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23集扶貧電視劇《山海情》觀後感範文

2023年08月20日

- txt下載

2021年初,一部扶貧劇《山海情》火爆熒幕,這部劇中濃縮了新時代中國脫貧攻堅戰中萬千基層幹部的身影。那關於《山海情》觀後感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3集扶貧電視劇《山海情》觀後感範文5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鑑!
扶貧電視劇《山海情》觀後感篇一
《山海情》中的「變」與「不變」
當「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的時候,就得換個法子活。近日,一部講述上世紀90年代,在福建對口幫扶下,寧夏西海固群眾一步步建設家園、走向小康、擺脫貧困的電視劇《山海情》火了起來。該劇以直觀真實的畫面,反映了生活在「貧瘠甲天下」西海固地區的人們,在「吊莊移民」政策指引下,遷移到有灌溉條件的荒地上開荒種植、發展產業,不斷克服各種困難、解決各種問題,硬是把風沙走石的「干沙灘」建設成為寸土寸金的「金沙灘」。
時代在變,但是「得福們」的美德沒變。「人不是樹,人有兩頭根,一頭在老先人手中,一頭在後人手裡,我們後人在哪裡,根就在哪裡。」《山海情》里有一個「大刺頭」李大有,搞了一出又一出的鬧劇,一出比一出過分,剛開始去吊莊帶著吊莊戶逃跑、去了金灘村經常吵著要回湧泉村、因為灌溉麥苗不見放水帶著村民打群架、為種蘑菇的事鬧到兒子離家出走,一樁樁、一件件令人著實生厭,使人覺得這是一個自私自利、愛走極端、衝動莽撞的人。時過境遷,當金灘村村民告訴他其他村的人給枸杞熏硫磺可以賣出高價,讓他也這麼做時,他堅定地說不熏,他相信一定會有人吃得出他們的枸杞沒熏過硫磺,會有人搶著買他們的枸杞。李大有的這個反轉不禁讓人意外,他一直給人的感覺就是個刺頭,怎麼就變善良了?仔細想想,其實像李大有這樣的人,他們的本性並不壞,就是愛衝動,遇事找不到好的解決辦法。
環境在變,但是「得福們」的理想沒變。唐代詩人王維曾寫過一首膾炙人口的詩《使至塞上》,其中「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中的「蕭關」,就位於西海固。西海固地處黃土高原西南邊,這裡自然條件惡劣,年平均氣溫3~8℃,最高氣溫39.3℃,最低氣溫-30℃,氣候極端;年降雨量只有200~700毫米,但是年蒸發量可以達到1000~2400毫米,水資源及其缺乏,在這樣的極端天氣下,莊稼很難生長,1972年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確定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為了走出大山、改變命運,西海固開始施行「吊莊移民」政策,將不適宜生存的山區貧困人口,搬遷到經濟、社會、自然開發條件相對好的平原地區,同時在遷入地修建水利等設施,使其具備農業條件和生活條件。「得福們」歷經千辛萬苦整村移民、整村通電、整村通水、種植雙孢菇,看似一個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塞上處處是江南」美好未來的期盼中艱苦奮鬥,最終在戈壁灘上開創了一個新家園,收穫了青山綠水的西海固。
生活在變,但是「得福們」的奮鬥沒變。「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從一天三頓吃洋芋、三兄弟共享一條褲子、上級發的「扶貧雞」吃得只剩最後一隻,再到一口水窖加一頭驢就能換個女孩做媳婦,從吊莊村跑回到湧泉村的村民,他們都堅信,自己不會被餓死,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說出,「啥奮啊斗的,我奮不了斗不了,誰能奮鬥誰奮鬥去。」《山海情》就是以這樣直觀的畫面,將扶貧工作的困難性盡展觀眾眼前,有的人「看著看著就笑了,笑著笑著就沉默了,越品越覺得不是滋味」。但是,卻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始終堅信「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如放下福建優越生活條件的扶貧幹部陳金山、大學教授凌一農等。在戈壁灘無怨無悔地幫助村民擺脫貧困,在面對村民的不解和屈辱時,凌一農教授自己掏錢補貼村民銷售蘑菇的錢,在遭遇壓價的蘑菇商販威脅時,他揮拳出擊,縱然被打裂了肋骨,也沒有低頭。在凌一農教授的身上,深刻體現了那個時代的人們為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懈奮鬥的崇高精神。
扶貧電視劇《山海情》觀後感篇二
把有血有肉的「中國奇蹟」寫進了年輕人的心
「你在看什麼?」「看山。」「這山有啥不一樣的?」「你要是見過這山原來的樣子,就知道有啥不一樣咧……」
昨晚,電視劇《山海情》收官。「山」指寧夏,「海」指福建。《山海情》講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引導下,在福建對口幫扶下,西海固群眾移民搬遷,不斷克服各種困難,探索脫貧發展辦法,將飛沙走石的「干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金沙灘」的故事。
23集播出了13天,觀眾跟著劇中人同悲共喜了近兩周,見證的就是大結局裡馬得福所感慨的——山川煥顏、水土重生——一個在脫貧攻堅的時代旋律中、在「閩寧模式」背景下,「塞上江南」正在逐步實現的過程。踏踏實實拍出的好劇感動了觀眾,無數人成為一部脫貧攻堅題材劇的「自來水」,網友們為它打出罕見的9.4高分。《山海情》描繪的只是當代中國極其微小的一段,但在它誠懇、敦實、赤子、真摯的詮釋里,人們會相信,小小「一粟」背後有浩瀚山海。
不怠慢細節,每一個角色都是鄉土中國真實的人
《山海情》的劇情是大開大合的,23集跨越25年歲月。但它毫不怠慢細節,用日常的、細膩的、觀眾可感可知的普通人的故事,塑造出一群鄉土中國真實的人。
這些普通人有真實的模樣。被黃沙沾染得泛黃的頭髮和衣服,乾燥氣候下粗糙皸裂的皮膚、嘴角,他們一個個都是黃土地里生長出來的人:扒過火車的張主任一臉煤灰,回到村裡的馬得福坐姿一看就是村裡人,李大有耳後別根紙煙為顯擺不為抽。這些普通人有中華民族共通的改變命運的信念、對故土的執念,也像任何地方的普通人群一樣,有人願意吃苦耐勞,有人就是「等靠要」的懶漢。
更重要的,他們還有著樸素的人的情感。年輕人為心上的女孩捎張油餅,「看你吃比我自己吃還香」;鄉村老師被女兒誤解時沉默了,但他還是在孩子遠赴福建打工的前夜往行囊里偷偷塞幾張紙幣;福建工廠的聯誼會上,已為人母的海吉女工悄悄藏起氣球,打算回家鄉時帶給自己的孩子。親情、友情、愛情,生而為人的情感藉由羞澀隱忍的方式表達出來,就像一顆顆綿密的情感露珠,晶瑩剔透,瞬間在觀眾心裡蕩漾開。
製造這些細膩體驗,離不開劇組「沉浸式」的創作。劇中人在戈壁荒灘里一寸一寸地開拓,建設新家園,劇外,創作團隊在自然環境惡劣的西北大地上完成了同步突破。劇組在蒼茫戈壁灘上挖地窩子、打夯土方,隨著劇情推進,村民種蘑菇賺了錢,劇組又開始建磚壘房。每一件舊家具、物品,都是劇組從今天閩寧村村民手上買或租來的「時光見證者」。甚至劇中村民種的蘑菇都是美術團隊在現場自己種下的。正因有了對細節的嚴格品控,宏大的國家敘事自然貫穿在了滿是生活氣息的畫面里,將觀眾帶入一段跨越山海和時間的真實奇蹟。
不迴避道阻且長,每一步向前都凝結著真實汗水
作為「理想照耀中國——國家廣電總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電視劇展播」劇目,《山海情》要弘揚的主題很清晰:西海固人民把根扎在更遼闊地方的勇氣,寧夏回族自治區基層扶貧幹部的堅韌不拔、矢志不渝,福建對口幫扶幹部、專家、企業家的無私奉獻……但珍貴的是,劇中不迴避道阻且長,所有的問題、艱苦、蒼涼、貧窮、愚昧都明明白白地展現出來。
一開始,缺水、少電、山高路遠、風沙漫天、村民有認知局限,扶貧的難,是自然環境、基礎建設、人文觀念的多重惡劣。一部分吊莊戶移民到了金灘村後,難題依然在。僅以種蘑菇為例,專家在西北土地上種出菌草蘑菇,需要邁科技關;說服村民出資2000元建大棚種蘑菇,需要邁勇氣關;種蘑菇的人多了後,供大於求,蘑菇滯銷,又需要邁過拓市場一關。再看教育問題,沒有移民時,孩子們上學難難在路途遙遠;金灘村建起西戈壁小學後,難的是操場塵土飛揚,難的是缺少固定教師;眼看著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十五六歲的孩子到底是外出打工還是繼續上學,也成了橫亘在白校長和村民間的一道認知難題。還有馬得福不惜折損「仕途」都要替菇民求助的戲劇點,也是直白地把一部分幹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呈現出來。
《山海情》里關關都難。但劇中不開金手指,也沒有天降福星。幾年時間,當初種下的小樹苗依然是護不了村莊和村民的小苗苗。世界級的農業專家,種蘑菇在行,走市場卻是外行,遇上不講理的販子,教授急了也打架,遇上自己預估錯誤,拿不出有效辦法的科學家也只有自掏腰包墊付款項這條下策。所有這些難過的關,會讓人知道,路途雖遙遠,可就是有人一直不放棄,就是有人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把事情做成了。
不渲染苦情,每一處困境中都看得見真實夢想發光的樣子
沒有人懷疑,湧泉村的日子苦,金灘村的依然很苦。但喪嗎?一點兒都不喪。
前兩集裡,孩子們想要跑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動因是為了脫離窮苦。但畫面里,一眾人奔向火車的鏡頭拍得極美,年輕人在山間的跳躍、奔跑一樣壯麗得直戳人心,這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表達得熱烈又燦爛。
水花拖著身體殘疾的丈夫、年幼的孩子、所有家什,一副平板車上路,在風沙塵土裡走了七天七夜,這一路艱難苦極了。可導演不拍路途之艱難,而是把特寫給了黃沙散開、水花臉上滿是希望的笑。這樣的女性,是苦水裡長出來的花兒,可她無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只要看見希望,就能笑得美,四百公里路再遠再難,在她眼裡,終點就是新的家園。
戈壁灘小學的孩子們沒有平整的操場,缺少來了就不走的老師,教具都是靠捐助的。但導演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留給「春天」。白校長帶著學生參加自治區的合唱比賽,不選拔、全員參與,當孩子們坐了幾小時大巴、穿著乾淨整齊的校服終於站在禮堂里,他們用最洪亮聲音放聲歌唱的,就是帶著蓬勃生命力的《春天在哪裡》。在艱難困苦的現實主義基因里,創作者為土地和人民的故事注入飽含希望的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手筆,用絕望之中有希望告訴觀眾,政策科學、幹部作為、幫扶人真心、群眾努力淳樸,這樣凝心聚力同向而行,是真的可以遇水架橋、逢山開路。
當初追著攆著逼村民走出大山的張樹成與金灘村暫別,又與閩寧村永別;初來乍到時著西裝、流鼻血、連做夢都在找水喝的陳金山,任職期滿要回福建那天沒有驚動任何人,只對著建設中的閩寧村頭望了又望;凌教授在西海固教會村民種蘑菇致富,他要接著趕往下一站新疆,所有人捧著自己種的棗、抓的雞趕來送行……《山海情》里,一次次道別都讓人落淚,不靠刻意煽情,而是交代一個事實——有人來有人走,有人接續奮鬥,中國的脫貧攻堅從來不是一蹴而就,是真真正正幾代人憑著「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的精神,走到山長水闊。
收官時,許多觀眾問,《山海情》有沒有第二季。劇集本身已終結。而征途漫漫,中國大地上還有講述不完的有血有肉的真實奇蹟。
扶貧電視劇《山海情》觀後感篇三
「25·2183·0」《山海情》的精神密碼
《山海情》為我們呈現了寧夏西海固人民,在黨和國家扶貧政策的引導下,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脫貧致富的艱難歷程。沒有「偶像光環」,只有一群滿身「土氣」的人,沒有「公式化」劇情,只有樸實無華的畫面,它讓許多人的淚水唰唰往下掉。但20多年來發生在西海固的那些真實故事,遠比電視劇中還要感人。
《山海情》原名《閩寧鎮》,寧夏是「山」,福建是「海」,1996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帶領工作小組,走訪調研、科學謀劃、全力推動,開始了福建對寧夏的對口幫扶。25年來,鐵打的閩寧協作,流水的扶貧幹部,變換的是人員面孔,不變的是責任情懷,更迭的是西海固面貌,凝結的是扶貧幹部的初心。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2020年7月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廣大黨員幹部要學習他們身上堅守初心、勇擔使命、無私奉獻的精神。
25年,堅守初心,人民至上。《山海情》中的吳月娟,其原型是對口幫扶辦公室原主任林月嬋。1997年雖然她心中已有了「苦瘠甲天下」的心理準備,但是第一次踏足西海固時,仍然被現實情況深深震撼著。老師們在沙地上用樹枝寫字上課,衣衫破舊的農民嚴寒深夜在工廠前排隊賣土豆。她下定決心要解決老百姓的溫飽問題,和小組成員一起幫助農民牽線搭橋、介紹工作、洽談待遇、安排生活,讓西海固的農民收入翻了幾番。新時代的基層幹部要像他們一樣,深入山區走村串戶,誠心誠意幫助老百姓,解決民生困難,辦好每一件涉及人民利益的小事。
2183名幹部、專家志願者,勇於擔當,艱苦奮鬥。現在西海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強,這背後離不開無數扶貧幹部和志願者兢兢業業的付出。陳金山人物原型是援寧幹部樊學雙,「凌教授」是「菌草之父」福建農業大學教授林占熺。創新形成「托養+扶貧車間+電商合作社」模式,幫助貧困重度殘疾人自力更生、脫貧致富;包種包銷包技術指導,形成「幸福草」種植「一條龍」服務,實現了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目前我們取得了脫貧攻堅戰勝利,黨員幹部們莫要歇氣鬆勁,還要真抓實幹、接續奮鬥,檢查項目進度,鞏固脫貧成果,織牢產業網,繪製鄉村振興美好畫卷。
0,不求回報,真情奉獻,久久為功。閩寧協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場跨越2000公里持續25年的「山海之戀」,是一顆又一個顆愛心的接力。「廈大高才生」郭閩航,代表的是援寧支教青年志願者。福州女教師李丹瞞著父母來到隆德縣支教,她一年入戶家訪35人次,自掏腰包資助6名貧困學生,為學校募捐2萬多元。最後身患白血病,牽掛的依然是把剩餘的醫藥費捐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她永遠走了,卻引來了更多「李丹」,數年來1146名教師、267名支教大學生足跡遍布海原縣、隆德縣、閩寧鎮,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們的身影永遠鐫刻在時代畫卷上。廣大黨員幹部要像他們那樣有愛心、有恆心,樂於奉獻,甘於付出,以「咬定青山不放鬆」韌勁,後任接著前任繼續干,書寫服務基層的精彩篇章。
扶貧電視劇《山海情》觀後感篇四
@黨員幹部 學這一代「驕傲」的扶貧人
近日,電視劇《山海情》熱播,真實展示了我國扶貧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和自身局限,黨中央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加大扶貧投入,創新扶貧方式,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打出扶貧「組合拳」,形成東西聯合、多方聯動的大扶貧格局,啃下了脫貧「硬骨頭」。劇中西海固地區的「窮」「土」「真」是很多貧困地區的真實寫照,劇中為了脫貧而奮鬥的村民和扶貧幹部都是年輕人,勾引起了一代「奮鬥者」深深的回憶。作為新時代的奮鬥者,我們也應學習其堅定的理想信念,樹立開拓創新和艱苦奮鬥的精神,開啟新時代奮進的「序章」。
堅定理想信念,「干沙灘」亦可變成「金沙灘」。從一天三頓吃洋芋,共享一條褲,只剩一隻「扶貧雞」,到後來完成異地搬遷,並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脫貧換新顏。這是黨的扶貧政策在農村深度貫徹的典範,也是衝鋒在前的扶貧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帶領全體村民繪出來的「敢教日月換新天」的生動畫卷。「干沙灘」的巨變,充分展示了扶貧中的「中國方案」,展現出了我們的制度優勢,只要我們堅定信念,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幹事創業,勤勞奉獻,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認真踐行群眾路線,「黃沙漫天」變成「塞上江南」亦是可能。
敢於開拓創新,「黃沙地」亦可蹚出「致富路」。面對漫天黃沙,身為基層幹部的馬得福,不甘於貧窮落後的現狀,勇於做脫貧致富的領頭人,敢於做脫貧攻堅的「排頭兵」,將時代交付的重任扛在肩上。其弟馬得寶更是一位勇於創新、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是第一個嘗到甜頭的人。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和致富帶頭人,我們要在發展理念上不斷突破,學會善於用創新的思路謀發展,用創新的精神聚力量,用創新的措施破難題,在實踐中不斷拓寬新思路,實施新舉措,開闢新途徑。相信我們也會像「福寶」兄弟一樣帶領人民群眾蹚出自己的「致富路」。
勇於同甘共苦,「石漠隙」亦可結出「金蛋蛋」。勞務輸轉開啟了閩寧村致富的新思路,但產業的融合發展才是喜結出「金蛋蛋」可持續之路。這條可持續之路,是扶貧幹部同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奮鬥出來的。這累累的碩果凝結著新時代奮鬥者的心血和汗水,彰顯了不同凡響的中國風采、中國力量。在這特殊的一年,廣大黨員幹部更應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賡續艱苦奮鬥精神,撲下身子、擼起袖子,堅持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自覺做到克己奉公、為民奉獻、艱苦樸素、求真務實、埋頭苦幹,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黨全國全社會共同努力下,我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我國「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這提醒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是終點更是新的起點,不能因為脫貧攻堅取得成功就產生「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懈怠思想,而要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並在此基礎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扶貧電視劇《山海情》觀後感篇五
山海同路 共訴真情
隨著脫貧攻堅的圓滿收官,中國完成了一個美好歷史篇章的翻頁。此時熱映的《山海情》,不僅僅是講述黃土地上貧困群眾走出大山的扶貧歷程,它還是一場引領我們回歸大山的尋根之旅。這部劇將當年那段扶貧歲月的喜怒哀樂演繹得酣暢淋漓,扶貧沒有那麼簡單,尤其是遇到「問題人物」的時候,更是難上加難,但就是這樣簡單而又真實的故事,才充滿了人情味。
扶貧最先扶思想,敢做敢為當為先。劇中當凌一農教授坐著三八大槓的后座,揪著得寶的衣角,嗆著漫天黃沙帶來了蘑菇技術,卻被村民笑話。能賺錢都想弄,要墊錢又都縮回去了,貧困的鄉民對於一絲一毫的花錢都不敢嘗試,越窮越保守,越保守越窮,這就是制約發展的「小農思想」,但經歷過一番生死回來之後的馬得寶,卻有著這樣的勇氣。而蘑菇換來的千把塊錢真正地衝破了他們的思想,政府下發了扶貧無息貸款,村民們也都紛紛開啟了大棚種植菌菇之旅。這讓我不由聯想到脫貧攻堅的每一位駐村幹部,為了打消鄉民的疑惑、顧慮、不信任,他們遠請專家、近訪鄉賢,排查情況、摸底調研,真正的實幹贏得了信任。做事沖在前面,拿自己當排頭兵,帶著村民們一起走,這才是幹部。
扶貧其次暢通達,四通八達是關鍵。「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一句常噴塗在牆壁上的宣傳語,但卻真真切切反應了交通的重要性。交通的不便利帶來的是當地生態脆弱,產業發展緩慢、單一,是思想保守,難以接受新事物的閉塞,是村民的蘑菇滯銷和被壓價收購的無奈。先修路通電通水,把基礎設施建設好,才能提供更好的生存生活條件,才能吸引更多人走進鄉村。所以在扶貧路上,我們不斷在建設交通,幹部們哪怕只有鐵鎬、鐵錘,也要帶著村民遇山開山、遇水劈水,鑿出一條走向幸福生活的「康莊大道」,才能打通鄉村的「財路」。
扶貧長久看教育,坐吃山空要不得。白崇禮校長,他是村裡唯一的讀書人,他應該保持著自己的體面,斯斯文文用言語、用文字批判。可他卻做得不像讀書人,他磨破了嘴,跑斷了腿,受盡了家長嘲笑與冷眼,也在所不惜。只因他知道退學不是結束,退學是命運由不得自己掌握的開始啊!他努力去改變下一代,他信奉的理念就是「讀書改變命運」,希望的就是下一代能擁有自由選擇命運的權力。我們的脫貧工作就是這樣的,我們國家的成功不會以放棄任何一個人為代價,脫貧的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都將並肩前行。
聽到大西北悲愴蒼涼的曲調潸然淚下,回顧那個篳路藍縷、卻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崢嶸歲月,內心洶湧澎湃、熱淚盈眶。山海情,滿是官民情、兄弟情、師生情!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