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

2023年08月24日

- txt下載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一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寫景的文章。這篇精讀課文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課文是從三個方面對西沙群島進行介紹和說明的。先講西沙群島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和物產豐富。寫海面主要通過顏色的變化來表現海水的美麗;海底主要寫水產資源,突出其富饒。西沙群島的海里有各種各樣的珊瑚、懶洋洋蠕動的海參、威武的大龍蝦;魚的品種多、數量也多。寫海灘則突出貝殼的「千奇百怪」和海龜的「龐大」、「有趣」。寫海島是圍繞「鳥的天下」來寫的,從總到分,使人確信西沙群島的確是「鳥的天下」,進一步表現西沙群島的富饒可愛。最後寫西沙群島將會建設得更加美麗和富饒。
全文圍繞題眼「美麗、富饒」展開,行文思路條理清晰、結構嚴謹,構段句群典型且多樣,遣詞用語精確且具體,所以是教給學生寫作的很好的憑藉。
一、抓住構段方式,教給寫作的方法。
段的訓練是中年級的訓練重點。本堂課我憑藉本篇課文句群種類多,結構典型的有利條件,進行句群結構的分析,讓學生認識其特徵,掌握由句子——句群——段落的組合規律,明確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培養學生讀書時,能利用句群判斷、理清文章脈絡,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作文時,採用各種句群的表意功能,寫好片斷。從而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文中的第四自然段是總——分——總句群,屬總分句群的一種。總分句群是表達一個意思時,採用總結概括和分開具體寫相結合。總結句概括本段中心意思,分開說的句子都是對準總說的句子展開的,其形式有先總後分,先分後總,總分總,分總分等,分句間用分號隔開。文中第三、五自然段是並列句群。並列句群有時雖然是分別寫了不同的事物,但必須有一條暗線串著,即要同屬一定的意義範圍。如第三自然段,分別寫珊瑚、海參、大龍蝦,這些動物生活的地方同在海底。第五自然段分別寫了貝殼和海龜,它們同在海灘上。文中第二自然段是因果句群,其結構順序先果後因。
二、抓住構段方式,引導學生仿寫。
1、圍繞一句話把句子寫具體、寫清楚。
(1)「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是概括性的一句話,如果把它當作總述句,隨後從海鳥多、鳥蛋多、鳥糞多等方面加以分述,句子就具體了,也讓我們感受到西沙群島的確是「鳥的天下」。
(2)「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是靜態的概括的描寫,其後補充具體的顏色,並寫成動態,句中的「五光十色」、「瑰麗無比」就具體、形象得多了。
引導學生圍繞「公園裡百花盛開,美麗極了。」進行仿寫,將這句話寫具體,寫清楚。孩子們紛紛圍繞公園裡花的顏色、香味、姿態以及種類進行敘述,將這句話進行了詳細的描述,讓我們感受到了花的美麗。
2、抓住修辭手法,引導學生會用
(1)比喻,是本課用得最多的修辭。
教學比喻句要引導學生認清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使比喻句能夠運用恰當。
(2)理解運用誇張句。「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教學時要指出:兩句都進行誇張,說明數量的多。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二
這節課的教學已經結束,但留給自己的思索卻很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我在課前就以遊戲的形式複習字詞,並給學生創造展示搜集資料的機會,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課中運用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們展現了海水的五光十色和珊瑚的各種各樣,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到閱讀中。課後又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說出中心句,讓全班學生嘗試把這句話表達具體,學生很有成就感,都想當個小老師考一考別人。這樣,處處創設情境,學生的閱讀興趣就被調動起來,學生也就真正有了主動學習的慾望。
二、鞏固生字、正確讀文、在讀中熟悉課文內容有機結合起來
在課前以闖關遊戲的形式,檢查學生生字的認讀、四字詞語的積累以及「參、劃」兩個多音字的區分情況,並在學生讀文過程中,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讀音,從而讓學生在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了解字詞的意思,最終達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遷移寫法、讀寫結合
本課在寫法上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怎樣把中心句寫具體。在前面學過課文《趙州橋》《秋天的雨》中,學生已經初步體會到了中心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因此,我在此基礎上,由體會全篇中心句的寫法到了解段落中心句的寫法,由課文的理解到閱讀資料的分析,由教師舉出的例句再到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舉出例子,一環扣一環,教師由扶到放,雖然看似難度逐漸加大,但是學生在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下,已經能很輕鬆地把句子寫具體。我覺得這是本課教學的一大亮點。
四、質疑問難,培養思維能力
宋代朱熹說:「讀書無疑者,要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裡方為長進。」一個勤于思考的人,總是善於質疑,讀書有所疑才能有所思,繼而才能有所得。質疑已成為現代化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我在本課教學中就重視了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在自主讀文時,就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並鼓勵學生想辦法自主解決問題,從而形成新的閱讀能力。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三
這篇精讀課文,語言優美,用詞準確生動,學生喜歡讀,課文內容容易理解,所以,我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把學習目標提升到:①再讀課文,深入體會西沙群島的景色優美、物產豐富。②學習用課文的寫作方法(總——分——總或圍繞一個中心句來寫)寫一段話。在整個教學實施過程中,我覺得有兩個方面做得很好,第一方面,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積極性,給學生更多的主動權。通過引導學生質疑,參與自主學習目標的制定;通過組織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啟發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師生、生生多向交流,促進學生自評自結,整合知識體系,掌握學習方法。第二方面,我在課堂教學中大膽放手,更多地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各種感官功能,讓他們多動手,多動口,多動腦,參與觀察、思考、討論。讓學生實質性地參與教學過程,做到了七個「讓」:即課文讓學生自學,字詞讓學生自己掌握,段意讓學生概括,問題讓學生髮現,方法讓學生尋找,重點讓學生思索,難點讓學生突破,真正讓學生參與課堂的全過程。這樣,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學生在寫一段話時,大多學生學會了本課的寫作方法,能夠圍繞一個中心句,通過動作、神態、語言的描寫把一段話寫通順、具體、生動。美中不足之處是,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如能用配樂配畫就會激起學習的興趣;又如讀 「蠕動的海參、威武的大龍蝦、色彩鮮艷的和外形奇特的魚」時,如能邊朗讀邊伴有動作,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就會更深,背誦課文就會更快。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四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第五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精讀課文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主要讓學生了解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並從文本具體的詞句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課中我主要體現以下特點:
一、抓重點詞句,美讀感悟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重點以「讀」為主線貫串整個課堂,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想像、讀中積累,讓一幅幅美麗富饒的圖畫呈現在孩子們的眼前。讀出西沙的美,讀出濃濃的語文味。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美文需美讀。」是的,朗讀的過程就是學生髮現美、感受美的過程。
課堂上,我讓學生讀的次數很多,但是並不是沒目的地讀,當學生初讀之後,有了自己的感受,再帶著感受讀,這時候他的朗讀自然發生了情感變化。然後引導學生理解重點的詞語,學生通過對這些重點詞語的朗讀、理解、想像,對文本又有了新的體驗和感悟,那麼他的朗讀有了提升,對文本語言文字的美體會也更深了。如學生通過對「懶洋洋地蠕動」「威武」等詞語的反覆品味朗讀,得到了許多獨特的感受:海參慢慢爬動的姿態,大龍蝦威武神氣的樣子……有了這樣的理解,又怎麼會讀不美呢?
二、抓閱讀興趣,激發感悟
使學生「喜歡閱讀」,我設計了很多激發閱讀興趣的方法,這些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起到了很好的調動閱讀興趣的作用。例如在指導第二自然段的閱讀中,教師通過一邊讀一邊想像的方法,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描寫的情景中,使學生逐漸對閱讀文本產生興趣,學生因此讀出自己對文本的體會;課件再現情境的方法,把閱讀引向感悟的**,如教學描寫「魚」片段時,學生感悟到海底的迷人。再通過圖片展示,學生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三、重視語文知識的滲透和積累
1、修辭手法的體會
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擬人或比喻或誇張,讀來格外生動、形象。我主要想讓學生在朗讀感悟過程中,引導他們發現特點,體會精妙,讓學生對修辭手法的妙用有一個初步的感知,那麼學生對語言文字美的感悟更能落到實處。
2、優美語言的積累
整篇課文都是用美麗的語言堆砌起來的,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發現這些優美的詞句。在一遍遍地朗讀、感悟中,學生自然而然積累了不少句子。除了在朗讀的過程中進行指導和積累之外,我還結合的重點句式「有的。。....有的。。....還有的。。....」,仿說排比句和擬人句等進行了說話的遷移訓練,以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但由於課堂上給學生準備的時間不夠充分,所以訓練面仍不夠廣。
課堂上還留有很多遺憾,在感悟句子時,學生語言的閃光點要及時抓住,但由於時間關係而忽略。還有,現在面對的是三年級學生,適時地要進行寫作特色的指導和句式的積累,這方面還需要加強。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五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老課文,課文按海面、海底、海中、海灘、海島的順序介紹了位於我國南海的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學習本課一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西沙群島風光的美麗;二是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積累好詞佳句。由於有課件,所以在教學本課時我決定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將信息技術與我們的語文教學進行充分的整合。這樣,抽象的事物具體了,靜態的東西鮮活了,課堂效果非常好。如在第4自然段魚的教學中,由於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的局限,學生對海里奇異的魚缺乏感性認識。一段視頻的播放立即將學生引入一個全新的世界,一條條五顏六色的魚在眼前遊動起來,將他們帶入一個奇異的海底世界。在此基礎上又引導學生賞讀內化,讀出了海水的美,讀出了魚的種類繁多。另外,許多相關資料的瀏覽使學生開拓了眼界,課文內容也得到了拓展和延伸。
但是,本節課還是存在不少問題:
1. 課堂效率低。一節課,著重處理了「魚」這一段,學生能夠背誦,能夠理解,也了解了作者的寫法,但課堂容量太少,西沙群島的富饒不僅僅體現在「魚」的身上。所以,留給學生感悟其它方面的時間還是顯得少了。
2.由於這篇課文的篇幅較長,學生的預習不夠充分,所以本節課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只有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課堂上才能有的放矢。
3.雖然也嘗試建構一種多層面的課堂,希望能通過一節課教給孩子更多的東西,但是,許多方面考慮得還不夠周全,補充素材在課堂上經常被當成一種形式,成為一種資源的浪費,浪費了一些寶貴的時間。
4、雖然平時非常注重學生自信的培養,但大部分學生還是不夠自信,不敢或者說不願談自己的看法,總是縮頭縮腦。在今後的教學中應重視學生這方面的培養,並且多創造見解,還學生們一個鮮活的課堂。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六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22課,描寫了我國南海西沙群島優美的風光和富饒的物產。課文語言優美,條理清晰,是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好教材。教學本課,我主要抓住中心句,讓學生通過讀、看、說、想,從兩大方面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注重學生品讀語言文字,積累詞語,練習說話。回顧課中比較有效的策略主要有這麼幾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提高參與的積極性
著名教育家顧泠沅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主動地進行學習。」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學生與西沙群島的距離,我在整堂課上創設了去西沙群島旅遊觀光的情境,以生動的導語貫穿整堂課。如開頭「今天我們要去遙遠的西沙群島遊玩,作好準備,我們出發了」,初讀課文時,指出「下面我們該去了解一下西沙群島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了」。學習「海水」部分時,我說:「 此時此刻,我們就站在西沙群島的大海邊,這就是西沙群島的海水,你感覺海水怎麼樣呢?」學習「海底」部分時,我又說:「每個地方都很美,讓我們穿上潛水衣,潛入那五光十色的海水中,去尋找那些有趣的海底生物吧……」這樣的情境創設很能吸引三年級的小學生,課堂上他們對西沙群島始終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慾望,學習積極性很高。
二、適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拉近學生與西沙群島的距離
課堂教學中我從解題入手,在祖國的南海邊有個西沙群島,你們想了解它嗎?隨後我先為同學們播放一段事前準備好的西沙群島的風景視頻激發他們探究的興趣。接著我又藉助網絡資料將西沙群島的位置和大小呈現給孩子,這是怎樣的一個群島呢?於是讓孩子在老師的充滿激情的范讀聲中初步感知西沙群島,隨後是初讀,總體感受西沙群島的特點,找出課文的中心句——那裡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三、深入研讀3、4兩段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本堂課我主要是讓學生學習3、4兩段,所以我就對學生說:「這節課就讓我們潛入神秘的海底,去感悟西沙群島的富饒。說說你在海底看到了什麼?」學生自由讀文後找出:珊瑚、海參、大龍蝦、魚。我又說:「再去讀讀你看到的珊瑚、海參、大龍蝦、魚分別是怎樣的?你能用朗讀來表現它的特點嗎?」這一板塊通過學生的不同形式的讀,來表達他們對文本的理解。在讓學生研讀的同時,我再次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重點展現西沙群島海里奇形怪狀、色彩鮮艷的珊瑚,懶洋洋的海參,威武的大龍蝦,以及那些沒見過甚至是沒聽說過的形態各異的魚兒,由形象的畫面理解自然過渡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自始至終地調動著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學生的情緒始終處於亢奮狀態,思維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四、鼓勵學生質疑問難
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質疑問難。例如,學生提出:我不明白漁業工人為什麼要把海龜翻一個身?為什麼人們說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我都巧妙地通過呈現多媒體,機智地使問題由難變易了。
五、抓住語言訓練點
語文課除了要注重學生的體會感受外,語言文字的訓練也非常重要。所以,在本堂課中,我利用文本的特點抓了幾個比較有價值的語言訓練點。如第二小節中我安排了 「因為 ……所以……」和西沙群島的海水色彩不同,「是因為……」句式訓練以及其它的語言訓練點。如學習海島這一部分的時候,順勢進行保護鳥類的環保教育。最後讓學生飽含激情地朗讀最後一段,充分的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使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得到進一步升華。
六、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愛因斯坦認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心理學研究證明,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正處於想像力培養的黃金時期,如果在這個時候採用適當的手段進行經常性的訓練,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主陣地,因勢利導,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種有利因素,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而且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是我們每個語文教師永恆的主題。因此,在教學中,我很注重課件的適時使用,注重不能用過多的形象的畫面代替學生的想像,注重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比如學習海灘一段,我讓學生閉眼想像,想像海灘上有什麼,有的孩子說看到了美麗的貝殼,有的說看到了漁業工人在翻龐大的海龜,有的說看到了一群小朋友在海灘上撿貝克。當我讓孩子想像千奇百怪的貝殼是什麼樣時,孩子們的回答又是讓我一陣驚喜。有說像喇叭一樣的貝殼,有說像蘑菇一樣的貝殼,有說像花裙子一樣的貝克。孩子們在放飛自己想像的同時,感受到了無限的快樂。
七、注重知識點的滲透
在教學第四自然段「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這句話時,我告訴學生:這一句話放在整段的開頭,我們叫它總起句,又叫中心句。這四段文字,語言美是一個特點,在寫作上也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圍繞中心句把話寫完整,寫具體了,接下來,我們就仿照這種寫法來個小練筆。
整堂課我和學生配合得比較默契,課堂氣氛也比較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成為引領者。我讓學生自己來讀。從不斷的讀中,學生有自己的感悟和體會,然後自己來講,把自己讀懂的拿出來跟大家一起來交流,這樣可以取長補短。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認為也還存在一些不近人意的地方:教師的課堂組織語言不夠精鍊,時間的把握不夠好,出現前松後緊現象。語文課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朗讀,以讀促悟。而由於自己整個教學安排時間不夠合理,以至於到後來有些朗讀內容只能一讀帶過,沒有真正起到讀的作用。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七
語句優美,適宜在讀中感悟,讀中感受美麗富饒。葉聖陶說過:「我們讀一篇東西,無論詩歌詞曲,總要像吃東西一樣,細細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來。」 如何在讀中把西沙群島美的味道讀出來呢?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自由讀,充分醞釀情感。
課伊始,我讓學生充分朗讀,自由體會,自由遨遊美麗的西沙群島。讓學生在讀中了解文本。果然,短短的幾分鐘自由讀,給學生以充分醞釀的時間。你看,有的學生讀得搖頭晃腦,有的學生讀得猶如遊客般神往,有的學生讀得入情入境,更有的學生好像當了一回導遊……到我提問的時候,學生已完全走進了文本。我提的第一個問題是:「課文是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島的富饒和美麗的?」學生大概的內容已經明晰了,而且回答各不相同,尖子生還用自己的話回答。例如:1、西沙群島的海水很特別,你看,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吸引的許多遊人的目光。2、西沙群島的為什麼顏色各不相同呢?哦,原來都是海底犯的錯,海底高低不平,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3、西沙群島美在珊瑚,美在魚兒,美在貝殼,美在海島。4、西沙群島的鳥是一寶……這是自由讀的好處,既醞釀了情感,又感知了文本。
二、默讀,整理思考。
無聲的朗讀(默讀)有助於人的思考。讓學生默讀,就是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整理思考。整理出有價值的問題,然後進行思考,最後得出結論。這是讓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的極好機會。所以在實際教學中,要抓住默讀的機會,多讓學生默讀。在《富饒的西沙群島》的教學中,我讓學生默讀描寫魚那部分的內容,邊讀邊想:魚有哪些樣子,除了這些樣子外,還有哪些樣子?學生在默讀時,足足花了六分鐘,其實讀這部分內容只需花一到兩分鐘,但學生卻花了六分鐘,為什麼呢?因為學生需要時間思考。花了六分鐘,得到的是超越六分鐘的效果。你看:1、還有的像打醉拳,搖搖擺擺的;2、還有的像一朵朵的花朵,五顏六色的;3、我這是聖誕樹,魚的尾巴就像樹葉,一擺一擺的;4、我的是旅遊帽,帽的邊是魚的眼睛,帽的身子就是魚的身子……如果教師花六分鐘向學生講解,能使學生產生如此神奇的想像嗎?可見,默讀是無聲的,但效果卻在不言中。
三、互讀,交流提高。
互讀分為生生互讀和師生互讀兩種。生生互讀,能讓學生在交流中提高。教學中,我讓學生小組讀一讀海水那一段。學生讀有差異,但讀中有提高。就把鏡頭瞄向劉穎思這一組吧!先是張文傑讀,他的朗讀實在不敢恭維,感情不到位倒也原諒,但是字音不準,真讓人失望!見怪不怪;接下來是黃健城讀,不錯,音準,還有感情;到鄒芷晴的時候,聲音太小了;到劉穎思讀,聽者是一種享受,她的聲音清晰,咬字準確,感情到位。聽完了,讓四個孩子自由練讀,隨後再讀一次,效果截然不同:張文傑字音不準的毛病基本改正,原來他在聽的過程中把自己讀錯的音偷偷的糾正了;其他的三個學生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原來他們在練讀的過程中把別人的優點順手拈來,填補了自己的空缺。這就是互讀,學生們喜歡的讀書方式。
總之,在讀的過程中,或許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如學生讀得沒有自己想像的完美,又或者學生讀的字音不正確,但讀能讓學生醞釀情感、思考、交流提高等。所以課中有讀,學生足矣!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八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本冊的一篇精讀課文,它介紹了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美麗富饒。課文按海面、海底、海中、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學習課文一是讓學生了解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二是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積累好詞佳句。
經過全組老師的集體研究備課,我們確定了教學思路:緊抓一條主線,貫穿全課;邊扶邊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精講多讀,在讀中感悟升華。我們又經過實際講課中遇到的問題不斷修改教案。
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通過地圖認識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理解「海防前哨」。再讀課題質疑,從而理出「西沙群島是怎樣富饒的?」,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通過檢測學生在預習時認讀詞語的效果,正音,鞏固。然後由問題「讀了課文,你覺得西沙群島是個怎樣的地方?」從而引出的中心句「哪兒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圍繞這一句學習課文,著重學習第二段和三四段。第二段主要是寫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的,而課文對物產豐富的描寫篇幅較多,我把三四段列為重點,其餘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學習。對於第二、三、四段,我主要採用通過讓學生朗讀,通過穿插圖片讓學生充分體會感悟再讀的方式進行學習。
現反思一節課,我個人感覺整節課教學思路比較明確,要教給學生什麼知識,要培養學生什麼能力,都體現得比較突出,教學各環節過度也比較自然。在進行第四段教學時,讓學生欣賞海底世界的影片剪輯,學生非常感興趣,都看的十分認真和投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看海底的各種產物,非常形象直觀,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感受深,利於朗讀感情的提升。而二、三、四段除了指名讀外,我還安排了齊讀、填空等形式,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其中。
然而由於經驗尚淺,不足之處也是很多。通過聽課領導和老師們的指點,我將需要改進的地方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教師語言的感染力不夠。
領導和老師們在聽了我的課之後指出,我在語言的感染力上做得還不到位。我自己也意識到這一點,在整堂課的教學中,我的語言缺乏感情,即使是比較優美的語言,我講得也是比較平淡。也正因為如此,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並不是很高。於永正給新教師的20條建議中提到一旦進入課堂,教師就要像京劇演員一樣,精氣十足。只有自己真正融入教學中,只有自己的感情充沛了,才能感染學生,調動其積極性。
二、字詞認讀用時過多。
三年級的語文教學,字詞是基礎,重點是課文。字詞的認讀本應在學生預習時解決,而課堂主要是檢測,如果出現錯誤正音即可,而我反覆讓學生讀,看似紮實,其實卻擠占了課文的學習時間。
三、閱讀指導欠缺。
李主任和陳校長在聽了我的課之後都指出,我在指導學生朗讀本應讓孩子在朗讀時一次比一次體改,可本堂課卻沒有一個明顯的提升過程。學生時代的我一直是班裡朗誦水平比較高的。但成為教師後,對於學生的朗讀指導我一直心存疑慮。現在提倡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而對於同一篇課文,每個孩子的理解是不同的。如果孩子在朗讀上讀不出,達不到那種感情,教師應加以指導,也可范讀。但讀得好,讀得有感情,評判標準是什麼?但我考慮到,我的感受跟孩子的感受不一定是完全相同的,要孩子照著我的感情去讀會不會扼殺他自己的個性?這也是我不敢輕易范讀的原因。
四、知識點遺漏。
本課中有一句「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學習提示中也有問題「為什麼這樣說呢?」在教學設計中我是設計了這一點的,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到西沙群島的海里魚非常多。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卻把這麼重要的一點遺漏了。我仔細思考,發現這種無心之失並不是意外,那還是說明我的課備得不夠熟練。
五、缺少說話訓練。
其實在開始設計教案的時候,是有說話訓練的,比如讓孩子在讀了第二段描寫海水的美麗之後說說感受。但在實際聽課中發現只有少數孩子能說,有的是一兩句話,有的則不太切題。所以在這堂課中,我就將這一環節省去,改為朗讀。但課後一想,覺得這樣看似節省了課堂時間,卻不利於學生能力的提高。萬事開頭難,就算學生只能說上一兩句,就算他們說的只是皮毛,他們也得到了鍛鍊,經過閱讀量的增長他們會有更多感悟,會有更好的發展。
六、作業不夠科學。
課後我布置了兩項作業,一是畫一畫,把今天看到的感興趣的事物畫下來;二是寫一寫,把遊覽之後的感受寫下來。李主任的給的建議是把第二項作業改為把課文中優美的語句抄下來。後來我仔細考慮,發現讓孩子寫感受對於剛接觸習作不久的他們來說是個挑戰,而改為摘抄就是讓成了語言的積累,其實更符合現階段的孩子的特點和能力。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