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區域的「城市性」與中國新型城市化道路

2023年10月03日

- txt下載

區域的「城市性」與中國新型城市化道路

作者:未知
內容提要本文提出區域的「城市性」,對城市化涵義作出新的認識。考察中外城市化的演變史發現,城市化道路有兩種類型:一是人口轉移型城市化道路,二是結構轉換型城市化道路,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借鑑中外城市化的經驗教訓,如今中國城市化發展道路的轉型方向,應該是走人口轉移和結構轉型並存的「雙軌」發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關鍵詞 區域的「城市性」城市化 發展道路
  作者程必定,安徽省政府參事,安徽省徽商發展研究院院長,原安徽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合肥230051)
  在我國,自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後,新型城市化概念也隨之出現,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也就納入政府的決策議程和學界討論的熱點話題。但是近十年來,什麼是新型城市化道路,如何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嚴格講來並沒有搞清楚,而城市化在快速發展中又出現了不少問題,也就很有必要搞清楚什麼是新型城市化,中國應走什麼樣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為此,本文先引入了區域「城市性」新概念,對這個問題試作探討。
  一、區城的「城市性」:城市化涵義的新認識
  我們知道,在有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的地表空間,總是存在著鄉村和城市兩大空間聚落,鄉村與城市的特徵完全不同,因而形成了城鄉差距和「二元」結構。我們把鄉村的綜合特徵概括為「鄉村性」,城市的綜合特徵概括為「城市性」。城市是區域的經濟、社會、文化高集聚地,城市在發展中既會不斷提升自身的「城市性」程度,又會輻射和帶動農村發展,農村地區會逐步退化「鄉村性」、生長「城市性」。這樣,整個區域就會具有「城市性」,城鄉差距會逐步縮小,「二元」結構也會逐步消解。顯然,「城市性」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
  由此可以認為,所謂區域的「城市性」,是表示一個區域在發展中形成的綜合特徵巳具有城市的某些特徵,城市與鄉村在經濟、社會、文化乃至制度、管理及觀念等方面的差距明顯縮小,「二元」結構走向消解。在這樣的區域,人們在鄉村生活,也會分享城市化的成果,這樣的區域就是具有「城市性」的區域。
  顯然,「城市性」是城市化的本質特徵。引入「城市性」這個概念,可以從新的視角理解城市化的深刻涵義,給城市化定義作出這樣的新表達:即所謂城市化,是在有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的區域,城市性程度不斷提高的過程。
  以區城「城市性」概念給城市化定義,突出了城市化的演變主線。中外城市化發展史表明,提升「城市性」是任何國家或地區城市化的演變主線,可以看出,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農村地區和城市地區的「城市性」都處於不斷提高的發展狀態。在農村地區,城市化不僅是農村人口向城市的轉移,重要的是鄉村經濟社會結構會逐漸轉型,「鄉村性」會逐步弱化乃至消失,「城市性」會逐漸生成乃至不斷提升。在城市地區,經濟社會文化持續發展,城市本身的「城市性」也會逐漸提升,這種提升既表現為城市現代化的持續推進,又表現為對周邊區域帶動力和輻射力的持續增強。這樣,城市化的發展會不斷提高區域的「城市性」,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城市化地區。
  以區城「城市性」反映城市化的本質特徵,對更新城市化認識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傳統的城市化理論所主張的,是城市的「單一」發展,由此而出現了兩個重大缺陷:一是只強調農村人口向城市的轉移,忽視農村地區提高「城市性」的可能性,有人甚至提出「農村消亡」的主張。實際上,只要有農業的存在,農村是不會消亡的,農村所消亡的是它的「鄉村性」,成長的則是它的「城市性」。二是只強調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忽視了城市本身「城市性」的提升,有人甚至認為,當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到很高程度,比如80%以後,城市化就會中止。實際上,即使到了這個程度,城市化還會持續的,因為「城市性」的提升是不會中止的,只要人類不停地追求經濟社會的更好發展,「城市性」的提升就不會中止,中止的應該是追求城市「單一」發展的城市化模式。
  實際上,中外學界已經注意到城市化發展的這種特徵,有些學者對城市化的解釋,與提升區域的「城市性」很有相似之處。比如,美國著名社會學家L?沃恩強調城市化對鄉村生活方式的深刻影響,指出在城市化過程中,「鄉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發生質變」。日本著名社會學家磯村英一拓展了城市化的涵義,把城市化分解為「形態的社會化、社會結構的城市化和思想感情的城市化」②。美國城市規劃學家約翰?弗里德曼的見解更為深刻,提出城市化包括兩個方面的涵義,即既包括人口和非農業活動在規模不同的城市環境中的地域集中過程、非城市型景觀逐漸轉化為城市景觀的地域推進過程,即物化的實體性城市化過程,又包括城市化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在農村地區的擴散過程,即抽象的、精神上的城市化過程。弗里德曼稱前者為城市化I,或狹義的城市化;後者是城市化Ⅱ,或廣義的城市化。。在我國,著名地理學家周一星強調城鎮化,認為「城鎮化是鄉村變成城鎮的一種複雜過程」;1999年我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城市規劃術語》指出,城市化是「人類生產與生活方式由農村型向城市型轉化的歷史過程,主要表現為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可以看出,上述這些對城市化涵義的經典性解釋,都與區城「城市性」概念有著近似或相同的涵義。
  
  
  
  二、兩種城市化發展道路
  將「城市性」引人城市化的內涵,對城市化發展模式或發展道路就會有新的認識。概括起來說,自城市化出現以來,人類走過的城市化道路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人口轉移型的城市化道路,二是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道路。
  (一)人口轉移型的城市化道路
  人口轉移型的城市化道路,即通過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轉移而提升城市化水平的發展道路。反映人口轉移型城市化道路發展程度的核心標誌是人口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自1760年產業革命推進城市化的起步以來,世界城市化主要是走這種發展道路。
  人口轉移型城市化普遍出現的一個突出現象,是城市規模快速擴展,城市數量逐步增加,尤其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規模和數量都發展很快。由表1可見,在1900―1980年間,世界50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數增長9.7倍,人口增長14.9倍,發展中國家的大城市數和人口數則增長更快,分別達到15.3倍和32.4倍!人口城市化雖然會推進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但卻出現了兩個嚴重問題:一是城鄉差距的擴大,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造成了農村的衰退;二是「城市病」的普遍出現,已開發國家「城市病」的突出表現是環境問題,發展中國家「城市病」的突出表現是貧困問題。如今,這兩個問題越來越突出,促使人們對城市化發展道路的深刻思考,城市化發展道路也逐漸開始轉型,出現了一種新的城市化道路: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道路。
  (二)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道路
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道路,即通過區域經濟、社會、文化乃至管理與空間布局等結構轉型而提升城市化水平的發展道路。反映結構轉換型城市化程度的核心標誌是區域的「城市性」,即區域的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空間結構、社會結構、文化結構向城市化轉型的廣度和深度。當人口轉移型城市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即人口城市化率達50%時,結構轉換型城市化就會大面積地出現。
  顯然,結構轉換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轉移型城市化過程中孕育的,如果說人口轉移型的城市化是城市化發展的初級階段,那麼,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則是城市化發展的高級階段。相對於人口轉移型城市化發展道路,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則是一種新型的城市化發展道路,城市化的發展由單一追求人口城市率化的提高轉向區城「城市性」的提升。
  考察率先進入城市化的已開發國家發展史可以發現,這些國家在人口轉移型城市化的過程中,區域經濟、社會、文化以及空間布局和區域管理等許多方面,都在悄然發生變化,特別是當人口城市化率超過50%時,這些變化開始凸現。因為城市化發展到這個水平,城市在國家或地區發展中已上升到主體地位,不僅是經濟、社會、文化的「中心」區域,同時也成為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主導力量,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開始進入以城市為主導的新階段,城市在經濟、社會、文化乃至觀念上對區域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逐漸增強,從而不斷提升區域的「城市性」,改造區域的「鄉村性」,鄉村地區開始逐步地向「城市性」轉型。在這種情況下,雖然農村人口和勞動力還會持續地向城市轉移,但轉移的規模和速度開始減緩。特別是工業化快速發展對交通運輸條件的革命性變化,鐵路網、公路網乃至高速公路網、高速鐵路網的形成,大大地提高了城市與鄉村之間的空間可達性,城市的一些產業向區位更好的集鎮轉移,一些集鎮乃至鄉村在經濟、社會、文化乃至觀念上開始向城市轉型,在城市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又出現了鄉村的城市化,國家或地區的城市化也就進入了結構轉換型城市化的新階段。
  馬克思在1859年發表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根據英國自18世紀60年代以來產業革命推動的城市化發展深刻地指出:「古典古代的歷史是城市的歷史,不過這是以土地財產和農業為基礎的城市;亞細亞的歷史是城市與鄉村無差別的統一(真正的大城市在這裡只能看作是王公的營壘,看作真正的經濟結構上的贅疣);中世紀(日耳曼時代)是從鄉村這個歷史的舞台出發的,然後,它的進一步發展是在城市和鄉村的對立中進行的;現代的歷史是鄉村城市化,而不像古代那樣,是城市鄉村化。」馬克思在人類城市化研究史上第一次提出的「鄉村城市化」,就是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既是對英國這個時期城市化發展的概括,也是對城市化發展趨勢的科學判斷。顯然,馬克思所說的「鄉村城市化」,意味著鄉村乃至區域己具有較高的「城市性」。
  20世紀60年代以後,結構轉換型城市化發展出現的一個新現象,是城市之間空間結構的變化,出現了都市區、城市群等城市化地區,在更大的空間範圍發生了經濟社會結構的城市化轉型。主要是交通運輸快速化、經濟社會生活信息化的發展,以更便捷的方式密切了相鄰城市之間的分工合作與經濟發展聯繫,形成了規模不等但「城市性」程度很高的城市群或城市化地區。特別是歐洲、北美等已開發國家,自20世紀50年代以後,這種現象有普遍發展。比如,地域廣闊、人口流動自由度很高的美國,到1960年就形成了24個人口稠密的都市區或城市化地區,每個都市區都有一個核心城市、數十個中小城市,以及幾十個在核心城市1小時行車距離範圍內的郊區,覆蓋了美國大陸的全部國土和全部人口。由表2可見,在1960―1990年期間,除了匹茲堡和布法羅兩個都市區的人口負增長外,其餘22個都市區人口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長,但無論增長快慢,中心城區人口比例都很低,最低的是亞特蘭大,中心城區人口比例只有13.9%,最高的休斯頓,中心城區人口比例也沒有超過一半(49.4%)。人口大多分布在中心城區之外,說明美國的區域「城市性」程度高,是典型的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同美國一樣,其他已開發國家乃至不少發展中國家,也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這樣的城市群、城市帶或都市化地區,結構轉換型城市化已逐漸成為世界城市化的普遍現象。
  以上簡要回望可以看出,結構轉換型城市化與人口轉移型城市化相比,結構轉換型城市化有三個明顯的特徵:
  第一,結構轉換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轉移型城市化基礎上形成的,人口轉移型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初級階段,結構轉換型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級階段,人口轉移型城市化具有向結構轉換型城市轉變的必然趨勢。
  第二,區域「城市性」的提升是廣域性的,是城市化的「泛化」發展,與人口轉移型城市化的「極化」發展相比,這種特徵反映了城市化的社會進步性,會逐漸縮小城市與鄉村的差別,淡化區域「二元」結構,國家和區域的經濟、社會、文化結構乃至管理體制,都會發生與以往不同的結構性變化,會實現如馬克思所說的「鄉村城市化」,從而提升國家和區域整個社會的現代化程度。
  第三,人口轉移型城市化的直接推動力是工業化,結構轉換型城市化的直接推動力不僅有工業化,還有信息化。因為信息化具有「壓縮」時空的功能,可從快速、廣域地通達要素的空間聯繫,比工業化更有力度地推進區域經濟社會結構的城市化轉型。在信息化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結構轉換型城市化將呈上升趨勢。
  三、中國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選擇
  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2010年中國人口城市化率為49.95%,已達到人口轉移型城市化向結構轉換型城市化轉變的「轉折點」。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應走什麼樣的新型城市道路,就是一個必須作出科學選擇的重大戰略問題。
  (一)人口轉移型城市化的發展趨向
  在我國,人口轉移型城市化還會大規模地持續,但將逐漸弱化,不再成為城市化的主流。
  人口轉移型城市化在我國還會大規模地持續,首先是因為我國鄉村人口比重還很高,人口轉移型城市化的發展目標還遠遠沒有實現,還會有大批農村人口要向城市轉移。其次,中國工業化的任務還遠末完成,工業化發展需要的大量勞動力,主要來自農村,對人口轉移型的城市化仍有巨大的拉動力。第三,從中國農村的發展趨勢看,農業經營規模會不斷發展,農業就業人口會大幅度減少,又會有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和人口要向城市轉移,對人口轉移型城市化仍保持巨大的推力。因此,人口轉移型城市化道路在中國還會持續地走下去。
  然而,人口轉移型的城市化道路在中國會逐漸弱化,首先是因為農村人口過多、過快地向城市集中,會造成城市發展的新問題,為避免已開發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早已出現的「城市病」,有必要在規模和速度上適度控制農村人口向城市的轉移,人口轉移型城市化也就會逐漸弱化。其次,農村發 展出現的新因素,對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會產生「粘性」,一些已轉移到城市的農村人口出現了向農村的「回流」,也會導致農村人口和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趨緩,人口轉移型的城市化就會逐漸弱化。第三,也是最為重要的原因,是在人口轉移型城市化的發展過程中,結構轉換型城市化也在發生,從而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替代效應,減緩人口轉移型城市化的發展勢頭。當結構轉換型城市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會逐步上升到城市化的主流地位,相應地,人口轉移型城市化道路就會逐漸弱化,不再成為中國城市化的主流。
  (二)結構轉換型城市化的發展趨向
  結構轉換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轉移型城市化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高級形態的城市化發展道路,基本標誌是區域「城市性」的提升。這種城市化已在我國局部地區出現且逐漸強化,將成為中國城市化發展的必然趨向。
  一般地說來,人口城市化率達到50%時,就會出現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由於我國區域差異明顯,城市化水平也同樣存在著區域差距。如在2000年,北京、天津、上海和遼寧、黑龍江、廣東6省市的城市化率就超過50%,到2010年,又有吉林、浙江、內蒙古、江蘇、福建、重慶、山東、海南等8省(市)區的人口城市化率超過或接近50%。很顯然,儘管我國人口城市化率在總體上未達到50%這個「轉折點」,但局部地區早在2000年就進入或接近進入了這個「轉折點」,開始出現結構轉換型城市化。隨著我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結構轉換型城市化的區域範圍會逐漸擴展,發展水平會逐漸提升,從而會逐漸成為我國城市化的主流。
  從對人口轉移型和結構轉換型兩種城市化道路在我國的發展趨勢看,在今後乃至未來的較長時期內,兩種城市化道路會在我國持續並存,顯然,這是一種「雙軌」並存或「二元」發展的城市化道路。相對於我國過去那種單一的人口轉移型城市化道路,這種「雙軌」並存或「二元」發展的城市化道路,就是我國今後及未來時期應該走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三)走向「雙軌」發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通過對國內外城市化發展歷史進程的考察可以發現,人類走過的城市化道路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人口轉移型的城市化道路,二是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道路,三是人口轉移和結構轉型並存的「雙軌」發展型或「二元」發展型城市化道路。三種類型的城市化道路是在不同的社會發展條件下出現的,並且具有不同的社會發展特徵。表3是這三種類型城市化道路基本特徵的比較,由表可見以下特徵:
  第一,從城市化的推動力看,人口轉移型城市化是由工業化單一推動的;當社會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化與工業化的共同作用,推動著結構轉換型城市化的發展,當然也是「雙軌」發展型城市化的巨大推動力。
  第二,從人口流動看,人口轉移型城市化是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而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人口流動方向發生了變化,一方面,農村人口會就地實現城市化轉型,另一方面,城市人口為追求更好的生活環境會向郊區或農村地區流動;「雙軌」發展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動特徵較為複雜,既有人口轉移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動特徵,又有結構轉換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動特徵,是人口轉移和就地轉型的並存。
  第三,從城市的空間結構看,人口轉移型城市化的空間分布是集中而「極化」,結構轉換型城市化的空間分布是相對分散而「泛化」;「雙軌」發展型城市化的空間結構則兩者兼有,出現協調發展的空間新格局。
  第四,從城市化率看,人口轉移型城市化發生在城市化率比較低的情況下,城市化率一般在50%以下;結構轉換型城市化是發生在城市化率比較高的情況下,50%的城市化率是這種城市化的起點;「雙軌」發展型城市化只有在結構轉換型城市化發生時才可能出現,一般也是出現在城市化率超過50%的發展階段。
  第五,從區域「城市性」看,人口轉移型城市化是集中而「極化」的空間結構,區域「城市性」程度比較低;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是相對「泛化」又相對均衡的空間結構,並且出現城市化地區,區域「城市性」程度比較高;「雙軌」發展型城市化因為具有兩者的共同特徵,區域「城市性」程度會高於人口轉移型城市化,但又低於結構轉換型城市化,總體上仍具有較高程度的「城市性」。
  第六,從區域產業結構特徵看,由於人口轉移型城市化的推動力是工業化,第二產業處於快速發展期,產業結構大體上是第二產業大於第一產業,第三產業尚處於後進地位;由於結構轉換型城市化的推動力是工業化和信息化,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會上升,第一產業的比重會大幅度下降,產業結構大體呈現出第三產業高於第二產業、第二產業又高於第一產業的結構特徵;「雙軌」發展型城市化也是工業化、信息化的共同推動,產業結構也會出現與結構轉換型城市化的相似特徵。
  第七,從就業結構看,人口轉移型城市化發生在農村人口和農業勞動力占多數的情況下,就業結構也具有第一產業大於第三產業,第二產業小於第三產業的特徵;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發生在城市化水平比較高的情況下,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會大幅度上升,第一產業的就業比重會大幅度下降,就業結構就會出現第三產業大於第二產業,第二產業又大於第一產業的特徵;「雙軌」發展型城市化的就業結構雖然也保持人口轉移型城市化下的某些特徵,但是以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為主,所以,就業結構大體上與後者相似,即第三產業大於第二產業,第二產業又大於第一產業。
  從以上比較可清楚地看出,「雙軌」發展型或「二元」發展型城市化是符合中國情、更適應未來發展趨勢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走出單一的人口轉移型城市化道路,積極發展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走向人口轉移和結構轉換並存的「雙軌」發展型或「二元」發展型城市化道路,應該成為我國城市化道路的轉型方向。
  需要指出的,「雙軌」發展型城市化並不是「雙軌」並重的城市化,而是人口轉移型城市化逐漸弱化、結構轉換型城市化逐漸強化的發展道路。一方面,結構轉換型城市化在我國發達地區呈增強之勢,並將逐漸成為城市化的主導;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區的人口轉移型城市化正加快發展,將會逐次進入結構轉換型城市化階段。更為重要的是,結構轉換型城市化所產生的對人口轉移的吸納作用,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農村人口的就地城市化轉型,對人口轉移型城市化具有一定的替代性。這樣,從總體趨勢看,「雙軌」發展型城市化道路是以結構轉換型城市化為主導的,必然成為我國城市化發展道路的轉型方向。
  「雙軌」發展型城市化道路雖然是我國城市化道路的轉型方向,但仍然是一種過渡性的城市化道路,演變方向是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根據已開發國家的城市化發展經驗,當我國城市化率達到75%左右時,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將會取代「雙軌」發展型的城市化,成為那個時期中國城市化道路的新型形式。由此可以認為,中國城市化發展道路將會出現逐步升級的三大階段:第一階段是 人口轉移型城市化,第二階段是「雙軌」發展型城市化,第三階段是結構轉換型城市化。從1949到2000年的50年間,是處於人口轉移型的城市化階段;從2000年開始向「雙軌」發展型城市化轉型,大體也要經過50年左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即2050年前後,我國城市化率將會達到已開發國家的水平,從而進入新的、更加高級的結構轉換型城市化階段。而現階段所面臨的,是人口轉移型的城市化向「雙軌」發展型城市化道路的轉型。
  注釋:
  ①Wirth,Louis;Urbanisms as a way of life,Americanof sociology,***,49V,PP,46--63。
  ②[日]磯村莢一主編,王君健等譯:《城市問題百科全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③轉引自宋俊等《中國城鎮化知識15講》,中國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頁。
  ④周一星:《城市地理學》,商務印書館1 995年版,第60~61頁。
  ⑤中國市長協會:((2001―2002中國城市發展報告》,西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3頁。
  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03頁。
  參考文獻:
  1 世界銀行:《世界發展報告(2009)》,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年版。
  2 中國市長協會:《2001―2002中國城市發展報告》,西苑出版社2002年版。
  3 陳甬軍、陳愛民主編;《中國城市化:實證分析與對策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 程必定:《論結構轉換型的城市化道路》,栽《中國工業經濟》,2003年第8期。
  5 張波:《中國城市成長管理研究》,新華出版社2004年版。
  6 馬春輝《中國城市化發展論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
  7 胡彬:《區域城市化的演進機制與組織模式》,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8 葉立梅:《城市協調發展的理論與實踐探索》,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年版。
  9 孫久文:《走向2020年的我國城鄉協調發展戰略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10 國務院發展中心課題組:《中國城鎮化:前景、戰略與對策》,中國發展出版社2010年版。
  11 牛文元主編:《中國新型城市化發展報告(2010)》,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12 程必定:《從區域視角重思城市化》,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
  13 建設部編:《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鑑(2009)》,中國計劃出版社2010年版。
  14 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鑑》,1986,1991,2001,2011年,均由中國統計出版社分年度出版。
  
  責任編輯 徐東濤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