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農林高校畢業生涉農領域就業的路徑研究

2023年09月26日

- txt下載

農林高校畢業生涉農領域就業的路徑研究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和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完善,各高校擴大招生規模,畢業生數量與日俱增,其就業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加強農業建設是保持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係論文聯盟http://WWw.LWlM.cOm黨和國家發展全局,是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0年6月6日,在黨中央國務院頒布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就明確指出人才對於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制定了符合現代國情的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劃及高校畢業生基層培養計劃。因此,廣泛倡導和鼓勵農林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引導其回歸基層發揮專業之所長,對我國的農業建設及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農林高校畢業生涉農領域就業的形勢
  1.1 農林高校畢業生就業存在結構性矛盾由於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特殊性,大多數畢業生傾向於到條件優越的中東部地區就業,其流向集中到經濟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很少有人選擇到人才奇缺的中西部中小城市、城鎮鄉村的基層就業。因此,人才的地區供需矛盾十分嚴重。
  從學歷角度來看,不同層次的畢業生就業情況存在差距。從全國範圍看,僅有部門地區的高職專科就業率高過本科,絕大部分地區仍然是學歷越高,就業率越高現象依舊。本科生、研究生的就業形勢相對較好,高職、專科等較低學歷畢業生一次性就業難度較大,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1.2 就業觀念轉變,選擇隱性就業的畢業生增多隱形就業,是指凡是未向政府申報職業,或政府有關部門未作明確統計、記錄與有效管理的勞動就業形式。從目前的就業情況來看,畢業生的就業觀念受多種客觀因素影響有較大轉變。就業形勢嚴峻、市場要求的門檻增高、專業冷熱程度的差異化,使得以往的一步到位、從一而終的擇業觀念逐漸淡薄,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已經越來越得到認可。更多的畢業生願意成為自由職業者,他們抱著騎驢找馬的心態,待價而沽、不斷跳槽。中國就業網今年初的一項調查顯示,有37.84%的高校畢業生贊成隱性就業。通過隱性就業獲得收入的大學生人數明顯增多。
  1.3 農林高校畢業生就業難不是人才過剩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畢業生人數連創新高。基於此,很多人認為擴招造成了大學畢業生數量增多,從而引發了就業難題。如何正確認識大學生就業難,客觀評估其社會結果,對於認識和解決問題是十分重要的。
  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的從業人員平均受教育年限少於3年以上,存在嚴重的高層次人才稀缺,創新型和高技能人才不足問題。在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中,受過高等教育的僅為5%左右。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對於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需求來說,我們的大學畢業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2農林高校畢業生涉農領域就業的障礙因素分析
  2.1 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農林人才的不合理流動在社會轉型期,由於農林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大型的農林企業較少、農林密集型產業鏈尚未形成,使農林行業吸納畢業生的能力低下;此外,農林深加工、服務及貿易不夠發達,精英崗位較少,無法吸引畢業生;三是地域的不平衡導致農林高校畢業生大量流向農業發達的東南部城市,進而造成這些城市的就業壓力增大,而相對落後的中西部城市則少人問津。另外,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入農業領域,就業崗位相對減少,農林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艱難。
  2.2 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不匹配近年來,我國農林高校畢業生就業主要以市場配置為主,它是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雙向選擇,畢業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與其專業設置有緊密關係。人才培養具有周期性,高校招生在前,社會需求在後,由此形成的時間差導致高校部分專業設置與市場脫節,由此造成的供給與需求的錯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增加了畢業生就業難度。
  2.3 缺乏對雙創型人才的培養所謂雙創型人才,是指具有創新、創業雙創能力的人才。創新型人才要有創新性思維,在任何崗位都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解決問題、開拓工作新局面。對高等教育而言,創新精神要落實到創業,創業素質應該成為大學生必備素質。然而我國教育模式一直都是應試教育,素質教育雖然提了多年但並未落到實處,高校評價學生的標準仍舊是學業成績,導致學生片面追求成績,實踐能力弱、動手能力差、為人處事能力欠佳,最終導致就業困難。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