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戲劇影視類專業課程教學實踐

2023年10月19日

- txt下載

摘要:社會的轉型發展時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為複雜,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挑戰性。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和教育部黨組印發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催生了全國高校「大思政」建設。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課程教學的實踐探索,突破了以往單純的思政課教學的禁錮,形式更加靈活多樣,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表演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是對思政教育在表演課程應用的策略性嘗試。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思政;戲劇影視專業;教學實踐
一、「大思政」觀對影視類專業教學的要求
現階段,我國正處在經濟體制變革、社會結構變動、利益格局調整、思想觀念變化、各種思潮紛亂多發的轉型期,西方價值觀通過影視劇、網絡遊戲、品牌服飾、流行歌曲等方式巧妙包裝,融入青少年最為密切的日常生活,它們的「包裝」隱蔽,結構複雜,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意識,使得他們的價值取向出現了迷失或缺失、多元或偏離等現象,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為複雜,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挑戰性[1]59。顯然,單純依賴思政課程說教式的教育方式已經遠離現代大學生的真實體驗,脫離了他們多元化的生活世界,是不能夠與時俱進、不能夠貼近大學生的生活、不能夠適應當前社會的變革的。2016年12月8日,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係高校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總書記的講話,為新時期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方法,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發展指明了新方向、開拓了新思路、提供了根本遵循。總書記指出,「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考慮時展的大背景,充分考慮大學生成長的大環境,充分考慮大學生自身特點,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開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是每個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問題。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黨組印發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綱要》指出:「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優化課程設置,修訂專業教材,完善教學設計,加強教學管理,梳理各門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課堂教學各環節,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3]貫徹落實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按照《綱要》中提出的「課程育人質量提升體系」的要求實施課程思政,著力構建「思政課程、課程思政、校園空間」3個維度的、相對獨立而又以資源互為基礎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統,大膽進行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課程教學實踐的研究探索。有效的課堂教育不是說教,而是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為載體,引導他們積極參與,真情體驗感受,在感悟中接受教育,在正能量的浸潤中成長。戲劇和電影作品具有直觀、形象、為人喜聞樂見、易接受易傳播等特點,它通過強烈的視聽效果、敘述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塑造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反映豐富多彩的生活場景而生產精神食糧,給人以啟發教育。它既是一種商業產品,也是一種精神產品;它既需要有較好的主題立意,又需要精湛的綜合技藝做支撐。它的創作者和製作者要具備駕馭精神層面和藝術、技術層面的綜合能力。把思政教育內容引入戲劇影視表演專業實踐教學課堂,這是培養和造就有思想政治頭腦、有表演技巧技能的演藝人才的有效途徑。
二、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課程的思想政治功能及其融合
「老師是學生人生的導師,也是學生行為的『鏡子』。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4]總書記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神聖使命。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2]這就要求專業課教師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教學行為中自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從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把好方向、把牢大局,「讓所有課程都上出『思政味』,所有任課教師都挑起『思政擔』」[5]。首先,加強專業課教師自身的政治理論學習,不斷吸取政治理論營養,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理論水平,養德修身,高標準、嚴要求、當表率,為學生的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其次,培育專業課教師教學過程中自覺的思政教育意識。尊重教育規律、專業規律、學生成長規律,遵循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專業課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發掘運用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政教育內涵和要素,有意識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精神滲透融入到專業課程內容當中,善於「借題發揮」,形成自覺習慣,讓學生既學習了專業理論,又知曉價值判斷;既掌握了專業技能,又接受了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世界觀、價值傾向和道德品行。再次,培養專業課教師思政教育要素植入專業課的技巧。思政教育內容融入專業教學不是電視劇中「強插」廣告,課程設計充分考慮了思政元素的「植入」「嫁接」,通過巧妙的設計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在教授專業知識的「和風細雨」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6]。課程思政,不是把專業課程上成思政課程,也不是簡單生硬的嫁接植入,更不是就事論事的生搬硬套。它是根據自身的專業特點,在授課的過程中,找到思政教育內容與專業課的融入點,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進行恰切的融入,春風化雨,恰到好處。教師進行教學環節設計的時候,調動自身的知識積累,制定出了相應的教學大綱。教學大綱其實就是教師上課的「劇本」,課程出不出彩,就在於劇本設計巧不巧妙,內容準備充不充分。以戲劇影視類專業的主幹課程「表演技術技巧」為例。該課程是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其主要功能是使學生熟練掌握表演藝術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越是基礎的課程,其思政內涵愈加廣泛,教育意義愈加深遠。因此,在設計其「教學目標」的時候,除「基本知識目標」「基本技能要求」之外,增加了「基本素質目標」作為思政教育內容,比如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要求,職業道德、創業創新精神的培養,堅強的意志力、自信心和心理承受力的形成,人文素養、傳統文化、藝術修養等方面的要求,等等。在「教學效果」設計上,除作為演員所要達到的專業效果外,「形成良好的基本素質和職業道德」作為「思政效果」。在教學內容上,根據章節設定不同的思政內容。比如「音樂感受」,思政教育內容透過音樂表現力,引導學生在藝術中發現美好的東西,藉此啟發引導。「釋放天性」藉助表演專業基本功訓練,讓學生切身感受「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教育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和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和敬業愛崗的品質。通過每個環節、每個步驟,把這種教育貫穿於教師授課的語言表達之中和學生的訓練行為中,教育學生專心致志是演員的職業精神,專注於舞台是演員「神行合一」的基本素質。期末的教學成果展示,是學生專業技能、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展示的內容可以是多樣化的,包括舞蹈、片段對白、原創小品,特別是通過學生參與小品的編創和出演,讓學生感悟角色所處的環境、所表達的思想內涵、所展現的人物性格,以此完成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演出過程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7]。從根本上講,課程思政是思政教育在不同專業的具體實踐,每一項創新探索實踐都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這些方式方法都是由不同的形式和內容決定的。戲劇影視表演專業涉及聲、台、形、表等方面的專業內容,也涉及人文、藝術等多層次的教育目標,其教學情景性、內容趣味性、團隊協作性等特點與大學生求知、求新、求變的特點相契合,因此,在實施課程思政的過程中,體現了方法的多樣性。一是縱橫聯繫法。聯繫法就是利用專業教學內容與思政教育之間的某種聯繫,既有橫向的,又有縱向的,形成一個具有關聯關係的聚合體,讓學生在學習專業內容的同時可以聯繫到聚合體中的思政內容。比如「音樂感受」章節,我們根據在課堂上演示的音樂單曲的基本內涵,聯繫到現實生活,讓學生有所感悟、有所啟發。「肢體訓練」章節,通過肢體的刻苦訓練,聯繫到意志力的培養和刻苦精神的磨鍊。「舞台行動、規定情境」章節,聯繫到團結合作的工作狀態和盡心敬業的職業素養。二是情景教學法。戲劇影視表演專業教學總是貫穿於情景當中,都有具體的課程背景、情節環境、人物特性,這是影視表演教學的特點,一方面有利於學生的課堂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思政內容的滲透。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放手讓學生釋放天性,予以鼓勵,施加引導,從專業角度、從思政教育方向讓學生深度理解和思考。三是潛隱主題、迂迴施教法。高職是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為目標的,實踐教學是學校實施專業素質培養的必要手段。仍以「表演技術技巧」課程為例,根據教學大綱,在課程最後的實踐環節,通過扮演劇中人物,讓學生「換位思考」,以理解人物的情感體驗。通過這些體驗,讓學生分區「真善美」與「假惡丑」,巧妙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於表演之中。戲劇影視表演專業學生思維活躍,敢於嘗試、勇於表現是他們的特點。專業實踐教學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專業體驗、職業體驗,也是自身的心理體驗,學生對角色的把握、對情境的理解以及表演過程做出的反應等複雜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感知感悟的過程。也就是說,學生根據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要求確定行動取向,並根據互動對象的特徵和具體情境進一步選擇並採取某種行動,互動對象按照同樣的機製做出反應,反思自己的前一個行動並繼續下一個行動——這正是表演的過程[8]。在這個過程中,施加以思政元素,會帶來「催化」效果。隨著課程思政教學進程的深入,組織學生「頭腦風暴」,要求學生遵循真實的生活,將常見的、平凡的、瑣細的事件組成人生畫面來編創故事,既接近生活本身又充滿想像,既有個性的思考,也有共性的追問。眾所周知,表演專業學生普遍面對來自劇組或演出的誘惑,讓學生圍繞這個話題深度討論,「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在學生中間形成共識。讓學生通過表演實踐,完成角色情感體驗與理解,即對角色的理解、對自我的理解;戲劇情境中的角色就是現實中自己的映射,引導學生不斷反思與檢視自我。這種潛隱主題、迂迴施教、自主感受的方式情真意切,「以情感為驅動,使主體不斷確證自我價值,引導主體不斷進行自我激勵、自我誓約、自我禁止、自我監督等心理活動、情感體驗甚至道德拷問,從而做出合理的判斷和行動。」[1]60
三、意義與反思
應用於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課程思政,形式上賞心悅目、情景上悅情怡人、內容上陶冶情操、效果上升華境界。課程思政教育的實施過程是學生外在接受教育和內在自我教育的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角色扮演」和「角色心理體驗」,對劇中人物進行角色理解和角色把握,由此確定符合劇情安排、人設要求的行動取向,表達真實的情感,展現角色的本質,使學生在學習中主動地參與、愉快地接受和大膽地實踐。通過「入戲、入境、入情、入理」這一過程的循環,實現思政教育從理性認知到情感共鳴再到思想轉化的飛躍。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課程教學的實踐探索,突破了以往單純的思政課教學的禁錮,形式更加靈活多樣,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使學生作為接受的主體更加願意接受。從研究角度,這種有針對性地專題實踐探索研究,應該說是思路創新、教學創新的一種嘗試,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質教育領域的創新,也是專業教學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突破,對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也是一項大膽有益的嘗試。作為受教育的主體,課程思政的實施帶給學生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並不是板著面孔、一副嚴肅認真地教訓人,可以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去接受,也可以在戲劇的編排和演出中去領悟,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的,近人情、接地氣,有較強的時代感和吸引力。以專業技能知識為載體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比純粹思政課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可以最大限度發揮課堂主渠道功能,扭轉專業課程重教學、輕育人的情況,強化了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領,突出了綜合素養課程的育人價值,彰顯了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和專業課程的育人價值。本課題的教學實踐,僅僅是一種形式和內容的初步探索,在整個課題的實施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說涉及的內容還可以更加豐富,形式上還可以更加豐滿,理論上還可以更加充實細化,實踐上還可以更加多樣化,等等。因此,對表演專業的課程思政融入的研究和實踐,是一個龐大的、系統的、長期的課題,需要紮實的、穩固的、持之以恆的探索,不斷積累經驗,不斷豐富發展,不斷創新提高,形成一整套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實踐體系,把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落到實處,做到思政教育與專業相融合、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融會貫通,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從專人向全員、內容上從單一向多元的創造性轉化。
作者: 祝華東 單位:上海震旦職業學院東方電影學院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