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高二物理知識點歸納大全

2024年01月05日

- txt下載

高二物理知識點歸納大全
  在學習中,大家都背過各種知識點吧?知識點也可以理解為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就是大綱的分支。那麼,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二物理知識點歸納大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靜電場
  1.兩種電荷、電荷守恆定律、元電荷:(e=1.60×10-19C);帶電體電荷量等於元電荷的整數倍
  2.庫侖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點電荷間的作用力(N),k:靜電=9.0×109Nm2/C2,Q1、Q2:兩點電荷的(C),r:兩點電荷間的距離(m),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3.電場強度:E=F/q(定義式、計算式){E:電場強度(N/C),是矢量(電場的疊加原理),q:檢驗電荷的電量(C)}
  4.真空點(源)電荷形成的電場E=kQ/r2{r:源電荷到該位置的距離(m),Q:源電荷的電量}
  5.勻強電場的場強E=UAB/d{UAB:AB兩點間的電壓(V),d:AB兩點在場強方向的距離(m)}
  6.電場力:F=qE{F:電場力(N),q:受到電場力的電荷的電量(C),E:電場強度(N/C)}
  7.電勢與電勢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電場力做功:WAB=qUAB=Eqd{WAB:帶電體由A到B時電場力所做的功(J),q:帶電量(C),UAB:電場中A、B兩點間的電勢差(V)(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E:勻強電場強度,d:兩點沿場強方向的距離(m)}
  9.電勢能:EA=qφA{EA:帶電體在A點的電勢能(J),q:電量(C),φA:A點的電勢(V)}
  10.電勢能的變化ΔEAB=EB-EA{帶電體在電場中從A位置到B位置時電勢能的差值}
  11.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ΔEAB=-WAB=-qUAB(電勢能的增量等於電場力做功的負值)
  12.電容C=Q/U(定義式,計算式){C:電容(F),Q:電量(C),U:電壓(兩極板電勢差)(V)}
  13.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C=εS/4πkd(S:兩極板正對面積,d:兩極板間的垂直距離,ω:介電常數)
  常見電容器〔見第二冊P111〕
  14.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帶電粒子沿垂直電場方向以速度Vo進入勻強電場時的偏轉(不考慮重力作用的情況下)
  類平垂直電場方向:勻速直線運動L=Vot(在帶等量異種電荷的平行極板中:E=U/d)
  拋運動平行電場方向: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d=at2/2,a=F/m=qE/m
  註:
  (1)兩個完全相同的帶電金屬小球接觸時,電量分配規律:原帶異種電荷的先中和後平分,原帶同種電荷的總量平分;
  (2)電場線從正電荷出發終止於負電荷,電場線不相交,切線方向為場強方向,電場線密處場強大,順著電場線電勢越來越低,電場線與等勢線垂直;
  (3)常見電場的電場線分布要求熟記〔見圖[第二冊P98];
  (4)電場強度(矢量)與電勢(標量)均由電場本身決定,而電場力與電勢能還與帶電體帶的電量多少和電荷正負有關;
  (5)處於靜電平衡導體是個等勢體,表面是個等勢面,導體外表面附近的電場線垂直於導體表面,導體內部合場強為零,導體內部沒有凈電荷,凈電荷只分布於導體外表面;
  (6)電容單位換算:1F=106μF=1012PF;
  (7)電子伏(eV)是能量的單位,1eV=1.60×10-19J;
  (8)其它相關內容:靜電屏蔽〔見第二冊P101〕/示波管、示波器及其應用〔見第二冊P114〕等勢面〔見第二冊P105〕。
  二、恆定電流
  1.電流強度:I=q/t{I:電流強度(A),q:在時間t內通過導體橫載面的電量(C),t:時間(s)}
  2.歐姆定律:I=U/R{I:導體電流強度(A),U:導體兩端電壓(V),R:導體阻值(Ω)}
  3.電阻、電阻定律:R=ρL/S{ρ:電阻(Ω/m),L:導體的長度(m),S:導體橫截面積(m2)}
  4.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內+U外{I:電路中的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R:外電路電阻(Ω),r:電源內阻(Ω)}
  5.電功與電功率:W=UIt,P=UI{W:電功(J),U:電壓(V),I:電流(A),t:時間(s),P:電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電熱(J),I:通過導體的電流(A),R:導體的電阻值(Ω),t:通電時間(s)}
  7.純電阻電路中:由於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
  8.電源總動率、電源輸出功率、電源效率:P總=IE,P出=IU,η=P出/P總{I:電路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U:路端電壓(V),η:電源效率}
  9.電路的串/並聯串聯電路(P、U與R成正比)並聯電路(P、I與R成反比)
  電阻關係(串同並反)R串=R1+R2+R3+1/R並=1/R1+1/R2+1/R3+
  電流關係I總=I1=I2=I3I並=I1+I2+I3+
  電壓關係U總=U1+U2+U3+U總=U1=U2=U3
  功率分配P總=P1+P2+P3+P總=P1+P2+P3+
  10.歐姆表測電阻
  (1)電路組成
  (2)測量原理
  兩表筆短接後,調節Ro使電錶指針滿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測電阻Rx後通過電錶的電流為
  Ix=E/(r+Rg+Ro+Rx)=E/(R中+Rx)
  由於Ix與Rx對應,因此可指示被測電阻大小
  (3)使用方法:機械調零、選擇量程、歐姆調零、測量讀數{注意擋位(倍率)}、撥off擋。
  (4)注意:測量電阻時,要與原電路斷開,選擇量程使指針在中央附近,每次換擋要重新短接歐姆調零。
  11.伏安法測電阻
  電流表內接法:電壓表示數:U=UR+UA
  電流表外接法:電流表示數:I=IR+IV
  Rx的測量值=U/I=(UA+UR)/IR=RA+Rx>R真;
  Rx的測量值=U/I=UR/(IR+IV)=RVRx(RV+R)
  選用電路條件Rx>RA[或Rx>(RARV)1/2]
  選用電路條件Rx
  12.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限流接法與分壓接法
  限流接法:電壓調節範圍小,電路簡單,功耗小
  便於調節電壓的選擇條件Rp>Rx
  電壓調節範圍大,電路複雜,功耗較大
  便於調節電壓的選擇條件Rp
  註:
  (1)單位換算:1A=103mA=106μA;1kV=103V=106mA;1MΩ=103kΩ=106Ω
  (2)各種材料的電阻率都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金屬電阻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3)串聯總電阻大於任何一個分電阻,並聯總電阻小於任何一個分電阻;
  (4)當電源有內阻時,外電路電阻增大時,總電流減小,路端電壓增大;
  (5)當外電路電阻等於電源電阻時,電源輸出功率最大,此時的輸出功率為E2/(2r);
  (6)其它相關內容:電阻率與溫度的關係半導體及其應用超導及其應用〔見第二冊P127〕。
  三、磁場
  1.磁感應強度是用來表示磁場的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單位T),1T=1N/Am
  2.安培力F=BIL;(註:L⊥B){B:磁感應強度(T),F:安培力(F),I:電流強度(A),L:導線長度(m)}
  3.洛侖茲力f=qVB(注V⊥B);質譜儀〔見第二冊P155〕{f:洛侖茲力(N),q:帶電粒子電量(C),V:帶電粒子速度(m/s)}
  4.在重力忽略不計(不考慮重力)的情況下,帶電粒子進入磁場的運動情況(掌握兩種):
  (1)帶電粒子沿平行磁場方向進入磁場:不受洛侖茲力的作用,做勻速直線運動V=V0
  (2)帶電粒子沿垂直磁場方向進入磁場:做勻速圓周運動,規律如下a)F向=f洛=mV2/r=mω2r=mr(2π/T)2=qVB;r=mV/qB;T=2πm/qB;(b)運動周期與圓周運動的半徑和線速度無關,洛侖茲力對帶電粒子不做功(任何情況下);(c)解題關鍵:畫軌跡、找圓心、定半徑、圓心角(=二倍弦切角)。
  註:
  (1)安培力和洛侖茲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則判定,只是洛侖茲力要注意帶電粒子的正負;
  (2)磁感線的特點及其常見磁場的磁感線分布要掌握〔見圖及第二冊P144〕;
  (3)其它相關內容:地磁場/磁電式電錶原理〔見第二冊P150〕/回旋加速器〔見第二冊P156〕/磁性材料
  四、電磁感應
  1.[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計算公式]
  1)E=nΔΦ/Δt(普適公式){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E:感應電動勢(V),n:感應線圈匝數,ΔΦ/Δt:磁通量的變化率}
  2)E=BLV垂(切割磁感線運動){L:有效長度(m)}
  3)Em=nBSω(交流發電機最大的`感應電動勢){Em:感應電動勢峰值}
  4)E=BL2ω/2(導體一端固定以ω旋轉切割){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Φ=BS{Φ:磁通量(Wb),B: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T),S:正對面積(m2)}
  3.感應電動勢的正負極可利用感應電流方向判定{電源內部的電流方向:由負極流向正極}
  4.自感電動勢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係數(H)(線圈L有鐵芯比無鐵芯時要大),ΔI:變化電流,?t:所用時間,ΔI/Δt:自感電流變化率(變化的快慢)}
  註:
  (1)感應電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則判定,楞次定律應用要點〔見第二冊P173〕;
  (2)自感電流總是阻礙引起自感電動勢的電流的變化;
  (3)單位換算:1H=103mH=106μH.
  (4)其它相關內容:自感〔見第二冊P178〕/日光燈〔見第二冊P180〕。
  五、交變電流(正弦式交變電流)
  1.電壓瞬時值e=Emsinωt電流瞬時值i=Imsinωt;(ω=2πf)
  2.電動勢峰值Em=nBSω=2BLv電流峰值(純電阻電路中)Im=Em/R總
  3.正(余)弦式交變電流有效值:E=Em/(2)1/2;U=Um/(2)1/2;I=Im/(2)1/2
  4.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中的電壓與電流及功率關係
  U1/U2=n1/n2;I1/I2=n2/n2;P入=P出
  5.在遠距離輸電中,採用高壓輸送電能可以減少電能在輸電線上的損失損′=(P/U)2R;(P損′:輸電線上損失的功率,P:輸送電能的總功率,U:輸送電壓,R:輸電線電阻)〔見第二冊P198〕;
  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單位:ω角頻率(rad/s);t:時間(s);n:線圈匝數;B:磁感強度(T);S:線圈的面積(m2);U輸出)電壓(V);I:電流強度(A);P:功率(W)。
  註:
  (1)交變電流的變化頻率與發電機中線圈的轉動的頻率相同即:ω電=ω線,f電=f線;
  (2)發電機中,線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最大,感應電動勢為零,過中性面電流方向就改變;
  (3)有效值是根據電流熱效應定義的,沒有特別說明的交流數值都指有效值;
  (4)理想變壓器的匝數比一定時,輸出電壓由輸入電壓決定,輸入電流由輸出電流決定,輸入功率等於輸出功率,當負載的消耗的功率增大時輸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決定P入;
  (5)其它相關內容:正弦交流電圖象〔見第二冊P190〕/電阻、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作用〔見第二冊P193〕。
  普適式){U:電壓(V),I:電流(A),t:通電時間(s)}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