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構建人文主題語文教材的探索與反思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魏本亞
人文主題組元的教材是新課改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新的組元方式,它帶給語文教學新的元素。十多年來,大家使用人文主題組元的教材,享受探索的樂趣,也增加了許多困惑。當課程改革走過了15個年頭,我們重新檢討人文主題組元教材的得與失,對完善教材編寫,引領教學實踐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人文主題的內涵
談到語文教材,大家都會提到「人文主題」,但什麼是「人文主題」,我們又很難說得清。檢索中國知網,翻檢相關文獻,結果令我們失望。為此,我們只好把目光集中在語文教材上,我們試圖通過對教材的調查分析,搞清楚這個問題。
查閱文獻,可以看到「人文主題」「人文話題」「主題單元」「單元主題」,但什麼是人文主題,似乎大家都知道,所以就鮮有論述。我們只好把目光聚焦在當下的6種高中語文教材、8種初中語文教材上,考察這些教材編輯理念、組元方式,試圖從中得出結論。
綜觀上述所列6套教材,我們發現,不論是人教版的單元組元還是語文版的混編組元,不論是魯人版的人文話題還是蘇教版的人文主題,大家都在自覺不自覺地把目光放在了學生身上,都把學生髮展放在了重要地位。從教材的組元方式看,似乎都在往「人文」上邊靠。人教版、語文版雖然強調文體,但是也不是不顧及人文話題,2012年人教版修訂教材時就開始在作文部分體現了人文話題特徵。
如果將這些主題歸納一下:向青春舉杯、獲得教養的途徑、月是故鄉明、像山那樣思考(蘇教版高中);人生、情感、生活、自然、社會、藝術、科教、文化(魯人版高中);親近文學、金色年華、民俗風情、多彩四季、關注科學、奇思妙想、人物風采、童年趣事、建築藝術、動物世界、道德修養、人生體驗(蘇教版初中),我們可以從中發現這些主題、話題涉及了人類文化的方方面面。
那麼,這些文化現象是什麼?《辭海》中寫道:「人文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據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所謂人文主題,就是指承載文化特質的主題。以這種主題凝聚課文,形成一個個教學單元,這就是當代語文教材的新特徵。
二、為什麼要搞人文主題組元
2001年實施課程改革,各家出版社應時推出「新課標」語文教材。雖然編輯理念有所不同,但是組元方式大同小異。為什麼新課程改革會催生人文主題組元的教材呢?
第一,時代使然。大家都還記得,1997年《北京文學》發表了一組批判語文教育的文章,《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南方周末》紛紛加入,痛扁語文教育。標準化考試難倒作家,兒童作業大人不會做。鄢烈山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於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在於『立人』『立國』。『立人』既有問題,『立國』也就可憂。」錢理群先生指出:「面對日趨商業化與工具化的教育,面對人的獨立創造性與想像力的壓抑,我們必須高揚教育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以培養獨立的、自由的、具有批判精神與創造力的『人』作為我們的教育的出發點與歸宿。」②社會的輿論開始關注「人」,開始關注普通人的生存。以前我們強調學生學習成績,卻忽視了學生作為「人」的存在。學生已經淪為被壓迫者,要解放他們,語文教材理應承擔起應有責任。「人文主題」就是一個很好的選項。
第二,課程性質使然。2001年國家的語文課程標準首次提出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語文的基本特徵。既然人文性是語文的基本特點之一,那麼,語文教材就必然要體現這一特點,人文組元也就是最好的追求。洪宗禮先生指出:「新教科書要實現『以人的發展為本』『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這一目標,最重要的是優化教材內容和結構。這裡所說的教材內容和結構的優化,不僅指範文系統的優化,還應包括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實踐活動等系統的優化;不僅指這些內容本身的優化,而且包括教材各個部分之間組合的優化。」課程性質是課程的靈魂,教材的編者就要把這個魂落地生根。
三、人文主題組元教材的得與失
人文主題組元教材是教材發展史上的創新舉措,是教材編寫者踐行國家課程標準的創新性實踐。這種創新對引領實踐起到了重要作用,無視這一點就不是實事求是;但一味追捧也不是學術研究應有之義。
1.反思人文主題組元的「得」
第一,「人文性」落地生根。「人」的覺醒是時代的進步,課程改革將「為了每位學生髮展」作為核心,也是適應時代的要求。黨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樹人」是教育的主要目標,「樹人」「立人」就成了語文教育的應有之義。顧振彪先生指出:「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著眼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從教材編排方式來說,普遍採用『主題一情境』式。過去的中學語文教材或者以內容為本,從學習內容上分類組元;或者以訓練為本,注重學科體系的建構,按語文訓練的項目和步驟組織教材。在『主題一情境』式教材中,『主題』是指統攝一個單元所有閱讀材料及聽說讀寫實踐活動的文化主題,『情境』則指圍繞這個主題設計的一系列語文實踐活動的背景。『情境』由『主題』申發,『主題』靠『情境』呈現。」教材是國家課程標準與一線教學實踐的連結紐帶,教材將「人文性」落到實處,教學實踐也就容易做到實處。
第二,圍繞學生需求選文。教材的選文也稱教材的文選系統,這個系統的建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找到一個大家滿意的標準。幾十年的教材編寫,我們崇尚三大文體組元: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我們強調螺旋上升、逐步發展。實踐的效果並不理想。因為這些選文追求高大上,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對課文不感興趣。人文主題組元打破了原有的選文格局,文體的藩籬被拆除了,文章與學生的生活更貼近了。「蘇教版」教材的《十八歲和其他》《我的四季》很適合學生閱讀,「語文版」教材的《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許基仁等)、《生命之舟》(梁家新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譚士珍)選白當代生活,具有濃濃的生活氣息。這種選文就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需求。
第三,傳承民族文化。文化是人類歷史的結晶,它記載著人們的探索。而人文主題則擷取了文化中的精華奉獻給學生,這種奉獻是有價值和意義的。「魯人版」「蘇教版」都十分關注經典的古詩文,且考慮具有地域特色的選文,「魯人版」的儒家經典比例最高,「蘇教版」吳文化經典作品比例較高。這些作品歷經時代的洗禮,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用民族文化精粹滋養學子,這是對下一代負責任。
2.反思人文主題組元的「弊」
第一,文體雜糅,不利於教學。人文主題是一個標誌,在這個標誌下選擇什麼文章,各家出版社都鉚足了勁,進行了多種嘗試。圍繞主題,編輯安排了散文、詩歌、小說、議論文、文言文,這些文章都緊扣主題,主體也明確了。但是使用時就困難了,學生前邊學的是詩歌,下節課學的是小說,詩歌與小說無非是主題相近。學生難學,教師難教,於是就出現了教材的二次開發。我們在許多學校發現,老師們又把課文重新整合了,仍然是文體組元。究其原因,就是老師學生習慣於文體教學,而不習慣於這種混編文體教學。正如溫儒敏先生指出:「可以說現在所有新出的教材都與人文素質教育靠攏了,有的靠攏並沒有脫離語文教學規律,有的可能走得過遠,把語文的含量稀釋了,甚至把教學秩序打亂了。」
第二,生活認識錯位,不利於學生髮展。教材關注生活,這是教材編寫的一大進步,但是關注生活又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有些教材過於貼近生活,又出現了與生活錯位的現象,生活可以分為現實生活與理想生活,我們教材的經典課文大都描寫的是理想生活。為什麼世界各國的教材都關注經典作品,就是因為經典作品可以引領學生關注理想生活,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產生潛移默化作用。但是當編者把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強加給學生的時候,就容易出問題。我們曾經在語文骨幹教師班執教《沉船之前》,課後調查學生學會了什麼,學生普遍認為學會了「正確面對死亡」,我們進一步了解學生為什麼會有這個認識,學生講課文前面有四個字「直面死亡」。看過《鐵達尼號》的人都知道,電影中的愛情故事令人動情,電影中人性的美與惡令人震撼。這些都是常人對生活的認識。但編者卻給課文貼了一個標籤,把「直面死亡」的主題強加給學生,使學生的認識發生了錯位。
第三,缺乏研究,不利於教學實踐。教材編寫是一件影響幾代人的大事,需要科學的精神。首先要研究學生。卜個世紀三四十年代,艾偉等教育家不辭辛苦進行長達十年的研究,他們選出400字的短文、500字的短文、600字的短文,在城市、農村不同學校不同學生身上做實驗,驗證哪些課文適合學生讀,哪些不適合學生讀。這種研究就是一種科學的負責任的態度,他的研究結論就是可信的、具有實踐價值的。其次要研究課文。我們曾經要求研究生核對當下教材的原文,對照的結果令人震驚,一些文章被刪改得面目全非,究其原因就是編者沒有認真研究原文。某教材選編《故都的秋》時修改了一些字句,如:「原文:一層雨過,雲漸漸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閒人……,課文:一層雨過,雲漸漸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閒人……」「中問只有一字之差:原文「青」變成了「晴」,從語境角度看,「青」韻味更豐富,「晴」語義重複。如果我們的編輯認真研究課文,這樣的問題是可以避免的。
人文主題是一種標誌,它不僅僅要照顧人文這個主題,更要考慮人文依附的語言文字。為了人文而人文,就會出現「泛語文化」「去語文化」傾向,這是教材編輯不願意看到的,也是實踐者不希望看到的。
①鄢烈山《杞人憂師》第2頁,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9年。
②錢理群《教育的真諦》,《小學語文教學》2000年第9期。
③洪宗禮《構建面向21世紀中國語文教材創新體系的嘗試》,《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f)(J2年第1期.
④顧振彪《回望六十年語文教材編寫改革的軌跡》,《語文建設》2009年第1期。
⑤溫儒敏《就語文新課標的學習談九個問題》,《中學語文教學》 2012年第3期。
⑥林根《審視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國現代散文的刪減》第15頁,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江蘇師範大學 221116)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