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論7--9年級語文教學落實新《課標》須以教學技巧做支撐

2023年09月18日

- txt下載

【本文獲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實驗優秀論文二等獎】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的教育理念是尊重學生個性。在關注學生終身發展,使他們學會學習、學會探究,逐步學會獨立解決學習問題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已經逐步成為家長們的期盼。因此,人們不再單純以升學率高低來評價教育質量的優劣,同時還要看學生學習所投入的成本和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必須在降低學生學習成本、提高學習效率上下工夫。運用教學技巧來實現這一目標,不失為一條「立竿見影」的途徑。
一、長期以來,「免試就近入學生源」校(以下簡稱「一般校」)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部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忽視了教學技巧的積累、提煉與運用;把更多的學習成本強加給學生,可惜這一點目前還沒有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認同。
什麼是教學技巧?說白了,就是那些既能夠降低學生學習難度、減輕教師工作強度,又能夠提高師生學習、工作興趣和效率的有效方法,或稱教學「偏方兒」和教學「招兒數」。對教師個體而言,教材、生源、學校管理和教學標準都是一定的,是無法改變的現實;留給他們的活動空間多在45分鐘「瞬間」內。目前,如果說部分教師沒有使用有效的教學技巧,去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很多教師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這一現實。那麼就讓我們共同回答幾個問題。
第一,人們習慣於稱孩子到學校學習為「讀書」,每個學科一般每學年至少發給學生一本教科書;那麼各學科教師指導學生閱讀了嗎?實踐證明,閱讀是人們獲取間接知識和更新知識的重要手段,生活中有人可以一生很少閱讀文學作品,卻離不開閱讀非文學性文字。所謂「教學」,就是教會學生怎樣向書本學習、怎樣向教師和他人學習和怎樣在實踐中學習;最終使學生能夠離開教師的指導去自己學習。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教」為了不「教」的真正含義。櫻花園實驗學校的語文教師在研究閱讀指導、數學教研組長李敏老師在研究閱讀指導、理化生教研組長李霜老師獲2005年學校年會一等獎的論文就是《初中物理教學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思考與嘗試》。既然如此,那麼各學科教師您知道本學科指導學生讀書的特點嗎?您又是怎麼教會學生去讀書的?
第二,教學中有很多概念,你是讓學生死記硬背下來,還是通過講解使學生真正理解,或用打比方等方法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幫助學生加深認識?理科教師領著學生囫圇吞棗地集體背定理、定義,語文課上老和尚念經式「朗讀」「背誦」 的現象並不少見。就朗讀而言,怎樣讓學生「張開嘴」,白話文和文言文在朗讀上有什麼區別,各種文體朗讀的特點是什麼,學生是否知道,是否實踐過?即使讓學生死記硬背,也有一個指導學生怎樣才能背得快、記得牢」的技巧問題。
第三,如果把「備出的教案」比作施工「藍圖」,那麼你認為自己上課是在用「藍圖」施工,還是按「草圖」施工?我認為:教師寫「詳案」上課還是寫「簡案」上課,首先是要按照學校的要求去做,因為學校是根據師資隊伍的整體狀況提出要求的。如果學校沒有明確要求,就要因學科而定,因教材而定,因個人的知識、能力和習慣而定。衡量教案是不是「藍圖」的標準大致有三:1,是否科學——符合《課標》要求、體現知識點、滿足學生髮展的需要。2,是否充分——教師對本課時(單元)絕大多數內容掌握或了解程度如何。3,是否可行——講解的主要內容、重點提問是以「預設語言」為基礎,還是全部採用課堂上臨時組織的語言。即使事先了備課,由於缺少「課前打好腹稿」這一個關鍵環節,結果仍然是照草圖上課。因為圖紙已經出了問題,施工(教學質量和效率)質量還能保證嗎?
第四,上完一節課,是否在教案後面寫出小結;你在本學科積累了多少解決教學難點並且行之有效的辦法?實踐證明:反思是積累有效教學方法、為後面教學找台階的重要渠道。請問,你用過的教案是否保存起來?備課是在前次教案的基礎上進行補充修改,還是一切從「0」開始重新編寫?過去有的老先生把每上一次課補充的材料、授課心得和有效的做法都附在教案後面保存起來,以致於一份教案多達幾十頁。每次備新課都結合「學情」等情況,在一系列技巧的基礎上優中選優,確定「最佳」方案。如今部分教師的手裡又有多少得意的「招兒數」呢?
第五,新《課標》把7—9年級教學目標一次性給出;我們的教師是否結合學生情況,已經把教學目標分解到每個年級甚至每一個學期。就作文教學而言,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的教師是否有一套自己設計或借鑑別人的教學步驟或構想,是否有解決學生審題、構思,解決情節——敘述一個過程和分段等問題的有效方法,是否知道記敘文教學向說明文教學遷移的內容;是否有訓練學生有效使用記敘、議論和抒情的表達方法呢?實事求是地講,要我們共同回答的問題遠遠不止以上這些。這裡只是通過回答幾個問題說明:教學中的簡單模仿、廣種薄收和「沒有習慣的習慣」的教學行為,已經嚴重影響著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二、教師研究與運用教學技巧是促進學生走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重要橋樑,是培養學生再學習能力的重要標誌;應該成為每位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突破口
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有教師就明確提出使用教學技巧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問題。2004年2月,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美國中小學教學技巧2000則》;書中的第一部分就是「課堂技巧」。當今,在教師思考 「怎樣教」,學生和家長逐步關注「怎樣學」的情況下,如何研究與運用教學技巧,應該成為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在此,本人把在語文教學中多年使用和指導年輕教師實踐過的一些「偏方兒」,簡單歸類,作為「引子」奉獻給年輕教師,算是拋磚引玉;同時期盼同仁給予指點。
(一)抓住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特點,結合生活實際需要進行作文教學。在影響作文教學的諸多因素中,學生的畏懼心理和把作文當成「文字遊戲」至關重要。7年級第一節語文課上,不少學生說不愛學語文,最怕作文。教師提出一連串問題,讓一個學生回答——你叫什麼名字……來自哪個小學……家住在哪兒……家裡都有什麼人,他們各是做什麼工作的……你最喜歡誰,為什麼……你最不喜歡誰,為什麼……你有什麼愛好,為什麼喜歡,喜歡到什麼程度……你上中學有什麼打算……您長大想幹什麼工作……你打算怎樣實現自己的理想……在第一個學生逐個問題回答後,接連叫起3個學生,在無提示條件下,模仿第一個學生介紹自己。正在同學們躍躍欲試的時候,教師說:大家一個一個介紹自己時間不夠用。這麼著吧,你們每個人把要說的話寫在紙上(當即發紙),我拿回去看.....
第二節上課,教師上來就說:同學們,你們的作文水平真高啊,比我強多了。XXX在文章中還告訴我XXX了呢。我提議,每個人把自己的作文讀給同學聽,來大家相互了解一下。同學們一個接一個地讀。有的學生看別人文章寫得好,就修改起自己的作文。由此使學生醒悟:「噢,「作文」就是用文字說話」,同時也打消他們的畏懼心理。

(二)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加深學生的理解,最好給學生找到模仿物。7年級學生初學寫記敘文時總是用概括性語言,不能抓住情節敘述「一件事」過程,而且很多學生不分段。課上,教師拿一根竹竿問學生:同學們這是一根竹竿,它是由一個個竹節兒組成的。你們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植物也是由一個個節兒組成的。在學生曆數後教師小結:竹子是由一個個竹節組成,葦子是由一個個葦節組成,草是由一個個草節組成,藕是由一個個藕節組成,那麼事情是由一個個「事情節」。我們把竹子的節叫「竹節」、葦子的節叫「葦節」、草的節叫「草節」、藕的節叫「藕節」,那麼「一件事情」的節叫「事情節」——簡稱為情節。同時強調:竹節越多竹竿越長,每一個竹節越長,竹竿越長。寫記敘文必須要把後來怎麼樣……後來怎麼樣……後來怎麼樣……最後怎麼樣交代清楚,而且最少要寫5段。以後一寫作文就要求學生回答三次「後來呢」,並要求學生必須寫夠5段。
(三)通過演示和歸納,引導學生尋找規律。弄清句子的主謂兩部分是進一步學習句子成分的基礎。可做如下練習,幫助學生初步認識句子的主謂結構。具體操作方法是先在黑板上畫一條豎線,然後在豎線的兩側分別寫出「讀」和「書」,接著讓學生把左右的一個字分別變成兩個、三個、四個……比賽看誰加的字多,而且意思完整.
讀 報
我讀 晚報
我在讀 新京報
我很愛讀 北京晚報
以前我愛讀 健康類小報
…… ……
昨天下午放學我在學校閱覽室讀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的公報
最後,教師引導學生分組討論「第一級與最後一級」的異同。強調雖然「兩級」字數相差十幾倍、反映的信息有多少之分,但是在結構上都具備主語和謂語兩個部分,中心詞都是「讀報」。

(四)找台階,利用類比的方法,「化繁為簡」學習新知識(課文)。第一,在記敘文教學中,儘量先抓住故事情節,然後再進行感知閱讀和欣賞閱讀——因為,「謀全局才能謀一域」。比照短文明顯的起因——經過(後來呢……後來呢……後來呢……後來呢?)——結局的結構分析長文。如《孫權勸學》:勸——再勸——收到效果。第二,把情節曲折不好理解的文章先理順情節。如指導學生把《三十年的重量》改成「一張賀年片的故事」,學生就會按照時間順序,從三十年前,我與曹齊合作畫了一張賀年片,送給語文老師穆尼先生講起,一直到三十年後我與再次合作畫了一張畫,並且裝裱好再次送給穆尼老師。學生搞清了故事的順序,對他們整體把握文章內容、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五)抓主要矛盾,牽一髮而動全身。在文言文教學中,對於人名、地名、官名、時間、年號、稱呼、數量詞等能夠讓學生知道讀音即可;成語、典故,以及「眼」、「笑」、「高」等基本詞彙,學生自己可以直接譯成現代漢語。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往往卡在自己解決不了的幾個詞語上,教師的教學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幫助學生把這個別的「釘子」拔掉,剩下學生能夠通過查資料或討論,能夠自己解決的應該儘可能地留給學生自己去完成。「拔釘子」收到?個效果:第一,突破教師領學生將一篇文章,從頭到尾、逐字、逐句「爬課文」的文言文教學模式,有效地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第二,集中力量完成重點詞教學,很好地抓住了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第三,把大部分留給學生 「自學」,很好地調動了廣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他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六)提出明確的標準,狠抓落實。1,要求學生寫記敘文作文必須寫5個自然段,不夠5個自然段的作文退回,加到5段;解決作文層次清楚問題。2、採取掐表記時的方法強化訓練學生,逐步達到新《課標》等要求。默讀500字/分鐘,朗讀200字/分鐘,書寫漢字500/學時。3、採取圈點批註法,落實學生家庭閱讀預習作業,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用「○」圈出生字,用「□」框出生詞,用﹏畫出認為好或自己喜歡的句子,用_畫出需要請教老師的句子。既利於學生進行閱讀預習,又便於教師檢查預習。
(七)重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就是素質,良好的習慣就是能力「。圍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著重培養學生8種習慣:1,默讀和「速讀」習慣。;2,圈點批註和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3,置疑和發問習慣;4,使用工具書和看書下注釋的習慣;5,按照先指明X頁X段X行再回答問題的習慣;6,分析字結構記憶生字的習慣;7,寫完作文先讀一遍和修改文章的習慣;8,集體討論的習慣。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閱讀、探索、思考、質疑等過程。這些良好習慣的培養是在為學生一生的發展打基礎。

其它。上述舉要,無非是在啟發從幾個方面考慮語文教學的技巧問題,這只是一些提示而已。真正用於實踐很多有效的辦法是很難歸類的。如,1,訓練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是在快速閱讀一遍後,合起書來複述,能夠講出來的內容,就是已經掌握的「整體內容」。再重複閱讀、複述,掌握的內容會一次比一次細緻。2,在指導學生修改作文時,採取建立「積分」訓練檔案的方法,培養學生作文興趣。
初( )學生作文積分訓練檔案班級
姓名 (這裡有一個表,複製不上。見諒)
學生寫完作文——「原創」後,立即分別對學生逐個面批,先給一個分數後,再指出應該加上那些內容還可以提高几分,要求學生在原文旁邊寫出插入正文的內容後交給教師。當教師拿到第一次修改後的文章時在相應的表格中加上修改分數。如果學生還要求進一步修改,教師再提出修改意見,進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修改。待學生不願意再修改時,要求學生當教師面大聲朗讀一遍,如果學生讀後感到還應該修改,再重複一次修改過程;如果讀完沒有進一步修改的要求,就把作文累計分數——原創分數+幾次修改分數+朗誦分數==作文總分數,填入總分一欄,作為本次作文分數。
3,減輕學生的學習成本,提高學習(訓練)效率。指導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不重寫,只是在「眉批」(或貼條兒加頁)處加1—3個「楔子」。7年級多是加情節,8年級多是加描寫,9年級多是加議論和抒情段。加完後在小組裡互相交流,或同學之間互相幫著修改。有時把名家名篇改個題目,讓學生增減、修改內容,使「文與題相符」,以打消學生的「迷信」心理,幫助他們建立信心。
4,抓住學生「表現自我是天性(控制自我是修養)」的特點,儘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舞台。寫作文之前,事先要求學生準備好提綱,然後組織學生交流「腹稿」。交流(發言)中,後一個學生多在前一個基礎上有些發揮,逐步引導大多數學生反覆提煉腹稿;那些寫作水平差一點的學生,也會參考(或抄襲)別人的思路「成文」。每次都事先指導幾個學生作為「頭羊」,鼓勵他們在全班「顯擺」,也把腹稿的起點儘量抬高了。
三、任課教師在實施教學技巧須注意的幾個問題運用教學技巧提高教學效率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各級管理和學生基礎等一系列問題。這裡只說給那些想通過研究與運用教學技巧提高教學效率的教師,在運用教學技巧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下大力氣克服長期以來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形成的「沒有習慣的習慣」。教學中「沒有習慣的習慣」是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至關重要一點。可惜的是部分教師由於所持的「標準不同」和「為我為大」的阻抗心理,不能正視自己教學行為隨意、不夠規範、針對具體生源教學方法不夠科學等問題。實踐中,很多教師在研究、借鑑和運用教學技巧,但由於認識不到位等原因,很多好的做法不能堅持下去;實驗淺嘗輒止,瞬間又滑到「一味盲目加大力度」的野蠻教學中去。當然見不到師生「熟能生巧」的效果了。

(二)注重傳承,一方面自己積累、提煉有效的做法,另一方面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儘可能地積累教學技巧,以便在教學設計時有更多的選擇餘地。伴隨「文革」前畢業大學畢業生的逐步退休,新老教師間如何傳承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必須承認,絕大多數教師的責任心、奉獻精神不容置疑,但是苦於缺少具體「操作方法」等原因,工作時時顯得力不從心。從各網站的教學論壇上,討論各種「認識」的帖子回複比比皆是,而討論技巧的帖子掛幾天、十幾天無人問津的情況不少見。我們的教師要在繼承的基礎上考慮創新,必須把如何求得教學技巧作為教學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建議青年教師連續聽一位教師的一個學期的全部(一個班)授課,你一定會有很多的感受,也會找到很多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否則,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苦惱將伴隨你始終。有同仁會問:你聽了嗎?我曾聽一位老教師一學年的全部(一個班)授課和全校所有學科教師的課。我的「偏方兒」多是在聽課過程中要來的、「偷來的」、「攢的」和在聽課的痛苦中「憋出來」的,真正從我課堂教學中總結出來的很少。

(三)增強教學技巧積累的敏感性,「集腋成裘」建台階,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事實上,不管是青年教師還是老教師,教學中都有不少好的辦法,由於部分教師「敏感性」有不夠,沒有及時總結、提煉和保留,致使後來的每次教學設計幾乎從「0」開始。即使是教訓,也會提示少走些彎路。因此,須做到幾點:1,要寫好每節課後的教學小結,把成功的地方和不理想的地方統統記錄在案,以便今後備查。2,妥善保存好你的所有教案,這些教案就是你的作品—《xxx語文教案集》,不但有實用價值,如果利用電腦把她製作成「書」,擺在書架上更是增加自信的精神食糧。3,每次備課時拿出舊教案做台階,有效地提高教學設計起點。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才規格與具體勞動崗位的需求,始終處於不斷變化狀態;當人才規格高於崗位需求時,人員就會「跳槽」去尋找新的發展空間,當崗位需求高於人才規格時,就要進行人員更換,這就出現下崗或轉崗現象。如今,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已逐步成為家長的期盼。願我們的教師在降低學生學習成本、提高學習效率方面,既要「醒得早」,又要「起得早」。(由於字數限制到此為止)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