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初中語文《小石潭記》優秀教案範文

2023年11月13日

- txt下載

初中語文《小石潭記》優秀教案範文


  教學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疏通文意,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 通過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語言與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點。掌握抓住景物特徵加以描摹的方法 ,提高品讀鑑賞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預習課文,在工具書、注釋、老師指導等幫助下掃清閱讀文字障礙。
  2、 細讀課文,合作交流掌握課文景物特點和寫景手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體會作者筆下的小石潭之景,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領略文中自然風光的美。
  2、結合作者生平,理解小石潭美景背後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細緻分析小石潭景色,感受自然風光的美麗,掌握描寫景物、遊記的方法。
  難點:
  1. 部分寫景手法的理解。
  2. 作者借景抒情傳達的孤獨、鬱悶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不少的文人用他們的筆墨描寫過優美的山水,比如說我們以前學過:
  唐 杜牧《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酈道元在《三峽》中也有“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這樣引人入勝的景色。可以說優美的山水詩文不可枚舉,那麼今天讓我們跟隨柳宗元一起走進小石潭,看看又是怎樣的一幅山水畫呢?他又是怎樣的心情寫下這篇遊記的呢?
  (二)初讀課文
  檢查預習情況
  1、上課之前呢,已經讓同學們預習了課文,同學們這篇文章哪些字詞需要我們格外注意呢?
  伐竹取道,下見(jiàn)小潭
  卷(juǎn)石底以出,為坻(chí)、為嵁(kān).
  青樹翠蔓(wàn) 參差(cēn cī)披拂
  佁(yǐ)然不動,俶(chù)爾遠逝,往來翕(xī)忽。
  犬牙差(cī)互
  悄愴(qiǎo chuàng)幽邃(suì ).
  為坻(chí)為嶼(yǔ),為嵁(kān),為岩:成為水中的高地,成為小島,成為突出的石頭,成為岩石。
  佁(yǐ)然,呆呆的樣子。
  蒙,覆蓋。絡,纏繞。綴,連結。
  俶(chù)爾,忽然。
  翕忽:輕快敏捷的樣子。翕:迅速。
  悄愴,寂靜得使人感到憂傷。
  2、在掃清文字閱讀障礙的基礎上讓我們一起來聽一遍錄音,初步感受一下柳宗元筆下的小石潭之景。
  大家是不是還沉浸在優美的音樂和深情的誦讀中呢?老師也是。聽完錄音之後,請問同學們文章那些段落是寫景的呢?
  寫了哪些景物呢?(水、石、樹、魚、源、岸、環境)那麼,有水,有魚,有樹等等,你們能感受到小石潭給你什麼樣的感受呀?大家利用一下你們的詞彙儲備。
  (秀麗、寧靜、生機盎然等等、、).
  (三)精細研讀
  好的,大家都說的很好,總之小石潭是秀麗的,深深地吸引著我們。一篇好的文章就如同一杯香濃的茶,我們光聽光讀還不夠,那我們一起來細細品味文字,感受這小石潭到底怎麼個美。
  ●發現小潭: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段,大家一起讀一遍好嗎?
  1.讀完了這段,誰能告訴我柳宗元和同伴們是怎麼發現小石潭的呀?
  請用譯文回答。(隔著茂密的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身上佩帶的玉佩、玉 環相碰發出的清脆聲音,我的心情也歡樂起。)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一整塊石頭做為潭底,靠近岸邊,有一圈從潭底周圍突出水面的石頭,成為坻、嶼、嵁、岩各種不同的形狀。)“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就是作者對於池潭上景物的描繪了。有青翠的樹木和翠綠的藤蔓,它們相互纏繞、連結,組成一個綠色的網,點綴在小潭的四周,參差不齊的枝蔓,隨風擺動。這潭上的描繪僅12個字,便將小石潭周圍的極幽極佳、生機盎然的的景致展現在人們面前,令我們愈加覺出小潭的美妙。
  3.這一段寫景用了什麼寫法?
  明確:
  先聞其聲,後見其形,用的是"移步換景"的寫法。 作者採用的是“移步換景”的手法,在移動變換中引導我們去領略各種不同的景致,具有極強的動態的畫面感 (作者寫發現小潭,用了哪些準確的動詞?明確:用"隔"、"聞"、"伐"、"取"、"見'等動詞,寫出發現小石潭的經過).
  ●潭中景物:
  1.第二段寫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麼寫法?
  明確:
  描寫了潭水、游魚,用的是特寫鏡頭。
  2.潭水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明確:
  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通過具體景物,用靜止和活動的畫面來寫,不作一點抽象的說明,整段話沒有一個字寫到水,只是描繪出一幅畫面,但又無處不在寫水。你看魚兒在水裡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沒有憑依一樣。這就寫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陽光照下來,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了,這就更顯出了水的清澄。這裡雖然沒有正面寫水,可是通過對魚兒、日光和影子這些具體東西的描繪,真正地寫出了水清。就像畫家在畫風的時候,用樹枝飄向一邊表示風一樣,是一種形象化的表現手法。這種寫景的方法叫側面描寫。 3.我們再看看作者是怎樣寫魚的?這段描寫滲透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
  作者採用動、靜相結合的方法,作者把自己快樂的心情加到魚兒身上,好像魚兒也像人那樣會感到快樂似的。
  這一段,作者採用了與第一段不同的手法,變“移步換景”為“定點特寫”。這是全篇中極為精彩的一段。特別是對水中游魚的描寫,正側描寫更是栩栩如生。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這是一幅極美的畫面。在水中遊動的魚兒,不像是在水裡,而是像在空中遊動。太陽光照下來,魚兒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頭上。從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寫魚,但透過字面,卻令我們不能不對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極深的印象。這種游魚和潭水相互映襯的寫法,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下面,作者進一步對魚兒進行描述。先是魚兒靜止地一動不動,忽然,有的魚飛快地竄向遠處,一會兒游到這兒,一會兒又游到那兒,好像是在與遊人一同享受著快樂。讀到這裡,人們又不能不從游魚聯想到作者的歡悅心情。這種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寫法正是這篇散文的一個突出特色。
  ●小潭源流:
  1.問:第三自然段描寫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麼特點來描寫?
  運用什麼修辭方法?
  明確: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的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兩個比喻,一靜一動準確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徵。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向西南望過去,一條小溪逶迤而來,形狀像是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又像是一條蛇在遊動,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小溪兩岸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犬牙相錯。這裡,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來形容小溪的形狀,用狗的牙齒來形容小溪的兩岸,使我們倍感形象逼真。
  2.對前三段的總結:對小石潭究竟美在哪裡的一個總結
  水——清、脆、冽
  石——奇
  樹——翠
  魚——靈 、樂
  源——幽深 、神秘
  岸——曲折、蜿蜒,參差
  ●潭中氣氛:
  1.小石潭既然這麼美,大家覺得柳宗元是不是一直陶醉在其中,心情愉悅呢?
  從哪裡看出來?
  明確:
  不是。坐在小石潭上,四周環抱著密密的竹子和樹木,非常寂靜,見不到人,令人神色淒涼,骨徹心寒,精神上也不免悲愴幽涼。因為它的境況太幽清了,不適宜讓人長久地呆下去,便題了字後離去。
  2.那老師就有疑問呢?前三段不是把小石潭寫的美不勝收,為什麼突然作者就有了一種悲愴幽涼之感呢?難道真的僅僅因為“”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其實人們往往內心悲傷時,表面上看不出來,但一經淒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就又會流露出來。古人所說“觸景傷懷”就是這麼回事兒了。柳宗元也是這樣,他所流露出來的憂傷悲涼並不是沒有緣由的,一定是與他的生平遭際有關,那究竟是什麼樣的生平遭際讓他憂傷抑鬱呢?
  3. 下面呢,就由老師介紹一下詳細地介紹一下柳宗元生平,同學們邊聽邊思考,老師剛剛的疑問。
  柳宗元,唐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年輕的時候才華橫溢,躊躇滿志。20歲考中進士。為官多年,他對政治的腐敗黑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漸萌發改革的願望,隨後與好友劉禹錫共同成為王叔文改革派的重要成員。但是由於順宗皇帝下台,革新失敗。憲宗皇帝後,柳宗元被貶到永州。永州地處湖南省和廣東省交界處,荒遠偏僻,在永州艱苦的貶謫生活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被貶後,他的政敵仍不肯放過他,造謠誹謗,人身攻擊不斷。在永州苦呆了十年後來又被改貶到更為荒涼的柳州,四年之後痛病無情地奪去了他年僅47的生命。而本文《小石潭記》寫於作者被貶永州時,與其他7篇遊記並稱“永州八記”。
  同學們,現在請你們各抒己見,談一談老師先前留下的問題。
  (學生各抒己見,老師適當點評,要個學生足夠的時間表現).
  (四)研讀課文
  學生4人一組,開展討論,推薦代表在全班發言。
  1、文章是按照怎樣的順序組織材料的?
  明確:
  作者以遊蹤為序採用移步換景,依序寫景組織材料。寫小石潭,先寫“聲”(水聲),後寫“形”(潭中景物),寫潭中景物又先寫“近觀”(水、石、樹、魚),後寫“遠望”(水源),最後概寫環境,引發感觸。
  2、課文是按遊覽的順序來寫,條理十分清楚,請說說本文寫作思路。
  明確:
  發現小潭(聞聲—見形).
  潭中景流( 溪身——岸勢 ).
  潭中氣氛(氣氛——感受).
  3、文章在寫景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
  作者善於抓住事物特徵,用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既肖其貌,又傳其神,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如臨其境。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環境結合起來,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拓展延伸
  有人認為書上課文插圖不能足以反映出小石潭的美景,請你根據課文內容,結合你的理解為課文再創作一幅你滿意的插圖。
  教師小結
  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在這裡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暫時擺脫抑鬱的心情。然而,從山水中得到的快樂畢竟是短暫的,一經幽靜淒清的環境觸發,觸景傷懷。憂傷孤寂的心情又必然占據心頭,無心再賞這種美景,覺得倒不如及早離去,免得心中更為苦楚。想當年那個才華橫溢,躊躇滿志的年輕人何至於此種境地,一切恍如隔世。於是我們結合柳宗元生平再來看小石潭之景不免扼腕嘆息,天妒英才,時運不濟,命途多舛。
  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探究本文寫作手法, 借鑑本文的寫法,描寫一處你熟悉的旅遊景點,寫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寫出景物的特徵和你的感受。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