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

2023年11月03日

- txt下載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螳螂捕蟬》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1


  首先感謝校領導為我們搭建了這個互相學習交流的平台,感謝評委們的精彩點評,感謝老師們一天的辛勞陪伴,感謝一個個活潑靈動的學生。
  上完《螳螂捕蟬》這節課後,認真聽取了各位老師的點評,受到了許多啟發和感悟。本節課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歸納如下:挖掘文本不夠深入,有些粗枝大葉;缺乏女教師該有的細緻與優雅;關鍵地方沒有適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整堂課給人感覺有些隨心所欲。不足之處還有許多,限於個人能力無法一一體會出來,今後還需慢慢感悟。
  如果反思就是反省不足之處,那麼這篇反思就該結束了,如果講一節公開課只看到自己的不足,那麼公開課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愛因斯坦說過一句話:「什麼是教育,當你把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上完這節後,我就一直拿著篩子篩,看看這節課能剩下些什麼,有哪些東西能在今後的教學中繼續實踐改進,想看看除了沙子外有沒有金子。幾番糾結,終於擦出幾朵火花,拿出來和大家交流。
  一、放下負擔,輕裝上陣
  教師上公開課會很緊張,不管是多麼有經驗的教師,這次在上課前,我就在想,當一個人被眾人圍觀時,就會產生非常大的壓力。以前上公開課時繃得很緊,早早的就背好了「台詞」,但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遇到陌生的老師,自己準備的東西總是難以很好的使用,致使課堂效果不能令人滿意。反思原因:自己太緊張了,你的緊張會傳遞給孩子,讓他們也莫名緊張起來。現在,很多老師都說我公開課時看不出任何緊張,我表面上確實也沒有以前那麼緊張了,雖然剛開始會有一點兒緊張,但基本五分鐘後就忘記有人在聽我的課,而完全投入與文本,與孩子們的對話中。放下沉重的心理負擔,也許才能更好地展現自我。
  二、小組學習中要突顯小組長的作用。
  要更注重體現小組合作的價值。既然要合作就要求大家在同一目標上進行分工,合作學習需要小組長把一項任務分成份,每個人去精心完成其中的一部分,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那麼合理的組織分工和協調,需要組長去完成,小組合作學習中組長的作用就被突顯了出來,教師要協調要自己與組長的關係,不要越廚代庖。本節課的教學時,我有意體現組長的價值,如:讓小組選代表回答問題,小組推薦發言,小組長帶領本組組員練習分角色朗讀,組長點評等,小組長汪恩澤點評分角色對話的精彩表現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個合作學習環節是在組長的帶領下有序進行的,忙而不亂,多而不散,小組長在教學過程中起到承上啟下,穿針引線的作用,讓學生學的快樂,教師教的輕鬆。
  三、追隨內心
  當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就有了自己的教育觀點。我說這話是不是有些誇張了?一點也不,我們可以調查自己的學生,學生知道那個教師好,喜歡那個教師,不喜歡某個教師,孩子們各自有各自的觀點,只是他們沒有和教育這個很大的詞聯繫起來罷了。我們小時候也一樣,工作經歷,生活閱歷,繼續學習,以及每個人在獨特的環境教書育人,這些外在的方方面面無一不在影響塑造著我們,幾年甚至幾十年下來,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育觀點,有的人只是缺乏對個人教育理念的總結和思考,當個人的理念形成時候,就要去喚醒內心深處屬於我們自己的教育,也許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是最好的,但只要是最適合自己的,並且在教學中實踐好,操作好,這就是最好的教育。但是這必須有個前提,亞里士多德說過「我思故我在」。
  之所以要提出這個問題,因為有這樣一種現象,教育不停改革,越改老師越累;越改,孩子負擔越大。為什麼我們在課改的同時丟失了自己?雖然每天在做同一件事情,但和自己交流的時間卻很少,很多時候是被牽著鼻子走,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沒有權力去思考,哪些才是適合自己的教育方法?
  在反思中成長,思考的過程肯定有些不成熟、詞不達意的地方,望大家批評指正。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2


  薛法根老師是江蘇省特級教師。他在上《螳螂捕蟬》第二課時,大氣而不失精細,輕鬆而富有智慧,令人耳目一新,又頗多啟迪。
  一、「重組」課文,構建板塊
  語文教學,要以學生實踐為主,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筆者以為,落實這一點的關鍵是對教材的重組。教材上的每一篇課文,都應該根據學生情況,或大膽取捨,或切換段落,或從課外補充……在課文基礎上設計簡明流暢的教學流程,使學生能主動、充分、自由而有創意地學習。而不是一概從頭到尾,每篇課文都細細給學生「梳理一回」。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並下令不准別人來勸阻,這時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薛法根老師教《螳螂捕蟬》並沒有「循規蹈矩」逐段教學,而是從學生閱讀心理出發,根據教材本身特點,大膽地重組教學內容,一節課就那麼幾個教學環節,十分簡潔,卻又「針針見血」,把教學重難點—一落實解決:(1)默寫四組詞語(分別是:①蟬
  悠閒自由自在;②螳螂拱著身子舉起前爪;③黃雀伸長脖子正要啄食;④侍奉吳王的少年
  拿著彈弓瞄準),然後聽老師講「螳螂捕蟬」的故事並進行複述,最好能用上默寫的幾組詞語;③)完整地讀課文,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學生質疑後討論一個問題:那個少年為什麼不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吳王講這個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勸;(3)課文表演,先練讀對話,再每個人就當時情境寫台詞,兩位學生上台做「吳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導演。整個課堂教學環節安排新穎獨特,雖然改變了課文的「序」,但以發展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為主線,科學合理地安排了聽、說、讀、寫、思等語文實踐活動,特別是匠心獨具地把朗讀、感悟、想像、複述等整合成幾個生動活潑的綜合的板塊,使學生在層次分明的實踐中得到了全面的訓練和整體的發展,真正地達到了以簡馭繁、以一當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訓練思維,培育智慧
  薛法根老師一向重視思維訓練,他認為現在的語文教學有一個問題就是「讓學生記憶知識,而忽視了讓學生運用知識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視了學生質疑問題的探究精神的培養,問號的消失標誌著智慧火花的熄滅」。的確,不但是語文教學,現在的中小學教學普遍存在重知識傳授輕智慧培育的問題。有知識不等於有智慧。一個人可能學富五車,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為他完全可能千萬次地重複人家的思想,自己卻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會發明創造。在今天的背景下談發展學生思維的問題,首先要考慮讓誰提問,這牽涉到誰是教學的主體,第二考慮的是問題的多少和價值。問題過多,對時間固定的課來說,就意味著學生疲於應付,就意味著學生仍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如果一堂課就只有那麼幾個問題,而且都有思考價值,我們認為,即使由教師提出,也完全可以使學生活躍起來。
  薛老師在上《螳螂捕蟬》時,不是簡單地讀、讀、讀,不是機械地記課文語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裡。整節課,薛老師只提了一個半問題。一個問題是在學生創造性地複述「螳螂捕蟬」的故事,接著又熟讀課文後,薛老師問:故事的結尾說吳王恍然大悟,這「恍然大悟」怎麼理解?顯然,這個問題需回顧全文、整體把握方能解決。請看學生的交流情況:
  生:吳王從這個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國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蟬和螳螂、黃雀一樣,只顧眼前的利益,而沒想到攻打楚國所隱伏的禍患。
  師:(鼓勵地)這裡用逗號,請講下去。
  生:如果其他諸國乘虛而入,後果將不堪設想。
  師:(接話)國破家亡啊!
  生:吳王明白了大臣們的勸說是有道理的,心裡一定很後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我覺得吳王還是一個明君。
  師:明白事理、改正錯誤的大王還是個好大王嘛!(眾笑)
  接下去就是那半個問題,為什麼說是半個問題呢?因為是薛老師先讓學生自己質疑,學生提出的兩個問題也不算容易,但都指向吳王,薛老師在此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提出了一個更有價值的問題,引學生走進那位少年的世界,這樣的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顯然在挑戰學生的智慧。請看實錄:
  師:學到這兒,你還有什麼問題?
  生:少年所講的事在生活中發生的可能性很小,吳王怎麼就相信了呢?
  生:吳王沒有聽大臣們的勸告,為什麼會聽那個少年的話?
  師:這兩個問題提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只要認真讀讀課文的第三小節和最後兩段話,你就會明白的。老師現在想到一個問題:那個少年為什麼不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吳王講這個故事呢?
  生:吳王已經下了死命令,誰再勸說就殺誰。少年在大庭廣眾之下講這個故事,用意就是勸說吳王,吳王一定不會聽的。
  生:那樣做會使吳王覺得很沒面子,一生氣反而會把少年殺掉的。
  生:如果在大臣們面前講這個故事,吳王一定不會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以為是少年編出來的,就不會想到故事中的道理。
  生:那少年在花園裡一連站了三天,為的就是等吳王。少年裝出打鳥的樣子,是讓吳王相信(螳螂鋪蟬)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這樣,少年就可以通過講這個故事,讓吳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師:少年表面上是講故事,實際上是一
  生:暗勸吳王不要攻打楚國。
  生:暗示攻打楚國隱伏的禍患。
  師:所以,少年的勸與大臣的勸有一點不同。如果說大臣們的動是「直勸」、「力勸」的話,少年的勸稱得上是——
  生:(紛紛搶答)智勸、巧勸。
  師:一個好主意要想成功,還得選擇一個適當的環境、恰當的時機,這就是計謀。我們可以看出這少年有勇有謀,充滿智慧。
  只有讀書,沒有問題,這是目前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當中暴露出的一大問題。矯枉難免過正,凡事過了頭就會走向反面。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此早有告誡:「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讓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裡——這才是應當在學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三、發展語言,注重創造
  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學習語言,讀熟是前提,離開這個,勿談語言的發展。所以薛老師是很重視學生把課文讀熟、讀好的。讀熟還只是學習語言的第一層次,準確來講還不到位。薛老師在以下兩個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一是依據課本的語言發展學生的語言。「課文無非是個例子」,當然也是學習語言的例子。完全跳開書本去學習語言,往往是低效的,「螳螂捕蟬」是一個經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讓學生在自然而然間能複述這個故事,藉此發展學生語言,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只不過薛老師做得了無痕跡,鋪設的台階很適合學生走上去,而且還能別出新意,有所創造。他先通過默寫四組詞語,「暗暗」幫助學生記「螳螂捕蟬」這個故事的梗概,然後聯繫這四組詞語,教師邊示範講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要求學生邊聽邊記。學生再根據四組詞語和挂圖複述故事,最後才是指名複述故事。實踐證明,幾位學生的複述不但準確、流暢,而且有創新,如把「蟬高高在上,悠閒地叫著,自由自在地喝著露水」說成了「蟬趴在高高的枝幹上,悠閒地唱著歌,自由自在地吮吸著甘露」,顯得更為生動。
  二是讓學生創造性地彌補課文空白。好的文章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疏可走馬」處自然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語境動動筆。比如課文寫這位少年為了勸說吳王,拿著彈弓一連在王宮花園裡轉了三個早晨才覓得機會,碰到吳王。花園裡此時是怎樣一番景象呢?薛老師就讓學生以寫台詞的形式補一補,在學生表演時做旁白用,結果學生寫有目的,十分成功。這裡不妨抄錄一位學生的練筆:清晨,朝霞映紅了吳王花園。鬱鬱蔥蔥的樹木、五顏六色的鮮花都被鍍上了一層金黃色。幾隻黃雀躲在樹叢里歡快地鳴叫著。這時,一位手拿彈弓的少年,正在花園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時地朝吳王的寢宮東張西望,似乎在等什麼人,卻又裝出一副專心打鳥的樣子。露水沾濕了他的衣裳,他也渾然不知。這時……(學生開始上場表演。)
  四、用語活潑,充滿歡樂
  教師的課堂用語非常重要,它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的效果等都緊密聯繫。在共性之外,特級教師在課堂用語上又有個性,薛老師的教學用語輕鬆幽默,他的語文課充滿笑聲,所以有人曾以「教得輕鬆,學得紮實」來形容他的教學藝術。
  我們不妨來欣賞一下他的某些課堂用語:
  在學生默寫完四組詞語後,薛老師說:「同學們聽寫得很認真,老師獎勵大家一組詞。」此時,學生都開心地笑了。其實第五組詞語:「不堪設想、隱伏著禍患、恍然大悟」本來也要默寫,只是薛老師這麼一強調,學生緊張的情緒馬上得以緩解。本該默寫,現在成了「獎勵」,獎勵是虛的,實是體現薛老師的育人之道:「聽寫得認真」,才有獎勵,才能多默寫一些。
  在學生複述「螳螂捕蟬」的故事時,薛老師表揚那位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的學生,說:「看來,你很有文學細胞。」多麼形象有活力的評價!多麼有激勵作用的評價!當第二位學生發生口誤「黃雀伸長脖子……卻不知道有個侍奉吳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後……」時,薛老師沒有否定和生硬批評,而是以「能站在黃雀背後的是超人」這樣兒童化的語言巧妙地啟迪學生。
  在學生成功表演後,薛老師又真誠地說:「看了你們的表演,我想中國電影拿奧斯卡金獎的日子真的不遠了!」既是在肯定學生正確理解了課文,準確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又飽含真情,寄予厚望,頗為「煽情」,輕鬆的話語,實在又很深刻!
  精彩的有智慧的語文課,不在於教師講授無數個知識點,而在於學生提出更多的為什麼;不在於教師運用什麼方法,而在於學生是否在學習過程中有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不在於設計的課堂有無其基礎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於學生是否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通過學習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於學生從課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於他們質疑和評判了多少,在於他們是否展開想像的翅膀,拓展廣闊的心靈,在於學生對自己的發展是否有足夠的自信。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3


  教學《螳螂捕蟬》一課時,我參照一些老師的教學建議,把課文最後一節中吳王連聲誇獎少年的那句「對!對!你講得太有道理了!」作為引子,果然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我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太有道理」的是哪句話。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很快找到了少年的那句話:「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有顧到自己身後正隱伏著禍患呢!」
  找到以後,我引導學生從以下兩個方面去理解這句話是怎麼來的,第一,這句話是在吳王下了死命令以後;第二,與 「螳螂捕蟬」那件「挺有意思的事」有關。
  在引導學生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之後,我還適當延伸:「你覺得少年的話有道理嗎?能聯繫你的生活實際談一談嗎?」學生例舉了很多與生活相關的例子:「看見地上放著一個錢包,你偷偷地撿了,沒有想到卻中了騙子的計。只想到了眼前利益,而沒有想到身後的禍患。」「我不會做的題目就去看同學的,到考試時就抓瞎了。抄作業是眼前利益,考試成績差,就是禍患。」「釣魚時,魚兒只顧吃魚餌,卻沒想到中間有個鈎子。」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4


  《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育是一個具有整體性和教育性的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是它的基本特點。因此,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來確定綜合的目標體系。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語文教學,應該以學生為本。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學:
  1、教學目標明確,設計合理,環節緊湊。課堂教學中的活動安排不是隨意的,而是需要對活動進行系統的規劃和設計並進行科學組合,在教學過程中形成連貫性。基於以上的解讀分析和目標確立,我對教材作了重組:首先直奔故事內容,領悟「螳螂捕蟬」寓意,作前置式處理;隨即通過「恍然大悟」,從吳王的轉變中彰顯寓言之意;接著濃墨重彩研讀少年之苦心、慧心;最後,拓展文本,以吳王第二天上朝所說的話為契機,合理重組課文,將課後的複述有效而又有趣地訓練著。
  2、抓住重點詞語,品讀課文,把握教材。如:將「恍然大悟」作為第二板塊教學的著眼點,理解詞義後,這時候老師發揮主導作用,再次凸顯寓意:吳王明白了少年說這麼一大段話,無非就是為了說一句話,哪一句?(出示)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有顧到自己身後正隱伏著禍患呢!請學生品讀,加深鞏固。
  3、重視朗讀。「三分文章七分念」。 語文教學中有很多種讀法。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非常重視朗讀教學的指導,採用多種形式的讀,我請學生多次讀課文。「吳王還明白了什麼呢?」這個問題可以指向文章的不同空間,也可以因學生理解特點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答案。出聲朗讀比較適合,一開始接觸課文和對文章有了深刻理解之後,而默讀有助於學生產生獨特的體驗,迸發思維的火花,對課文有更深入的理解。我還教給學生一種讀書方法:思前想後法,也就是讀讀前面的,聯繫後面的,你能得到哪些新的收穫?學生通過讀書、思考,感悟文本。
  4、善於引導學生展開想像。抓住吳王第二天上朝,引導學生展開想像,並且滲透複述故事。怎樣讓複述的訓練落到實處,怎樣讓學生饒有興趣地掌握內容梗概有效複述呢?我通過這樣的填空將教學延伸,給想像和複述提供了堅實的生長點和有力的支撐
  (1)由少年勸說吳王的巧妙,請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若要說服別人,也當注意什麼?(方式的委婉)教學的結尾處,我給學生留了一道填空題:再次上朝,吳王會怎麼說?
  (2)(出示) 幾天前,本王決定攻打楚國。可是昨日,本王到後花園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向本王講述了 。故事是這樣的 。聽了這個故事,本王恍然大悟,深受啟發: 故本王決定。
  5、以聽寫詞語、聽故事和複述故事入手,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雖然本節課很多方面做得較好,但也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引導學生複述故事時,時間還是用的較多了;學生的全面參與性還不夠,要敢於放手讓學生完整表達。總之,在以後的教學中有待改進。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5


  xxxx年3月14日星期一下午第一節,我們班開展了「同讀《螳螂捕蟬》的故事談談感受」的主題活動。
  3月10日星期四上午第二節和第三節課,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的王琴玉老師給我們學校的六(6)班同學上了《螳螂捕蟬》這節課,聽了王老師的課,讓我感觸頗深,王老師以遊戲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緊扣課文及課後習題,緊抓讀、練、說、背、寫。王老師的幽默,語言充滿童趣,讓學生喜歡,學生上了一個課時,還想讓王老師再上下去把課文上完。
  3月11日星期五上午第四節課,聽了王老師精彩的課,我也想給我們的同學讀了這篇故事。我事先找到了《螳螂捕蟬》的古文、譯文以及故事,課堂上組織學生讀,並把自己的感受寫在小練筆本上。
  3月14日星期一下午第一節課就進行分組交流討論,同時由一組學生來主持,分別從故事內容的概括和讀故事的感受這兩個方面來談,小組先討論,可以聯繫自己生活中的事例來談,也可以評論故事中的人物,還可以品評故事的語言等等,小組長負責組織,組內每個同學都要進行發言,組內寫字漂亮的同學負責整理和記錄,組內畫畫好的同學負責配上圖畫和花邊,其他同學要把小組討論發言時讓你印象最深刻的寫在日記本上。
  最後再請小組代表來發言,請小練筆上讀書感受寫得好的同學上來展示,請日記本活動感受寫得好的同學也上來展示。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6


  《螳螂捕蟬》的課文內容並不複雜,成語的理解學生通過預習就能掌握。而螳螂捕蟬和吳國攻打楚國的相似之處,學生也輕而易舉地理解了。那麼我們課上呈現怎樣的訓練呢?第一處的點撥出現在「感受少年的計謀巧妙」這個環節中。學生從文本內容的理解出發,都說到了少年以講故事地方式勸說吳王,很巧妙。
  文中還有哪些細節也能看出少年計謀的巧妙呢?學生必須細讀文本才能找到。對話的地點在花園,時間在早晨,手中的彈弓和身上的露水,無不看出少年的用心良苦和精心謀劃。恰當的時間和煞費苦心的道具準備,都是為了引到「螳螂捕蟬」的話題。只要吳王發現少年,問到彈弓,少年對成功勸說吳王就有了十足的把握。
  在討論「你認為這是一個怎樣的少年」的話題討論中,學生對於少年的足智多謀印象深刻,但也僅此而已。我進行了第二次點撥:「少年就一定會勸說成功嗎?如果不成功,讓吳王看出了他的用心後結果會怎樣?」少年其實是冒著生命危險,勇敢地勸諫的。「少年只是一個侍奉吳王的下人,他這麼做,到底是為了什麼?」少年其實是一個非常了不起,非常愛國的人呀!至此,少年的形象已經立體飽滿起來,學生對於文本的感受又深了一層。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7


  《螳螂捕蟬》的故事由西漢劉向編撰的《說苑正諫》中的《吳王欲伐荊》改編而來,講的是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巧妙勸說吳王打消攻打楚國的念頭的故事。等到開始深入研讀文本,才發現麻煩大了:這篇課文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寓言故事!
  課文中少年講的螳螂捕蟬的故事是個寓言,但整篇文章其實是個故事,其結構類似於「文包詩」,螳螂捕蟬只是「故事裡的故事」。可是教參裡面很明確地說它就是一篇寓言,查了相關資料,也都說是寓言。到底是故事還是寓言?這個問題令我非常糾結。因為不同的文體,採取的教學策略是不同的。後來我想,編者把這樣一篇故事放在六年級下學期,應該是有意圖的。小學階段學過的很多寓言故事,學生對於寓言的特徵已經比較了解了,這個故事安排在這裡,更多關注的可能是寓言的運用。當然,這篇課文中少年的高明不僅僅在於寓言的使用,但我的著眼點最後還是落在了寓言上,確定的基本教學思路是學寓言,用寓言。
  基於這個想法,第一次試教時我把寓言故事拎出來單獨講。按照寓言的一般教學思路,讀故事,明道理。然後討論少年為什麼要用這個寓言來勸吳王。結果發現,這樣的教學實際上是游離於文本之外的,原本精彩的故事變成了枯燥的分析,試教的效果也非常糟糕。後來,我調整了教學思路,把寓言放在故事中,重點討論兩個問題:一是少年為什麼選用這個故事來勸吳王?力求在把寓言的文體特點不著痕跡地融入到故事的教學中去;二是少年為了用好這個故事做了哪些準備工作,這個問題著眼讓學生體悟於少年勸說的巧妙,同時我也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髮現少年的一舉一動和講寓言之間的內在聯繫。
  比如選擇清晨,手拿彈弓,都是為了給增加故事的真實性,為讓吳王相信這個故事做好鋪墊。在教學策略的選擇上,我還是注重了學生的自主性,採用了自讀、討論、交流的方式。通過問題的引領,讓學生自讀自悟。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我設計了「少年,你的心思我來猜」的課堂情境對話。最後再讓學生為吳王設計講話稿,讓他們將所學運用到實踐中去。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8


  語文教學,要以學生實踐為主,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我以為,落實這一點的關鍵是對教材的重組。我在教學《螳螂捕蟬》這一課時,就進行了這樣大膽的嘗試。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並下令不准別人來勸阻,這時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我在教《螳螂捕蟬》時,從學生閱讀心理出發,根據教材本身特點,大膽地重組教學內容,第一課時我主要抓住了這樣幾個環節:以聽寫詞語導入學習,然後根據詞語講述《螳螂捕蟬》的故事,在學生基本把握故事情節的基礎上在一起探討「少年為什麼要給吳王講這個故事」和「少年是怎樣勸說吳王的」這兩個關鍵的問題,雖然我改變了課文的「序」,但我以發展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為主線,安排了聽、說、讀等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層次分明的實踐中能得到全面的訓練和整體的發展。在教學時,雖然細節把握得還不夠到位,但總的學習目標還是達到了。學生對「螳螂捕蟬」的寓意基本理解了,對少年的智勸、巧勸也有了一定的感悟。
  當然,設計總是完美的,但在操作過程中總會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理解文章第一小節時,雖然我也知道應該讓學生讀透文章,在讀中體悟吳王的固執、在讀中了解「不堪設想」的後果,可在學生稍微遇到一點挫折時,我總忍不住急著去告訴他答案;當學生的答案與我的預設有偏差時,我就會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把學生引導到我的思路上來,這也許是因為我的教學機智還不夠吧。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精彩的有智慧的語文課,不在於教師講授無數個知識點,而在於學生提出更多的為什麼;不在於教師運用什麼方法,而在於學生是否在學習過程中有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不在於設計的課堂有無其基礎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於學生是否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通過學習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於學生從課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於他們質疑和評判了多少,在於他們是否展開想像的翅膀,拓展廣闊的心靈,在於學生對自己的發展是否有足夠的自信。」能夠讓學生藉助課本發展語言、訓練思維、培育智慧也一直是我的追求,雖然我的課堂還存在著許多缺點,還留下了不少遺憾,但正是有了這樣地探索,我們才能不斷地前進。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9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並不准別人來勸阻。千鈞一髮之際,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警戒人們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顧身後隱患是危險的。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少年勸阻之「妙」,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從而深入感受課文內容。
  一、引起疑趣,發現其妙
  教學時,我抓住課文的「因」與「果」,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看看吳王想攻打楚國,開始態度如何?最後怎麼樣了?在此基礎上,我再加以引導。這裡,通過對比,讓學生髮現疑點以引起注意,從而激發了學生探究事物的興趣。
  二、轉換角色,感受其妙
  在激起學生探究少年勸阻「妙在何處」時,我再讓學生讀課文,感到少年講的故事很妙,並啟發學生通過生生朗讀、師生朗讀、分角色表演等方式把故事表現出來。學生以演促讀,以讀促理解,創設了一個自主學習、互相協作的氛圍。從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到了解少年是怎樣一個人,以至後來理解寓言的寓意,層層深入。
  三、複述故事,表現其妙
  閱讀教學以讀為本,通過朗讀內化「理解」,通過複述表現「感受」。我在作業部分就布置了這樣一題,讓學生通過內化吸收,進行行動的複述,把少年勸的妙處表現出來了,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也是一種「運動」。既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又可以內化文中的語言文字,提高學生的綜合的言語表達能力。
  ,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10


  《螳螂捕蟬》是一則極富理趣的歷史寓言故事,出自西漢劉向的《說苑正諫》。文章講的是春秋時期,吳王不聽勸阻,執意要攻打楚國,少孺子便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告誡吳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顧身後隱患是危險的,從而使吳王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從結構上看,課文記敘了吳王想攻打楚國,下了死命令,這是故事的開端,可以說是起因,接著,少年巧說故事,寓理於事,是故事的發生髮展,意旨分明,是故事的主體。最後,吳王聽了故事,收到啟發,決定取消攻楚的決定,是故事的結果,文章前勾後連,一氣貫通,構成了有機的整體,內在聯繫十分緊密。
  從語言上看,文本以對話的敘述故事,生動傳神;少年用寓言故事,通過委婉巧妙的方式闡述自己的觀點。這些都可以讓學生實現語言積累的目的。
  針對文本及學生特點,我在課堂上做了如下工作:
  1.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帶著真疑問自主探究,才能取得學習的真效果。
  於是我從學生課前的質疑入手,梳理文章結構(故事的起因、結果)。之後,再次引導學生質疑:吳王的態度為什麼前後有了如此大的變化(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從問題入手,抓住少孺子的表現。引導學生思考:少孺子的一系列做法有什麼必要之處。在此,為人物品質的理解、明確道理進行鋪墊。
  2.品味語言,在朗朗讀書中感悟、理解。
  少孺子的做法令人稱道,他給吳王講的這個故事就更加耐人尋味了。
  對於這一部分的教學,我分為了幾個層次:一讀,引導學生朗讀螳螂捕蟬的故事,使故事整體構建在學生頭腦中。二讀,引導學生抓住三種小動物的動作,體會它們的悠閒自在和只顧眼前利益。三讀,引導學生找出三種小動物的共同點,即它們只顧眼前利益,卻沒有顧到自己身後正隱藏的禍患。這樣,既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整體構建故事,又幫助他們深入理解課文。
  3.抓住中心,啟發個性展示。
  20xx版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學中,我利用地形圖等方式,讓學生讀懂了少孺子的用心良苦時,孩子們無不讚嘆少孺子的才智膽識。於是,在學生感情最飽滿、情緒最激動時,我讓學生在「諫」字的前面加上一個字,最能表達自己對少孺子的敬佩。這樣,一時激起千層浪,學生們的答案「巧諫」、「妙諫」、「勇諫」、「智諫」、「曲諫」等富於個性化的答案層出不窮。
  4.適當拓展,延伸課堂。
  古詩文的教學,我個人一直都認為,學校的古詩文課堂就是要幫助學生打開一扇通向廣闊的古文天地的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他們介紹更多有趣的古文知識。
  文言文《鷸蚌相爭》與《螳螂捕蟬》有著極其多的相似之處,我在課堂後部適時引入了《鷸蚌相爭》,請學生根據注釋進行原文文意的把握,同時,體會文章的寓意,以及兩篇文章的異同。學生有了前一篇文章的基奠,很快在小組中進行了相關的自主閱讀,效果很好。
  反思自己的課堂,這節課所做到最多的還是對文本的尊重和對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自主思路的尊重。當然,課堂上基於自主的步子還不是非常大,這是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要更加動腦筋做到的。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11


  今天看了東林居士發的帖子,我忍不住回帖。是什麼樣的帖子呢?東林認為,為什麼非得「有感情地朗讀」呢?完全可以讓學生「有理解地讀」。對於這一點,我也很贊同。怎樣才叫做有感情地朗讀呢?對於班上占多半數的中下生來說,他們努力一下,可以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但是要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不要說用上課堂時間,恐怕再多花一些時間也不能達到這個目標。基於這一點,讓學生思考過後,帶著自己的理解來讀課文,這樣來得更自然更實際一些。
  現在,我漸漸地讓我們課堂學習目標「透明化」。今天這節課,我們的目標就是:1、讀通課文;2、自學字詞;3、概括主要內容;4、體會人物形象。
  對於第1、2兩個目標,由於學生課前已經做了預習,我採取了檢查的方式。12節課文,開了一輪「火車」,檢查面還不算大,再來一遍,大家都能讀准課文了。檢查字詞預習情況,我先讓學生聽寫詞語,這樣的方式雖然不常用,但對於了解學生字詞掌握情況來說,是很有用的。接著,就聽寫的12個詞語,選擇重點詞,讓學生說出意思,比如:乘虛而入、不堪設想、固執、恍然大悟。
  根據前面教過的「起因——經過——結果」,讓學生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什麼。學生說到少年勸吳王,我教給他們一個字——「諫」,學生查一,知道「諫」是舊時指規勸君主。如果要在「諫」前加一個字的話,少年是——巧諫,而大臣們是——苦諫(直諫)。
  本課的重點環節是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形象。邵菲說得好,吳王野心勃勃,想吞了楚國,稱霸天下。有學生說,吳王明智。我引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讓他們明白吳王剛愎自用,大家一起查成語詞典理解這樣一個詞。就這時的吳王,誰的意見都聽不進,他明智嗎?請讀一讀這兒吳王的話,可是非常霸道啊!比較下來,葉劍龍讀得最投入,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有感情地朗讀」吧。學生明白了,他這不是明智,而是頭腦發昏,一時衝動。我說,是什麼讓他頭腦發昏呢?生答:攻打楚國能夠取勝讓他失去了理智。我說,這叫利令智昏,再查一查「利令智昏」這個詞語的意思。後來呢,學生說,吳王能知錯就改。有人舉一反三了,說:吳王這是懸崖勒馬、迷途知返。
  那麼少年呢,是一個怎樣的人?在默讀之後,學生展開了交流:機智過人、勇敢、一心為國。張傳梅說,少年有堅持精神,我說:「你從哪兒看出來的?」讓大家圈出「一連」和「終於」這兩個詞。有孩子質疑了:這個故事是真的還是假的?我說,是真的怎麼樣,假的又怎麼樣?葉磊說,如果是真的話,說明少年關於觀察。盧弘說,如果是假的話,說明少年想像力豐富,會編故事。
  對於解讀文本,我同意課前教師進行必要的研讀,但我又認為,這絕對不能代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在課堂上,我支持把與文本對話的權利交給學生。一位網友說得好,我們想不到的,學生未必想不到。說得多精彩呀!今天這節課上學生的表現就證明了這種說法!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12


  語文教學,要以學生實踐為主,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我在教學《螳螂捕蟬》這篇課文時,充分體現了這一理念。
  一、「重組」課文,構建板快。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並下令不准別人來勸阻。這時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我在教學本課時並沒有「循規蹈矩」地逐段教學,而是從學生閱讀心理出發,根據教材特點,大膽地重組教學內容,一節課就那麼幾個教學環節,十分簡潔,卻又「針針見血」,把教學重難點一一落實解決:直接學習螳螂捕蟬的故事內容,理解吳王聽後「恍然大悟」的意思。學生質疑後討論一個問題:少年跟大臣們的勸有什麼不同?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勸;雖然改變了課文的「序」,但是以發展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為主線,科學合理地安排了聽、說、讀、寫、思等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層次分明的實踐中得到了全面的訓練和整體的發展。
  二、訓練思維,培育智慧。
  我在上《螳螂捕蟬》時,不是簡單地讀、讀、讀,不是機械地記課文語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裡。整節課,我提出了幾個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故事的結尾說吳王恍然大悟,吳王悟到了什麼?」 「如果說大臣們的勸是『直勸』、『力勸』的話,少年的勸則稱得上是——」只有讀書,沒有問題,這是目前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當中暴露出的一個大問題。矯枉難免過正,凡事過了頭就會走向反面。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此早有告誡:「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讓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裡——這才是應當在學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當然,這節課,這節課由於教師沒有及時引導,學生在討論少年的智勸時,積極性不是很高,教學機智是一個教師經驗和智慧的積累,這以後有等努力。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13


  在教學這一課之前,我參考了很多網上其它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反思,直覺上總感覺不是很好。反覆讀、講故事、組織學生表演,這樣的設計好像很熱鬧,可到底有什麼意義?這樣的課堂目標指向哪裡?思索許久,我覺得本課雖然是個簡單的故事,卻因為這個故事的簡單導致教師對文本的分析不夠,導致對教學目標把握不夠到位。
  我覺得這一課講述的是一個簡單而又特殊的故事。之所以說它是個特殊的故事,是因為它是以一個大故事中套著小故事的形式出現。大故事是一位少年利用講故事的方法巧勸吳王,讓吳王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這件事,小故事就是少年給吳王講的那個《螳螂捕蟬》的故事。在教學中,我們應當怎麼處理這兩個故事之間的關係呢?我想,首先這兩個故事是相對獨立的。第一、小故事可以從大故事中脫離而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大故事也可以略寫小故事而不失其完整性。第二、小故事有其特定的寓意「不要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潛伏在身後的禍患」,大故事也有其特定的含義「直勸不如巧勸」。其次這兩個故事的教學是相互關聯的,教學小故事是進一步教學大故事的前提條件,教學大故事是教學小故事的必然歸宿。由此,可以看出,小故事的教學是大故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同時又不能脫離大故事的教學單獨進行,必須有機地統一在一起才行。
  在教學中,我從小故事突破,通過這樣三個問題串起全課:
  1、蟬、螳螂、黃雀眼前的利益是什麼,身後隱伏的禍患是什麼?吳國明白了什麼?
  2、為什麼大臣們都沒能勸住吳王,而這位少年卻做到了?少年的勸妙在哪?
  3、這是一個怎樣的少年?
  在教學第一個問題時,我結合練習冊指導學生自學,解惑,並指導複述。第二、三個問題的教學是本課的重點,我通過問題驅使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學,而後進行交流指導。通過對人物心理的分析讓學生體會少年和吳王對話時的心情。抓住「他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顧到自己身後正潛伏著禍患呢」一句,感受少年心憂國家命運、冒死直諫的勇氣。學生通過默讀思考,比較大臣們和少年在勸諫方法上的不同。然後,再次分角色表演,讓學生體會吳王在聽到兩種不同的勸諫時的心情會有何不同,最終總結出「直勸不如巧勸」這一道理。並由此引申開來,教育學生在勸說別人特別是勸說長輩時更要注意說話的技巧。
  遺憾的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多了,課堂上似乎有些沉悶了。對於這篇文章的朗讀指導在課堂上也有所欠缺了,學生的分角色朗讀,也沒有落實。似乎一堂課的時間還並不夠。很是矛盾,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多了,有些問題就沒有辦法在課堂上解決了。如何讓課堂更有效,這是我們需要不斷在教學中摸索,解決的大問題。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14


  今天,終於上完了教研組的公開課,同事們都很熱情,我一上完,都圍攏過來,熱烈地討論起我的課來。想起竇桂梅老師那時候上完課下來,非要逼著老師們說自己的三條缺點一事,心裡便覺得暖暖的不需要我一個個地求,大家都願意把我課堂中的不足之處給我亮出來,這是一種多麼大的信任與支持啊!在此,真誠地感激各位同事的指點,你們的批評是對我最好的幫助。
  現將同事們的觀點記錄下來,以指導今後的教學工作。
  得之處:
  1、課堂結構比較好,首尾聯繫,讓學生從吳王巨大的變化中體會到少年這段話的作用。
  2、從學生的提問中提練出三個大問題,作為課堂的主線索,層次脈絡清楚。
  失之處:
  1、缺少一個環節:螳螂捕蟬這件事和吳王攻楚這事有什麼關係?
  事實上,我把這個問題分裂開來問的,我問:螳螂、蟬、黃雀各指什麼?這麼一比較下來,就能發現如果按上面的問題來問的話,學生更能找到他們之間的關係,從而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由此看來,同樣是一個問題,但問題的設計卻大有學問。
  2、遺漏一個環節:
  備課之初,想到設計這樣一個問題:螳螂、蟬、黃雀眼前的利益和身後的隱患各指什麼?可是在後來的備課中卻遺漏了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設計是下一問題吳王眼前的利益和身後隱伏的禍患是什麼的伏筆,所以是不應當失掉的。而我,甚至於直接丟掉了。
  由此看來,深入地探究,能夠化解教學的重難點。
  3、忽略了幾個問題:
  (1)、恍然大悟的解釋沒提到(這個沒想到);
  (2)、吳王的性格特點分析得不全面(這個閱讀教材時想到了,但讀了薛法根對本課的解讀後,意識到重點人物應該在少年而不是吳王身上,於是在後來的設計中忽略了);
  (3)、課堂用語重複得過多,不夠簡煉(怕學生聽不懂問題,往往會重複)。
  由此看來,細到無痕處,才能有課堂的精彩。
  探討之處:
  最後的習作訓練第二天,吳王怎麼跟大家解釋放棄攻楚的原因,目的何在?是留著還是拓展成聯繫生活實際談談螳螂捕蟬的事?
  我個人認為留著是可以的。
  聯繫生活實際談也可以,但課堂有得必有失,不可能面面俱到,什麼都談。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強調吳王對螳螂捕蟬故事的理解,而且跟我們的課題《習作訓練在語文教學中的開發和利用》聯繫起來了。但是我那個習作訓練因為前面的伏筆埋得不夠(比如說吳王的性格特點),所以在這兒說話練習就顯得有點唐突。
  當我設計完一份教案後,我往往容易被教案所牽制,而無法跳出教案,超越教案,所以一開始就忽略的問題在後面的修改中往往不容易被發現。這是我在今後的課堂中更應該注意的問題。
  課堂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只是,今天的課堂遺憾得多了點。儘管後來有同事稱讚我完全改變了以往上課的風格,稱讚我進步很大,但面對這麼多課堂中生出來的問題,我沒有絲毫的喜悅感,反倒生出路漫漫其修遠兮的緊迫感和壓力感。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15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並下了死命令,不准別人來勸阻。千鈞一髮之際,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讓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教學第二課時時,我面對大臣們和少年的勸說,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導入,從對比中逐步理解人物形象。本課時的教學,我主要從故事和人物兩方面展開教學:
  一、螳螂捕蟬的故事,含沙射影,發人深思。
  在要求學生複述故事的同時,引導他們理解「蟬— 螳螂—黃雀—少年」之間的利害關係,並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畫出當時的形勢圖,進一步體會他們與吳國、楚國、其它諸侯國之間的關係,以了解當時吳國的處境和故事的巧妙之處。
  二、少年勸阻的方法巧妙,彰顯其勇敢機智。
  通過少年和大臣們不同的勸阻方式,以及勸阻所取得的不同的結果來理解「吳王為什麼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這個問題,進而理解「一個人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後隱伏的禍患」。
  在教學中,通過媒體的輔助,學生在理解「蟬—螳螂—黃雀—少年」與「吳國、楚國及其它諸侯國」之間的關係時,感覺到難度並不是太大。但要求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說說從《螳螂捕蟬》這一課中所受的啟發時,由於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充分,以及學生對故事的中心—「一個人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後隱伏的禍患」理解不夠透徹,所以學生的思維和發言有很大局限。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