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關於中國古典舞的介紹

2024年01月05日

- txt下載

關於中國古典舞的介紹
  中國古典舞從其源來說,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復甦,是戲曲舞蹈的復甦,是幾千年中國舞蹈傳統的復興。下面小編為您帶來關於中國古典舞的介紹!
  中國古典舞的介紹
  一、古典舞的節奏特點
  古典舞在節奏上特點也很突出,這與我們民族音樂的特點是分不開的,我們民族音樂很少有象西洋音樂那樣強弱相間、有規律的勻速、脈動式的節奏,一般表現為彈性節奏和點線結合的特點。體現在節奏上多為符點(抻――趕)或切分(趕――抻)或是兩頭抻中間趕,或是兩頭趕中間抻,或是緊打慢做,或是慢打緊做等等。因此,所形成的動作的內在節奏,諸如剛柔、動靜、緩急、放收、吞吐……抑揚頓挫、點線結合等,從而產生我們特定的動律特點和韻律感。
  二、身法韻律的貫穿
  身段課提煉的身法韻律是我們基訓課必須加以貫穿的,而且要從基訓的風格性、身體藝術表現力和技巧的民族性的高度在基訓課中加以結合和運用,並逐漸形成基訓教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如在動作中貫穿提、沉、沖、靠、含、腆、移、旁提的動律元素;貫穿呼吸的要求;貫穿節奏特點的要求;貫穿手、眼、身、法、步的要求。例如對手的要求包括指、腕、肘、臂、肩的訓練;一個是能力、幅度上的提、拉、抻、拔的功能素質訓練;一個是意念、感覺上的藝術素質訓練。只有這樣才能體現民族舞的「神、氣、韻」,才能打破基訓課的芭蕾化傾向和體操、雜技化的傾向;才能改變基訓課在訓練上的純功能化和僵、死、板的傾向。同時也解決了組合的語言性,以及讓身法與民族技術、技巧的能力、素質訓練結合起來。
  三、身體的專業條件、能力和素質
  (一)柔韌性方面:
  作為一個民族舞演員,要求身體各關節、韌帶的柔韌性要好,幅度要大,特別是對肩、腰、腿、髖的柔韌性要求很高。
  1、下肢要有大的步幅:前、旁、後腿要求180度,因為演員在「控制慢板」中,通過「步幅」
  來充分展現身體的表現力;而且,一系列的民族技巧需要很好的「步幅」的訓練上,方法很多,有耗、壓、劈、扳、踢、悠、撩。僅一個劈叉就有耗、壓、拖、滾、跳、翻、掃。踢腿的種類就更多了。
  2、髖關節的「開」和「掀」的幅度要大。它和芭蕾的「開」還不完全一樣。我們不僅要求大腿跟的外開,而且要求整個髖臼關節大幅度的運動,許多民族舞姿和技巧都需要髖關節有更大幅度的「開」和「掀」的能力。
  3、交叉的幅度。要求關節的能力,並且往往和身體的擰傾結合在一起。
  4、在用力的方法上要求輕、漂:要求運動過程鬆緊結合,發力要集中,過程的速度要快,講究「發力在根,用力在梢」,講究「寸勁」,這給彈跳等一系列的民族舞姿、造型、技巧的「爆發力」準備了素質、能力的條件和基礎。
  5、深蹲的能力:這也是一系列的民族舞姿、造型、技巧的必須具備的能力,要求跟腱韌帶的韌性要好。
  6、古典舞的舞姿幅度特別大,除了上身擰傾的要求外,要在平衡重心上進行運動和變化。這同時加大了主力腿柔韌的幅度。
  (二)腰部的訓練:
  我們民族舞對腰的訓練要求很高,內容也極為豐富。腰部的訓練不光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大腰」的訓練,它包括的範圍要廣的多。可以分為上、中、下三節。
  1、素質與能力。上節――指胸腰。包括肩關節、膀跟。這一節「開」的幅度很重要,特別對女演員更是如此。它包括開、合、含、腆、涮。中節――指胸以下、胯以上這一節。各種擰腰的幅度,中節是起決定作用的。它除了柔韌性之外,腰背能力也要靠中節來去作用。它應包括柔韌的訓練、各種擰腰的訓練,包括兩頭疊的能力、旁提的能力訓練,以及下、耗、甩、涮、掄等。下節――蟄大腿根、胯根這一節,包括「板腰」的能力。在民族舞中,胯根這一節很重要,它和髖的幅度及一系列民族技巧的關係密切,在民族技巧中下節運動的很多,如翻身幅度加大,速度加快,許多民族造型、舞姿技巧需要胯根的「開」和很強的板腰能力。
  2、運動中腰的能力訓練。運動中要求腰的靈活、有速度、有力量。如快涮腰、風火輪、烏龍盤打、燕子穿林、青龍探爪等,要求腰擰、閃、力、活,具有高度靈敏性和力量。同時,腰也起著上下身配合的樞紐和橋樑作用。諺語說的好:「變化在手,機關在腰」。
  四、技術、技巧的民族特性
  (一)旋轉的特點
  1、我們民族的旋轉,以擰傾形態的舞姿結構為主要特色。如果要和芭蕾作個比較是有很大同的。芭蕾的旋轉都是直體的;我們除了有直體的旋轉之外,很大的特點是身體形態在擰傾旋轉的舞姿造型上的轉,特別是「傾」的平衡重心上的轉。
  2、以腰帶動轉的特點,形成我們轉的起「法兒」的多種多樣,而且多般是在動的過程中起的「法兒」。
  3、民族舞姿轉「身法性」很強,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轉,可以說是身法的延續和誇張。
  4、民族舞姿轉流動性與復合性比較強,空間變化幅度大。比如有由下往上的轉或由上往下的轉,還有在轉的過程中各種舞姿的復合和流動的特點。可以說,民族舞姿轉的發展僅僅是個開始,還大有餘地,還將有很好的前景。
  (二)翻身的特點
  翻身是我們得天獨厚的民族技巧。它的種類樣式之多,變化之精彩,是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所無可比擬的。翻身是古典舞訓練中獨特的技巧形式,它是以腰為軸,身體在水平線傾斜狀態下的翻轉。動作自始至終貫穿著擰、仰、俯和旁提的形態,他的特點是:
  1、民族性強。這種技巧形式充分體現了古典舞的審美特徵和動的特點,而且它和身法的結合也最緊密。
  2、形象性強它在空間運動中形象鮮明,如「探海翻身」「蹁腿翻身」等大幅度的慢翻身,在空間的弧線運動連綿圓潤,猶如波浪起伏;「點步翻身」敏捷快速,急如閃電;連續「串翻身」,象車輪滾滾,形象性很強。
  3、表現力強它用各種不同的速度和節奏、不同的連接、不同的性格、產生不同的藝術感官效果,從而可以表現各種不同的感情和情調,如慢的連綿不斷的翻身,表現一種纏綿悱惻的感情;快速的翻身,表現乾淨利索或輕快俏皮;急速有力則表現英武剛健……。
  近年來,翻身有了新的發展,表現在結構形式豐富了,加強了流動性和復合性,加強了對比性,除了性格剛柔、急緩、大小、快慢的對比,加上空中翻身的高低對比,而作為古典舞的訓練內容和表現手段,它還可以大展宏圖。
  (三)彈跳的特點
  在彈跳方面,我們的特性也越來越明顯,難度也越來越大。他突出的特點是:
  1、把原來的民族技巧加以出新和加強難度;
  2、加強身法性:把地面的身法動作向空中發展,在跳中呈現擰、傾、翻、閃、展、騰、挪。
  3、空中的橫向轉體有了新的發展,這顯示了我們民族技巧的特點和技巧性的加強。
  4、高低對比,起伏跌宕,對比鮮明是民族舞彈跳的有一特點。
  5、由於民族彈跳技巧的爆發力量,為彈跳技巧複雜性的發展提供和創造了條件,近年來在彈跳的復合技巧上有了大幅度的發展。
  6、在空中變方位也是民族舞跳躍的特點。
  7、彈跳和武功技巧相結合。
  8、與身法結合,形成和加強了民族舞跳躍的流動性和語言性和風格特點。
  總之,我們已初步形成我們民族自己的一套訓練系統,而這套系統已具有比較強的民族性,有我們民族的審美特徵和美學規範,有我們的難度和藝術表現力,是其它訓練體系所代替不了的。它現在已經開始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了――這次在香港舉行的國際舞蹈藝術院校舞蹈節上,中國古典舞的訓練表演引起了與會各國同行專家的重視和反響。可以預言,它餓發展方興未艾,它的前景將是輝煌!讓我們充滿信心,共同努力,把我們民族舞的訓練體系搞得更完善,讓它民族性更強、更科學、更系統、更具有時代性!為我們的後人開拓一條通向世界舞蹈藝術高峰之路。
  中國古典舞的介紹
  一、中國古典舞身韻的概述
  (一)中國古典舞身韻的概念
  身韻是身法韻律的總稱,身法屬於外部的技法範疇;韻律則屬於藝術的內涵體現。身韻具有相對獨立的教學目的,即以藝術形體上身的基本動律元素訓練為主,剖析了民族傳統中的動律元素,提出了提、沉、沖、靠、含、腆、移等基本元素,細緻地整理了頭、眼、肩、手臂、腕、掌、指、軀幹、腰、下肢、腳型及步伐等各種基本位置、姿態、造型、運動路線、各種步伐的訓練目的及訓練方法,吸收了武術、戲曲中的典型動作,並給予最大的變化、派生和變形。
  (二)中國古典舞身韻的審美
  一個成熟的民族舞演員在舞台上展現的動作之所以具有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是因為體現了「 形、神、勁、律」 的高度融合,這正是中國古典舞身韻的重要表現手段。「 形、神、勁、律」 作為身韻基本動作要素,高度概括了身韻的全部內涵。形,即外在動作,包含姿態及其動作連接的運動線路。神,即神韻、心意,是起主導支配作用的部分。勁,就是力,包含著輕重、緩急、強弱、長短、剛柔等關係的藝術處理。律,也就是動作本身的運動規律。這四大動作要素的關係,是經過勁與律達到形神兼備,內外統一。其規律 是「 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力與形合」。這都是精闢的概括與提煉。而這些文字又與元素性動作高度統一、諧調,構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舞蹈美學理論。
  二、中國古典舞身韻課程的特點
  所謂「身韻」顧名思義,「身」即「身法」,指中國古典舞的外部表現技法:「韻」即「韻律」,指中國古典舞的內在氣韻。身韻課程的設置使古典舞從此擺脫了對古典戲曲舞蹈的依附,並形成了自己的舞蹈模式和特徵,這些藝術的特徵直接影響著、規範著古典舞的教學與藝術創作。現在的舞蹈教學一般是將基訓與身韻作為兩門課程安排,不免會給人一種錯覺,即片面認為基訓是主科,身韻是副科,基訓是學生訓練的關鍵,身韻是為加強風格而設立的點綴課。表層的主與次不是內在的質,是「殼」還是「核」,應通過兩門課程所體現的精髓來確定。因此,關鍵問題不在設置的是一門課程還是兩門課程,而在於中國古典舞的教學實質是什麼。假若基訓課和身韻課體現的是各自的質,而不是統一的質,那麼就形成了「兩層皮」的局面,基訓也就變成了只有技術的「殼」,而沒有身韻的「核」,兩者很難形成一個統一於一體的古典舞風格。最終的結果只能是片面追錄古典舞的形,卻忽略了古典舞的神,而我們要求的恰恰是形神兼備,只有勁與律的協和統一,才能全面的達到古典舞訓練的基本要求,這才是二者訓練所要求的一致標準。
  三、中國古典舞身韻課程的教學
  (一)教師要組織好素質訓練
  舞蹈演員的肩、腰、髖、腿等部位均需要具備特殊的柔韌性,才能在古典舞中表現出大幅度的活動範圍。所以,中國古典舞身韻的教學要從訓練的角度開始建立,解決肌肉素質、軟開度、耐力、爆發力、韌性、重心等方面,對於訓練學生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平時可以加強對人體運動的科學研究,在運動的幅度、韌帶的柔韌性、重心的把握、肌肉能力等方面都要達到訓練的效果。比如「前旁搬腿」要完成180°,而且還要求主力腿、動力腿都是絕對的直膝,還要求主力腳半腳尖,控制到最高度,並保持很長時間。這說明在素質訓練上要向動作的極限要求發展。所以說古典舞身韻基本訓練的目的是著重解決學生身體的基本素質問題。
  (二)牢固把握身韻的元素
  身韻課在教學中應該遵循「從元素出發,從韻律入手」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身課中的元素提煉可謂找到了組織課堂教材的要旨,其中提煉元素、發展元素、運用元素,是解決身韻訓練行之有效的辦法。所謂元素指的是從身韻動作中概括出來的基本技法,是構成千姿百態動作組合的基礎和核心因素。它包括了「提、沉、沖、靠、含、腆、移、旁、提」等,這些元素概括了身韻的動作運行規則,它對演員上肢的表現力尤其是腰部做了深沉次的開掘,學生們對這種形式複雜而建構方式簡單的元素訓練法感到既新鮮又不陌生。以「雲肩轉腰」為例,通過「提、沉、腆、沖、移、靠、含」等元素的連接,使腰部平圓動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展。這一動律幾乎包含了所有的基本元素,做到了元素中含有韻律,韻律又通過元素展現。
  (三)體現身韻的表現性
  對於舞台上的人物塑造似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體現的不多,但任何動作都應充分展現出它的藝術表現力。也就是說,在古典舞身韻的訓練中,應注意動作的性格化、氣質上的感染力,在音樂、組合上的處理應注重訓練「剛武氣質」型、「柔韌舒展」型,以及靈巧敏捷、龍飛鳳舞等諸多方面的變化和要求。
  以舞蹈《扇舞丹青》為例,其最突出的藝術表現性就是「畫中有舞」、「舞中有畫」。借用一把延長手臂表現力的摺扇,充分地調動舞蹈肢體的表現力;通過舞者王亞彬的扇舞表演,充分展現出中國傳統舞蹈的「擰、傾、圓、曲」的藝術表現力。古典舞身韻是中國古典舞的根基,所以在身韻課的教學中就該時刻注意舞蹈動作的感染力,如何在動作中賦予情感,做到真正的用心去「舞蹈」。讓觀眾能在欣賞舞蹈的同時也能生動的感受到動作的性格化和氣質上的感染力。
  四、總結
  身韻作為中國古典舞教學的一門重要課程使中國古典舞的訓練走向自身形式的規範化、舞種化。它不僅是完整的訓練體系,而且是訓練與創作、表演相互統一的中國古典舞審美特徵的體系。凝聚著中國舞蹈文化精神與民族審美觀的中國古典舞身韻,以其豐富多變的舞姿,濃郁的民族風格及強有力的表現能力,已經成為中國古典舞的立身本以及其藝術特徵的主要標誌。甚至成為中國古典舞的代名詞。通過這門課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掌握民族傳統審美意識,增強學生的藝術表現力。
  最後我們願身韻這一朵中國古代舞蹈傳統肥沃的土壤中開出的絢爛之花結出更多碩果,願她的芳香引來百花爭艷。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