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小學數學教案範文合集九篇

2023年11月11日

- txt下載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範文合集九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第3、4頁內容,「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懂得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2.經歷探索有餘數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試商的方法和理解豎式計算的算理,並會用豎式計算。
  3.培養學生的操作、觀察、概括的.能力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與同學合作的態度。
  教學重點:
  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試商。
  教學準備:
  點子圖若干張,表格,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2顆糖,分給幾個人,每人分得同樣多,有幾種分法?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12÷2=6(人)12÷3=4(人)12÷4=3(人)12÷5=2(人)┄┄2(顆)12÷6=2(人)
  12÷7=1(人)┄┄5(顆)12÷8=1(人)┄┄4顆。隨機指一個有餘數的算式,讓學生說出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教師: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知道分均分的時候,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正好分完沒有餘數,還有種就是分後有剩餘的,但每次餘下的數都比除數小。有餘數的除法怎麼計算呢?今天我們學習。(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1.複習引新。
  (1)出示題:有6個桃,如果每盤放3個,可以放()盤。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6÷3=2(盤)
  豎式:
  答:可以放2盤。
  師:現在老師把題目改一下你會計算嗎?有7個桃,如果每盤放3個,可以放()盤。
  想一想,問題要修改嗎?
  2.教學試商的方法
  (1)要求學生根據題目意思列式,7÷3
  (2)小組討論:商是幾?你可以用你手中的小圓片代表7個桃子來分分看。
  你是怎麼找到這個商的?(請個別學生談想法。)
  (3)那麼7÷3的豎式該怎麼列呢?商和餘數該寫在哪兒?老師和你們一起來探討下吧。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談話:我們求商都是用乘法口訣來想。那麼同學們想一想;有沒有一句口訣是三()得七的?(沒有)再想一想:有沒有一個數和3相乘的積最接近7,但又小於7的?(有)
  7下面應該寫幾,為什麼?「6」表示什麼?
  師生在談話過程中完成如下板書:
  4.帶著問題看課本上的例題:
  (1)為什麼把一個桃子放在一邊?
  (2)為什麼商後面寫「盤」,餘數後面寫「個」?
  (3)豎式上各個數各表示什麼?
  (4)豎式中,商1或3行嗎?為什麼?
  5.嘗試完成「試一試」。
  (1)請學生說說題目的意思。(老師有17個氣球,分給5個同學,平均每人分幾個,還剩幾個?)
  (2)學生用剛學到的方法獨立計算。
  (3)交流:展示學生不同的豎式計算,可能出現下面幾種情況:
  ①商2餘7的②商3餘2的……
  思考討論:哪些商合適?哪些商不合適?為什麼?(師生共同分析原因)
  三、鞏固練習,形成技能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先用小棒擺一擺,再填空和進行豎式計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用投影儀展示某學生的豎式計算並讓他選兩題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試商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4題。
  讓學生說說題目的意思再做。
  四、課堂
  這節課學習了有餘數除法的豎式計算,有餘數的除法怎樣試商?(想幾和除數相乘接近被除數而又小於被除數。)在計算中要注意什麼問題?(餘數要比除數小。)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掌握連乘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學會能用兩種方法正確地解答.
  (二)通過分析解答應用題,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靈活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認真審題,初步滲透不變中有變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分析數量關係,用兩種方法解答.
  難點:第二種解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準備
  選擇合適的條件和問題,再算出來.
  (1)每層有4個教室.
  (2)每個教室有6盞燈.
  (3)每箱「可樂」有12瓶.
  A.12個教室裝幾盞燈?
  B.4箱「可樂」共多少瓶?
  C.3層有多少個教室?
  學生回答後,老師提問.
  這三道題為什麼都用乘法計算.
  (因為都是求幾個幾是多少)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1.鼓勵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求商的方法。
  只有經歷「從頭到尾」的探究過程,學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道理。因此,本設計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先動手分一分,並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過程及結果,為學生自主探究創造條件。再進一步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如果不用分一分的方法,還可以怎樣算出商?」,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慾望。在學生交流了幾種不同的方法後,重點指出可以用乘法口訣求商,更加簡便準確,讓學生明確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先進性。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去解決例2,加深學生對「用乘法口訣求商」這一方法的理解。
  2.利用直觀模型溝通乘、除法之間的聯繫,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對求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必須經歷從直觀到抽象的過程。因此,本節課教學注重引導學生對照直觀圖寫出3×( )=12,通過探索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溝通乘、除法之間的聯繫,讓學生理解求商的思路,掌握求商的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自主探究
  1.(課件出示教材18頁例1情境圖,講述猴媽媽給小猴分桃的故事)弄清題意,運用平均分的知識解決問題。
  (1)引導學生看圖並思考:猴媽媽可以給幾隻小猴分桃?
  (2)各小組動手分一分,並說一說分的過程。
  (3)小組合作,交流分的方法並列出除法算式。
  2.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1)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給4隻小猴。如果我們不動手分,還可以用什麼方法知道12÷3的商是多少。
  (2)小組合作,探究解題方法。
  (3)學生彙報並說明解題思路。
  預設
  生1:用12依次減3,4次正好減完。
  生2:1隻小猴分3個,2隻小猴分6個……依次累加,4隻小猴正好分12個。
  生3:12÷3等於幾,就是求12裡面有幾個3,因為3乘4得12,所以12裡面有4個3。
  3.揭示課題:同學們的方法都非常好,尤其是第三種方法,想3乘幾得12,可以用乘法口訣「三四十二」來解決,更加簡便準確。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板書課題: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4.引導探究,教學例2。
  (1)課件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讀題、審題並思考: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從圖中了解到的信息)
  (2)引導學生根據圖中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3)學生根據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教師隨之板書。
  ①每屜裝4個包子,裝了6屜,一共有多少個包子?
  ②一共有24個包子,每屜裝4個,可以裝幾屜?
  ③一共有24個包子,平均分裝在6屜里,每屜裝幾個?
  (4)引導學生列式解決問題,說一說算式的含義。
  (學生列出算式:4×6,24÷4,24÷6)
  (5)學生列出算式後,引導學生思考:每個算式的結果是多少?你們是怎麼算的?
  (6)學生彙報結果及計算方法。
  (用乘法口訣計算)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觀察、討論、判斷等活動中,經歷初步認識扇形的過程。
  2.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徵,能在圓中畫出扇形。
  3.體會扇形和圓的關係,感受扇形圖與名稱的聯繫。,
  教學重點:
  認識扇形以及圓心角和弧。
  教學難點:
  認識扇形以及圓心角和弧。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兩把摺扇(其中一把圓形扇)、畫有教材中四幅圖的小黑板;學生準備水彩筆、量角器、直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用摺扇作為導入新課的道具)同學們對摺扇並不陌生,能說說你們對它的認識嗎?
  像摺扇打開形狀(教師打開摺扇演示)的平面圖形,在數學上,我們稱之為扇形。(出示課題:認識扇形)對扇形你想了解哪些知識呢?
  學生自由討論,指名交流彙報。
  教師:同學們說的這些知識,我們今天一起來解決。
  二、探究新知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下圖,圓中的塗色部分與圓有什麼關係?
  它們是圓的一部分,扇形是由圓心角的兩條半徑和圓心角所對的弧圍成的圖形。形象地說,就是兩條線段和一段弧(曲線)圍成了扇形。
  1.認識圓心角。
  出示例3圖。
  教師在右圖的基礎上標出1,指出:像1這樣,頂點在圓心上的角叫作圓心角。
  提問:圓心角是由什麼組成的?頂點在什麼上?
  使學生認識到:圓心角是由兩條半徑和圓心組成的,所以圓心角的頂點在圓心上。
  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幾個角,讓學生判斷哪些是圓心角。
  教師接著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在圓上分別畫出圓心角是 、 、 、 的扇形,讓學生比較這些扇形的大小。使學生明確:在同一個圓中,扇形的大小與這個扇形的'圓心角的大小有關,圓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可以再次演示摺扇,同一把扇子,張開程度不同,扇面的大小就不同。
  2.認識弧。
  教師拿出圓規和直尺,先畫一個虛線圓,在圓上取A、B兩點,再用實線A、B兩點間的部分。(弧是圓上的一部分,這樣處理易於理解)
  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兩點間的實線部分是在什麼上畫出來的?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教材P110—111
  教學目的:
  1、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可能性,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鞏固本單元知識。
  教學過程:
  練習二十四
  第8題,擲骰子遊戲,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
  進行方法同第6題。
  第9題,[1]通過有趣的抽籤遊戲,讓學生體會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讓學生用「最不可能」和「最有可能」說一說其他兩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第10題,猜一猜
  [1]猜硬幣在哪個盒子裡。
  [2]簡單統計猜測情況。
  [3]揭示結果
  [4]說說為什麼猜錯的比猜對的多。
  第11題
  開放題,學生會有多種塗法,只要塗色後正方體的紅面比藍面多就可。
  小組合作,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和實驗情況,在全班交流。
  第12題
  讓學生設計一個,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課本第28-29頁的例5和例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數都是0」。
  2.能熟練掌握一位數筆算除法法則的基礎上,學會正確、熟練計算「商中間有零的除法」。
  3.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商中間有0的兩種情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我們來看一幅畫,樓老師給大家來講一個故事。
  孫悟空找來4個西瓜,說每人分一個。豬八戒非常積極說:「我來分。」貪吃的豬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饞了,他想反正有4個我吃掉一個吧,就這樣他一個又1一個把4個西瓜全吃完了,這下他怎麼分給孫悟空、沙和尚和唐僧啊?
  二.新課
  1、西瓜一個都沒有了,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誰會算?
  0÷3=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啟發學生想:根據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幾,就得想幾和3相乘得0。
  再讓學生想一想:0÷2=?,0÷4=? 0÷5=?……
  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數都得0。
  2、出示例題6
  309÷3=
  (1)要求學生按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法則列豎式進行計算。
  (2)當學生計算到十位時,教師重點指導:由於被除數是0,0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0和除數3相乘得0,0減0得0。
  (3)計算完畢後,向學生說明中間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並要求學生用虛線圈起來。
  (4)問:豎式中用3除0的這一步可以省略,那麼,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為什麼?(不可以省略,因為0起的是占位的作用)
  (5)現在,我們把這題用簡便寫法完整的做一遍。(找一同學板演)
  (6)鞏固算理:
  ①404÷4=11。討論:這題的結果正確嗎?商中的兩個「1」應在什麼數位上?為什麼?商的十位上為什麼要寫0?應該怎樣改正?
  ②做一做:
  402÷2 609÷3
  彙報、交流
  3、420÷3=
  先由學生獨立試做。
  彙報、交流
  明確:在除的過程中哪位不夠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4、試一試
  750÷5 980÷7
  對比例兩題,今天學習的除法有什麼共同點?(板書課題:商中間有0的除法)。在計算中應注意什麼?
  三、小結
  這節課,我們研究的是「商中間有零的除法」。你有什麼收穫?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數學第六冊第115頁的《對稱現象》。
  2、說教材編寫意圖
  這節課內容主要是結合生活情境和現實題材,從實踐到理論,再用實踐檢驗理論,層次分明,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認識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對稱現象的事物,讓學生初步感知對稱現象的基本特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後面的軸對稱圖形做好準備。
  3、說教學目標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今天,如何面向全體學生,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諧、全面的發展是制定課堂教學目標的主導思想。根據以上分析及課標要求,我擬定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目標:結合具體的實物或圖片,知道對稱現象的基本特徵;。
  能力目標:經歷觀察、討論、交流等活動認識對稱現象,培養學生的初步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會判斷對稱現象。
  情感目標:感知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對稱現象,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激發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4、說重難點
  重點: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對稱現象
  難點:認識對稱現象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使學生正確理解生活中的對稱現象的特徵,往往是很大一部分學生感覺比較困難的,因此將其作為難點。主要將採用「觀察發現——實踐驗證——操作應用」的方式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說學生
  學生學習本單元內容的基礎是他們已有了一些生活經驗及初步認識的簡單圖形,如學生已經的長方形、正方形、圓等幾何圖形是學習對稱圖形的知識基礎。對稱這一概念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還有些陌生,但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具有對稱現象的事物學生也看見過,對三年級學生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好動心理和實踐操作能力,所以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操作進行教學。
  三、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主要採用「觀察發現——實踐驗證——操作應用」的教學流程。
  為了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精心設計各個環節,創設問題情境,把教材內容與電教媒體有機地結合起來,化靜為動,激發學生探求新知慾望,同時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實踐等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能力。
  針對新課程教學思想,本節課的教學,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首先要營造一個愉快、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通過老師的語言、動作、表情,傳遞給學生一種親切、鼓勵、信任的情感意識,形成和諧的課堂氛圍,從而有效地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2、其次是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習興趣。採取的手段主要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初步感知。安排動手操作,驗證討論,讓學生帶著教師給出的問題邊自學,邊思考,達到學有所思,學有所獲的目的,這樣,可以做到既讓學生學習,又讓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
  3、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選取學生比較熟悉的題材和圖形讓學生觀察、操作,既有利於讓學生感受到對稱現象在現實生活中的存在,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又有利於學生對對稱圖形的認識。
  四、說教學程序
  總體思路 :「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成為課堂教學中重要的參與者與創造者,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秉著這樣的指導思想,在整個教學流程設計上力求充分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將教學思路擬訂為「初步感知——實踐驗證——操作應用」努力構建操作探索型課堂教學模式。
  1)、初步感知
  引入:同學們,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現象,大家要善於觀察、發現,從中就能學到很多知識,胡老師就從生活中學會了一個魔術,大家想不想看老師表演一遍?(想)(魔術:印花)
  老師把白紙貼在黑板上,用毛筆在紙上畫一幅畫,然後將紙對摺,提問:請同學們猜一猜現在會產生什麼現象?(兩邊一樣的畫)
  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兩幅畫,你發現了什麼?(兩邊一樣)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印花」魔術的方式引入新課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然後讓學生初步了解現實生活中存在的這種特殊現象,初步感知對稱現象的基本特徵是「兩邊一樣」。
  2)、探索新知。
  1、看一看:
  像這種沿著中間這條條摺痕對摺後,兩邊一樣的現象,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下面請同學們隨老師一起去看一看。
  (大螢幕展示常見的對稱現象,學生欣賞。)
  像我剛才所看到的這些兩邊一樣的現象,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對稱現象。(揭示課題:對稱現象)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觀察大量的現實生活的對稱現象,使學生認識到我們生活中存在許多這種對稱現象,通過學生的「看」,引出對稱現象的「兩邊一樣」同時揭示新課。
  2、折一折:
  請同學觀察老師給帶來的兩隻蝴蝶圖片(一隻對稱的,一隻是殘缺的),它們是不是對稱圖片呢?(一隻是,一隻不是)為什麼?(有一隻是兩邊一樣,有一隻兩邊不一樣)
  那麼我們又怎麼知道蝴蝶左右兩邊是不是一樣呢?(沿著中間這條線對摺,看能不能重合)
  請同學先說一說沿哪條線分開,蝴蝶兩邊一樣,然後請同學上台動手摺一折。
  我們通過對摺,看兩邊能不能重合,能重合的就說明兩邊是一樣的,這樣我們就可以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對稱的。
  提問:請同學看一看這兩隻蝴蝶,你更喜歡哪一隻?(對稱的哪只)為什麼?(因為它對稱的)為什麼喜歡對稱的?(因為對稱的很美)
  (板書:美)
  我們大自然中的很多事物都是很美,同學們一定要愛護它們,不要隨意破壞我們美麗的大自然。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為了驗證學生的觀察是否正確,學生剛才通過「看一看」看出對稱現象是兩邊一樣,通過兩隻蝴蝶進行對比來看,然後讓學生通過對摺,看是否能夠重合,從而驗證學生的觀察出「兩邊一樣」的正確性。同時通過兩隻蝴蝶的對比,引出對稱美,並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教育學生要愛護大自然。
  3、判一判。
  師:我們學過很多的平面圖形,請同學來判斷一下哪些平面圖形是對稱圖形,哪些不是對稱圖形?(出示長方形紙、正方形紙、圓形紙等)
  請同學上台折一折,看兩邊是不是一樣,能不能重合?
  得出:長方形、正方形、圓等是對稱的。
  (教師將對稱的圖形紙貼在黑板上)
  本環節在學生認識了對稱現象的基本特徵後,讓學生應用對稱現象的特徵檢查我們生活中的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圓等是否是對稱的,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找一找
  同學們知道了怎樣來判斷對稱現象,下面請同學來找一找我們校園裡的對稱現象。
  (1)出示校園操場圖
  學生觀察,並從中找出對稱現象,並說一說沿哪條線分開兩邊一樣。
  (2)找一找生活中的對稱現象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圖形或物體都是對稱的,你能找一找嗎?請同學之間相互說一說。
  (學生討論,尋找生活中的對稱現象,再請學生說一說。)
  (教室兩邊的窗戶、坐的凳子、黑板、人的兩隻眼睛、兩隻耳朵、伸出的雙手等)
  師:同學們,伸出你的手,它們是對稱的嗎?你能用我們的手做出一些對稱的.動作嗎?
  (學生比出各種各樣的動作,如:學小兔、舉雙手、做有趣的舞蹈動作等。)
  師:同學們,對稱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同學們剛才所說的對稱現象,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生活中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對稱現象?(對稱很美)
  本環節是讓學生找一找我們生活中的對稱現象,使學生意識到我們生活中大量存在對稱現象,並讓學生體會到因為對稱美,所以生活中才會有這麼多的對稱現象。
  5、做一做。
  師:同學們,我們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都是那麼美麗,我們要學會利用對稱,美化我們的生活。下面請同學隨老師一起來動手製作一些美麗的對稱圖形呢。
  (1)畫
  先將紙對摺,將一張複寫紙夾於中間,任意在紙上畫一幅畫,請學生猜想打開後會產生什麼現象?(兩幅一樣的畫)
  請幾名學生上台動手畫一畫。
  (2)剪
  先將紙對摺,先用筆畫一些簡易圖形,然後沿邊線剪開,得到一些對稱圖形。(如衣服、花瓶等)
  請學生上台剪一剪。
  (3)折
  學生拿出老師先發的紙,自己動腦折出一些美麗的對稱物體來。
  選擇優秀的學生作品,進行展示,並做出評價。本環節設計了「畫」、「剪」、「折」三種簡單的製作對稱圖形或對稱物體的方法,主要是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和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之中,同時又應用於生活。
  五、課後小結
  師:同學們,通過同學們開動腦筋,做出了這麼多美麗的對稱物體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什麼問題?
  (我知道了什麼是對稱,我認識了生活中許多的對稱現象)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今天我們不但感受到了對稱美,而且還能創造對稱美。其實呀,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同學們注意去觀察、發現,從中就能學到很多數學知識。
  1、遵循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指導學生操作、觀察、引導概括。
  2、注重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3、學生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
  回到課前引入的話題: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同學們注意去觀察、發現,從中就能學到很多數學知識。數學知識由具體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體,在這樣周而復始的過程中,學生在獲得了從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識的飛躍過程。
  六、板書設計:
  為了將教學重、難點清晰的呈現學生面前,利於學生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我將板書設計如下:
  對稱現象
  印花
  印花
  兩邊一樣——美
  板書設計主要體現本課的知識重難點,使學生認識到對稱現象的特徵是兩邊一樣,更著重體現出對稱的美。
  七、全課設計意圖:
  本節課的總體設計體現了數學知識來源與生活,紮根與生活,又運用與生活。教學中注重學生在課堂上親手實踐,親自體驗,主動探索,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練習體現了層次性,知識技能得以落實與發展。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生親身體驗和經歷中初步建立1噸的概念。
  2、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簡單的轉化。
  3、培養學生的觀察、想像及操作的能力,對學生進行數感的培養,激發求知慾。
  4、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這節課是在教學了克、千克、噸這三個重量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的探索教學。1噸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讓學生準確感知1噸的重量,一向是教師們冥思苦想的一個問題。而引導學生建立1噸重的質量觀念恰恰是本節課的重點。於是我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學習和理解數學、聯繫生活在體驗中學習數學。
  第一個環節: 教學1噸有多重, 特別是"1噸"的現實意義是教學的難點。如果沒有相應的經驗支撐,純粹記憶1噸的概念是無意義的.。因此本節課設計了一個學生樂於參與,容易參與的活動。全體學生在經歷了470克——1千克200克千克——5千克——10千克(1噸)的感受過程(很輕——輕——重——很重)。整個過程環環相扣,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鬆從遊戲中感受。通過用噸作單位的物品的展示和為什麼不能帶這樣的物品到現場的提問,以及與帶來的物品比較初步感受到用"噸"作單位的物體是很重,很大的。
  第二個環節: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實踐作業《一噸有多重》在合作者用到了推算,精算,和估算,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並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第三個環節:小組彙報合作結果,讓學生用準確、完整的語言來彙報小組推算的過程。用課件出示給學生從視覺上帶來更大的衝擊力。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想像及推算的能力,對學生進行數感的培養,激發求知慾。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創設情境,揭題導入
  一、創設情境,揭題導入
  (1)感受
  師:我們玩一個猜一猜的遊戲,老師準備了四樣物品,分別是一袋大米、一盆花,一個籃球、一個鉛球。它們的重分別是470克、1千克200克、10千克、5千克,誰能來拎一拎,猜一猜給他們找出對應是物品。
  師:你能來說說你是怎麼猜的
  師:一噸的物品你能拎起來嗎,
  生1:太重了,拎不動
  師:那麼一噸有多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一噸有多重?》(出示課題)
  活動2【活動】小組合作、探究實踐
  二、小組合作、探究實踐
  (1)、實踐
  師:老師這裡有四樣物品,請同學們選擇一樣物品的重量進行推算,算一算多少個這樣的物品的重量大約是一噸,也就是1000千克。並在課堂上完成這張 實踐作業。
  師:小組內先商量一下,你們選擇哪個物品的重量?
  生:10千克、5千克
  師:為什麼不選這兩個?470克和1千克200克
  生:不好算。
  師:辦法總比困難多,想一想怎樣把它變成容易算的?哪個小組願意來挑戰困難?
  師:鼓勵表揚
  師:出示小組合作要求,請同學上前大聲閱讀並逐一解釋要求
  生:小組合作
  (2)交流感受
  小組合作完畢
  師:那組願意上來交流你們的想法?
  生1:10千克 10個10千克就是100千克,100個10千克就是1000千克,
  師:我們來看大螢幕,(出示動畫演示)
  10個10千克就是100千克,100個10千克就是1000千克,
  生:2:2個5千克時10千克,20個5千克就是100千克,200個5千克就是1000千克就是1噸。
  生3: 1千克200克看成1千克,10個一千克就是10千克,100個1千克就是100千克,1000個1千克就是1000千克。
  生4:470克約是500克2個500克是1千克,20個500克是10千克,200個500克是100千克,20xx個500克就是1000千克。
  活動3【練習】練習
  師:出示課件動畫演示如果老師把20個籃球裝一筐,能裝多少筐呢?
  活動4【講授】小結
  師:今天我們通過掂一掂。算一算感受了一噸的重量,在生活中還有更多有趣的數學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索。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設計說明
  噸這個質量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觸,不易直接感受,因此在本節課,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組織算一算、估一估等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感受和體驗質量單位噸。
  1.創設情境,豐富學生對噸的感性認識。
  三年級的學生,生活經驗很少,接觸這些質量單位的機會更少。針對這種情況,光靠教師的講解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創設學生喜歡的情境,充分利用PPT課件,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主動接受信息,豐富學生對噸的感性認識。
  2.結合已有知識經驗,讓學生利用各種推理方法來解決問題。
  在學生認識了噸,掌握了噸與千克的關係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獨立完成例8,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利用各種推理方法來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一猜同學或老師的體重。
  2.講故事。
  張伯伯的農場今年獲得了大豐收,收穫了好多的大米,張伯伯要把這些大米裝在袋子裡,準備運到城裡出售,他會選擇什麼樣的車呢?
  設計意圖:通過猜測遊戲和故事引入課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師生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噸。
  (1)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張伯伯要運送大米,選擇貨櫃和火車運送,你知道它們分別能裝多少噸貨物嗎?(學生看車廂上的`數,說出它們的載質量)
  (2)1噸到底有多重呢?還是讓這些大米告訴我們答案吧!
  課件出示: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學生通過計算得出:10袋大米重1000千克。
  (3)揭示課題:這10袋大米的質量就是1噸,噸是比千克還大的質量單位。(板書:1噸=1000千克)
  2.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
  (1)在班級里找到一名體重約25千克的同學,問:10名這樣體重的同學大約共重多少千克?
  40名這樣體重的同學呢?(指出:40名這樣體重的同學大約共重1噸。然後讓班級的40名同學到前面站成密集隊形,體會1噸的視覺效果)
  (2)讓學生完成課堂活動卡,豐富對噸的感性認識。
  (3)聯繫生活實際,找一找質量是1噸的物體。
  (4)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什麼情況下用噸作單位。
  (計量鯨、大象的體重,計量煤炭、建築用的沙石的質量等)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