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李固《遺黃瓊書》原文及鑑賞

2023年09月11日

- txt下載

  聞已度伊洛,近在萬歲亭,豈即事有漸,將順王命乎?
  蓋君子謂「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傳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間。」蓋聖賢居身之所珍也。誠遂欲枕山棲谷,擬跡巢、由,斯則可矣;若當輔政濟民,今其時也。自生民以來,善政少而亂俗多,必待堯舜之君,此為志士終無時矣。
  常聞語曰:「嶢嶢者易缺,皎皎者易污。」《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近魯陽樊君被征初至,朝廷設壇席,猶待神明;雖無大異,而言行所守無缺;而毀謗布流,應時折減者,豈非觀聽望深,聲名太盛乎?自頃徵聘之士胡元安、薛孟嘗、朱仲昭、顧季鴻等,其功業皆無所采。是故俗論皆言處士純盜虛聲。願先生弘此遠謨,令眾人嘆服,一雪此言耳!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這是一篇簡淡自然,不加藻飾,但卻很講究措辭的書信,對後來魏晉時期的箋啟、書信一類的作品很有影響。
  這篇書信最大的特點,是言辭剴切,卻又委婉動人。這原因,首先是感情真切。黃瓊是作者仰慕的英才,又長於作者十多歲,作者由衷敬佩,希望他來到朝廷,一起對抗昏庸跋扈的外戚、宦官,為匡濟天下做貢獻。因此書信一開始,就用探詢的語氣問,聽說您已經渡過了伊河、洛河,就在離京城洛陽不遠的萬歲亭了,或許您既然有了出仕的打算,就一定會順從王命了吧?這雖是探詢的語氣,但卻是真誠的問候,裡面充滿了衷心的希望,希望他儘快到京城就職,感情又是濃烈的。書信的末尾,「願先生弘此遠謨,令眾人嘆服,一雪此言耳」,這是作者要表達的主要思想,言辭顯得急切,一種殷殷盼望之情,溢於字裡行間,讓受信者動容,也使千載而後的讀者感動,真摯的感情貫穿全篇。
  另一個原因是,作者採用層層深入的結構方法,把自己的思想漸次引向深入,婉轉地讓對方能夠接受,而且樂於接受。全文在開頭的問詢之後,接著就說明應該出仕的理由,這就比開始暗含在問詢之中的意思深入了一層。這理由,也先從正面說,「若當輔政濟民,今其時也」,您如果有匡世濟民的宏願,現在就正是時候;如果您一定要等待像堯舜那樣盡善盡美的君主出現,您才翩然出山,那就永遠也沒有實現宏願的機會了。這些道理,都講得切切實實,黃瓊看到這裡自然是能夠接受的。再接下來,是要進一步說出仕以後的表現,應該是做到名副其實,不能「純盜虛聲」。這裡主要是用舉例子的辦法來引起黃瓊的警覺,而這些被作為例子的人物,例如魯陽樊英、潁陽胡元安、汝南薛孟嘗,等等。這些在野時有清高名聲的人,出仕後都沒有什麼功業可取,實際上就是騙取虛名,也因此敗壞了「清流」的稱號,被世人所不齒。所舉這些人物,都是黃瓊所知道的,這裡之所以要不憚其煩地一一舉出,就是要黃瓊引為前車之鑑,不要再蹈覆轍。這些確鑿的人物例證,是很有說服力的,這裡與其說是在進一步勸導黃瓊,不如說是在使用激將法,激勵黃瓊施展自己的才能,參加到政治鬥爭中來,為重振朝綱,也為「清流」挽回名聲。作者的主要目的,到這裡已經講得清清楚楚了,道理一層深似一層,十分深刻,看到這裡,想是黃瓊也不禁暗暗點頭了。後來,黃瓊終於打消了猶豫態度,到京城出仕,做出了一些好的政績,也為「清流」爭了一口氣,這封信恐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此外,這封信恰到好處地引用了一些歷史典故和諺語、格言,對於加深道理的說明,起了很好的作用。比如「伯夷隘,柳下惠不恭」,語出《孟子·公孫丑上》,是說周朝的隱士伯夷心胸狹隘而又固執,春秋時代魯國的大夫柳下惠又玩世不恭。那麼,人生正確的態度應該怎樣呢?那就是「不夷不惠,可否之間」。而這兩句,又出自揚雄的《法言·淵寄》,非常貼切,與上面銜接得天衣無縫。最後一段,先用俗語「嶢嶢者易缺,皎皎者易污」,引出《文選》中宋玉《對楚王問》的典故:《陽春》之曲,和者必寡。而「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這一結論性的諺語,也就水到渠成了。這些典故和諺語、格言的引用,真是畫龍點睛,言簡意深,對於全篇思想的表達,對於從情感上打動受信人,起了重要的作用。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