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小兒外感從肝論治初探

2023年11月06日

- txt下載

摘 要:小兒外感是因外感六淫或疫癘之氣而引起的臨床常見多發病,自古中醫多從肺論治小兒外感,然臨證之時,一些小兒外感之證從肝論治亦常獲良效。文章從肝生衛氣、肝行衛氣、肝與肺密切相關3個方面論述了肝在外感疾病發生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結合小兒肝常有餘的生理病理特點,對眾醫家從肝論治小兒外感的臨床運用做一總結探討,以供同道參考。
關鍵詞:兒科學;外感;肝;辨證論治;
Discussion on Treatment of Children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s from the Liver
HUO Bixiu ZHAO Qiong WAN Shifang WANG Li WANG Siwei TANG Yanglei
Pediatics Department, A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Keyword:
pediatrics; exogenous diseases; liver;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小兒外感是因外感六淫或疫癘之氣而引起的臨床常見多發病[1]。與成人相比,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肺常不足,衛外不固,因此自古醫家多從肺衛論治小兒外感。小兒外感具有易於感觸、易從熱化、易於傳變、易夾滯夾痰夾驚的病證特點。筆者跟師臨證之時,發現一些小兒外感病從肝論治亦常獲良效。本文試對小兒外感從肝論治做一探討,以期發揮中醫整體觀優勢,注重肝及其他臟腑在小兒外感病中的致病作用及治療的指導價值,供同道參考。
1 肝與肺衛密切相關
中醫認為,肺司呼吸,外合皮毛,外邪傷人,客於肺衛,導致肺衛不固,宣降失宜,則惡寒、發熱、噴嚏、流涕、咽痛、頭痛身疼,甚則咳嗽、咯痰等。衛氣可抵禦外邪,固護人體,在外邪所致外感病等疾患中發揮重要作用;肺能宣發衛氣,調節腠理之開合,以抵禦外邪。因此通常認為小兒外感的基本病機在於邪客肺衛,表衛失固。但這只是中醫所論小兒外感病機的一個方面。小兒外感與五臟六腑密切相關。《靈樞·師傳》云:「肝者,主為將,使之候外」,小兒肝亦與肺衛密切相連,在外感病發病和治療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1.1 肝生衛氣
《靈樞·營衛生會》載:「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衛出於下焦」。清·石芾南《醫原》中有云:「衛氣賴下焦陰中真陽」。下焦者,肝腎也。《靈樞·經脈》云:「腎足少陰之脈……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醫學衷中參西錄》云:「肝為腎行其氣」。肝脈下絡陰器,連於下焦,與腎經脈絡相連。由此可見衛氣根於先天腎精之氣,長養於後天水谷之氣,二者均有賴於肝的升發氣化,最終形成衛氣,以肥腠理,司開合,抵禦外邪入侵。正如《明堂五臟論》載:「肝者,捍也」「肝者,干也」。郭璞註:「干,盾也」,肝為將軍之官,在肝的氣化作用下,衛氣具有保護人體、抵禦外邪的功能,也具有了急疾、勇悍之力以衛外的特性,故云肝生衛氣。
1.2 肝行衛氣
衛氣周流順暢,外邪則不可干。《靈樞·衛氣行》云:「衛氣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靈樞·衛氣行》云:「是故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其至於足也,入足心,出內踝下,行陰分,復合於目,故為一周」。此處陽氣即衛氣,衛氣在人體不停周流,其運行以肝之竅目為起點。而肝為陰盡陽生之髒,主一身陽氣之升騰。《素問·五常政大論》云:「木曰敷和」「敷和之紀,木德周行,陽舒陰布,五化宣平」,敷和意為布置、展開,使氣均勻分布於周身。肝展布氣機,人體包括衛氣在內的所有陽氣全賴肝氣的升發、鼓舞。故肝在衛氣的運行中起著重要作用。又《靈樞·經脈》曰:「肝足厥陰之脈……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可見肝從下焦升發衛氣上注於肺,經肺氣宣發於全身,從而發揮衛氣抵禦外邪等作用,故云肝行衛氣。
1.3 肝與肺密切相關
《素問·靈蘭秘典論》云:「肺者,相傅之官……肝者,將軍之官」,將相和則國泰民安,人即安康。《臨證指南醫案》云:「人身氣機合乎天地自然,肺氣從右而降,肝氣由左而升」,升降得宜則氣機舒展,肝與肺一左一右,一升一降,共同推動人體陰陽流轉。《石室秘錄》云:「肺金非木不能生,無木則金無舒發之氣」,肝升肺降互為因果,若一方升降失常,則另一方也會氣機不利。因此肝經氣血充沛、運行流暢可助益肺的功能,外邪則無所依附,外感之病自然得解。此外,肝與肺經絡相連、氣血相接。肺主氣,肝藏血,《血證論》云:「肝為藏血之髒,又司相火,血足則火溫而不烈,遊行三焦,達於腠理」,意指人體遇到緊急情況如外感淫邪時,肝能利用所藏的精血,生髮血氣,化為營衛,達於腠理,以抗邪外出。
外感六淫雖自口鼻、皮毛而入,肺首當其衝,然人身為一整體,五臟本為一源,牽一髮而動全身,五行相生相剋,聯繫緊密。「風雨寒暑,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此「虛」並非專指肺氣虛,五臟六腑有偏頗,皆在「虛」的範疇。外感病乃是天之疫癘、六淫之氣乘虛而入,若因肝失調達而致淫邪入侵,自應在解表達邪的基礎上疏理肝氣,外邪自去。
2 小兒之肝常有餘
《醫學衷中參西錄》言:「小兒為少陽之體,於時為春,春氣固上升者也,於五行為木,木性喜上達者也」。小兒肝常有餘,稟少陽之氣,蓬勃疏達,有利於生長發育。然小兒若被外邪侵襲,肝氣則可能失於制約,產生病理變化。(1)小兒心肝有餘,神氣怯弱,感受外邪後易於熱擾心肝,化熱動風,出現驚悸、抽搐的症狀。錢乙在《小兒藥證直訣·急驚》中解釋其病機:「蓋熱盛則風生,風屬肝,此陽盛陰虛也」,故小兒外感高熱驚悸、目直身反折當責之於肝。因此,即使在小兒外感早期,尚未驚厥,早用疏肝、平肝之品,也有截斷病勢之效。(2)小兒外感除常見惡寒發熱、鼻塞流涕、咳嗽等肺系症狀外,還多見目青、耳痛、耳流膿[2]、腮痛、山根發青等肝經循行部位症狀。(3)小兒外感久不愈,如咳嗽連聲常歸責於肝木疏泄不及,肝鬱化火,木火刑金等。肝喜條達而惡抑鬱,臨床也可見小兒因所得不遂,所求不得,肝鬱而外感邪氣發病者。總而言之,由於小兒肺常不足,肝常有餘等特有的生理病理特點,臨床所見小兒外感常熱多於寒,並易夾驚惕等,不可不考慮從肝論治的可能性。
3 臨床應用
由於肝與肺衛密切相關,肝氣調和,衛氣生成、運行及肺衛功能正常,則外邪不得入侵,表里協調而無恙。反之,肝氣失調,衛氣生成、運行失常,衛外功能不固,則外邪得入,表里失和,可致外感疾病。因此,臨床上診治一些小兒外感病,特別是在使用常規治療效果欠佳時,可以考慮從肝論治。如臨床小兒外感常辨證採用的桂枝湯、小柴胡湯、柴胡桂枝湯等方劑,以及歸肝經的中藥、推拿等其他療法,均有體現小兒外感從肝論治的思辨理念。
3.1桂枝湯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風氣通於肝」,《素問·生氣通天論》云:「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肝主衛,風氣通於肝,故傷風時,肝氣化功能失常,衛氣不循常道,衛氣屬陽,其性開泄,衛氣外越則發熱惡風。桂枝湯具有解肌發表,調和營衛之功效。方中桂枝辛散外邪,能疏達肝氣,調暢氣機,《長沙藥解》謂桂枝:「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經絡而達營郁,善解風邪,最調木氣……入肝膽而散遏抑,極止痛楚」。白芍味酸入肝,其性收斂,可緩肝急,從而收斂衛氣,復其固守營陰之職,肝氣調達,衛氣行於常道,營衛調和,外邪自解。兒科名醫董廷瑤曾治一發熱5 d,惡寒流涕的5歲男童,以桂枝湯加荊防等疏風之品,3劑即體溫正常[3]。
3.2小柴胡湯
外邪入侵,會使人體陰陽氣血不和而致「郁」,俞根初提出傷寒的根本是「一氣之通塞耳,塞則病,通則安」,治療上應「以開郁為先」,而小柴胡湯正可以和解少陽,疏利肝膽,通達表里,開郁調氣。一些醫家認為,小兒外感罕見病位單純在表,往往處在半表半里之間,若用汗、吐法不能驅邪外出,則易耗傷正氣,可用小柴胡湯和解少陽樞機[4]。《傷寒論後條辨》言小柴胡湯:「柴胡疏木,使半表之邪,得從外宣,黃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從內徹」。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小柴胡湯具有抗炎保肝等作用。施亞男[5]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用小柴胡湯加減對照注射用炎琥寧,療效更優。聶惠民教授以小柴胡湯加減治療2歲女童,受涼後症見咳嗽,呼吸短促,咽喉紅赤疼痛,6劑痊癒。聶老認為小柴胡湯治外感咳嗽是用其調理氣機的功能,使肝氣上升則肺氣肅降,升降相因則咳嗽自解[6]。《瘍科心得集》認為痄腮病機為「風溫襲少陽」,農志飛教授以小柴胡湯加僵蠶、夏枯草等治一外感後高熱痄腮的5歲男童,3劑痊癒[7]。喻閩鳳教授常選用小柴胡湯治療外感發熱伴有嘔吐的患兒,他認為外感患兒出現嘔吐提示邪已入少陽,機體抗邪力不足,若用汗法、吐法不能祛除邪氣,反而會耗傷正氣,故選用小柴胡湯和解少陽半表半里之樞機[8]。
3.3 柴胡桂枝湯
柴胡桂枝湯為小柴胡湯和桂枝湯的合劑,既能解表調營衛,又能疏利肝膽、斡旋少陽。實驗室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湯能提高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生存質量和生存率[9]。農志飛教授認為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外感邪氣侵其腠理,太陽受病,極易傳變於半表半里,或外邪直中少陽,故小兒感受外邪,病位易在少陽,居半表半里,而致寒熱往來、嘔吐、腹痛等症狀,遂運用柴胡桂枝湯加減治療,療效顯著[10]。呂錦強[11]以柴胡桂枝湯加減治療小兒外感高熱病 65 例,療效可靠。他認為感冒後發熱不解,說明表邪入於表里之間不得宣散,治療時單純解表則邪不去,攻里恐邪更深,取柴胡桂枝湯既可和解少陽、宣暢氣機,又能和營解表,臨床運用多能取效。徐春燕[12]對比柴胡桂枝湯口服聯合穴位貼敷和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聯合頭孢克肟治療小兒感冒風寒證,發現中藥組有效率高且見效快(P <0.05)。
3.4 肝經中藥的應用
高學敏主編的教材《中藥學》中辛涼解表藥一節共有12味中藥,其中歸肝經中藥有7味:薄荷、蟬蛻、桑葉、菊花、蔓荊子、柴胡、木賊,所占比例排名僅次于歸肺經藥,說明從肝治療外感病的合理性[13]。因小兒肝常有餘,古今醫家治療小兒外感熱病時,多在辨證基礎上選加鈎藤、蟬蛻、菊花、地龍、僵蠶等平肝、疏風鎮痙藥物,以防熱盛引動肝風。楊栗山治外感熱病常用升降散,其中僵蠶、蟬蛻入肝、肺經,疏風泄熱同時又預防病入厥陰而出現動風之症[14]。《丁甘仁醫案》言:「肺體屬金,譬如鍾然」「肺若懸鐘,撞之則鳴,木叩金鳴」,外感咳嗽病位在肺,而其制卻在肝。羅艷秋等[15]指出,臨床若見肺不制肝,木旺刑金,木叩金鳴之痙咳難愈者,可加清熱平肝、息風止痙之僵蠶、鈎藤,佐以蟬蛻疏風熱、祛風止癢,如此肝風平而肺不擾,痙熱除而肺肅降,咳嗽可愈。
3.5其他療法
小兒推拿也重視疏通肝膽經以解外邪。嶺南特色推拿治療小兒外感包括揉耳後高骨(當完骨穴位置)、拿風池,而完骨和風池穴正在足少陽膽經上,這2種小兒推拿手法均疏通少陽經絡以疏散外邪。此外,較多文獻報道,用柴胡劑貼臍、藥浴、灌腸對小兒外感亦有顯著療效[16,17]。
參考文獻
[1] 郭霞珍.中醫基礎理論[M].2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35-142.
[2] 周歡.膿耳辨證論治的古今文獻研究[D].昆明:雲南中醫學院,2017.
[3] 董繼業,董幼祺.董廷瑤教授兒科臨證運用桂枝湯經驗[J].中醫兒科雜誌,2020,16(1):1-4.
[4] 蘇姣姣,王曉燕.王曉燕教授小柴胡湯治療小兒外感發熱經驗[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17(3):61-63.
[5] 施亞男.小柴胡湯加減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100例[J].山東中醫雜誌,2010,29(9):608-609.
[6] 張秋霞.聶惠民教授治療小兒外感咳嗽的經驗[J].中華中醫藥雜誌,2008,23(4):335-337.
[7] 鄒敏,彭悠悠,葉淵淵,等.農志飛教授論治兒科疾病宜重少陽[J].中醫兒科雜誌,2016,12(6):22-24.
[8] 江金霞,喻閩鳳.喻閩鳳教授治療小兒外感發熱的中醫治法淺述[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4,6(2):112-114.
[9] 丁泰永,金春峰.柴胡桂枝湯治療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實驗研究[J].遼寧中醫學院學報,2004,6(3):230-231.
[10] 葉淵淵,汪磊,農志飛,等.柴胡桂枝湯治療兒科疾病驗案舉隅[J].湖南中醫雜誌,2018,34(5):127-128.
[11] 呂錦強.柴胡桂枝湯加減治療小兒外感熱病65例[J].福建中醫藥,2006,37(5):51.
[12] 徐春燕.柴胡桂枝湯加減口服聯合穴位貼敷治療小兒感冒風寒證30例臨床觀察[J].中醫兒科雜誌,2021,17(1):54-56.
[13] 張穎,趙家有,宋春生.從肝論治外邪所致之病的理法方藥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誌,2018,33(9):3836-3840.
[14] 清·楊栗山.傷寒瘟疫條辨[M].李玉清,校注.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46.
[15] 羅艷秋,鄭進.以臟腑功能特性辨治小兒咳嗽[J].雲南中醫中藥雜誌,2008,29(1):57-58.
[16] 余俏俏,孫蓉,單海軍,等.藥浴療法辨證選方治療小兒外感發熱臨床研究概述[J].中醫臨床研究,2013,5(21):121-122.
[17] 魏蕾.小兒外感發熱的灌腸治療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