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教研論文 談談生記憶力的訓練

2023年10月01日

- txt下載

【內容摘要】
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的功能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被開發和利用,人的腦細胞還沒有得到充分的使用,人的記憶能力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記憶方法的差距引起的,要想增強記憶能力,關鍵在於加強記憶方法的訓練:
【關鍵詞】 學生 記憶力 訓練
記憶力是構成小學生智力的重要因素。生物學家謝切諾夫說:「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於記憶。」語文學習是複雜的智力活動,一刻也離不開記憶,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活動中,對學習過的知識、思考過的問題、體驗過的情感以及從事過的學習行為和動作的印象在頭腦中都不會全部消失,其中有一部分作為經驗被保留下來,形成語文積累。語文能力的發展是以語文積累為基礎的。有了語感的積累,有了字、詞、句基礎知識的積累,才能促進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而要進行語文積累就離不開記憶。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系統的語文知識,而且要根據兒童記憶的特點,發展學生良好的記憶能力。
一、 無意識記和有意識記的和諧發展
按記憶的目的記憶可分無意識和有意識記。所謂無意識記是沒有預定目的,沒有任務,不知不覺的識憶;所謂有意識記,是有意識有目的,服從於一定的任務的記憶。同樣記一件事情,有意識記比無意識記效果好。從無意識為主導向有意識記逐步向發展,是小學生記憶的第一個特點。
學生學習語文知識,主要靠有意識記,但是小學生有意識記還在發展,往往不善於給自己提出識記的目的、任務,還分不清教材的主次和該記不該記的部分。為此,教師應該經常向學生提出識記任務,確定識記目標。比如,哪些字詞必須會認,會寫、會用,哪些課文段落要背誦,哪篇課文要複述,哪些基礎知識要熟記等等。這樣學生就會集中注意、認真思考,使大腦處於適當的興奮狀態,獲得較好的記憶效果。
無意識記憶並非是不好的記憶,小學生的許多語文知識、經驗,往往是通過無意識記積累起來的,因為無意識記是和人的需要、興趣和情感聯繫著的,是在情感輕鬆、精神愉快的狀態中進行的,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無意識記憶的作用,有意識的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趣味性,使其具有情緒色彩,以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自然而然地積累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
然而無意識記沒有明確的預期的目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帶有一定的盲目性,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必須做到有意識記和無意識記的和諧發展。心理學研究證明:有意識和無意識活動愈是緊密聯繫、融洽發展,學習認識活動也會有成效。因而,語文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的有意識記活動,還要充分發揮無意識記的積極作用,讓有意識記的學習配以無意識記情景的各種手段,使無意識記轉化為有意識記而進入注意的中心。這樣獲得的信息可以成為長期記憶的基礎。
如教學生認識「筆」時,教師先拿出一支毛筆,指著筆桿問:「這是什麼做的呀?」學生答:「這是竹子做的。」又指著筆問:「這是用什麼做的呀?」學生答:「用毛做的。」最後教師讓學生進行有意識記,問:「那你怎麼記住『筆』的字形呢?」學生答:「竹子下一個毛字,就是毛筆的筆字。」學生在無意識中增強了有意識記,印象深刻,終身難忘。
二、 機械記憶和意義記憶相結合
從記憶的方法說,記憶可分為機械記憶和意義記憶。只是靠多次重複的記憶叫機械記憶;依據對材料的理解的記憶叫意義記憶。從以機械記憶為主導地位向意義識記為主導地位逐步發展,是小學生記憶的第二個特點。拿複述課文來說,低年級學生常常逐句背誦或模仿教師談話的方式複述;中年級學生能加入部分自己的語言;高年級學生則能根據課文大意進行複述。
心理學家曾作過試驗:機械記憶36個沒有意義的音節,平均需要重複56次,而識記同樣多有意義的詞,總共只需要重複6次;機械記住沒有意義的章節經過8小時就遺忘一半,而通過意義識記住的詞,經過3個月才遺忘一半。可見意義識記比機械記效果好。學生掌握語言知識,主要依靠在思維參與下的意義識記。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對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學會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識記。
意義識記比機械識記優越,但機械識記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仍具有一定的作用。因為意義識記同樣需要多次的反覆的機械記憶才能保持牢固。而且有些語文材料本身或彼此間並無意義聯繫,或者雖然有意義聯繫,但是學生受原有知識水平限制,一時難以理解,這些都需要運用機械識記。同時小學階段是小學兒童機械識記的適宜期,應不失時機地讓他們通過機械識記多積累一些語文基礎知識。由此可見,在語文學習中,機械識記和意義識記都是不可缺少的,機械識記需要意義識記加以系統化,而意義識記則需要機械識記加以鞏固。兩種識記結合才是完全的識記。
三、 多種感官協同識記
人有眼、耳、鼻、舌等多種感官,客觀事物作用於不同感官會產生不同的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膚覺。心理學研究表明:多種感官協同活動,才能多維度、多層次地感知材料,在大腦皮層留下彼此暢通的多方面聯繫的痕跡,形成立體的反映,從而提高記憶效果。有人曾作過這樣的試驗:讓三組學生分別用視覺識記(只看)、聽覺識記(只聽)、視聽結合識記(既看又聽)三種方式識記10張圖片,結果直接識記效果分別是70%、60%、86.3%。
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運用實物、圖片、手勢、幻燈、錄像等直觀手段,為學生提供活潑的視聽形象,加深語文信息的刺激,以讓學生從多種感官通道接受「同一意義」的信息,全面掌握識記材料的特點,理解期間的聯繫。
四、 正確選用記憶方法
記憶力的強弱雖然與學生的天賦、年齡有關,但如果經常進行科學記憶方法的鍛鍊,並能針對不同的記憶對象的不同特點,選用恰當的記憶方法,則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
(1) 分類記憶法
記憶的內容紛繁複雜,可以把知識歸納分類,梳理成章、編織成網,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如進行語文知識總複習時,可按字詞句篇分類,或圖畫列表,或編列提綱。這樣分類清晰,一目了然,易於記憶。
有位老師為了讓二年級兒童完整的記住比較複雜的畫面內容,運用幻燈把圖中的景物按花草、樹木、湖亭分類映現,學生很快就記住了,並能講述圖意:春天來了,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淡黃的迎春花都開了。柳樹長出了綠芽芽,竹林里竹筍東一支、西一支地鑽出來。平靜的湖面上,一葉葉小舟有的盪向小橋,有的向小亭划去。春天的景色真美啊!
(2) 規律記憶法
某些規律性的語文知識,可指導學生找出其規律幫助記憶。如「今」和「令」作偏旁部首時,很容易搞錯,可找出其使用規律:凡用「令」作偏旁部首時,讀音的聲母都是「L」,如「冷、拎、憐、零、領」。而「吟、含、念」等字,它們讀音的聲母都不是「L」,所以偏旁部首都不是「令」而是「今」。
(3)形象記憶法
低年級兒童對某些生字字形的記憶比較困難,宜盡採用形象記憶法幫助記憶。如都「奶、姐、妹、爺、爸」幾個字,教師告訴學生:這些詞都是表示稱呼的。「奶、姐、妹」都是女人,因此都是「女」字旁。「奶奶」彎著背(乃)。姐組坐得直(且),妹妹穿裙子(未)。「爺、爸」依次是父輩,都是「父」字頭,爺爺老了拄拐杖,爸爸就取「巴」的音。由於把抽象的定形轉化為形象的事物,化難為易,記憶效果良好。
(4)重點記憶法
對整篇課文的背誦,可先「理解文章內容——弄清段落層次——找出關鍵詞語」,然後以此為支撐點,進行逐層逐句的背誦。有了這些重點作為記憶的支撐點,複雜的情節簡單化了,學生也就容易記住背出。
我們在教學工作中,要根據識記內容的不同特點,著眼於學生固有的記憶力潛力的激發,指導學生學會選用記憶方法,不斷進行記憶力的紮實訓練。這樣,學生的記憶能力一定會獲得很快的發展。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