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有關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範文7篇

2024年01月04日

- txt下載

有關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範文7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後更好的工作發展,一起對今後的學習做個計劃吧。我們該怎麼擬定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認識行、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在繪畫方面,已經掌握了繪畫中的近大遠小的規律,繪畫水平有所提高。製作課中學習了簡單的立體物的製作,鍛鍊了學生的動手製作能力。對美術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像力和創造精神。
  二、 全冊教材分析
  本冊美術教材共有20課,分造型與表現、設計與應用、欣賞與評述、綜合與探索的課型。各部分內容相互聯繫,使學生在原有的美術知識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了解美術內容。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學習色彩的各部分的內容,了解色彩的色相、明度等內容。
  難點:培養學生的對繪畫中透視現象的認識,提高學生繪畫中的空間感。
  四、新課標對本冊教材的要求
  1、通過不同形式的繪畫學習,使學生了解美術的不同特性,認識美術,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美好事物的表達能力,發展形象記憶能力和創造力。
  3、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慾望。
  五、本學期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在繪畫中,使學生了解繪畫的不同內容,掌握不同的繪畫形式。如,壓印畫,刮蠟畫,彩筆畫等。
  在製作中,學習簡單的製作方法,鍛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學會自己製作課程表,會用剪刀等。
  2、過程與方法
  培養觀察能力,提高形象思維能力和手工製作能力。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良好習慣,形成初步的人像寫生能力,為以後的主題創作打好基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美術,提高學生對美的認識,學會正確的欣賞美術作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藝術的情感。
  六、 完成教學目標的措施:
  1、課堂上應給學生創設一個寬鬆開闊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改變課程評價過於強調甄別與選擇的功能,推行發展性評價,提倡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個性。課堂教學中注意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在教師的關愛中學習,在玩中學,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
  2、在教師方面應該做學生的組織者、促進者,充分怎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去實踐、去思考、去探索、去討論、去創作,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想像力創作作品。
  3、加強示範,並充分利用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范畫、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增強學生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4、 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憑藉自己主動建構知識與活動,去與他人互動,與環境互動,與人類文化互動,達到自身進一步發展的目的。要尊敬和愛護學生,對每個學生的創造成果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尊重。
  5、注重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中成長發展創新思維和能力。要幫助學生獲得親身體驗,形成喜愛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激發創新的慾望。
  6、教師聯繫各學科的課堂要求,根據美術課的自身特點,明確地向學生提出正確的學習態度,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7、利用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直觀性演示,動作要規範化,給學生以楷模,學習正確作畫方法,充分調動起學習氣氛。
  8、應將學習內容與生活經驗緊密聯繫起來,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術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七、教學進度:
  第一周:第1課
  第二周:第2課
  第三周:第3-4課
  第四周:第5-6課
  第五周:第7-8課
  第六周:第9課
  第七周:第10課
  第八周:第11課
  第九周:第12-13課
  第十周:第14課
  第十一周:第15課
  第十二周:第16課
  第十三周:第17課
  第十四周:第18課
  第十五周:第19課
  第十六周:第20課

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學生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年齡 處於發育時期,身體發育較快,男女差別較大,男生活潑好動,表現欲強;女生由於發育的原因,很少參加激烈的運動項目,但考慮到某些女生的天性,要因勢利導,加強男生的身體素質練習,培養女生積極參與體育鍛鍊的習慣,使男女均衡發展。
  二、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具有主動、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和行為,表現出樂於學習和對體育活動的濃厚興趣,並在活動中具有展示自我的願望和熱情,體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
  (2) 過體育鍛鍊,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的興趣和愛好,形成鍛鍊的習慣。
  (4)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三、教學重點及難點
  (1)重點是田徑的投擲與跳遠及民族傳統體育的武術。
  (2)難點是耐久跑的呼吸,跨越式跳高的助跑與起跳,過杆。
  四、教學措施
  (1) 只研究和強調教師的教法,而忽視學生的學法的傾向,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如果把體育學習理解為只是教師的講解與示範,學生模仿教師的動作,強調了教師的教法研究,忽視了學生學法的探索,只管教的怎麼樣,不管學的如何,必然不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利於提高教學質量。因此,要重視學生學法的研究與探索,不僅要研究教法與學法,而且要研究教法與學法的變化;不僅要研究學生的「學會」,而且要研究學生的「會學」。
  (2) 在教學中多運用遊戲作為方法、手段,為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培養和激發學習的興趣性和積極性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如主題式教學法、情景式教學法等充分發揮遊戲和遊戲法的功能與作用,激發學生的學與練的興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效果。
  (3) 著學生身體和年齡的增長,可多採用一些對抗性的遊戲。小學生好勝心強,可採用一些教學比賽,以增強學生鍛鍊身體的效果。因材施教,分組時採用男女分組或按身體素質分組,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運動中享受到鍛鍊的樂趣。

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五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與三、四年級教材結構體系基本一致,都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按照兒童個人、兒童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家鄉(社區)生活,以及兒童與祖國、兒童與世界生活等生活領域的不斷擴大為主線,設計教材的體系結構。
  全書共有五個單元,分別是《讓心靈比天空更博大》《我們都有發言權》《鄉村新發現》《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是炎黃子孫》共有21個活動主題(二級標題),34個活動內容(三級標題)。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大多數比較沉靜,雖然都比較聰明,且沒有多少後進生,對一些知識掌握的也比較好,但是過於安靜,安靜到幾乎懶惰的程度――提出問題思考時,沒幾個舉手的;讓他們自由讀書學習時只是默默地看,既不出聲也不舉手,課堂氣氛過於沉悶,老師無法知道他們學習的結果如何。經過極力鼓動能夠舉手回答問題的不超過四人。也許這是班風問題,他們只有在布置部分寫的任務時才樂意完成,自我表現意識過於淡薄。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是我努力的目標。
  三、教學目標:
  1、用心發現每個人的優點,學會讚揚別人;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知道尊重他人,學會理解寬容和幫助他人。
  2、知道「人人享有發言權」,具有主人翁的精神,積極參與班級、學校、社會的管理和活動,做個優秀的小公民。
  3、了解鄉村的新變化,學習他們的致富經,貼近並關心農民的生活。
  4、領略祖國的美好山河,了解民風民俗,熱愛祖國。
  5、了解中國的祖先,了解歷史,建立歷史名人檔案。
  四、教學重難點
  1、重視學生的差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創設不同的活動形式和表達機會,激勵學生參與,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的表達實踐,獲得成功的愉悅。
  2、時刻關注潛能生,從行為舉止上多提醒。
  3、嘗試通過「角色轉換」使潛能生產生向上的願望,以獲得「角色期望」的效果。
  4、在教學工作中,時時刻刻關注潛能生,給潛能生的進步予以及時的鼓勵;
  5、賞識潛能生的閃光點,必要時甚至是放大閃光點,讓他們找回自信,逐漸進步。
  五、教學措施
  1.精心設計和組教學活動,上好每一節常規課,提高課堂效率;
  2.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利用媒體收集信息
  3.及時檢查學生在家的自學情況。
  4、在與學生共同開展的學習活動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創設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去關注生活,發現、探究並嘗試自己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基本的是非標準基礎上,允許他們在多元價值中做出不同的選擇,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差異,關注「邊緣兒童」,對學生進行開放的、發展的、鼓勵的評價,幫助他們感受成長的愉悅。
  5、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地培養兒童的品德和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
  6、低姿態,與學生平等對話,傾聽他們的需要,尊重學生的體驗和判斷,不用既定的結論代替學生的思考。和學生交朋友,勇於承認自己的缺失。
  7、關注生活,開闊視野,勤於學習,不斷吸收時代的信息,與時俱進,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探索和創新。
  8、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自身的特點、具體情況和學生的實際,對教科書內容和順序進行調整,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
  9、注重學生和社會的聯繫,讓兒童「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
  六、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讓心靈比天空更博大4課7~8課時
  第二單元:我們都有發言權4課7~9課時
  第三單元:鄉村新發現6課11~12課時
  第四單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3課6~8課時
  第五單元:我們是炎黃子孫4課7~8課時

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8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23人。大部分同學都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整個班級學習風氣良好,同學之間能相互團結互助,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紮實。但有個別同學基礎較薄弱,學習積極性不高。習作方面還不錯,能大膽想像、自主作文,本學期將繼續努力,力爭教學質量再上新台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精選課文,將課文又分為精讀、略讀、選讀三類。本冊共有32篇課文,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1篇,選讀課文4篇,其中保留了原教材21篇課文,新選了11篇內容豐富、時代感強的課文,其中《夕照》、《迷人的張家界》、《秋天的懷念》、《地震中的父子》、《三峽之秋》、《軍神》、《一件運動衫》、《海豚救入》、《珍珠鳥》、《大瀑布的葬禮》、《北京的四合院》及古詩等是新選入的課文。
  本冊教材對課文的編排,注意訓練的整合和訓練的循序漸進,將課文分為8組,每組一般有3――4篇課文,在每組課文之前安排了「導讀」,在每篇精讀課文的全面安排了「預習」,後面編寫了「思考―練習」,在略讀課文前面安排了「閱讀提示」,在每組課文之後編排了「積累―應用」,本冊沒有2個重點訓練項目,它們是《體會句子含有的意思》、《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分別安排在二、五組中。
  每組教材一般應四部分組成
  1、導讀。安排在每組課文之前,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示簡要地說明在學習中要注意的問題,使教師和學生在教和學之前對整組教材的內容和要求有一個總體的了解。
  2、課例。包括課文、預習或閱讀提示以及思考練習
  課文。課文的內容具有思想性,語言具有典範性,每組中的內容或形式上有一定的聯繫
  預習。要求學生先讀讀課文,大體了解課文的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查讀有關資料等
  思考。練習,安排在每篇精讀課文之後。一般有了3――4個題目,標有「△」符的是選做題,體現教材的彈性和課內外的結合。
  閱讀提示,安排在每篇略讀課文之前,一般提出1―2個思考題,側重在理解內容,提示閱讀方法或引導學生從閱讀的文章中擴展開去。
  3、讀寫例話,安排在一組課文之後,是對訓練重點的歸納概括和小結。
  4、積累、運用安排在一組課文或讀寫例話之後,每個「積累運用」大致包括以下四項內容:讀讀背背、閱讀,口語交際活動。本冊的實踐活動分別安排在第三、七兩組中。
  「積累運用」實際上是由原有「基礎訓練」改變而來的,教材中不再安排字、詞、句的單項訓練,而是在整合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理解語言,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積累運用」中安排的第一項「讀讀背背」側重引導學生在了解中華優秀文化的同時,積累語言;第二項「閱讀」,通過閱讀成語故事或其他短文,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增加文化底蘊,培養獨立閱讀能力;第三項「口語交際」,旨在交流互動中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第四項「習作」,適當降低了作文教學的要求,減少了命題作文,增加了想像作文和寫應用文的比重,以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應用文的作文能力;「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語文綜合能力。
  由導讀到「積累應用」,體現了由實踐到認識再到實踐的過程,由上一組教材到下一組教材,體現了循環往復逐步提高的訓練過程。
  三、教學目的要求
  1、能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
  2、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學習230個生字,其中160個能讀准子音,認清字形,了解在語言環境中的字義,並能正確書寫,會認70個生字,只要求讀准子音,不要求會寫。
  3、能聯繫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或查字典理解詞語意思,特別是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中運用,學過用詞造句的方法,把對詞句的理解、積累和運用的訓練結合起來,使他們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4、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領會有一定內涵的詞句,體會其表達效果,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斷,能藉助字典或有關資料獨立閱讀程度適合的讀物,了解主要內容,學習瀏覽,能根據需要收集有關資料,逐步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鼓勵探究形閱讀,本學期課外閱讀不少於20萬字。
  5、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討論問題能講清自己的意思。
  (2)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可,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並能簡要轉述,說話要有禮貌。
  6、寫作
  能抓住重點觀察事物,養成勤於觀察思考和樂於動筆的習慣,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內容比較具體,有一定條理、有真情實感的簡單的記實作作文和想像作作文,學寫讀後感和縮寫課文,練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40分鐘能完成不少於400字作作文。
  7、實踐活動
  (1)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學習是非善惡。
  (2)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3)策劃簡單的社會活動,對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習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8、寫字
  (1)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2)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四、教學措施
  1、要以《大綱》和《課標》為指導,以培養目標為主旨進行教學,保證教學不偏差。
  2、要在低中年級詞句訓練的基礎上提高訓練要求,加強對詞句的理解,積累和運用的訓練,把三者有機地整合起來。
  3、注意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重視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啟發學生閱讀、思考和討論,切實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讓學生學到讀書、作文的方法。
  4、加強朗讀的指導訓練,注意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
  5、注意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在口語交際和實踐活動中,應注意學生各種能力的發展培養,爭取全面進步。
  6、根據學生實際,創設一個輕鬆活潑的習作環境。
  7、加強寫字的指導,特別是毛筆字的書寫。

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5


  本學期,我所任數學學科的教學工作以課改新理念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及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能力為重點,以改革課堂教學為突破口、積極實踐"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膽創新中學習,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現制定本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現狀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4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9人,部分的學生學習態度端正,學習習慣較好,空間觀念較強,上課時能積極思考,能夠主動,創造性地進行學習。但有部分學生能力較差,惰性較強,思維能力較差,應有的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學生的成績存在明顯的兩極分化,學困生的面還比較大。針對這些情況,本學年在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加強學困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指導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體成績。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學內容包括,小數乘法,小數除法,簡易方程,觀察物體,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等。
  (一)小數乘法,這單元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的四則運算,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小數乘法可以先轉化為整數乘法來進行計算,然後現再採用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因數和積中小數的位數,找出它們的關係,然後利用這一關係,準確找到積中小數點的位置,從而總結出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小數乘法算理的理解和表達
  教學措施:1、重點引導學生用轉化的方法學習小數乘法
  2、教學時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機會,幫助學生對計算的過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釋。
  3、在組織學生自主小結小數乘法計算方法的同時,應注意引導他們去探索因數與積之間的大小關係的規律。
  4、充分利用課本中主題圖的數學信息,創設學生喜歡的情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計算的興趣。
  課時安排:8課時
  (二)小數除法:可以根據小數點處理方法不同,分成兩種情況,一種是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另一種是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要通過商不變的性質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來計算,所以小數除以整數是學習小數除法計算的基礎。教學時要重點突出怎樣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
  教學重點:小數除法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小數除法的算理及理解,商的小數點定位問題。
  教學措施:
  1、注意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好基礎。
  2、聯繫數的含義進行算理指導,幫助學生掌握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3、在探討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教師不要急於告訴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要關注學生的想法,在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的基礎上,再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通過學生的相互啟發,相互影響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4、指導學生進行練習時,要關注對學生解題思路的指導,同時還關注學生的一些解題技巧,從而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課時按排:11課時
  (三)觀察物體,學生日常生活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觀察物體的感性經驗,通過第一段的學習,已經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本單元在此基礎上,通過觀察較為抽象的幾何形體、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使學生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或兩個及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係和形狀。
  教學重點:正確辨認從不同的方向所觀察到的物體的位置關係和形狀。
  教學難點:正確辨認從不同的方向所觀察到的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係和形狀。
  教學措施:1、充分用教具和學具進行直觀教學,通過觀察和學生動手搭配,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力和思維能力。2、切實組織好課堂活動,讓所有的學生都真正地,實實在在地進行觀察和操作,同時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意見,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啟發。
  教學課時安排:3課時
  (四)簡易方程:這單元內容在學生學習一定的算術知識(如整數、小數四則運算及其應用),已初步接觸了一點代數知識(如用字母表示運算規律)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其意義表現在:1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2、有助於鞏固和加深理解所學的算術知識。3、有利於加強中小學數學的銜接。其中用"是學習方程的基礎,"是學習"的基礎,"則是"的發展。
  教學重點:用字母表示數和簡易方程的解法
  教學難點: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係;簡易方程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運用。
  教學措施:1、關注具體實例,發揮具體實例對於抽象概括的支撐作用,及時引導學生超脫實例的具體性,實現必要的抽象概括。
  2、教學時,充分用好教材資源,進而從本地、本校的特色出發,適當補充一些學生身邊的題材,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3、培養學生規範書寫和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
  4、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同時注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教學課時安排:12課時
  (五)多邊形的面積。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它們是進一步學習圓面積和立體圖形表面積的基礎。這些圖形面積的計算是以長方形面積計算為基礎,以圖形內在聯繫為線索,以未知向已知轉化為基本方法開展學習,而各類圖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均採用讓學生動手實驗,先將圖形轉化為已學過的圖形,再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探索轉化後的圖形與原來圖形的聯繫,發現新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這一過程。另外本單元還安排了兩個"介紹我國古代數學著作和數學家對平面圖形面積的推導和計算方法,豐富學生對我國教學史的認識。
  教學重點: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算理)
  教學措施:
  1、加強直觀操作。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礎上進行操作,切忌由教師帶著做,通過實際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2、在本單元教學中,應以學生的探究活動為主要形式,教師加強指導和引導,滲透轉化思想,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所研究的圖形與轉化後的圖形之間有什麼聯繫,從而找到面積的計算方法,切忌由教師直接演示講給學生。利用討論和交流等形式,要求學生把自己操作--轉化--推導的過程敘述出來,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
  3、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從不同的途徑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決問題;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對學困生進行適時點撥,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教學課時安排:9課時
  (六)統計與可能性。本單元的學習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機率;二是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數據的中位數,在統計分析中能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適當的統計量來描述數據的特徵。
  教學重點:1、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機率,2、理解中位數的意義及求法。
  教學難點:1、能按指定的要求,設計簡單的遊戲方案,
  2、通過有趣的活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識,理解中位數的統計意義,並會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教學措施:
  1、加強對學生機率素養的培養,增強學生對隨機思想的理解不要把豐富多彩的可能性內容變成了機械的計算和練習。在教學中,教師注意結合學生熟悉的遊戲,活動(如擲硬幣、玩轉盤、摸卡片等),讓學生親自動手試驗,在試驗中直觀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探究遊戲規則的公平性與等可能性事件的關係等,使其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2、教學時結合學生已經很熟悉的平均數、進行對比教學,以幫助學生弄清中位數和平均數的聯繫和區別,使他們明白,平均數主要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水平,中位數則更好地反映了一組數據的中等水平(或一般水平)
  3、中位數在一組數據的數值排序中處於最中間的位置,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調查活動,然後再利用中位數的這一特點進行初步的統計分析。
  教學時間安排:4課時
  (七)"主要是向學生滲透一些主要的數學思想方法。本單元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學編碼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並通過觀察、比較、猜測來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讓學生學會運用數進行編碼,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數字編碼簡單方法的探索,學會用數編碼。
  教學難點:數字編碼的運用。
  教學措施:
  1、創設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探討用編號的方法來區分不同的人或物。
  2、恰當把握教學要求,學會運用數進行編碼,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允許學生採用不同的形式,放手讓學生親身去體會、經歷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實線能力。
  教學課時安排:3課時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除法的筆算。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並解決問題。
  3、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會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5、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數據的中位數。
  6、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能對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預測,進一步體會機率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7、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數字編碼的思想方法,培養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學科綜合實踐措施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總之,要精心設計每節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課堂要質量,減輕學生的負擔。

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班級情況分析:
  五年級學生正處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時期,求知慾強,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參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但他們缺少社會經歷。
  二、教材分析
  1、教育性
  品德與社會課擔負著道德人格培養的任務。在本冊教材中,主要進行以下方面內容的教育:以多種形式促進這兩個我的對話,引導兒童逐步完成兩個「自我」的分化;向兒童呈現他們生活中的各種關係,讓他們從這種關係中去理解和體驗,引導兒童逐步建構起共生型的人格;通過歷史與文化的啟蒙,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引發學生對祖國的認同感、歸屬感等等。
  2、綜合性
  本冊教材幾乎涵蓋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社會等多方面的內容。所有這些內容都是通過「個人――人與人――人與社會」這條主線來串聯的,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線索。
  3、參與性
  為了使學生能真正體味到教材所要表達的思想、觀點,就需要為學生提供自己親自參與、親身體驗的機會,本冊教材中設計了大量的問題、案例,讓學生參與,讓學生仿佛置身於真實的社會場景中,通過學生與家庭、學生與學校、學生與社會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以及對這些事例的認識與實踐來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觀性
  本冊教材呈現的是一頁頁文字與畫面有機融合的版面,力圖通過各種精選的圖畫、照片、示意圖、地圖和表格等,來最大程度地闡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圖。例如第四單元《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文字的基礎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圖,這些插圖,已不再僅僅是一些圖畫,還有示意圖和大量的照片,通過這些插圖,不僅增加了歷史審美感和歷史直觀性。也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本單元的內容。從而達到品德與社會課程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
  三、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走進家庭深處,走進父母的內心世界。
  2、引導兒童進入公共生活,探索中國公民教育的範式。
  3、呈現歷史的「人化」,引導兒童走進歷史。
  4、引導兒童逐步完成兩個自我的分化。
  5、引導兒童逐步建構起共生型的人格。
  6、通過歷史與文化的啟蒙引發對祖國的認同感、歸屬感。
  四、教材重點難點重點:
  「走出深重的歷史災難」這一教育主題是本冊教材的重難點,本學期在本課程中出現與原有歷史教材設計有很大的區別,注重呈現歷史細節,讓歷史人站在兒童面前,與兒童對話,本主題旨在引領兒童從自己的現實生活中走近歷史,在自己生活中找到歷史文化的足跡,引起他們與之交往的願望和衝動,表現出對祖國地理、歷史發展狀況的尊重、關注,並引以為光榮和驕傲。
  五、教學措施
  1、力求突破知識單一的傳統模式,注重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知識在相互聯繫中得到和諧發展,以較好地落實「三維」目標。
  2.根據本校的實際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加強課程資源的開發,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3. 進一步加強本課程開放式教學方式的課題研究,通過藝術、活動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情景教育。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4. 通過書面、口頭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
  5、為了使學生真正體味本課程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就力求儘可能提供學生參與、親身體驗的機會。
  六、課時安排
  每周兩課,其間也可安排一些勞動、參觀、調查等實踐活動。
  七、本冊教學時間安排
  1、第一單元 9 教時
  2、第二單元 9 教時
  3、第三單元 12 教時
  4、第四單元 10教時

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情況分析:
  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思想健康,學習目的明確。但有個別同學怕學習,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學習成績部夠理想,因此,今後有待於從嚴要求。
  二、教學目的要求: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義。會用等式的性質理解簡單方程,會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含義,會求100以內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以及100以內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3、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及分數與除法的關係。能正確進行分數於小數的互化。能將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進行約分、通分。會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法、減法。
  4、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在具體情境中用數對表示位置的方法。體會複式統計圖的特點、作用。會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5、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圓的特徵。會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主要措施:
  1、合作學習、交流,養成自覺檢驗的習慣。
  2、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感受數對與生活的聯繫。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
  4、動手操作、猜想、測量、計算、驗證、討論、參與統計活動發現概括規律,體驗成功。
  四、時間安排:
  序號
  單元內容要點
  課時分配
  起訖時間
  1
  方 程
  7
  1――2
  2
  確定位置
  3
  3――4
  3
  公倍數與公約數
  5
  5――6
  4
  認識分數
  8
  7――8
  5
  找規律
  2
  8――9
  6
  分數的基本性質
  7
  9――10
  7
  統 計
  2
  10――11
  8
  分數加法和減法
  4
  11――12
  9
  解決問題的策略
  2
  12――13
  10
  圓
  6
  14――16
  11
  整理與複習
  5
  17――18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