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端午節生人,男害父,女害母?

2023年08月06日

- txt下載

如今的端午節,我們比較關心什麼時候放假、怎麼慶祝、去哪兒玩、弄點啥好吃的,向娛樂和休閒看齊,一派喜慶祥和的氣氛。在先秦時代,五月初五在人們心中可不是個好日子,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不但不受歡迎,人們還很厭惡、害怕這一天,《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
從古文獻記載中可以看出,端午的出現最早是出於辟邪驅除瘟疫的需要,後來因為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投江自盡,因而慢慢「變味」,成為了紀念詩人的節日,這一天也變得慢慢充滿人情味,沒那麼令人畏懼,所以關於五月五日所生之子,不祥的說法也慢慢消失,盡在老一輩口中相傳。
古代中國人認為五月份是一年中最不吉利的年份,認為五月是死生的分界,而五月初五又是五月中最毒的一天,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所以,這一天出生的孩子,理所當然被認為最不好,會給家人帶來不幸,即俗話所說的「命毒」,一出生就被貼上不受歡迎的標籤,一輩子遭人嫌棄。東漢應劭《風俗通義》中便稱,「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這天出生的孩子,不論男女,一律要弄死,此即遠古時代的「溺嬰」風俗。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 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
歷史上與平原君趙勝、信陵君魏無忌、春申君黃歇合稱「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便是五月初五生人,其父親田嬰要其母親弄死他,他母親捨不得,悄悄將其撫養長大,這才有了「門下食客三千」的佳話。
即便是皇帝的「龍子」,如果生在五月初五,要想留下也得另想辦法。宋神宗趙頊在五月初五得一子,只好將孩子送到宮外寄養,這孩子就是後來的宋徽宗趙佶。出於避諱,趙佶在當了皇帝後,將自己的生日改定在十月十日。但趙佶的命真的「毒」,「靖康之難」中成了金國的俘虜。
五月份不宜生子,甚至夫妻同房也被認為是禁忌,尤其是五月初端午節這一天,同房會帶來不幸。先秦時要求,「君子齋戒,處必揜,身欲靜無躁,止聲色,無或進。」意思是,在五月份,君子要潔身齋戒,居於深處,躲避暑熱,讓身體安靜;還要禁止女色,也不許嬪妃進御……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