之舉證明《天演論》對他的重要意義。但是,嚴復通過對《天演論》的翻譯加工,也向大眾傳遞出一種斯賓塞式的對進化;的盲目樂觀。由於其思想觀念的片面和簡單,容易產生對西方的誤讀,把西方倫理和行為規範作為進化生存的標準,這就會加快摧毀中國社會長久存在的道德基礎。其次,適者生存的強食法則容易讓人對危機產生過度反應,引發思想行為上的極端。再次,進化論延伸出的新舊二分的價值觀念演變成為新觀念必定優於舊觀念,青年人勝過老年人,古老中國原有的文化傳承方式完全顛覆,父輩的權威不再。青年們對文化的認同產生危機,代際衝突加劇,家庭、社會產生斷裂。中西之間、新舊之間的矛盾瀰漫在家庭、父子、長幼之間,加深了個人與家庭、個人與社會之間的衝突和對抗。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權,《臨時約法》的頒布、共和體制的確立讓人們有了民主意識。大眾的革命意識增強,它的激烈性和超前性推動社會朝前發展。但在一個並無西方民主制度文化心理的國家,對西方政黨制度一旦接觸,便陷入政局混亂。袁世凱復辟、二次革命;、護國運動;直至軍閥混戰,社會動盪不安讓人們對政治普遍產生失望,社會心態由高期望降到低谷。魯迅就曾評價說:見過辛亥革命,見過二次革命,見過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1]民國初年政治局面的混亂導致思想文化領域的空虛,晚清遺老們成為舊文化的代表,他們的影響力大大削弱,成為新時代口號下的反面材料,而代表新的文化立場的領軍人物尚未出現,這些都為五四;新文化時期的政治文化新局面的發生提供了有利條件。
........................
1.2 傳統社會價值體系的解體
1.2.1 個體具有自身價值傳統儒家群己關係,強調群體的價值,個體價值被忽略。直至封建社會末期,為了扭轉這一狀況,知識分子重新詮釋個人與群體的關係,承認個體利益獲取的合理性以及對國家富強的推動作用。女性解放觀念、女性個體利益的實現,也成為了國家政治革命的一部分,在國家民族的前提下展開。中國女性解放運動與國家民族的命運與需求聯繫在一起,社會群體的實現成為女性個體利益實現的基礎。中國女性纏足習俗歷史久遠,西方國家對此現象多有詬病,並率先通過教會在中國展開解除纏足的活動。這些都給中國的知識分子帶來觸動,感到難堪。康有為向皇帝上奏《請禁婦女裹足摺》,請求禁止女性裹足。女性纏足影響身體健康,不利於繁育健康的後代,也成為男性的負擔。基於強國保種;的政治目的,維新派知識分子提出今欲救國,先救種,欲救種,先去其害種者而已。夫害種之事,孰有如纏足乎!;[1]在他們看來,放足後的女性擁有健康的身體,生育強壯後代,傾心照顧孩子和丈夫,不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女性個體價值得到肯定。與之相關聯的興女學、倡導女性獨立人格等女權觀念也都相繼展開。除了倡導健康體魄,人格獨立也是個體價值的重要內容,章太炎主張人格獨立的重要性,曰:群必以獨成。大獨,大群之母也。;[2]認為國家民族的獨立,建立在個體獨立的基礎之上,人格獨立可以統一在群體與個體的價值的實現之中,女性亦如此。.........................
第 2 章 安徽女作家的文化選擇
2.1 近代轉型時期的安徽女作家
2.1.1 地方與家族文化的薰陶安徽歷史文化悠久,桐城派和徽文化清初時就已在安徽形成廣泛影響,並逐步擴散全國。地方文化發展中對女性作品的整理,文人家族對女性詩詞能力的重視,加之安徽版刻工藝的高超水準,刊刻業興盛,這些因素共同促進了女性作品的刊印與傳播。清末民初,新式教育的發展、女權運動的興起和報刊業的繁榮,促成安徽女作家文化思想的轉型。南部的徽州府、安慶府、廬州府、太平府、以及寧國府等是安徽文化主要的形成和發展地帶,誕生了如桐城學派、新安理學、徽派樸學等文化流派。這些地區強調自身文化的整理和繼承,在地方志中的藝文志和烈女傳、女詩人的作品集、以及文人編撰的女性詩詞集中,可以看到許多生活在轉型期的安徽女性作品。比較知名的女作家有:徽州府:歙縣吳淑娟、張慶雲,婺源汪觀定、俞富儀
廬州府:廬江吳保華、吳弱男,合肥李經緯、王仲淹、吳瓊華、彭淑士、李敬婉、李家恆、
安慶府:桐城姚倚雲、吳芝瑛、吳芝芳、張清華、方份、方令孺、方令完、李相鈺、施劍翹,安慶太湖縣陳仲瑄、劉王立明、趙鳴初,懷寧葛世潔、寧國府:旌德呂湘、劉素、呂美孫、呂碧城、呂賢滿,涇縣胡淵,太平縣蘇雪林泗州府:天長朱劍霞池州府:東至縣周仲錚
除了地區文化的影響外,家族文化營造的良好環境,也促進近代轉型期的安徽女作家的成長。自清以來直至近代,安徽名人層出不窮,並在文學、藝術、政治、軍事等領域對中國的現代進程影響深遠。他們重視對女性的培養,自身的社會地位、文化修養、家學淵源和經濟實力幫助家中女性快速成長,在實踐體驗中形成自己的文化觀點。...........................
2.2 女作家的時代印記和文化傳承
2.2.1 母親和女國民中國深厚的生育文化把孩子放在重要位置,但母親卻不被重視。儒家關係中的五倫,也不包括母親和孩子的關係,母親通常依附於父親,地位甚至不如孩子的閨塾師。安徽深受程朱理學和宗族制度的影響,貞節牌坊和祠堂表彰代表了男性權威對女性的最高褒獎,人們讚揚妻子的忠貞而不是母親的勤勞。明清時期安徽女性文學作品中也有不少貞潔烈女和失去丈夫的妻子在自盡前留下的絕命詩作。清朝末年,慈母和才女被民族主義者摒棄,母親的教師角色有了政治色彩。賢母;被建構成良妻賢母;。賢母良妻的概念 19 世紀末形成於日本,20 世紀初傳入中國,這一概念將女性和國家,家務勞作和服務國家,女性教育和撫育子女結合起來,是對理想女性的構想。夏田歌子認為女子教育是母親提供良好教導的關鍵,梁啟超在論女學的文章中也提到女性教育和國家富強的關聯。西人分教學童之事為百課,而由母教者居七十焉。;[2]同時,女性還是丈夫的顧問,通過家庭男性影響外部世界。這些都給女性的家庭角色賦予了新的國家意義,擴充了妻子和母親的責任。安徽女性歷來以勤儉持家、相夫教子著稱。家中男性外出為官經商,妻子在家中擔起總理家政之職,子女的教育也落在她們肩上,教子經書,皆自督課。;女詩人吳保華,劉翰翔妻。丈夫官至湖北候補知府,吳保華隨夫遊宦鄂中,照顧夫飲食起居,直至晚喪歸天。王仲淹,21 歲嫁於書法家潘寄岑。潘青年時體弱多病,王仲淹相伴身旁,悉心照料。吳瓊華,李國瑰妻。二十歲嫁於夫,閨中唱和人稱羨之。;[1]吳芝瑛,廉泉妻。戊戌變法失敗後,新黨人事多受牽連。吳芝瑛力勸丈夫營救被捕關押維新人士。對丈夫與日本侍妾生的兒子也視如己出,教養成人。范當室繼妻姚倚雲,加入夫家時肯唐兩親咸在,前室遺二男一女,仰視撫育,勤劬備至;[2]兩位繼子也都在文學上頗有成績。旌德劉素,在丈夫去世後照顧子女,開私塾維持生計,母親的勤勞堅韌和詩書才華讓子女印象深刻,女兒宋亦英也成為當代著名的畫家和女詞人。.............................第 3 章 呂碧城的新女性觀.......................34
3.1 轉型期的社會文化倫理問題.........................343.1.1 國家危機與女性問題的提出.....................343.1.2 呂碧城對女性問題的認識.................35第 4 章 蘇雪林的時代記憶與自我言說..................44
4.1 自傳體書寫中的時代記憶...................444.1.1 國家話語對蘇雪林的影響............................444.1.2 五四;新文化對蘇雪林的影響....................45
第 4 章 蘇雪林的時代記憶與自我言說
4.1 自傳體書寫中的時代記憶
4.1.1 國家話語對蘇雪林的影響蘇雪林的自傳體小說《棘心》,塑造了以自己為原型的女學生醒秋,一個富於尚武精神的人;。小說寫她在家自修時就閱讀了梁任公《飲冰室全集》,嚴又陵譯的《天演論》、《法意》。她最喜歡的是林琴南翻譯的小說,如《迦茵小傳》、《紅礁畫槳錄》、《火山報仇錄》、《劫後英雄傳》、《十字軍英雄記》對於歐洲中古世紀的騎士精神,她所受的啟示也不淺。他們體現了一種最高原則,而慷慨獻出他們的生命; 。在《蘇雪林自傳》中,她還提到幼時在上海,父親沒事便教她讀書,教的是《唐詩三百首》和《古詩源》、《古文觀止》、《古文辭類篹》之類。;[1]不久後回到安慶,二叔一向主張女孩子也應該讀點書,便把我和三妹送入培媛女學。;[2]家中長輩認同女孩子不應只居於家內,入校適當讀點書,對她日後的生活有益。蘇雪林受到女性解放;思想的影響,推崇女性教育以及為國效力的英勇精神。近代中國的女性解放;由維新派首先發起。康有為創立不裹足會;、梁啟超提出強國保種、興辦女學;的主張,將國家興亡與女性解放;相關連。他們認為合格的國民將決定國家的未來,女性身體的強健、知識的豐富對於生養育後代顯得尤為重要。維新運動之後,女權運動者在認同賢妻良母;的同時,更加強調女性作為國民對國家的義務,追求壯烈的革命報國情懷。蘇雪林崇拜的皖省女界人才呂碧城認為女者,家之本也,凡人娶婦成家,即積家以成國。;[3]又說 女子亦國家一份子,即當盡國民義務,擔國家之責任,具政治之思想,享公民之權利;[4]此時的女權思想,女性個人主體的建構並不是女權運動的目標,國家話語只是把她們當成國家的一份子,為國效力的同時獲得國民應有的權利,女性的解放依附在服務國家民族的背景下。但是她們通過對政治的參與,逐漸改變以往安居於內,受命於家;的性別格局,也為五四新文化時期女性個體意識和個體獨立的覺醒提供必不可少的準備前提。...........................
結語
參考文獻(略)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