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蕭何到底是不是成也韓信,敗也韓信呢?

2023年09月28日

- txt下載

  韓信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話同樣可以反過來:對於蕭何而言,又何嘗不是「成也韓信,敗也韓信」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最初的美談:蕭何月下追韓信
  對於雙方來說,「蕭何月下追韓信」的那個夜晚,都是令人難以忘懷的。
  《史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韓信在劉邦的手下,起初並不受重視,只是做一個小小的倉庫管理員,後來升職到管理糧餉。他認為自己沒有受到劉邦的重視,於是憤而出走,估計是決定再換個新東家——畢竟,在投奔劉邦之前,他已經先後在項梁、項羽手下工作過了。
  但這次出走的結果不同,這一次,蕭何攔住了他。
  那時候,蕭何已經是劉邦手下不可或缺的丞相,發現蕭何不見了,軍吏立馬跑來向劉邦彙報:「不好了!蕭丞相也跑了!」
  當時漢軍被項羽排擠到漢中,行軍途中便有數十位將領逃亡,將士們思念家鄉,逃走的人也越來越多。聽到蕭何也跑了,劉邦大驚失色,直呼這還了得,馬不停蹄地派遣下屬去把蕭何找回來。
  直到第三天,蕭何才帶著韓信返回南鄭。
  已經成為劉邦左右手的蕭何,為何會對一個無名小卒如此上心?也許,正是在韓信的身上,蕭何看到了未來的更多可能性。
  漢初三傑,開國首功
  看到蕭何回來了,劉邦又是高興,又是生氣,忍不住罵他:「你跑什麼?」
  蕭何當然回答,我沒有要跑,我是去追韓信回來。劉邦又罵:「軍中都跑掉幾十個人了,怎麼你不去追他們,偏要追這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韓信。你一定是在騙我」
  蕭何卻說:「您如果想要打回東邊去,就一定要把韓信留下。」

  劉邦哪裡願意一輩子在南鄭苟活,做個見鬼的漢中王。為了奪取天下,他採納蕭何的建議,任命韓信為大將。
  可以想像,當蕭何如何絞盡腦汁的吹捧韓信的時候,劉邦一定是不耐煩的。但他又害怕蕭何再一次不辭而別,只能先全部應下來,且觀後效。
  不過,韓信沒有讓蕭何失望。後世奉韓信為「兵仙」,可見其運籌帷幄,用兵如神。得到重用的韓信在劉邦麾下發揮了超乎尋常的作用。在韓信的幫助下,漢軍如虎添翼,一路向東高歌猛進,勢如破竹。
  公元前202年,垓下決戰,項羽自刎而死。
  消滅項羽後,劉邦稱帝,《史記》記載,在筵席間,劉邦嘆道: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是為「漢初三傑」。
  其後,劉邦論功行賞,認為蕭何功勞最大,當居首功。
  鍾室之禍,敗也蕭何
  韓信此人,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政治頭腦。
  他也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但是就像現代人說的——我懂得那麼多道理,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韓信他都明白,但表現出來的,卻又完全是另一副樣子。
  項羽自刎後,劉邦就收繳了韓信手中的兵權,封他為楚王,後來又貶為淮陰侯。韓信心中不由得怨恨。直到陽夏侯陳豨舉兵謀反,自立為王,劉邦親率大軍前去征討。

  《史記》記載,劉邦走後,韓信稱病不出,蕭何便使計,謊稱劉邦已經得勝歸來,把韓信騙到長樂殿向呂后道賀。豈料宮裡早已埋伏著刀斧手,將韓信拖到殿旁鍾室中殺死,其三族也被夷平。
  傳說,韓信死後,蕭何痛心疾首地說了一句話:「我蕭何計殺韓信,終不負天下蒼生!」被後人鄙夷2000多年。
  蕭何為劉邦除去了一塊心病,從此倍加恩寵,但蕭何心裡也知道,韓信死了,自己就成了劉邦的頭號猜忌對象,因為在漢朝老百姓的評價里,蕭何名聲太好了。為了自保,他不得不自污名節,強行賤賣百姓田,收受賄賂,委曲求全,終於在劉邦手下保住了自己的命。
  聽其言,而觀其行
  在憑藉「蕭何月下追韓信」的美談博得好名聲之後,蕭何也因為協助誅殺韓信的行為,遭到後人的質疑。蕭何所說的為了天下蒼生而殺韓信,不可盡信,但也未必不是部分原因。
  如果韓信真的起兵造反,對於剛安定了沒幾年的老百姓來說,必然是一場災難。
  但同時,殺韓信也是出於蕭何自己的安全考慮。韓信的腦袋,是一封遞給劉邦的「投名狀」。身在「狡兔死,走狗烹」的威脅下,蕭何不得不做出了這個艱難的決定。
  《史記》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可見其歷史地位之高。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直到今天,還一直影響著近現代的史學研究與寫作。
  從西漢之後,一直到當代,可以說沒有哪一個文藝墨客沒有讀過《史記》。人不可以不讀史,讀史則不可以不讀《史記》。「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史記》的功績是無從估量的。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