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食源性疾病工作計劃

2023年10月08日

- txt下載

篇一:2016年醫院食源性疾病監測方案
醫院2016年食源性疾病監測方案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進入人體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不管在發展中國家,還是在已開發國家,食源性疾病一直是威脅人類健康與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
我院自2010年即開展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每年都較圓滿完成上級下達的監測任務,尤其是及時發現並報告的五彩冰激凌中鹽酸克侖特羅中毒事件及狗肝中毒事件,為衛生行政部門及時控制事態發展,從而維護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了貢獻。現為進一步做好醫院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15年版)、《2016年??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案》對醫院食源性疾病監測方案進行修訂。
一、組織領導
調整醫院食源性疾病監測管理組織組成,調整後人員組成如下:
醫院食源性疾病監測領導小組
組 長:
成 員:
領導小組下設專家會診組
組 長:
成 員:各臨床及醫技科室主任、副主任。
醫院食源性疾病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預防保健科,辦公室主任???(兼任)。
二、監測內容
1、監測科室 包括:各臨床及醫技科室。
2、監測病例定義
(1)食源性疾病病例:由食品或懷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診病例,包括食源性感染性病例和食源性中毒性病例。
感染性病例是指有可疑食物暴露史的感染性腹瀉病人,臨床表現為腹瀉,可伴有腹痛、發熱、噁心、嘔吐等症狀的病例。
中毒性病例是指有可疑食物暴露史,並具有生物性、化學性或有毒動植物性等因素引起的相關中毒症狀病例,如農藥中毒、亞硝酸鹽中毒、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真菌毒素中毒等。
(2)食源性異常病例:由食品或懷疑由食品引起,根據臨床表現、實驗室和輔助檢查等無法做出明確診斷的就診病例,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的嬰幼兒腎結石病例。
(3)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是指所有發病人數在2人及以上或出現1人及以上死亡病例的食源性疾病事件。
3、報病數量要求
醫院2016年全年報告食源性疾病病例總數不低於400例,應做到應報盡報。
4、填報流程與時限
(1)食源性疾病病例
臨床醫生髮現食源性疾病病例應填寫《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信息表》(病區醫生通過電子病歷系統中「上報卡管理」進行填報,門急診醫生填寫紙質「信息表」進行報告);臨床醫生髮現食源性中毒性病例、2例及以上同源食源性感染性疾病病例的,在診斷後1小時內電話報告預防保健科;對於其他個例食源性感染
性疾病病例,在24小時內報告預防保健科。
預防保健科對於疑似食源性聚集病例甚或死亡病例立即電話報告??市衛生計生委並及時予以網絡報告;對於個例食源性中毒性病例立即電話報告??區食安辦(12331),對於其他個例食源性感染性疾病病例於診斷後48小時內實現網絡直報。
(2)食源性異常病例
臨床醫生髮現食源性異常病例應填寫《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報告卡》並在1小時內電話報告預防保健科及醫務處。
醫務處負責組織食源性疾病病例的會診工作,預防保健科在必要時配合會診並承擔病例信息的上報工作。對於個例食源性異常病例,於16小時內組織院內專家會診,將會診後確定的食源性異常病例信息在會診後當天報告??市衛生計生委,將患者信息紙質材料(含患者病歷及全部實驗室和輔助檢查結果的複印件)及時報送??市疾控中心;對於2例及以上食源性異常病例,於2小時內組織院內專家會診,將會診後確定的食源性異常病例信息立即報告??市衛生計生委,將患者信息紙質材料及時報送??市疾控中心。
(3)食源性傳染病病例
臨床醫生髮現食源性傳染病病例須同時填寫《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信息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報告卡》,按照傳染病報告時限進行報告。
5、病原學檢驗
我院開展食源性疾病病原學檢驗工作,採集食源性感染性疾病病人的生物標本,由醫院檢驗科進行特定病原體檢驗。
(1)監測對象
由食品或懷疑由食品引起的,以腹瀉症狀為主的就診病例。腹瀉是指每日排便3次及以上,且糞便性狀異常,如稀便、水樣便、粘液便或膿血便等。
(2)檢驗項目
採集病人的糞便或肛拭標本,檢驗項目包括: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瀉大腸埃希氏菌、志賀氏菌、諾如病毒等。
(3)監測要求
(a)儘量在用藥之前採集病人的糞便或肛拭子標本。
(b)檢驗科完成菌株分離鑑定工作後,及時將菌株送至??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室進行生化、血清型、毒力基因的覆核鑑定。
(c)檢驗科全年檢驗生物標本總數不低於200份。
(d)細菌性病原體總陽性率不低於6%,諾如病毒核酸陽性率不低於6%。 (e)各相關科室應積極配合疾控中心、藥監部門等機構開展調查處置工作,配合??市疾控中心開展的標本覆核工作。
(4)信息錄入
檢驗科在完成檢驗後一周內將檢驗結果報告預防保健科。預防保健科在24小時內將檢驗結果錄入「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系統」。
篇二:2009年廣東省食源性疾病監測網工作計劃
2009年廣東省食源性疾病監測網工作計劃
為了進一步完善和推動我省食品化學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絡(又稱「兩網」)工作,加強監測數據的收集、報送和利用的及時性,提高我省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監測網預測預警能力,在總結2000-2008年我省食品污染物監測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省實際,現制定2009年我省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的監測計劃。
一、食品監測計劃
(一)食品監測網點。
覆蓋全省21個市,各市按照國家監測方案的要求選擇監測點。
(二)監測食品種類、數量及檢測項目。
主要監測五大類食品的微生物污染狀況,每季度採取樣本,具體監測食品種類、數量及檢測項目見表1。山區監測點依情況可減少生食水產品的檢測;轄區內有奶廠的監測點應開展生奶樣品的檢測。
表12009年食品監測計劃
(三)採樣要求。
1.生肉製品:由生雞肉和生豬肉二大類組成,以當地食品超市或居民主要購買點的樣品為主。
2.動物性水產品:由生食水產品和鮮凍水產品兩大類組成,可結合當地特點,適當分配海產品和淡水產品的樣品數量。
3.熟肉製品:由燒鹵類和白切類兩大類組成,以超市非定性包裝、餐飲業自製製品為主。
4.涼拌菜:以餐飲業樣品為主。
5.生奶:生奶樣品(牛、羊)的採集應結合當地特點,以養殖場為主。
二、食源性疾病監測計劃
(一)食源性疾病常規監測。
由於近年來我省發生的細菌性食物中毒主要由副溶血性弧菌、沙門菌等引起,2009年擬計劃開展腹瀉病人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門菌監測。
1.監測點的設置。
在廣州、汕頭、揭陽等9個市的15間醫院開展,具體監測點如下:
廣州市: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廣州新海醫院
汕頭市:汕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揭陽市:揭陽市人民醫院和揭陽東山區第二人民醫院 湛江市:湛江市中心醫院
肇慶市:肇慶第一人民醫院
惠州市:惠州市婦幼保健院
東莞市:東華醫院
韶關市:南雄市中醫院、始興縣城郊醫院和兒童醫院 深圳市:北大深圳醫院、龍崗中心醫院、西鄉人民醫院、龍華醫院
2.檢測樣本數量和項目。
每間醫院每月收集至少20例患者標本。從腹瀉病人的糞便標本中檢測沙門菌、副溶血性弧菌。
3.採樣要求。
應在服用抗菌素前採集新鮮糞便粘液或稀便部分,采便量1g~5g。
(二)食物中毒暴發監測。
各市及時上報食物中毒事件,附上相關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並及時上送分離菌株。
三、質量控制、培訓及督導
(一)質量控制。
全省統一檢測方法,統一檢測試劑,省疾控中心實驗室下發《廣東省食品污染物監測和腹瀉患者沙門菌監測SOP手冊》和相關試劑,並組織開展監測實驗室間比對及質量控制
考核。
(二)培訓。
本年度主要培訓沙門菌、副溶血弧菌檢測方法,採取實驗室帶教培訓方式,每個市級監測點派專業技術人員1名,培訓時間為5月11-15日,由省疾控中心負責組織開展培訓。
四、結果反饋與上報
(一)各市疾控中心在每季度第三個月的5號前將本季度的監測信息和可疑菌株上送省疾控中心;
(二)省疾控中心在收到菌株後當月反饋結果給監測醫院和市疾控中心,並在每季度第三個月的20號前將監測數據上報衛生廳衛監處和國家監測網。
五、監測經費安排
省疾控中心免費提供採樣耗材和主要檢測試劑。
六、監測系統各參加單位職責
(一)廣東省衛生廳法監處。
1.組織部署監測工作;
2.組織人員制訂監測方案和項目管理制度;
3.不定期組織人員對各監測點監測工作進行現場督導和質量考核。
(二)省疾控中心職責。
1.制訂監測方案,負責監測項目實施與質量控制;
2.提供監測試劑和採樣耗材,提供檢測項目的SOP;
3.負責廣州市監測點食品和醫院標本的檢測;
4.對各市上送菌株進行覆核鑑定、血清學分型、藥敏試驗和PFGE分子分型,並對基因指紋圖譜分析;
5.定期反饋監測結果給監測醫院和市疾控中心,並將監測數據定期上報衛生廳法監處和國家監測網;
6.對監測點開展相關的培訓和提供技術支持。
(三)各監測市/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責。
1.採集食品標本,填寫《廣東省食品監測採樣登記表》;
2.指導監測醫院進行標本採集,並負責收集監測樣本相關信息;
3.對食品和患者標本進行相關項目檢測;
4.對分離到的菌株進行生化和血清學試驗;
5.定期上報監測信息,上送菌株,提供食物中毒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給省疾控中心;
6.定期對監測醫院進行督導。
(四)監測醫院職責
採集標本,填寫《廣東省沙門菌、副溶血性弧菌監測採樣登記表》。
七.項目聯繫
(一)廣東省食源性疾病監測網微生物監測。 負責人:鄧小玲
電話:020-84451366-8141, 020-84457751
篇三:食源性疾病監測方案
食源性疾病
監測與報告工作方案
為了貫徹落實陝西省衛計委、工信廳、商務廳、質監局、藥監局、糧食局聯合下發《2015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案》文件精神,全面提高我院醫務人員對食源性疾病的識別、處置能力和報告意識,使食源性異常病例能夠早發現、早診治,避免健康危害,保護公眾健康。根據我院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領導小組及各自職責
1、成立醫院「食源性疾病監測與報告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信息網報員: 2、職責
領導小組職責:負責領導我院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監測工作,統一指揮和協調現場工作,組織對實施過程進行檢查、督導。
醫務科職責:食源性疾病診斷、生物標本檢驗技術指導、組織院內會診。
控感科職責:負責全院醫生食源性疾病監測知識培訓;制定我院監測方案;將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信息表和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報告卡樣表提供給信息科;信息網報員將會診確認的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上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並且附上該患者全部病歷的複印件;將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報告縣衛生局;收集信息表/卡,登錄「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系統」填報臨床醫生填寫的《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信息表》。
信息科:負責將《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信息表》和《疑似食源性異常事件報告卡》錄入醫院信息系統。
檢驗科職責:指導臨床正確採集標本;對臨床送檢的各類標本及時進行檢驗,按照規範要求出具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生物標本檢驗結果表。
臨床醫生職責:負責食源性疾病個案監測,收集填寫《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信息表》和《疑似食源性異常事件報告卡》;採集送檢合格的生物樣本。
3、成立食源性疾病監測會診專家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二、監測細則
(一)定義:以腹瀉症狀為主的就診病例,每日排便3 次或3 次以上,且糞便性狀異常(稀便、水樣便、粘液便或膿血便等)。
(二)監測科室:全院各科室(重點為急診科、內一科、內二科、內三科、兒科、中醫科等科室)。
(三)監測對象:本院接診的全部門診、住院患者(重點為年齡≤14周歲的嬰幼兒和兒童,年齡≥65周歲的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婦女,特別關注內科、急診科和兒科的就診者)。
(四)監測人員:臨床醫生
(五)監測內容
1、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事件
(1)醫院短時間內發現2 名或2 名以上食用同一食物或在同一就餐(送餐)場所共同就餐後出現症狀相似的病例或原因不明的異常病例。由食品或懷疑由食品引起,根據臨床表現、實驗室和輔助檢查等無法做出明確診斷的就診病例或事件(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的嬰幼兒腎結石病例)。針對的是一組用目前的知識難以解釋的、可能與食品有關的疾病或事件,涵蓋範圍是可能與食品有關並且具有以下一個或數個特徵的一些事件:
①疾病的臨床表現(如症狀、體徵、實驗室和輔助檢查結果及病程)及流行病學特徵(如發病年齡、人群分布、時間分布和地區分布等)與診療經驗和專業判斷明顯不符,用現有的臨床專業知識和經驗、流行病學知識等無法解釋;
②病情/健康損害嚴重或導致死亡,未能找到相關病因;
③同一醫療機構接診的類似病例數異常增多(2人以上需上報),超過既往水平且未能明確相關原因;
④存在上述一個或數個特徵,並且可能與食品有關的疾病。
(2)本方案中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事件不是臨床上的「疑難雜症」,以下情況不屬於本方案監測的範疇:
國家法定傳染病;原因明確的食物中毒;診斷和鑑別診斷不清的疑難雜症;未經醫院會診、也未經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專家會診確定的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與食品不相關的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
(3)具體內容
臨床醫生負責對符合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定義的病人採集新鮮糞便或肛拭子標本送檢驗室檢驗,對患者的一般信息、主要臨床症狀、體徵、實驗室檢查以及輔助檢查結果等信息進行採集,並填寫《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事件報告卡》(見附表)。
2、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
(1)食源性疾病指主訴由食品或懷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診病例。
(2)報告名錄:共42種疾病。
細菌性感染疾病16種: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痢疾、傷寒和副傷寒、布魯氏菌病、非傷寒沙門氏菌、致瀉大腸埃希菌、志賀氏菌病、肉毒梭菌病、葡萄球菌腸毒素中毒、副溶血性弧菌病、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病、蠟樣芽胞桿菌病、單增李斯特菌病、阪畸腸桿菌病、其他。
病毒性感染疾病3種:病毒性肝炎、諾如病毒病、其他。
寄生蟲性感染疾病4種:包蟲病、管圓線蟲病、旋毛蟲病、其他。 有毒有害化學物質7種: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桐油中毒、龍葵素中毒、河豚毒素中毒、麻痹性貝類毒素中毒、其他。
化學性中毒8種:有機磷農藥中毒、氨基甲酸酯農藥中毒、甲醇中毒、亞硝酸鹽中毒、克倫特羅中毒、毒鼠強中毒、鋇鹽中毒、其他。
其他類別4種:其他感染性腹瀉、急性溶血性尿毒綜合徵、異常病例、不明原因食源性疾病。
(3)具體內容
臨床醫生負責對符合食源性疾病病例定義的病人採集新鮮糞便或肛拭子標本送檢驗室檢驗,對患者症狀與體徵記錄、飲食暴露史、臨檢結果、臨床診斷等個案信息進行採集,並填寫《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信息表》(見附表)。專管人員登錄「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系統」填報監測信息。
三、監測報告流程
1、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事件監測報告流程
⑴符合監測的對象在本院就診,首診醫師發現符合本方案定義的可能與食品相關的異常病例事件。
⑵臨床醫生填寫紙質《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事件報告
卡》,上報控感科,報告卡填寫時字跡應清晰規範,內容完整準確,尤其要準確記錄患者姓名、聯繫地址和聯繫電話等能確保找到該患者的詳細信息,以便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或以後隨訪時有據可循。臨床症狀、體徵、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結果的記錄應當詳細和完整。
⑶接診科室立即通知醫務科組織醫院內部專家會診,確認是否為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專家會診確認異常病例後,填寫《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事件會診登記表》。
⑷臨床醫生將病歷複印件(含全部實驗室和輔助檢查)交由控感科,控感科對報告內容進行逐一核實,並將會診確認的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立即電話通知縣衛生局,並將「異常病例事件報告卡」、《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事件會診登記表》、病歷複印件1個工作日內及時報告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⑸配合縣疾控中心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2、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報告流程
⑴符合監測的對象在本院就診,首診醫師發現符合本方案定義的食源性疾病病例。
⑵臨床醫生負責採集信息,內容包括症狀與體徵記錄、飲食暴露史、臨檢結果、臨床診斷等個案信息,填寫《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信息表》。
⑶臨床醫生將填好《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信息表》上報控感科,報告卡字跡清晰規範,內容完整準確,臨床症狀、體徵、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結果的記錄詳細、完整。
⑷控感科信息網報人員登錄「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系統」直接報送監測信息。
四、救治流程
1、確認為異常病例者,醫務人員要積極實施救治,必要時醫務科組織專家會診。
2、如果為群體性突發事件,立即啟動我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按照應急預案實施救治。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全院醫務人員要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提高對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重要性和複雜性的認識,認真履行職責,落實工作措施。
(二)突出重點,積極主動
臨床醫生在日常診療活動中,須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工作細緻,發現符合定義的食源性疾病病例和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應及時主動地填寫報告卡,並上報控感科,醫務科應主動向主管院領導報告,並組織院內專家進行會診,控感科及時將信息上報縣疾控中心及縣衛生局。
(三)強化督導,狠抓落實
工作領導小組要認真調查研究,加強對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 常健康事件監測工作的檢查指導,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保證 監測工作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四),嚴格獎懲
對疑似或確診食源性疾病不按要求上報,瞞報、緩報、謊報者,一經查實將給予教育、經濟處罰,並及時補報,情節嚴重者按《食品安全法》、《食物中毒診斷標準及技術處理總則》、《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等規定追究行政、法律責任。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