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薛家灣世紀嘉城小區C區景觀規劃設計

2023年11月06日

- txt下載

摘 要:作為城市的有機組成部分,居住小區承載著居民的日常生活,占據著重要的功能地位。以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薛家灣世紀嘉城小區C區為研究對象,通過實地考察,分析相關文獻,學習借鑑其他設計案例,嚴謹科學地進行相關規劃設計,從而有針對性落實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與此同時,本設計還將園藝療法運用到設計方案中,注重植物的生態效益,兼顧居民在居住小區景觀中的參與性,力求將世紀嘉城小區C區打造成人性化、有地域特色、多功能的居住小區,為居民提供具有歸屬感、舒適感的宜居環境。
關鍵詞:居住小區;以人為本;園藝療法;參與性;景觀設計;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目前我國的居住小區景觀在規劃設計上尚存一定滯後性,而居住小區的環境質量又與居民的生活質量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1]。不少居住小區的設計、施工並不能滿足居民的要求。所以,我們不僅要對居住小區的規劃與設計具備一定的前瞻性、科學性,也要確保居住小區景觀的規劃設計能夠切實地改善和優化居民的居住環境,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我國將來的居住小區建設的發展保駕護航。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從實際出發,對居住小區的基址情況進行嚴謹細緻的分析考察,結合地域特色與文化,營造科學合理的、具有內涵的居住小區景觀。不論是人工構建的部分,還是自然的景觀風貌,都要從居民的使用心理、行為習慣的角度出發,通過色彩、形式、質地等方式營造出各種環境氛圍[2]。最終建設出多功能、綠色生態、有地域特色、以人為本的宜居居住小區。
2 前期分析
世紀嘉城小區C區為一處高層居住小區。北臨准東線楊家塔,南側為黃河支流,西側為塔哈拉川橋,東側分布著大量店鋪,居住小區周邊用地性質大多為居住小區。該項目的規劃設計區域是一塊長為420m、寬為210m較規則的矩形場地,居住小區內的建築形式為行列式布局。
從居住小區規模與規劃布局形式考慮地形的總體設計。不孤立地塑造地形,地形塑造應與周圍自然環境或規劃布局相呼應。在滿足居住小區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關注城市居住區防災避險需求。地形與其他園林要素結合設計,能強化各自的造景效果,形成不同的空間感受,豐富遊覽活動的體驗,滿足實用功能與文化內涵的需要[3]。
3 薛家灣世紀嘉城小區C區景觀規劃設計
3.1 設計依據
本設計主要依據以下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相關強制性條文作為參照規範標準:《CJJ83-2016城鄉建設用地豎向規劃規範》《GB50420-2007城市綠地設計規範》(2016年版)、《GB50180-2018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
3.2 設計理念
該設計方案以「榆樹」與「血脈」的結合為設計主題,榆樹為鄂爾多斯市的市樹,寓意為吉祥富貴,榆樹的「榆」字發音和年年有餘的「余」字相同,而「余」的意義可以解釋為富餘,所以榆樹還象徵著財富。榆樹枝繁葉茂,濃蔭滿地,在鄂爾多斯市隨處可見其瀟瀟佇立的身影,具有強烈的代表性。在此基礎上加入血脈的元素,設計中的2條主要景觀軸線,分別引用「動脈」與「靜脈」的元素,不僅反映了鄂爾多斯市的自然風貌,表達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彰顯了鄂爾多斯人民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精神,還能緊扣主題,彰顯地域文化。同時,秉承著「以人為本,生態自然」的理念,形成具有當地特色、本於自然高於自然、使居民感到親和舒適的居住小區規劃設計。
4 總體規劃設計
4.1 總體結構
薛家灣世紀嘉城小區C區整體景觀布局為「雙線並行,擴展延伸」的形式(圖1)。
「雙線之動脈線」:借鑑了廣東徐聞木蘭文化國際旅遊生態園的游廊的規劃設計,不僅在功能上解決了交通的問題,在造型上也是一個生動的大地藝術,高高低低的設置增加了遊人在景觀中休憩遊覽的趣味性,同時還帶給遊人不同的感官體驗。在「雙線之第一線」所在的帶狀地塊中,游廊的設計合理地利用了豎向空間,使整個規劃設計更加立體。在此基礎上,添加不同的功能區進行配合,使得「雙線之第一線」的景觀設計動靜結合,錯落有致。
「雙線之靜脈線」引入園藝療法的概念,居民漫步於植物景觀之間,可以消除不安心理與急躁情緒。「雙線之第二線」還設置了參與性種植地,投身於園藝活動中,使居民忘卻煩惱,增強居民在居住小區中的參與性,培養與他人的協調性,提高社交能力。
「蓬勃生長擴展延伸」的主要內容為分布於小區各處的宅間綠地,通過對「雙線」形式的提取與延伸,形成風格統一,具有整體性的宅間綠地(圖2)。
4.2 道路體系
薛家灣世紀嘉城小區C區的道路體系包含城市主幹道(寬24m)、城市次幹道(寬14m)、一級道路(寬8.4m)、二級道路(寬4m)、景觀步道,通過以上道路系統,基本上滿足了居民的交通需求(圖3)。
4.3 功能分區
在對居住小區進行功能分區時,從人性化的設計原則角度出發,根據不同人群的活動習慣設置相應的功能分區,保證不同人群均有適宜的活動場地。與此同時,根據前期分析所得到的信息,對居住小區進行因地制宜的規劃設計,將居住小區劃分為7個功能區:入口景觀區、兒童活動區、老人活動區、體育活動區、廣場休閒區、林間閱讀區和綠化遊覽區。其中入口景觀區在動靜分區中劃分為靜區,具備地標性景觀,展示居住小區特有的文化,場地開闊平坦,方便交通。兒童活動區為動區,區域內設置多種兒童娛樂設施,滿足各個年齡段兒童的活動需求。老人活動區為靜區,可為老年人提供下棋、打牌、讀書看報等活動的場地。體育活動區為動區,包含多種健身設施,並且於風環境較為穩定的區域設置羽毛球場,滿足各個年齡段居民的體育健身需求。廣場休閒區為動區,為居民提供綜合活動的場地。林間閱讀區與綠化遊覽區均為靜區,通過植物配置,形成舒適生態的綠化空間,幫助居民放鬆身心,緩解緊張的生活節奏。
4.4 豎向設計
居住小區的地勢北高南低,地形平坦開闊,少有變化,因此,對地形進行人為的塑造,設置下沉廣場、高差草坪、微地形疏林草地與高架等景觀,豐富豎向空間。豎向設計應結合周圍環境,進行整體性的規劃設計。在對大面積硬質場地進行豎向設計時,保證其具備一定且合理的坡度,方便排水。對綠地進行豎向設計時,通過喬灌木結合,配以地被植物以及地形的方式,在視覺上擴大地形高差,豐富豎向綠化景觀。
4.5 植物配置
4.5.1 地被層。
地被植物具備凈化空氣與調節局部小氣候的作用,可提高人居環境舒適度,並且具備耐寒、耐旱、耐蔭、耐瘠薄等優良品質,覆蓋力強,可降低綠化管理成本。
4.5.2 灌木層。
灌木相對於喬木來說較為矮小,但正好處於人的活動空間範圍,對人群的影響更大。灌木的形態色彩多樣,在造景方面,可以襯托喬木,填補地被植物層與喬木層之間的空間,豐富植物景觀的層次。
4.5.3喬木層。
喬木在園林綠化景觀中占據主導地位,形成整個園林綠化的骨架,一般處於人的活動空間範圍內的部分為樹幹,具備良好的遮陰與造景效果,配置方式多樣。
4.5.4 種植自留地。
在居住小區設置參與性種植地,可引導居民參與園藝活動,緩解生活壓力,加強居民之間的溝通,營造小區的生活氛圍。
4.6 照明系統
照明設計是住宅小區中的重要景觀設計之一,根據照明的範圍與用途來區分,照明系統可以分為功能照明與情景照明[4]。
5 分區規劃設計
整個場地的景觀規劃設計動靜結合,引入園藝療法,設置參與性種植自留地。
5.1 靜脈線
「雙線」之「靜脈線」主要採用紅色步道豎向設計概念,不僅在功能上解決了道路交通的問題,高高低低的設置不僅增加了居民在景觀中的趣味感,還給予了居民在景觀中的不同體驗。
5.1.1 林蔭活動區。
林蔭活動區為動靜分區中的動區。在林蔭活動區,紅色步道尚未抬高,居民行走於紅色步道上的感觀感受為「走在樹蔭下」。林蔭活動區的主入口位於西側,在入口處可見林蔭活動區具有大面積的平坦硬質場地,可為各年齡段居民提供活動場地。考慮到遮陰、觀賞性與小氣候調節的問題,場地南北兩側均有樹帶貫穿。花帶位於樹帶外側,豐富景觀層次。南側設置帶狀水景,水池內有一列景觀柱作為水景的點綴,同時還具備改善小氣候、引導遊人行進方向的作用。水景南側為林蔭活動區的次入口,設置樹池進行人群分流。次入口東側設置有居民種植自留地,西側為高差綠化,豐富豎向景觀設計。
5.1.2 棋牌休閒區。
棋牌休閒區為動靜分區中的靜區。在棋牌休閒區,紅色步道抬高0.8m,此時居民行走於紅色步道上的感觀感受為「穿於樹林中」。棋牌休閒區可以為老年人提供下棋打牌的活動場所。採用高差設計,林下棋牌桌所在的場所通過兩層緩坡下沉0.3m,周圍樹木環繞,使場地更加具備私密性。場地北側設置有兩列景觀柱作為點綴的高差草坪,南側設置有居民種植自留地。棋牌休閒區的道路交通簡潔平緩,安全性高,適合老年人活動。東側風環境溫和穩定,所以在此設置羽毛球場。羽毛球場北側的紅色步道由抬高的0.8m緩緩降低至與場地齊平,東側設置有景觀石於喬木點綴的大型高差草坪,可使居民放鬆身心,心曠神怡,並且調節場地小氣候。
5.1.3 兒童活動區。
兒童活動區為動靜分區中的動區。在兒童活動區,紅色步道再次抬高0.8m,環繞兒童樂園,阻擋北側與東側的視線,使兒童樂園具備安全性與私密性。兒童樂園設置有滑板場、沙坑、滑梯等設施,為不同年齡段兒童提供不同的活動場所。在設施西側附近設有涼棚,為家長提供休憩等候的空間。整個兒童活動區由以驅蟲樹木為主的園林綠化包圍,穿插花帶景觀,保證景觀不枯燥,不但可以減少噪音對附近居民的影響,還可以保證蔭涼,營造更為舒適安全的兒童活動空間。
5.1.4 廣場文化區。
廣場文化區為動靜分區中的靜區。在廣場文化區,抬高0.8m的紅色步道緩緩降為與地面同高。薛家灣世紀嘉城小區C區的主要入口位於廣場文化區的北側,人流量較大,所以於廣場文化區的北側設置雕刻有小區名字的置石,置石與高差水景結合,營造入口處景觀。入口處景觀兩側設置花帶,於對稱中尋找不同,簡約大氣不死板。配以兩列景觀柱作為裝飾,用景觀對人群進行分流與引導。同時設置於入口處景觀兩側的小區文化標牌,介紹小區文化與小區景觀規劃設計,使居民更加具有歸屬感,使外來遊客了解小區文化的同時具備方向感。整個場所地形平坦寬敞,方便交通。
5.1.5 體育活動區。
體育活動區為動靜分區中的動區。風環境較為穩定,所以紅色步道抬高2m,居民行走於紅色步道的感觀感受為「漫步於樹梢上」,在抬高的步道平台鏤空處,有彩葉樹穿插於此,形成獨特新穎的景觀。步道下方的遮蔽空間為一處私密性較好的休憩場所,有鞦韆直接連接於抬高2m的步道,合理利用抬高的步道資源。休憩場的東側為健身區,設置有單槓、雙槓等健身器材,為居民提供更多的活動選擇。場地內多植大喬木,為前來健身運動的居民提供舒適蔭涼的環境。
5.2 動脈線
5.2.1 次入口廣場。
次入口廣場西側為薛家灣世紀嘉城小區C區的次入口。於入口處設置景觀柱與帶狀樹陣對人流進行引導與分散,搭配條石的高差草坪環繞次入口廣場,豐富景觀層次。
5.2.2 幾何花園。
花園中的花池苗圃均切分為幾何圖案的形狀,具有簡練、醒目、形式感強的視覺特徵。欣賞五顏六色的花木,感受沁人心脾的花香,可調節鬆弛神經,讓人心情愉悅。植物的花、莖、葉的質感對觸覺也有刺激作用。一條細長的卵石旱溪貫穿整個花園,結合景觀架框景,形成獨特鮮活的景觀效果。幾何花園還引用了螢光塗料,將塗料塗到樹幹和花池上,在夜間可以營造螢火蟲飛舞的感覺,形成生動的美麗夜景。
5.2.3 中心下沉廣場。
中心設置較為對稱的矩形水池,形式規整,突出幾何形式美感,水池中橫穿坡道,保證交通。水池的兩側為緩坡下沉0.8m的廣場空間,緩坡兩側設置有防護柵欄,保證安全。西側下沉廣場中央設有樹池座椅,西側環繞高差草坪,營造疏林草地小環境,下沉0.8m的廣場方便居民親水,水池邊設置滲水鋪裝,東側下沉廣場設置大型矢量涼棚,營造光影的美感。
5.2.4讀書角。
讀書角為整個小區文化氛圍最濃厚的場所,西側設置林中讀書角,種植驅蟲樹木,為居民營造安全舒適的讀書環境。在雨雪天氣,可移步至東側設置四水歸堂讀書涼棚,涼棚的棚頂呈一定的傾斜角度,下雨時將雨水集中到讀書涼棚中央的水池中,可以形成一道靚麗的景觀;另外,自然界的鳥鳴、水聲、風吹以及雨打葉片聲也對聽覺有刺激作用,可以調節緊張的神經。經初期棄流後的雨水經過管、渠送至水池收集,經儲水池儲藏、調節、沉澱之後,可作為林中讀書角的灌溉用水。
5.3雙線之外
在「雙線」以外的其他景觀規劃設計形式,均為「雙線」規劃設計形式的提取與延伸。
5.3.1綠島與草坪。
在綜合樓與購物中心的入口處,有一處用於分散人流的綠化草坪,草坪中央設置置石,刻有綜合樓與購物中心的名字。綜合樓與購物中心的北側、西側與南側均設置停車場,方便遊客出行。從入口處向南側行進,可觀賞結合了燈陣的大型高差草坪,草坪上設置了光纖包邊的條石,夜間星光閃耀,營造燈光夜景,同時大型高差草坪還可以阻擋部分東南季風,改善小氣候。高差草坪以北主要為與木質步道結合的綠島碎片綠化,綠島上喬灌木結合,使景觀更有層次感。
5.3.2宅間綠地。
連接了住宅樓的宅間綠地也根據「雙線」的規劃設計形式進行分割與規劃,保證了整個小區景觀風格的統一性與居住小區景觀規劃設計的整體性。
參考文獻
[1] 劉裕榮,周鳴鳴,王安.城市居住小區景觀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2] 劉濱誼.現代景觀規劃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9.
[3] 陳焰.居住區園林地形設計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1.
[4]技術論壇:賦能夜遊經濟一景 觀照明技術與藝術融合[J]演藝科技,2019(08);:58.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