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深圳經驗值得全國學習借鑑

2023年09月19日

- txt下載

  近期發布的《深圳市現代產業體系總體規劃(2009—2015年)》提出:到2015年,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將成為現代產業體系的主體,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35%,自主智慧財產權高新技術產品產值比重達到70%以上(見本報9月2日第2版)。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深圳市自主創新取得的豐碩成果使其再度成為焦點。
  廣東省將深圳豐富多彩的自主創新實踐,概括為「四個突顯,四個一流」,即:政府主導作用突顯,創新環境一流;企業主體地位突顯,研發創新一流;創新高地突顯,高端產業一流;創新文化突顯,創新型城市一流。而達到「一流」境界的前提,是抓經濟結構轉型動手早,戰略規劃目標明確,配套政策細緻連貫,工作措施落實到位,文化適宜精神振奮,如此才能不斷收穫自主創新的碩果。自主創新已經成為深圳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成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成為建設創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撐。在這樣的發展思路指引下,深圳多數高新技術企業得以從容應對國際金融風暴,並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其經驗對其他城市乃至全國無疑都具有學習借鑑價值。
  深圳自主創新的成效可用幾組數據來描述,一是高新技術產業的「三個50%」:高新技術產品產值比重超過50%,其中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產值比重超過50%,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全市出口總額比重超過50%;二是專利工作的「四個90%」:90%以上研發機構在企業,90%以上研發人員在企業,90%以上研發資金源於企業,90%以上職務發明專利出自企業;三是多項創新指標連續多年居全國前列: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居全國大中城市前茅,名牌產品數量居全國首位,全社會研發投入達3.5%,遠遠高於廣東省和全國平均水平;另外,深圳是我國風險投資機構最多、風險投資數額最大的城市……考察深圳的發展,其自主創新遵循的路徑清晰可見。
  自主創新,難在認識。深圳經濟最初是利用「特區」政策,靠大量「三來一補」企業發展起來的,對外資和外來技術依賴嚴重。隨著內地招商引資力度加大,外資的進入減緩,企業賺取的「加工費」也越來越少。這種情況下,深圳並沒有通過提供更優惠的條件去爭外資,而是在招商熱中冷思考,頂住壓力啟動轉型,陸續出台了《關於推動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關於進一步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若干規定》、《關於完善區域創新體系,推動高新技術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的決定》等政策,大力支持本土企業掌握核心技術,使得高新技術企業至今已支撐起經濟的半壁江山。
  自主創新,重在投入。自主創新需要高投入,深圳政府千方百計為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深圳市連年以「一號文件」方式出台政策,對認定的自主創新型企業和科研機構,除依法享受稅收優惠外,可優先獲得土地和廠房資源,可享受市政府的資金扶持、研發經費補貼、優先政府採購、銀行貸款貼息、公共技術平台建設費用補貼、專利申請及技術標準研製資助、通關便利等優惠,對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要高新技術裝備和產品,實行政府首購。激勵政策帶動企業創新投入熱情高漲,大量新技術層出不窮並在短期內爆發出驚人能量。
  自主創新,貴在環境。深圳市努力營造適宜自主創新的「氣候」和「土壤」,確立和完善以保護智慧財產權為核心的相關政策法規,相繼在研究開發、投資擔保、人才引進、技術入股、中介服務等方面為發展高新技術企業給足優惠。同時著力培育「崇尚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如《深圳經濟特區改革創新促進條例》中明確規定,改革創新未達到預期效果或造成損失,只要程序符合規定,個人和所在單位沒有牟取私利,可予免責;還出台相關文件,對創業失敗的人才予以基本生活保障。
  自主創新,成在行動。智慧財產權工作是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保障機制,隨著實現「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的歷史性跨越,促進「深圳加工」、「深圳製造」向「深圳創造」邁進,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等政策和目標的出台,智慧財產權工作被擺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圳在全國較早推出了《智慧財產權戰略綱要(2006—2010年)》,首次以立法形式出台了對智慧財產權各領域進行綜合保護的地方性法規,率先頒布了智慧財產權指標體系,將智慧財產權細分為22個量化指標。去年6月,又進一步實施了以世界創新名城為標杆,大力推進智慧財產權戰略。(智慧財產權報評論員)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