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

2023年11月01日

- txt下載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鳥的天堂》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


  我的整個教學過程由淺入深,注重學生的朗讀感悟:朗讀、品讀、美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力求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句,把握課文內容。
  在教學中,我有意注重學生的朗讀,但朗讀指導方面仍需加強。讀後的指導除了字音、節奏、重音的點撥指導,還有感情的浸潤啟發,學生各自朗讀、點名朗讀的時候,感情都是比較細膩豐富的,非常的聲情並茂。但是當由自由讀變成其讀的時候,學生常常容易拖泥帶水:感情流失,吐字拖音。而且我的示範朗讀也比較少,這是今後在朗讀指導中應該注意的。
  教學語言規範性、簡約性也急待增強。不管是在講解重難點,還是在總結歸納評價中,我發現自己的語言稍顯羅嗦,有時候也不夠規範,這是今後需要逐步解決的。
  時間安排掌握的也不是很好。有時我一個課時無法完成原定的教學內容,甚至出現教學節奏前松後緊的情況,究其原因,除了我經驗不足之外,還有教學組織及教學語言方面的問題,今後應該逐步積累經驗,改善這種狀況。
  以上是我對教學《鳥的天堂》,結合前面兩課教學的一個反思,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吸取教訓,總結經驗,爭取不斷進步。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2


  《鳥的天堂》是一篇傳統課文,文章動靜結合,情景交融,聲色兼美。以前也教過這篇課文,主要通過學生的讀、老師的講解以及引導學生想像美景。對於文字這麼優美的文章,學生往往是學文,而不進入文章所描寫的意境。這次教學這篇課文時,藉助多媒體進行教學,感覺輕鬆多了。
  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從中心句入手,引導質疑問題,接著細讀課文,體會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情景,認識大榕樹奇特、美麗、大而茂盛的特點。由於學生沒有親臨過鳥的天堂,對大榕樹的大和美缺乏感性認識,了解不多,難以激發學生的情感。於是我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大榕樹的實景,從而拉近學生與鳥的天堂的空間距離。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通過聲情並茂的課件能夠了解到大榕樹的大和茂盛的特點,然後再引導學生細讀句子來感悟文中語言文字的優美凝練,體會大榕樹的美。再如在教學大榕樹上鳥兒紛飛的場景時,我又藉助課件播放群鳥在大榕樹上活動的錄像,展示鳥的天堂鳥兒翻飛,鳥聲悠揚,令人目不暇接的熱鬧景象,真實地再現了眾鳥紛飛的歡鬧景象,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加深了對內容的理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給學生視覺和聽覺上的滿足的基礎上,再讓學生說說你看到鳥兒們在大榕樹上幹什麼呀!再讓學生仔細體會體會。
  拓展延伸時,我請學生以導遊或小鳥兒的身份,向遊人介紹這裡的景象。介紹的形式可以自由選擇。如寫導遊詞、寫詩,順口溜……引導學生經歷從讀到悟,最後到表達的一個完整的語言文字學習過程。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3


  《鳥的天堂》是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級上冊第3課。作者記敘了他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群鳥活動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是在一個「太陽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的傍晚時分,這一次,他沒有看到鳥,只見到高大茂盛、充滿生機的大榕樹。作者第二次來到「鳥的天堂」,是在陽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見到了鳥飛鳥鳴的熱鬧情景。寬闊清澈的河流,充滿生機的大榕樹,活潑可愛的小鳥,構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風景畫,展示了一派美麗動人的南國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生命力的熱愛和讚美。
  我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學情,安排三個課時完成教學目標。第一課時主要是初讀感知,落實通讀課文、識字解詞、理清脈絡的學習目標;第二課時主要是朗讀感悟,引導學生在讀悟中感受南國的美麗風光,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對事物的靜態與動態描寫;第三課時歸納延伸,引導學生在歸納中升華情感,在延伸中體會作者描寫方法。
  這樣不僅對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描述有了清晰的感悟:時間有變化,前為傍晚,後為早晨;氣氛有變化,前為靜寂,後為熱鬧;景色有變化,前為靜景,後為動景;心情有變化,前為喜愛,後為留戀;描寫的景物有變化,前者著重描寫大榕樹,後者著重描寫眾鳥。寫榕樹,是為寫眾鳥設下伏筆;寫眾鳥,是為驗證大榕樹確實是鳥的天堂。而且感受了作者通過對事物的靜態和動態的描寫能使文章更生動,更具體,更形象,更準確,更感動讀者,並引導學生將這一方法嘗試著運用到自己的習作當中獲取。
  總之,從教學效果看,學生讀書、思考問題、討論問題、交流問題的積極性、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得到了發揮,課堂里出現了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書聲朗朗,學生敢於提問,敢於發表意見,各抒己見。若長此以往,則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積極探究中得到審美體驗,獲得思想啟迪,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4


  巴金的《鳥的天堂》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這篇文章寫的是位於廣東省新會市南部天馬河上的一座小島,一株500多年樹齡的奇特的大榕樹,樹冠大的出奇,濃陰籠罩著約20多畝的土地,獨木成林。乘船近看,枝藤交錯,猶如一座森林;從遠處看,就像浮在水面的一片綠洲,景色十分迷人。大榕樹上棲息著成千上萬隻鳥,成了鳥的天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鶴和灰麻鶴。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來到這裡遊覽後,寫下了這篇《鳥的天堂》。如今,「鳥的天堂」已成為了一個著名的風景點,吸引了千千萬萬的遊客。
  這篇文章按時間順序記敘了作者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美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教學時,我特別注重學生自主閱讀和寫作的方法的指導。按照「導學案」的方式進行教學。
  一、導入時從主題入手,引起學生閱讀興趣
  「天堂」什麼意思?現在常用用來比喻什麼?「鳥的天堂」指什麼?文章中「鳥的天堂」指哪裡?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後跟隨作者時間順序兩次遊覽鳥的天堂河孩子們一起欣賞美麗的南國風光。
  二、新授時採用「設問導讀」的方式
  首先出示問題:第一次作者去鳥的天堂看到了什麼?寫出了這一事物的什麼特點?從文中的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按什麼順序來寫這一事物的?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這樣學生在閱讀中有的放矢,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層層深入,在文章重、難點的突破過程顯得輕而易舉,學生對大榕樹的特點理解得清楚透徹,在學生的過程中真正成為了主人。通過小組的彙報,教師適當點撥、總結、評價,不斷鼓勵學生,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
  教學「第二次去鳥的天堂」這部分時,我採用了相同的方法,這時學生對這一部分的寫作方法產生疑問,討論時沒有得出結果,我不急於告訴他們結果,而是先解決容易的問題,採用通過重點詞理解重點句,通過重點句理解重點段的閱讀方法,使學生理解文本,然後再講解他們不會的地方。因為這個地方曾經難倒了他們,所以在講解時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比直接講授效果更好,有設置懸念的味道。
  三、寫作方法的提煉與滲透
  這篇文章兩次景物描寫分別了使用了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動靜結合,突出了景物具體生動的特點,每次學習完一部分,總結時,注重點撥、提示,告訴孩子們在自己的文章中也可使用這種方法。
  文章在寫鳥的活動時採用了「點面結合描寫景物的方法」,這一方法是許多文章常用的方法。作者在描寫群鳥活動的場景時,對群鳥活動的情景先進行了總體描述,讓讀者有一個整體感受,就是「面」的描寫;作者重點寫了一隻畫眉鳥,把它的動作,聲音刻畫的生動逼真,這就是對「點」的描寫。使用這種描寫方法可以使重點突出。我相信學習完這篇課文後學生對這兩種寫作方法一定不會陌生,一定會在他們的文章中欣賞到。
  四、鞏固練習
  語文教學同樣需要這一環節,於是在教學時,我出示了一張圖表,把要求填的內容空白,讓學生根據學習的課文內容填寫,再次回顧課文重難點,起到溫故知新的效果,加深印象。
  五、讀懂情感
  任何一篇文章的學習不只是學會文本這麼簡單,而是要讀懂文章的感情,這也是語文這一學科的特殊性決定的。語文不僅是一門工具課,更具有人文性。那麼這篇文章到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我還是從文本為突破口。比如:「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句話不僅是在寫葉子翠綠、明亮,更蘊含著對大榕樹勃勃生機的讚美。這時,我問孩子們喜歡鳥的天堂嗎?(生:喜歡),怎樣做才能有更多的鳥的天堂出現?這樣引導學生注重保護環境,保護自然使學生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更好理解文本。
  當然這一課的教學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如:教學語言不夠簡練,學生朗讀不充分,在寫作方法滲透時沒能及時練筆……
  在今後的教學中,更要多思考,勤學習,深入研究教材,讓自己的課堂更加豐富多彩。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5


  1.在教學過程中,我根據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句子,從而明確鳥的天堂的特點。同時,我通過引導學生們感受作者兩次到鳥的天堂的情感變化,突出鳥的天堂的獨特的美,從中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生命力的讚美。
  2.在教學過程中,我在基礎知識方面讓學生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法學習,這樣能提高學生的自學水平。同時,我通過「初步感知、深入分析」的方法,讓學生層層深入地了解文章,從而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美中不足的是對這篇文章課後拓展的部分不太多,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加深、加寬對文章的《鳥的天堂》一直是我印象最深也是最喜歡的一篇課文,巴金先生以優美的語言,記敘了他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也為我們展示了一棵百年大樹獨木成林的景象,教學中如何能讓學生感受到這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觀呢? 我首先抓住「不可計數」這個重點詞,先讓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它的含義,再用課件幫助學生認識榕樹,通過課前自學,讓學生交流關於榕樹的自然知識,認識氣根從主觀上感受榕樹枝幹的「不可計數」。又抓住「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的「臥」,「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的「堆」等,進行換詞練習,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自己保存了一段視頻,展現的就是這棵500年大樹的全貌,還有各種鳥兒嬉鬧、棲息的鏡頭,直觀地體現了「鳥的天堂」這一壯觀景象。為下文體會「這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提供感性認識,也為本課難點的突破提供了幫助。
  通過影視圖文對照,學生無不感嘆這偉大的自然奇觀,帶著真實感受朗讀課文,潤物無聲,水到渠成。拓展,拓寬學生的眼界。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6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佳作。課文描寫了兩次到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榕樹枝繁葉茂,眾鳥歡躍歌唱。作家巴金用樸實優美的語言讚美了大自然這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境界,讓我們的心不由顫動,讓我們的情為之動容!帶著美好的夙願,我開始了新的探索,想讓這樣一篇經典的文章同樣煥發新的活力。
  一、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課堂真正活起來,讓朗朗書聲伴隨課堂,這也是我這節課比較突出的地方。語文課程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所以我們的教學研究必須不斷創新。老師要發揚自己的教學個性,學生要萌發自己的個性意識,課堂教學就要創設個性學習的天地。 其主體參與,合作互動設想是:小組生生互動,集體師生互動;積極探討中提高學習能力,自然滲透中培養人文素養。
  二、在教學結構上,注意以「疑」為線索,以「思」為核心
  整個教學過程,採用了變序的結構。從結尾段的中心句入手,以「疑」為線索,以「思」為核心,設計了「引疑—質疑—析疑—解疑」的教學思路。在速讀全文後,我有意識地抓住文章結尾段的中心句,引導學生提出了「昨天眼睛騙了我」是什麼意思?「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一句中為什麼前一個「鳥的天堂」要用引號?這些問題,力爭起到從中心句入手、引疑的作用。接著,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插入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加以解決,使析疑、解疑的過程成為語言文字訓練和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
  三、在教學方法上,形式多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1.把質疑問難貫穿於教學的始終。上課之初引導學生質疑,在析疑、解疑過程中,仍不忘讓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學生帶著問題學,針對問題學,同時掌握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語言文字訓練及朗讀訓練中,讓學生讀、思、勾畫,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如詞語訓練中,用解釋、比較、聯繫上下文等方法;又如指導讀,有默讀、齊讀、自由讀、有感情地朗讀等形式,並注意啟發學生讀的慾望,提高學生讀的能力。
  3.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在研讀課文的過程中,我運用了多媒體手段,體現了文字與形象的結合。例如,研讀「群鳥紛飛」這一部分時,教師動情的介紹群鳥紛飛的情景,然後是播放課件,給學生直觀的感受,接著讓學生談感受,在回到文章中去感悟語言,最後為畫面配解說詞,在這樣的活動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感。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幾許的遺憾,使我深刻認識到教學中細微之處是課堂,上完這堂課,這一環節深深印在的腦海中,就是學生板書時,寫字不規範,然而我沒有指出,孩子們不良的習慣不正是我們沒有及時地去糾正造成嗎?在今後的教學道路上我會一如既往的堅定信念: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7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選作課文時有改動。作者記敘了他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群鳥活動的景象。寬闊清澈的河流,充滿生機的大榕樹,活潑可愛的小鳥,構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風景畫,展示了一派美麗動人的南國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生命力的熱愛和讚美。
  這篇課文已是我第三次教,每一次教後的感受都不一樣。記得第二次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因為沒有很好地為學生創設情境,所以在引導學生感受大榕樹是多麼地富有生命力時,學生體會得不夠深刻。因此在這次的教學中,為了改進前兩次教學中的不足,我為此做了精心的準備。課前搜集大榕樹的氣根的圖片、眾鳥紛飛的景象,同時下載了幾首優美的曲子來作為學習時的背景音樂,儘可能營造出最佳的課堂情境。
  在實際教學中,我首先由一個關於大榕樹的美麗傳說導入新課,隨之進行一段配樂解說,「在廣東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四、五百年前,在廣東新會的天馬村,有一條小河,河中間有一塊泥灘小島。潮退外露,潮漲水淹。一天,一隻仙鶴看中了這兒環境靜而優雅,便銜來了一根榕樹枝,說來奇怪。不久,榕樹生長起來,枝繁葉茂,遠看像一片浮動的綠洲。又一個美麗的清晨,這隻仙鶴帶來了數萬隻仙鶴,棲息在這棵榕樹上。從此,每於清晨薄霧中,萬千靈鳥鳴聲呼喚,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國一個奇觀。」學生的興趣馬上被充分的調動起來,然後非常自然地揭示了本課的課題,讓學生先對鳥的天堂有一個初步的感知。然後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找出關鍵的一句表達巴金爺爺情感的句子,即「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在齊讀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質疑,學生馬上提出了:為什麼有的「鳥的天堂」加引號,有的不加引號?由疑促思。
  從整體入手後,再具體引導學生感受這棵大榕樹的特點。教學這部分時,由我來配樂朗讀,讓學生去盡情的想像這棵大榕樹的樣子。剛讀完,一雙雙小手刷地舉起來,「我仿佛看到了一棵生機勃勃的大榕樹」,「老師,剛才你在讀的時候我好像真的看到這棵榕樹了,它可真大啊」,「我眼前好像出現了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榕樹」……我馬上進行點撥:同學們,這是你的感受,那麼巴金爺爺對這棵榕樹有著怎樣不同的感受呢?學生很快就找到了,異口同聲地回答:這美麗的南國的樹!接下來,再引導學生去感悟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出來的?讓學生反覆讀,通過多種不同形式的讀,走進文本,結合交流的關鍵詞句去感悟體會語言的內涵,感受榕樹的美麗。但是,很遺憾的是對於句子「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讓學生體會新的生命時僅停留在表面,思維比較局限,記得前兩次在教學這課時也是在這個句子的學習時不夠順暢,在這句的指導上欠妥。
  感受了大榕樹的美麗後遷移練筆,引向讀「鳥」。這部分的學習除了要讓學生感受到鳥的多,更重要的是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感受為什麼這裡的鳥會這麼多。因此在教學中,我先是給學生介紹了一份關於天馬村的人們是怎樣愛鳥的小資料,接著安排了一個小練筆:正是由於有了這美麗善良的南國的人,才有了這神奇美麗的南國的樹。假如你就是那第一隻飛來的仙鶴,你發現了這株美麗的南國的樹,你將怎樣召喚你的親人、朋友來此安居樂業?請你寫下最能打動他的話。學生對這個練筆特別感興趣,就連平常特別愛調皮搗蛋的思涵也特別積極,高高舉起他的手,生怕我不給他機會。之後,出示了一段眾鳥紛飛的視頻文件,學生一片歡呼,興奮得不得了,本來並沒有要求讓他們發言,可大家卻在觀看後情不自禁地舉起了手想來交流自己的觀後感。記得有一個孩子說道:這裡的鳥可真多啊!各種各樣的,我眼睛都看不過來了。然後我順勢點撥:孩子們,眼睛看不過來這就叫――應接不暇,非常輕鬆地就理解了這個新詞。緊接著,我又試著從多個角度來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樹上還有些什麼形態的鳥呢?畫眉鳥可能在唱什麼呢?最後,再次回到寫巴金爺爺感受的句子:「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這時讓學生再來解答課始提出的問題:為什麼有的「鳥的天堂」加引號,有的不加引號?學生的體會就很深刻了。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8


  鳥兒是孩子們喜歡的動物,如何讓孩子們在快樂的學習中接受作者的描寫成為本課的重點。備課時我就朝著這方面去努力。課上我這樣去做。
  課前導入新課,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根據自己知道的知識「天堂」是什麼樣子的。聽到這個話題,學生們顯得很興奮,都舉起了小手。學生的回答是「天堂是快活的」、「天堂是美好」、「天堂是幸福的」……等學生稍平靜了一些,我說:「我想小鳥在天堂里一定也過得很幸福很快樂吧!」同時我板書了課題《鳥的天堂》。讓學生讀了課題之後,我進一步引導:「讀了這個課題,你想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稍做思索,又紛紛舉手,爭先恐後地提出了一些問題:「鳥的天堂」指什麼?「鳥的天堂」是什麼樣子的?「鳥的天堂」在哪裡?「鳥的天堂」里有什麼?鳥在鳥的天堂里過很快樂嗎?「鳥的天堂」是怎樣形成的?
  課上,我先讓學生完成自己能解答的問題。有些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能回答說:「鳥的天堂是一棵很大的大榕樹」、「鳥的天堂在廣東省新會縣環城鄉天馬村前的天馬河中」、「有許多鳥在鳥的天堂里過著辛福快樂的生活」……有些問題學生能合理地做出解答,有些問題學生回答不夠全面。對此,我把學生提出的問題稍加整理,然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文中找出有關語句,經過小組合作討論,全面、合理地解答問題。學生解答問題的慾望非常強烈。於是,學生帶著問題開始閱讀課文。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學生讀得非常認真,非常投入。有些學生獨自閱讀、獨立思考,有些同學閱讀課文再討論交流,合作學習。只見學生一陣是讀書,一陣是用筆在書上點點畫畫,找出了有關詞句,一陣又是默默思考;有的學生在書上相互指點,有的在滔滔不絕地陳述著自已的觀點,有的在補充他人的敘述……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思考、討論問題、到組織語言,解答問題,每一個環節都配合的很好,而且興趣也很高。
  課後我就在想,正是課堂中抓住了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才把學生帶入到文本之中。學生把通過閱讀解答自己提出的問題當成是值得從事的活動,學生有了參與活動、探究學習的興趣,自己也就融入了課堂,我們的課堂還愁學生不願意學嗎?課堂是學生的,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課堂作為學生學習自身活動的良好發展環境,在課堂上重情感教育,重習慣培養,重學法指導,重思維訓練,長期堅持下去,我們的課堂一定是受歡迎的課堂。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9


  教學中我以訓練學生語感為主,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較弱,理解事物比較直觀,要領悟文字所表達的內涵,應充分調動他們的形象思維,通過形象思維的引路,把語言文字描繪的情景「轉換」成生動的「圖像」材料,讓學生在身臨其境般的體驗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我通過讓學生反覆誦讀,獲得課文內容,初步認識後,藉助電教手段播放了「鳥的天堂」錄像,把學生帶進一種特定的評議環境中,學生神情專注而投入,隨後讓學生看著早上沒有鳥的這一棵大榕樹,啟發學生想想說說,「百鳥歡鬧」是一幅怎樣的情景。
  當再讀到「百鳥歡鬧」這一段時,學生已學沉浸在預期中,仿佛身臨其境,而讓學生說說一隻鳥的特寫景頭時,也能說得有聲有色,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0


  《鳥的天堂》是我國著名作家巴金的名篇,主要寫了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枝繁葉茂的大榕樹和眾鳥歡樂飛翔情景。文章採用動靜結合、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表達了作者對榕樹和大自然的讚美之情。通過此節授課,體會良多。
  成功之處:
  能最大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運用問題的設置,逐步引導學生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教師通過引導讓學生學會了靜態描寫、動態描寫和想像的寫作方法;在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上,採用多讀和圖文結合的方法,以直觀的效果讓學生理解作者對榕樹的喜愛讚美之情,體會到作者內心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從而學生能有感情的去誦讀課文,並通過多讀在較短的時間內背會相關段落。
  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手段,用豐富多彩的課件吸引學生,視頻兩面與背景音樂的結合能大大促進學生體會到文字所表達的情感。
  不足之處:
  1、缺少小組間交流、配合。也有受疫情的影響,不能讓學生通過小組的方式來交流,如此學生對問題的研究就不太深入,學生在回答問題和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運用語言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2、在各個環節的時間把控上,做的不夠好。在講授靜態描寫榕樹的環節上時間較多,動態描寫鳥的環節時間略短。
  改進方法:
  課前要充分的熟悉教材,把課堂中的環節設計好,授課時把節奏把握好。現代信息教學手段還要繼續學習完善。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1


  巴金的《鳥的天堂》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文中描寫動靜結合,韻味十足,遣詞造句精妙準確,表達感情充沛細膩,的確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的好文。
  這麼美的文章,「讀」就是破文的途徑,巴金深情地向人們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在教學時,我注重了激發學生主動探穵學習的意識,讓他們說自己所知,訴自己所悟。
  一、朗讀訓練:
  這是本課較成功之處,主要採用自主朗讀,談感悟的方法。《鳥的天堂》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感情真摯,很適合學生自己去體會,去領悟。我抓住寫樹和鳥的幾個重點段落的閱讀,從「分」到「合」,讓學生充分感受「樹」和「鳥」互相依存的融洽關係,感悟大自然中無處不在的整體和諧性,使學生實現了一次人文精神的升華,進一步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尊重學生,發揚民主,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因此,我這樣引導學生學習:
  1、抓段落,談感悟。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說說喜歡榕樹還是鳥兒,並陳述自己喜歡的原因。
  2、抓句子,談感悟。在學生暢談喜歡段落的基礎上,先引導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反覆閱讀,細細品味,從文章的字裡行間去尋找美。再組織學生討論,來談感受,談見解,在交流中,去再現生機勃勃的大榕樹,去再現鳥兒在枝頭歡唱,去感受美的畫面、美的韻律、美的語言、美的生命、美的情感……
  3、抓品讀,促感悟。這是一篇訓練學生朗讀的好課文。在教學引導學生「品讀」。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段落,自已朗讀,自己感受是否讀出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然後在小組中讀,推薦讀等。
  二、提煉寫法,閱讀妙筆:
  本文抓住了「點面結合描寫景物的方法」「點面結合的描寫是寫景文章的常用方法。」本文作者就能巧妙地運用這一方法。如,作者在描寫群鳥活動的場景時,運用了兩個「到處」和三個「有的」對群鳥活動的情景進行了總體的描述,讓讀者有一個整體感受,這就是對「面」的描寫。在此基礎上,作者重點描寫了一隻畫眉鳥,把它的姿態與叫聲刻畫得生動逼真,這就是對「點」的描寫。那麼,怎樣才能在寫景時做到點面結合呢?如:寫柳樹,首先對柳樹在四季的變化上都有不同美的感覺。春天的柳樹「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夏天的柳樹「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這可以說,是對柳樹總體的描述,也就是「面」的描寫,這樣的例子學生已掌握了不少「美麗的校園」「秋天的田野」「家鄉的小河……」
  要能掌握這點,那就必須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對景物的總體進行描寫,然後抓住代表性的景物進行細緻刻畫。這樣,筆下的景物才能既有整體感,又有細膩、生動。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2


  今天上午,聆聽了鞏教師的《鳥的天堂》一課。老師嚴謹的備課、上課態度,紮實的語文功底,環環相扣的教學流程,讓我眼前一亮。
  這堂課是巴金先生的名篇,其對大榕樹的描寫尤為精彩。教學時,鞏老師恰恰抓住了教學的重點。雖然在授課的呈現上還不是很突出,但是對剛參加工作的老師來說,也是難能可貴的,與老師極高的語文素養不無關係。鞏老師對字詞、課文關鍵詞句的處理頗為用心,突出了教學的重難點。在初讀環節,教師設計了三個問題,有字詞的,有理解題目的,有對課文整體內容的把握的,體現了課標中中年級教學的理念。對字詞的處理上,教師遵從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找出易錯的字,進行細節的指導,尤其是對多音字「不可計數」中「數」,「應接不暇」中「應」的指導,看得出來,老師進行了認真的字詞備課。在學習「榕樹」的部分,教師抓住了關鍵詞「一株」,「簇」「堆」等,讓學生體會關鍵詞表情達意的作用,既關注了課後題,又體現了課標的理念。非常好。如果能讓學生結合字詞,充分感受這些詞語的精妙,並用自己的朗讀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可能效果會更好。畢竟名篇需要精細研讀。
  雖然鞏老師的課堂上還有些需要推敲的`地方,但是老師虛心求教的態度讓我看到了教壇冉冉升起的新星。正向校長推薦的小視頻《永不放棄》中,展現的那樣,如果堅持去做,一定會在語文教學之旅上收穫最美的風景。
  評課時,也聆聽了其他老師的智慧,比如對重點詞語的理解的方法上,對關鍵詞句的標註上,對重點段落的指導朗讀上,對學生合作學習的關註上等等,也讓我頗受啟發。教學在互相學習中共贏。教無止境,喜歡每次聆聽帶給自己的意外驚喜,感謝上課的老師,感謝評課的老師。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3


  《鳥的天堂》一課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說明大榕樹的繁茂奇特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名副其實,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前,我深挖課文中的環境教育因素,明確了「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的原因:
  其一,是因為生態環境好(榕樹很大,很茂盛,周圍是河流,氣候適宜。);
  其二,是因為這兒的人好(農民不許人捉它們。)同時生態環境好又有人為的因素。在教這篇課文時,我是這樣做的:
  一、自主選擇閱讀內容,學生樂學、樂思。
  在教學「大榕樹」和「眾鳥紛飛」的部分時,我都請學生們自主閱讀,說感受到了什麼,喜歡那些句子和詞語。學生們先是自己用筆勾畫,接著又自由朗讀起來,有時又聽下來思考。我驚喜地發現在他們自由閱讀中表現出來的樂學、樂思,表明他們已經不再是單純喜好熱鬧的小朋友了,他們已經擁有自己的閱讀經歷,有了一定的閱讀欣賞水平。
  二、自由交流,相互促進。
  在學生自主閱讀後,我請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了。學生很快就找到了文中的關鍵詞句。例如: 「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一句是本文的難點之一。在學生讀書思考、小組交流,傾聽學生富有創意的發言之後,進一步用課件展示圖片加以突破,同時發揮教師自身語言的優勢進行范讀加深學生的體驗:「這株老榕樹已經有500歲了,但她還洋溢著蓬勃的生機和活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跳動著綠色的精靈,閃動著生命的光輝。這是一株大樹,這更是一首蓬勃、寧靜、壯美的生命讚歌。」陽光照耀著滿樹翠綠的葉子,每個葉片都閃爍著熠熠光輝。充滿動感的畫面配以精當優美的描述,大榕樹涌動的生命活力人目入耳人心,難點亦隨之突破。學生在朗讀後談出了自己的感受,看法。是每位同學讀有所感,讀有所思,讀有所獲。達到了很好的閱讀效果。
  課後,我有如下幾點反思:
  一、挖掘教材,培養問題意識
  課文一開始,我以天堂為美點,請學生們質疑課題,初步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但是,當這些問題解決後,我緊接著又提出了問題,請學生們思考。如果此時能設計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你們還想知道什麼?」。這樣學生會更有興趣去閱讀文本,並且積極思考,促使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切實把學生放在了學習的主體位置。再繼續引導,「這麼的多問題,你認為先解決哪個問題比較合適呢?」這個問題幫助學生理清閱讀的思路,給予學習方法的指導,把學生從被動的「學答」地位提升到了主動「學問」的地位,為學生走向主體性、走向自主探究作了潛移默化的誘導。這樣,既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和信任,同時也增強了學習的主人翁意識,促進了學生探究學習的自主性,學習起來也就自然會興趣濃厚,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二、在教學方法上,形式多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1.把質疑問難貫穿於教學的始終。上課之初引導學生質疑,在析疑、解疑過程中,仍不忘讓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學生帶著問題學,針對問題學,同時掌握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語言文字訓練及朗讀訓練中,讓學生讀、思、勾畫,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如詞語訓練中,用解釋、比較、聯繫上下文等方法;又如指導讀,有默讀、齊讀、自由讀、有感情地朗讀等形式,並注意啟發學生讀的慾望,提高學生讀的能力。我抓住寫樹和鳥的幾個重點段落的閱讀,從「分」到「合」,讓學生充分感受「樹」和「鳥」互相依存的融洽關係,感悟大自然中無處不在的整體和諧性,在讀描寫榕樹葉子的段落時,學生特別投入,讀出了真正的南國的美。
  3.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在研讀課文的過程中,我運用了多媒體手段,體現了文字與形象的結合。例如,研讀「群鳥紛飛」「枝葉茂盛」這一部分時,教師動情的介紹群鳥紛飛的情景,然後是播放課件,給學生直觀的感受,接著讓學生談感受,在回到文章中去感悟語言,最後為畫面配解說詞,在這樣的活動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感。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4


  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就特別注重了怎樣做到用課文去教?運用課文中的重點的字,詞,句.段以及整篇文章來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那麼,這篇課文能教給學生一些什麼?我在腦海中思索著:<<鸟的天堂>>這篇課文主要是描寫大榕樹的靜態和鳥的動態,學習此篇文章應該讓學生感受到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領會了這一文章要旨,我設計了兩個主題:
  1、「鳥的天堂」在哪?是怎樣的?
  2、為什麼叫做「鳥的天堂」?
  在出示第一個主題後,學生直接就抓住了這棵大榕樹的特點,於是,我就和學生展開來討論這一主題,通過反覆地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感受榕樹的大,綠,茂盛的特點。抓住「臥」這個字體會榕樹的大等等。在研討第二個主題時,我緊緊抓住兩個「到處」和「有的...有的...還有的...」等詞語,來讓學生體會鳥多,並用聲情並茂的朗讀來讓學生體會這真的是「鳥的天堂」啊!
  教完了這一課,我認為我和孩子們在一課中都有所得,我的最大收穫是我已經懂得如何去用課文去教以及教一些什麼?緊緊抓住課文要領,高效率地訓練學生的能力,不再是無所謂的泛泛生成,學生的收穫也很大,除了有課堂上能學有所得,更重要的是體會到一種愉悅的學習氛圍。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5


  我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以訓練學生語感為主:
  1、形象思維訓練法:
  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較弱,理解事物比較直觀,要領悟文字所表達的內涵,應充分調動他們的形象思維,通過形象思維的引路,把語言文字描繪的情景「轉換」成生動的「圖像」材料,讓學生在身臨其境般的體驗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我通過讓學生反覆誦讀,獲得課文內容,初步認識後,藉助電教手段播放了「鳥的天堂」錄像,把學生帶進一種特定的評議環境中,學生神情專注而投入,隨後讓學生看著早上沒有鳥的這一棵大榕樹,啟發學生想想說說,「百鳥歡鬧」是一幅怎樣的情景。當再讀到「百鳥歡鬧」這一段時,學生已學沉浸在期中,仿佛身臨其境,而讓學生說說一隻鳥的特寫景頭時,也能說得有聲有色,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2、品詞析句比較法:
  文章的組詞成句構段的方法研究是提高學生對語言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教學中,我抓住有關的句子進行比較、揣磨、欣賞,不斷地提高其對語言感知的敏銳程度。
  如:教學第8自然段中「這棵榕樹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的眼前閃耀,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對於「顫動」、「展示」這兩個關鍵字,引導學生用其他詞來替換。如用「顯示」、「出現」或「抖動」、「晃動」等,用哪組詞更好?在討論、比較中,讓學生體會到「展示」是清楚地擺出來,明顯地表現出來,突出榕樹的旺盛的生命力;「顫動」是短促而頻繁地振動,課文把微風吹動,陽光照耀下樹葉一閃一閃的樣子,不但美麗而且動靜結合,顯示了大榕樹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受。這樣,關鍵文字抓住屯,學生品出了精妙詞語,咀嚼出了它的神韻,從而在心靈上與作者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促使學生語感不斷地增強。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