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生肖文化與中華民俗

2023年08月06日

- txt下載

生肖文化廣泛介入於中華文化各領域,也是中華民俗的一個重要級成部分,而生肖的文化意義也多見於民間流傳的風俗習慣之中。下面就十二生肖在中國民俗中的作用簡述如下:
鼠: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有篇寓言,寫一個子年出生的人,「鼠,子神也,因愛鼠」。另有一則與柳宗元寓言中人物相類的例子,見《清稗類抄》:「鹽城有何姓才是其家主人自以為本命肖鼠也,乃不畜貓,見鼠,輒禁人捕。久之,鼠大蕃息,日跳梁出入,不畏人。」
歷史上曾有過老鼠嫁女節。一般在正月二十五晚上,當晚家家戶戶都不點燈,全家人坐在堂屋炕頭,一聲不響,摸黑吃著用面做的「老鼠爪爪」等食品,不出聲音是為了給老鼠嫁女提供方便,以免得罪老鼠,給來年帶來隱患。台灣居民認為祿三為小年,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結婚日,民間剪紙中的「老鼠娶親」就是這種信仰的反映,所以深夜不點燈,在地上撒米、鹽,人要早晨上床,不影響老鼠的喜事。
舊時上海一帶有避老鼠落空的習俗。老鼠外出覓食,失足落地,稱為「老鼠落空」,據說見者多為不吉利,非病即滅,必須禳解。其方法是沿街乞討白米,謂百家米,回家用以煮飯,食後便可化解。
湖北江漢平原一帶將小初夜看作老鼠嫁女日,俗稱「鼠添箱」。那一天,家家要將插上花的麵餅放在暗處,禁止舂米、磨面,大人小孩不准喧譁,如果驚動了老鼠,來年就會搗亂。在青海的一些地區有「蒸瞎老鼠」的風俗。每年農曆正月十四日,家家用面捏成十二隻老鼠,不捏眼睛,然後用蒸籠蒸熟,待元宵節時擺上供桌,並點上燈燒香,乞求老鼠只食草根,勿傷莊稼,以保本年豐收。
農曆正月第一個子日,朝鮮族在這一天要進行熏鼠火民俗活動。農家的孩子們在田埂上撒下稻草並點燃,以達到燒除雜草並驅趕田鼠的目的。這一項民俗活動,有利於滅鼠、滅蟲,草木灰還可以肥田。另外,子日屬鼠,在這一天燃一把熏鼠火,其象 征性使用權人們得到了心理上滿足。
牛:
唐代詩人元稹《生春》詩:「鞭牛縣門外,爭土蓋春蠶。」先「鞭」而後「爭」,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風俗語的兩部曲。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周禮·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後來一直保留下來,但改在春天,盛於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以至成為民俗語文化的重要內容。
康熙《濟南府志·歲時》:「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於東郊。作五辛盤,俗名春盤,飲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戶扮為漁樵耕諸戲劇,結彩為春樓,而市衢小兒,著彩衣,戴鬼面,往來跳舞,亦古人鄉儺之遺也。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擊土牛者三,謂之鞭春,以示勸農之意焉。為小春牛,遍送縉紳家,及門鳴鼓樂以獻,謂之送春。」鞭春牛的意義,不限於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人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浙江境內迎春牛的特點是,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即叩頭,拜完,百姓一搖籃而上,將春牛弄碎,然後將搶得的春牛泥帶回家撒在牛欄內。由此看出,鞭春牛還是種繁殖巫術,即經過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欄內可以促進牛的繁殖。
我國少數民族也有慰問耕牛的習俗,稱為「獻牛王」。貴州的荔枝、羅甸、安龍等地的布依族,以農曆四月初八為牛賀歲。是日,讓牛休息一天,讓牛吃糯米飯。仡佬族的牛王節也稱「牛神節」、「敬牛王菩薩節」、「祭牛王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舉行。那一天,人們不再讓牛勞動,並用上好的糯米做兩個糍粑,分掛在牛角上,然後將牛牽到水邊照看影子,以此種方式為牛祝壽。在貴州榕江、東江一帶的侗族中,每年夏天六月初六舉行「洗牛節」,屆時春耕已結束,人們把牛牽到河邊洗澡,並在牛欄旁插幾根雞毛和鴨毛,表示為牛洗耳恭聽塵,祈禱耕牛平安健壯。
喪葬在布依族的人生禮俗中,是一個比較隆重的項目,其儀式是轉戛,而轉戛儀式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砍牛。近人董振藻在《黔中苗乘》中有這樣的記載:「親死,選牛一頭或數頭,親戚朋友攜雞來祭,即繞牛而奠之(相傳前親死,分食其肉,今以牛代之)。奠畢,屠牛分食而散。」流行於雲南中部、麗江山區的納西族在喪葬時有跳耗牛的風俗。老人死後,火化取骨,主人在院內燃起火堆,來客圍在四周,跳喪葬舞,領舞者唱著輓歌。歌舞畢,眾人依次向骨灰跪拜。隨後牽來一頭牛,提起牛耳,將一碗牛奶灌進去。若耗牛揚蹄蹦跳,即為好兆;若不跳,再灌一碗,則認為亡靈不要此牛,就要另換一頭再灌,然後捆住牛的四蹄,請父母雙全的健壯男子宰牛。通常先取牛心,再剝皮分肉,將牛心、牛肉獻於骨灰袋前,稱「生祭」。肉煮熟後再祭一次,稱為「熟祭」,祭畢埋骨入土。
在漢族交際風俗中,有「結牛財親」一說,流行於湖南一帶。在當地,一頭 牛幾戶其用的稱為結牛財親,並視作親戚,牛的所有權一旦換成別人,其「親戚」關係也到此結束流行於陝西留壩縣等地的「牛王會」,是為老人做壽的稱謂,因為牛耕田犁地,有功於人,並且排在生肖的前列,以牛為名給老人祝壽,以表示尊敬。
苗族有搶牛牛尾的婚姻風俗,流行貴州西北一帶。男女訂婚後,女方要喂養一頭黃牛,待婚禮那天將牛牽到現場,度用兩根z繩索絆信牛腿。然後由新娘一刀砍下牛尾,新郎會立刻上去搶奪牛尾,若能在女方父母到來之前奪得牛尾,便可立即成婚,否則婚姻告吹。
虎:
清代文人舒位《黔苗竹枝詞·紅苗》詩:「織就班絲不贈人,調來銅鼓賽山神,兩情脈脈渾無語,今夜空房是避寅。」(註:紅苗惟銅仁府有之,衣服悉用班絲,女紅以此為務。擊銅鼓以鼓舞,名曰調鼓。每歲五月寅日,夫婦別寢,不敢相語,以為犯有虎傷。)寅為虎,誰敢違背避寅習俗,五月寅日若夫妻同房而眠,老虎就會傷害他們。 是一些地方民間流傳的避寅習俗。
白虎神是中國古代道貌岸然教的守護神,原為古代星官名,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文七宿,因其呈虎形位於西文,按五行配五色,故稱。它也是四方神之一。《禮記·曲禮上》有「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土家族多信奉白虎神,湖北土家族祭白虎時,掌壇師要用殺豬民將自己的頭砍出血來,滴在紙錢上後,懸掛焚燒。湖南土家族的小孩得尺風病時,往往認為是白虎所致必須請巫師驅趕「白虎」。驅趕時,要在戶外放一把椅子,綁上帶枝葉的竹子,上捆一隻白公雞,由巫師在室內施法,如果公雞啼叫,白虎就算趕跑了。
陝西有送布老虎的育兒風俗。小孩滿月時,舅家要送去黃布做的老虎一隻,進大門時,將虎尾折斷一節扔到門外。送布老虎是祝願孩子長大後像老虎那樣有力;折斷虎尾,則是希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免災免難。山西各地則流行送老虎枕頭的育兒風俗。每逢小孩過生日,當舅舅的要送外甥一隻或一對老虎枕頭,既可當枕頭,又可當玩具,還表示祝福。
陝西華縣一帶流行「掛老虎饃」的婚姻風俗。迎新前,男方的舅家要蒸一對老虎饃,用紅繩拴在一豐收,新娘一到,便將老虎饃掛在她頸上,進門後取下,由新郎新娘分食,表示兩人同約會。值得一提的是,此饃還有公母之分,公老虎饃的頭上有一個「王」字,表示男子要當家為王;母老虎饃的額中有一對飛鳥,表示妻隨夫飛。每個老虎脖子前還有一隻小老虎,表示祝願新人早生貴子。
兔:
宋代陶谷《清異錄·饌饈》:「犯羹,純兔。」兔為生肖,屬犯,古人稱兔肉湯為犯羹。
在漢族有生育忌兔肉的習俗,因為兔子豁嘴,所以孕婦妊娠時禁食兔肉,以免孩子出生時豁嘴。另外還有贈兔畫的育兒風俗。畫中有六個小孩圍著一張桌子,桌上站一手持兔子吉祥圖的人,祝受贈的孩子將來生活安寧,步步高升。
古代漢族有「掛兔頭」的歲時習俗,流行於全國許多地區。每年農曆正月初一,人們用面兔頭或面蛇,以竹筒盛雪水,與年幡面具同掛門額上,以示鎮邪禳災。
龍:
中國的民俗節日中,有不少是與龍有關的。宋人吳自牧在《夢梁錄》中有關南宋龍燈的記述:「元宵之夜……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蜿如雙龍之狀。」吳氏所說的是靜止觀賞的龍燈。南宋大詞人辛棄疾有「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的詩名,說的是由人舞動的龍燈。明清兩代,舞龍燈之風更盛。據清道光年間《滬城歲事》載:「游手環竹箔作籠狀,蒙以繪,繪龍鱗於上,有首有尾,下承以木柄旋舞,街巷前導師為燈牌,必書『五穀豐登,官清民樂』。」清喜慶姚元之《竹葉亭雜記》亦載:「今圓明園正月下五日,筵宴外藩,放煙火,轉龍燈。其制人持一竿,竿上橫一竿,狀如丁字。橫竿兩頭,系兩紅燈,按隊盤旋,參差高下,如龍之宛轉。少傾則中立,向上排列『天下太平』四字。」舞龍燈並非燈節才有,春節、中秋以至各種廟會均有此項活動。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龍是吉祥瑞獸,人們用燈模擬龍的形象,無非是取其吉祥除祟的含義。
山東沂南北寨村東漢晚其畫介石墓中室東壁上的樂舞百戲石刻,為我們提供了漢代魚龍之戲的形象資料。其龍雙角、鱗身、雙翼、長尾,背上負一大圓口雙耳瓶;瓶上立著一個扮演羽人的小孩,雙手持一帶羽葆的長幢耍弄。龍前有一左手持短梃,右手持鞀鼓向龍搖動的人;龍後有一左手持鞭,右手持鞀鼓舉掐的人氣氛熱烈。此龍的造型,極像馬的形體。
農曆二月二為漢族的「龍抬頭節」。此時正值尺蟄、春分時節,民俗認為蟄伏一冬的龍在這一天正抬頭活動,以後的雨水也就多起來了。明人沈榜的《宛署雜記》有關於「二月引龍,熏百蟲」的記載:「宛人呼二月二日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委蜿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用麵攤煎餅,熏床炕令百蟲不生。」由於中國北方多旱少雨,將引入家中,圖的是風調雨順,於是也冰產生了「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這一天,人們吃龍鬚麵、龍鱗烙餅、龍耳餅子等等。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按地支推算,「五」為「午」,聞一多先生曾將端午節稱為「龍的節日」。賽龍舟是端午節的重要內容,古時皇家龍舟的製作極為奢華,如南宋畫院待詔李嵩所畫《中天戲水岫》中的大龍舟,頭、尾、鱗皆雕鏤金飾,舟上建層樓台觀,檻曲安設御座,兩舷各三槳,氣勢雄偉,金碧輝煌。
古代帝王服飾中有龍袍。《清朝通志·器服略》中記載:「皇帝龍袍,色用明黃,棉袷紗裘,惟其時,領袖具石青片金綠,繡文金龍九,列十二章,間以五筆型色去。領前後正龍各一,左右衣襟處各一,袖端正龍各一,下幅八寶立水裾左右開。」在清代一般繡九龍,但從正面或背面看都是五條龍,合「九五之尊」的帝王稱號。袍的下端排列著許多「水腳」,水上繡水浪,俗稱「海水江涯」。包含著一統江山及延綿不斷等寓意。
分布於中南地區的壯族、瑤族和西南地區的哈尼族均有「祭龍節」。壯族的祭龍節在農曆二月間,祭時,由村中兩戶或數戶人家輪流負擔祭祀用的雞、豬等祭品。認為殺豬祭龍,可保人畜平安。瑤族的祭龍節在農曆三月初三,活動包括求谷魂、祭谷娘、祭盤古、祭玉皇、祭神農等。祭品是全寨人出錢購買的豬,祭畢由全寨人分食,婦女不得參加儀式。廣西侗族流行耍龍燈。用竹片製成一條三四十厘米長的龍,龍鬚下有一包,以便點蠟燭,元宵節晚上玩耍。玩時,擺一張八仙桌,兩面三刀人圍繞桌子舞動,跳躍嬉戲,互相追逐,然後配以有節奏的樂器演奏,有聲有色,十分有趣。
蛇:
逢巳年出生的人屬蛇,北方大都說屬小龍的,也有說屬長蟲兒的。人們不說屬蛇而說屬小龍,大概是因為對蛇厭惡,而對龍情有獨鍾,因龍為神物,也有點「攀龍附鳳」的味道。
漢族民間有「蛇脫皮」的說法,認為只要看見蛇脫皮,是不吉利的徵兆。民諺說:「見到蛇脫皮,不死脫層皮。」尤其是在春季更為大忌。在青海地區,若家中發現蛇,最忌殺死。認為若殺死蛇或蛇沒有被子打死,蛇就會採取報復行動,於家門不利。所以若在家中發現蛇,就將其捉入罐中或挑在長杆上,然後送到山谷中,並求其躲進山洞,別再回到人家中。
福建閩南一璉由於氣候溫和濕潤,適宜各類蛇繁衍生息。若在家中發現蛇,是不能打死的,人們認為蛇是祖先派來巡視平安的,進了誰家,就預示誰家居信平安。要是在路邊發現幾條蛇盤在一起,就要趕揪掉身上的某一顆紐扣丟去表示懺悔,然後走開,當作沒有看見。據說這是蛇交配,觀者為大逆不道。
農曆三月五日為驚蟄節,貴州一帶民俗忌雷鳴聲,否則當年會蛇蟲成災。民諺云:「驚蟄有雷鳴,蟲蛇多成群。」
馬:
山東章丘龍山鎮城子崖的考古發現證明,自父系氏族公社時期限,人們就開始馴化馬。許多古籍中有「相土作馬乘馬」的記載,作乘馬就是用四匹馬駕車,作為運載的工具。
化夏自古有祭馬的民間風俗。春祭馬祖,夏祭先牧,秋祭馬社,冬祭馬步。馬祖是天駟,是馬在天上的星宿;先牧是開始教人牧馬的神靈;馬社是馬廄中的土地神;而馬步為馬災害的神靈。漢族民間信仰馬王爺,農家於農歷六月二十三日祭祀,祭品為全羊一隻。
蒙古族有馬奶節和賽馬節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八月末舉行,為期一天。這天,牧民們穿上節日服裝,分別騎著馬並帶著馬奶酒,趕到指定地點,然後準備節日食品。太陽升起時開始賽馬,參賽的馬匹為兩歲小馬。比賽結束後,人們分別入席,在馬頭琴的伴奏下,縱情歌唱,開懷暢飲,一直到夜色降臨,人們才載著餘興紛紛散去。佤族過春節時要喂馬吃糯米飯,並觀察馬在廄中的姿態以占吉凶,以為頭朝東方為幸運年,朝向西方是不吉利的兆頭。
在湖北,傳說新娘出嫁時,本家歷代亡靈都會跟從前往,途中可能會撞著各種煞神附身,會給男家帶來不利。所以,迎親的這一天,男方會請方士一人,在門外設一香案祭告天地和車馬神,並殺雞以驅鬼。祭畢,抓米撒在新娘的彩轎上,表示打掉煞神。新郎也同時向花轎四周行禮,禮畢方可入內。
在東北地區,有漢、滿族踏馬杌的婚俗,新娘下車後,足踏馬杌,腳不沾地,以避邪祟之擾。貴州苗族有「背馬刀提親」的婚俗。青年男女相愛,經男女雙方家中議婚三次之後,就要背馬刀前往正式提親。
羊:
羊為六畜之一,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生活在我國北方草原地區的原始居民,就已開始選擇水草豐茂的沿河沿湖地帶牧羊狩獵。漢代許慎釋字義說:「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給膳。」明末清初屈大均套許慎的模式,在《廣東新語》中說:「東南少羊而多魚,邊海之民有不知羊味者,西北多羊而少魚,其民亦然。二者少而得兼,故字以『魚』、『羊』為『鮮』。」
「羊」、「祥」通假。西漢大儒董仲舒有云:「羊,祥也,故吉禮用之。」《漢書·南越志》記:「尉佗之時,有五色羊,以為瑞。」廣州號稱羊城,源於美好的傳說:周夷王時,五個仙人騎著口銜六串谷穗的五隻羊降臨楚庭(廣州古名),將谷穗贈給人們,祝這裡永無饑荒。仙人言畢隱去,羊化為石。《廣州記》則記:「戰國時,高固為楚相,五羊銜谷穗於楚庭,故廣州廳室、樑上畫五羊像,又作五穀囊。」如今,廣州市越秀山公園有五羊冊,其上矗立著一座高11米的五新星石雕,成為聞名海內外的城標雕塑。
哈薩克、蒙古、塔吉克等民族流行「叼羊」的馬上遊戲。在喜慶的日子裡,人們在幾百米外放一隻羊,騎手們分成幾隊準備衝上閃搶奪。也有一青年騎手持羊從馬隊中衝出來,後面的人緊緊追隨,其中有人配合爭奪羊,也有人保護羊,以叼羊到終點者為勝,取得勝利的人,當場把羊燒熟,然後大家一起享。
舊時漢族民間有「送羊」的歲時風俗,流行於河北南部。每年農曆六月或七月間,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羊,原先是送活羊,後來改送面羊。傳說此俗與沉香劈山救母有關。沉香劈開華山救出生母后,要殺死虐待其母的舅舅楊二郎,楊二郎為重修兄妹之好,每年給沉香送一對活羊(羊與楊諧音),從而留下了送羊之風俗。另外,民間以每月初六、初九為羊日,青海藏民此日禁止抓羊。山東、湖北、江西則有諺語:「六月六日陰,牛羊貴如金。」又以為屬馬、狗、鼠者忌羊日,屬羊者忌鼠、牛、馬、狗日。
錫伯族民間有「搶羊骨頭」的婚俗,流行於今新疆地區。婚禮之後,迎親爹娘在新郎新娘的炕沿上放上一塊羊大腿骨,雙方姐妹兄弟聚於新房,迎親娘將拴有紅線的兩個酒杯放在盤裡,迎親娘則迅速將兩隻酒杯換來換去,從而使兩位新人分不清哪是水,哪是酒,然後讓他們任選一杯,喝到酒的為大吉,接著要連飲三杯。之後,雙方兄弟姐妹開始搶羊骨頭。男方家人搶到羊骨頭認為是新娘勤勞能幹,能養妻子,家庭美滿幸福;女方家人搶到羊骨頭,則認為新娘會持家,不會愛氣,家庭和睦興旺。
新疆哈薩克放流行「羊頭敬客」的交際風俗。新友到來,宰羊招待。吃鈑時,先端上熟羊頭,羊臉朝向客人的位置,然後主人請客用刀割羊肋肉獻給在坐的長者,後割一塊羊耳給在座的幼者,再隨意割一塊給自己,然後將羊頭盤捧還給主人。另外,全羊是蒙古、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等民族的傳統佳肴。上席時,將大塊羊肉放入托盤,擺成整羊武裝,以羊頭獻客。
猴:
《搜神記》載:「楚王游於苑,白猿在焉,王令善射者射之,矢數發,猿搏矢而笑。乃命由基,由基撫弓,猿即抱木而號。」這隻白猿能夠將射來的箭一一打掉,而且還在笑。當神箭手由基基拿起弓時,白猿自知不妙,抱樹而號。在這裡猿被人格化,正如進化論告訴人們,人類是由類人猿轉變而來的。
我國古人對猴子的觀察是相當仔細的。三國時東吳有個叫萬震的人寫過一部《南州異物志》,其中有一段說:「交州以南,有果然獸,其鳴自呼,身如猿,犬面,通身白色,其體不過三尺,而尾長四尺余,反尾度身過其頭。視其鼻,仍見兩孔,作爺向天。其毛長,柔細滑澤,色以白為質黑為文,視如蒼頭鴨。肩邊班文集十餘皮,可得一蓐,繁文麗好,細厚溫暖。」透過這段文字,猴的一概而論躍然紙上。
漢族普遍認為猴為吉祥物。由於猴與侯諧音,在許多圖畫中,猴的形象表示封侯的意思。如一隻猴子爬在楓樹上掛印,取「封侯掛印」之意;一隻猴子騎在馬背上,取「馬上封侯」之意;兩隻猴子坐在一棵松樹上,或一隻猴子騎在另一隻猴的背上,取「輩輩封侯」之意。
民間忌猴年,認為猴年收成不好,是災年。俗語說L「飢猴年,餓狗年,要吃飽飯是豬年。」
雞:
春秋時代左丘明所著《國語·晉語四》記:「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十二姓反映了遠古黃帝部落的十二個胞族。十二姓之中,惟獨雞是十二地支的成員。
古代計時器尚未發明,早晨的雞鳴一聲,向人們報告新一天氣開始,它不僅是莊戶人家的時鐘,也是公共生活的時鐘。戰國時代,著名的函谷關,開關時間就以雞鳴為準。落魄而逃的孟嘗君,面對大門緊閉的關口,擔心後面追兵到,食客中有會口技者,學雞鳴,一啼而群雞盡鳴,騙開關門。這個故事被司馬遷寫入《史記》,傳為熟典。
古代漢族有「殺雞」的歲時風俗,流行浙江金華、武義等地。每年七月初七,當地民間必雄雞,因為當夜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若無雄雞報曉,便能永不分開。
土家族稱踢毽子為「踢雞」。春節時,男女青年一起踢「雞」,一人將「雞」踢起,眾人都去爭接,接到「雞」的人,就可以用草去追打任何人。而男女青年往往用草追打自己的意中人。以後「踢雞」就成了談情說愛的媒介。
農曆十月一日,河南一些地方要殺雞嚇鬼。傳說是閻王爺放鬼,至來年清明節收鬼。民間以為鬼怕雞血,雞血避邪,故於十月一日殺雞嚇鬼,以使小鬼不敢出來。俗語稱:「十月一日,殺小雞兒。」
山東一些地區有「抱雞」的婚俗。娶親時,女家選一男孩抱只母雞,隨花轎出發,前往送親。因雞與「吉」諧音,抱雞圖的是吉利。另外,在古時有一種留「長命雞」的習俗。臨近娶新時,男方要準備大紅公雞一隻,女方準備一隻肥雞,母雞表示新娘為「吉人」。出嫁時,女方所備的公雞一定要由自己未成年的弟弟或其他男孩抱著,隨花轎出發,並要在公雞未鳴之前趕到男家。人們認為公雞不睡覺,而母雞不睡,寓以氣勢壓倒公雞。然後,男方將公雞交給抱雞人,將公雞、母雞一同拴在桌腿上,並不時打公雞,直到公雞有氣無力,這是妻子制服丈夫的象徵。之後,這兩隻雞不得殺掉,故稱長命雞。而在浙江一帶有流行「宰雞」的婚姻風俗。新郎去新娘家迎娶,女家則在地上鋪一塊白布,讓新郎在上面宰雞,雞血不能滴在白布上,否則滴幾滴幾罰杯酒巴。殺雞時,女家故意相撞新郎,但有經驗的新郎則能應付自如,不讓女方得逞。
雲南大理地區的白族流行「雞米禮」的風俗。雞米禮分雞米單禮和約米雙禮兩種。單禮為一隻公雞和一壇米酒;雙禮為兩面三刀只大公雞,一壇米酒,一壇谷種。這是嫡親或姻親之間在出生、結婚、蓋房時互送的禮品。
舊時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流行飲雞血酒的交際風俗。在結拜兄弟時,為了表示親如手足,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人們宰一隻雄雞,在每碗酒里滴幾滴雞血,對天發誓,然後將血酒一飲而盡。
狗:
宋代朱弁《曲湖舊聞》記錄了一須因皇帝屬狗而禁屠狗的故事:「崇寧初,范致虛上言:『十二宮神,狗居戌位,為陛下可命。今京師有以屠狗為業者,宜行禁止。』因降指揮,禁天下養狗,賞錢至二萬。太學生初聞之,有宣言於眾曰:『朝遷事事紹述熙、豐、神宗生戌子,而當年未聞禁畜貓也。』其間有善議論者,密相語曰:『狗在五行,其取類息有所在,今以忌器諛言,使之貴重若此,審如《洪範》所云,則其憂不可勝言者矣。』」
舊時漢族民間有「趕毛狗」的節日風俗。「毛狗」即狐妖,相傳妖於正月十五日群出拜月,擾害生靈。人們在這一天晚上搭毛狗棚,並放火燒掉,同時鳴鑼擊鼓放鞭炮,以送瘟驅邪。
蒙古族有「射草狗」的儀式,人們將稻草紮成狗形,並用箭射,以消除不祥。
江蘇一帶有「打狗餅」的喪葬風俗。人死後,要以七枚龍眼和麵粉作球,懸繫於死者的手腕上。迷信認為,人死後要經過惡狗村死者的餅是用來喂野狗的以保順利通過,故稱打狗餅。
豬:
豬又名「烏金」、「黑面郎」及「黑爺」。《朝野僉載》說,唐代洪州人養豬致富,稱豬為「烏金」。唐代《雲仙雜記》引《承平舊纂》:「黑面郎,謂豬也。」在華夏的土地上,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就已開始飼養豬、狗等家畜。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遺址出土的陶豬,其徒刑與現在的家豬形體十分相似,說明當時對豬的馴化已具雛形。
春節前,人們一般在臘月二十五日前殺豬,二十六日為封刀日,就不能再動刀了。浙江一帶在殺豬時講究「一刀清」,即一刀殺死,否則認不吉利。進刀時屠戶要講一句「出世入身」的話,小孩婦女不能觀看。殺後要將粘有豬血的利市紙壓在室角或豬欄內,以示豬未死。豬毛要用吹火筒盛,開水全入桶後,把吹火筒的下端浸入湯桶,上端用口吹氣,沿桶吹一圈,一示以後養豬長得又快又大。喬豬毛時,要在豬頭和豬尾 各留一快毛,意為「有頭有尾」,然後將整條豬放在凳上,先是豬頭朝外,養主燒香及豬毛謝天地,將豬剖成兩片,除新年食用外,其餘的俺入缸中,以備年後再用。
天津、河北等地有「肥豬拱門」的節日窗花,是用黑色蠟光紙剪成。豬背上馱一聚寶盆,張巾時左右各貼一張,表示招財進寶之意。
陝西一帶有送豬蹄的婚俗。結婚前一天,男方要送四斤豬肉、一對豬蹄,稱「禮吊」,女方將「禮吊」留下後,還要將豬前蹄退回。婚後第二天,夫妻要帶雙份掛麵及豬後蹄回娘家,留下掛麵,後蹄退回,俗稱「蹄蹄來,蹄蹄去」,表示今後往來密切。
雲南西雙版納的布朗族,在婚禮的當天,男女兩家要殺豬請客。除。除請客外,還要將豬肉切成小塊,用竹竿串起來分送各家,以示「骨肉之親」之意。
過去漢族有一種「打母豬鬼」的民間驅邪活動。凡家中有病災不幸之事,家中長者便設香案,以打母豬鬼來祭,向神靈許願,求得驅邪。祭時,要選黃道吉日,殺老母豬,閒、蹄、肝、腸、肺等放在一個筐里,擺在堂屋中間,主持人燃香祝拜,祭完後,將內臟煮熟後分吃掉。民間認為「殺死一母豬鬼,驅除一個邪」。
雲南佤族有「豬膽卦」的占卜風俗。殺豬後,根據豬膽判斷吉凶。如果膽紋上下行,膽內水分多,為吉卦;膽紋左右行,膽內水分少,為隱卦。一般在舉行重大活動時使用,由巫師乍卦。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