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戰爭故事:抗日名將張靈甫的英雄事跡

2023年09月02日

- txt下載

  張靈甫,是當年風靡全國的戰爭大片《南征北戰》和《紅日》中典型的反面角色。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長期以來,許多人只知道張靈甫及其74師在孟良崮被華東野戰軍全殲,而對張靈甫在抗戰期間率部奮勇抗擊日軍的情況卻知之甚少。
  在中華民族可歌可泣的八年抗戰中,74軍曾有抗日鐵軍和頭號王牌的威名,而張靈甫一直跟隨74軍戰上海,守南京,保武漢,數戰長沙,揚威贛北,喋血鄂西,幾乎無役不與。無庸置疑,國共內戰之前的74軍是一支英雄的抗日部隊;否認這段歷史,對於那些在疆場上甘灑熱血、壯烈殉國的抗日英烈,顯然是不公平的。
  張靈甫原名張鍾麟,又名宗靈,字靈甫。1903年8月20日出生在陝西長安東大鄉的一戶農家,1923年在長安中學畢業後,回家鄉做了一段時間的小學教師,後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
  1926年,張靈甫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自此開始了其二十年的戎馬生涯。
  抗戰期間,張靈甫經歷硬仗、惡仗無數。他曾在給家中兄長的信中說:此次抗戰,為國家民族爭生存。兵凶戰危,生死未卜,家人當我已死,絕勿以我尚生。予果死,堂上雙親,請兄奉養;膝下諸子,望兄撫教。予妻守嫁,聽其自然。
  字裡行間,流露出一名職業軍人為保家衛國赴湯蹈火、捨生忘死的凜然之氣。
  1937年8月,上海淞滬保衛戰中,時任153旅305團團長的張靈甫勇猛果敢、指揮有方,贏得全團官兵的愛戴。在嘉定作戰的時候,面對武器裝備遠遠優於國軍的日寇,殺紅眼的張靈甫脫掉上身軍服,高聲喊道:兄弟們,不怕死的跟我上,小鬼子也沒有兩條命!
  他抱著機槍跳出戰壕,帶領一百多名敢死隊員迎頭痛擊,殺得日寇丟盔卸甲,抱頭鼠竄。此後,張靈甫又率領全團將士連續打退敵人七次衝鋒,打死打傷日寇八百多人。
  1937年12月,張靈甫率部參加南京保衛戰,帶領305團阻擊日軍。在與日軍的殊死搏戰中,張靈甫左臂中彈,匆匆包紮後繼續投入戰鬥。
  部下勸他隨傷兵撤過長江到後方就醫,張靈甫說:昔日項羽兵敗,猶不願渡烏江,我豈能因傷渡長江?當與敵決一生死以踐誓言!
  負傷後的張靈甫堅持不下火線,官兵們無不感奮力拚。305團終以團長負傷、連長傷亡五人、排長以下傷亡六百餘人的代價,拚死奪回了陣地,把日軍堵在南京東南郊的大門之外。
  當74軍51師師長王耀武要求他離隊就醫時,張靈甫違抗軍令,拒絕離開部隊。雨花台南面陣地被日軍突破後,張靈甫在敵兩面夾攻之下,依然堅守在陣地前沿,率部力戰不退。
  張靈甫肅立隊前,面向紫金山,對部下訓示道:蓋有光榮戰死之決心,乃能作絕處逢生之奮鬥!
  他率全團官兵挺槍舉拳,向中山陵方向同聲宣誓:誓與日寇血戰到底!
  此後,張靈甫率部轉戰上坊鎮和華嚴寺一帶,後因傷勢嚴重,暫別部隊回到西安養傷。
  1938年10月的武漢會戰中,張靈甫奉王耀武之命,對盤踞在江西德安縣萬家嶺、張古山一帶的日寇進行圍殲。真正讓張靈甫威名遠揚的,正是這次德安反擊戰,此次戰役是繼平型關戰役和台兒莊戰役之後中國軍隊的第三次抗日大捷。
  張靈甫在這場戰役中立下了頭功。當時,日軍106師團占領了張古山,在討論作戰方案的時候,大家都認為張古山山勢陡峭,工事堅固,易守難攻,要拿下絕非易事。
  而張靈甫卻提出了一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辦法,親率一支突擊隊穿過艱險的深山峽谷,在夜幕中悄悄逼近張古山。
  日軍做夢也沒想到,中國軍隊會在這黑燈瞎火的晚上爬上鳥獸絕跡的張古山,當張靈甫的突擊隊從天而降的時候,許多日軍還在睡夢之中。在正面部隊的配合下,張靈甫率突擊隊浴血死戰,身中七塊彈片不下火線,堅持指揮戰鬥。
  經過五天五夜的鏖戰,最終取得了勝利。共殲滅日寇106師團等部六個聯隊,計一萬七千七百餘人,繳獲大量武器裝備。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