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關於長征的論文1000字

2023年10月08日

- txt下載

篇一:長征讀後感1000字
長征讀後感1000字
還記得毛澤東寫的那首氣勢磅礴的「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前山只等閒??」是啊,整整二萬五千里的長征。漫長的征途,我們的紅軍戰士又要經歷何等的艱 難困苦呢?誠然,廣大紅軍基層指戰員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一路上披荊斬棘,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用自己的血和淚譜寫了這二萬五千里的動人篇章。
面 對山高鄰禿,朔風凜冽,冰雪覆蓋的高山,戰士們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用超乎想像的毅力和艱辛為部隊探索出一條前進的道路。這不僅僅是一條磨鍊意志的艱難之 路,也是一條生命之路。遇到開闊美麗的草原,本以為有了希望,誰又能想到裡面蘊藏著意想不到的困難。很多戰士就這樣倒下了,沒有一句怨言。當他們把自己交 給黨的時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然而,面對糧食的短缺,環境的惡劣,戰士們又何嘗不是風雨前進,風餐露宿呢?也許,我們只能從書中或電視上了解這些感人的事跡,但完全可以想像的到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的階級友愛。
作 為中學生的我們不得不被紅軍的頑強,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打動。然而我們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困難面前決不低頭。用科技強國,以人才壯 國。同學們,我們要臥薪嘗膽,急起直追,用民族的偉大智慧迎接挑戰,以祖國的興衰為己任,為祖國的強盛奮鬥不息。我們絲毫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創造的業績中 了,而是要自強、自立,創造二十一世紀的偉業。這是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夠做到的!當然,這需要頑強拼搏的精神。
頑強拼搏的精神並不是生來就 有的,也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具備的。而是需要經過持久的刻苦磨鍊,才能逐步形成。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的好:勇敢產生在鬥爭中,勇氣是在每天對困難的頑強抵抗中 養成的。想要連跑帶跳地把過去的一切文化遺產都得著,那是辦不到的,這需要有堅定的頑強性和艱苦的勞動。我們青少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頑強、堅定,就是排除 一切障礙。
我們的祖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那些已開發國家相比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許多國家對我們國家虎視眈眈,想把我們擠兌下去,害怕我們 的強大,甚至有些地方想搞分裂,搞獨立。在他們進行這種醜惡行經的同時,我們更要勇敢面對。以極大的信心和毅力來面對挑戰。祖國的命運和個人的命運血肉一 般不可分割。我們在學習科學文化的同時,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用長征精神充實自己。以先進的科學技術,增強國防,提高國家的實力,用自己的 實際行動來顯示中國的世界地位,讓世界人看看中國的強大,不讓外敵有機可乘。
同學們,老師們。我們從紅軍長征中收穫了堅強、智慧、勇敢、自信、頑 強、團結??那麼,我們就要將這些品德付諸於祖國建設中去。把自己的成長、成材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地聯繫起來。立愛國之志,成報國之材。我們的國家將成 為世界的強國,我們的民族將成為宇宙的驕子,讓我們攜起手來,書寫嶄新的歷史,奏響未來更有力的強音!
篇二:長征精神論文
正文:
中國工農紅軍的萬里長征,是一部驚心動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這場舉世無雙的遠
征,不僅為挽救黨和紅軍、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而載入史冊,更因為錘鍊熔鑄出偉大的長征精神,創造了不朽的精神財富而彪炳千秋。長征精神作為黨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作為無產階級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對於黨、國家和青少年都具有重要的引導和教育作用。
一、長征精神的內涵
什麼是長征精神?不同的人對長征精神有不同的概括。分析長征精神的主要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對革命的無限忠誠和對黨的堅定信念,是紅軍長征精神的根本要義,這是紅軍將士最終戰勝敵人、克服險阻的原動力,是派生長征精神其他要義的初始源泉,是整個長征精神之源;其次,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是紅軍長征精神狀態的集中體現,這是紅軍將士在長期革命鬥爭中基於理想信念所鑄成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和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沒有這種精神狀態,就不可能取得長征的勝利,也就沒有長征精神;第三,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互助友愛的高尚品德,是紅軍長征精神轉化成凝聚力、戰鬥力的一個重要條件;第四,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獲得人民群眾的支援與幫助,是紅軍長征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的外部條件和力量基礎;第五,實事求是地思想路線和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是紅軍長征精神得以發揮的正確指南,只有在這正確路線和戰略戰術的指導下,上述精神才能結出燦爛之果,引導革命取得勝利。
二、科學地認識長征精神的時代價值
1、長征精神的凝聚向心價值
長征精神的凝聚向心價值是長征精神時代價值的一個重要內容,它是指長征精神在社會
凝聚中作用的意義表現。長征的勝利說到底是無產階級的理想和信念所激發的革命精神的勝利。紅軍武器低劣,衣食匱乏,但靠的就是對革命理想的執著追求,對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總之,長征精神的凝聚向心價值是一種讓人"親和團結"的價值。
2、長征精神的感召激勵價值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這是毛澤東對長征偉大意義的生動概
括。幾十年來,在中國一提起長征,幾乎婦孺皆知。"繼承紅軍傳統,學習長征精神","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已經成為全國最富號召力的鼓動口號。長征精神感召激勵價值是紅軍廣大指戰員與人民群眾共同創造的一種精神價值。正是有了這樣全面豐富的感召激勵價值,才使得長征精神能夠把人的活力、人的激情、人的信念、人的力量鼓動起來燃燒起來的精神。總之,長征精神的感召激勵價值是讓人"振奮燃燒"的價值。
4、長征精神的教育塑造價值
長征精神的教育塑造價值主要是指長征精神在人的價值觀念、思想方法等方面發生教育
塑造作用的意義表現。科學地認識長征精神的教育塑造價值,對於用長征精神教育人培養人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
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脊樑,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也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長征精神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可以通過追尋紅軍先烈的足跡、親臨當年紅軍戰鬥的場景、熟悉紅軍在長征中的活動、了解長征和中國革命史等形式,弘揚長征精神,用長征精神教育和培養青少年學生一代。
堅定的理想信念是長征精神的靈魂, 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要充分凸現這一主題。
隨著人類經濟社會的進步發展,人類對信仰和生存意義的追求愈加強烈。通過凸現理想
信念的主題,講述紅軍長征寫下的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參觀許多後人景仰的紅色遺址和
大量歷史資料,感悟長征精神強大的文化震撼力,集中體現出德育教育的育人功能。自強不息、艱苦奮鬥是長征精神的突出特點,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要全面展現這一特點。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艱苦奮鬥的內涵,不單單表現在生活消費領域的量入為出、克勤克儉,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的一種價值觀念、一種精神動力、一種人生追求、一種行為作風。從這個意義上說,艱苦奮鬥代表著人類文明進步的精神和思想。改革開放以來,紅軍長征走過的「老少邊窮」地區,老區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弘揚長征精神,繼續保持長征年代的幹勁、革命熱情、拚命精神,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的全面發展,顯示出長征精神的巨大生命力和時代價值,取得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這也應該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大亮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長征精神的實質,加強未成年 人思想道德建設要認真學習貫徹這個宗旨。
要讓青少年學生牢記這個宗旨,就必須始終把握髮展先進文化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維護人民群眾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作為教育服務社會的宗旨。要堅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通過對長征精神的內容提煉、形式創新、隊伍素質的提高來創造校園文化精品。要積極滿足青少年學生健康的課外娛樂、寓教於樂的需要,使長征精神成為青少年學生在課外娛樂中的一種體驗,使其受到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思想教育,成為教育和激勵青少年學生奮發向上、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努力的巨大精神力量。
當前,我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正在為把祖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鬥。正在為建設和諧的小康社會而奮力拚搏。實現這個宏偉目標,任重而道遠。這是新的偉大長征。我們要把長征精神作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動力,作為在全體人民特別是青少年學生中進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要始終以革命先輩為榜樣,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和發揚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革命作風,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自覺地改造主觀世界,大公無私,清正廉潔,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我們要把長征精神一代一代地傳下去,激勵和鼓舞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學生奮發圖強,開拓前進,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長征道路上不斷奪取新的勝利。
篇三:長征精神3000字論文
長征精神
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間,中國工農紅軍主力自長江南北各革命根據地向陝甘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戰略轉移。這次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戰略大轉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統治黨中央長達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錯誤所造成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人糾正這次左傾錯誤,戰勝千難萬險,足以引為自豪的英雄史詩。
參加長征的部隊有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及紅25軍。在紅一方面軍長征之前,尋淮洲、方誌敏等曾率領抗日先遣隊北上,途中被敵包圍而失敗。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主力從瑞金、於都、長汀、寧化等地出發,開始長征。1935年1月紅軍攻占貴州遵義城,中國共產黨在這裡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政治局擴大會議。遵義會議後,紅一方面軍在毛澤東等指揮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順利通過彝族區,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擺脫了數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略大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1935年6月到達四川西部的懋功地區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10月到達陝北吳起鎮,與紅15軍團會師,勝利地完成了任務。
紅2、6軍團於1936年7月到達四川甘孜地區,同紅四方面軍會師。會師後,以紅2、6軍團為主組成紅二方面軍。兩軍會合後,對張國燾的反黨和分裂紅軍的錯誤進行了嚴肅鬥爭。隨後,紅二、四方面軍共同北方,1936年10月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中央紅軍勝利會師。三大主力的會師,標誌著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從此,中國革命開始了一個新局面。
長征精神具有十分豐富的思想內涵。從不同的視角觀察,可以有不同的歸納、概括。
第一,理想科學、信念堅定。革命的理想信念是長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內核。長征的勝利就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崇高理想的勝利,是無產階級革命理想的勝利。長征初期,由於黨內的「左」傾錯誤,根據地喪失殆盡,中國革命遭受了嚴重挫折。長征開始後,主持中央工作的博古和領導紅軍的李德在戰略退卻中奉行逃跑主義,又造成湘江戰役的慘重失敗,中央紅軍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為3萬餘人。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黨和紅軍並沒有停止步伐,而是「明知征途有艱險,越是艱險越向前」。他們靠的就是忠誠於革命事業的堅定信念,靠的就是「革命理想高於天」的昂揚鬥志。在長征最困難的時候,紅軍官兵講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只要跟黨走,一定能勝利」。正是憑著這種理想信念,紅軍迅速從初期失利的陰影中擺脫出來,逐步走上勝利的坦途。
第二,英勇頑強、不怕犧牲。革命英雄主義是長征精神的集中反映。紅軍長征是在極為險惡的戰爭硝煙和自然環境下進行的,經歷和承受了中外歷史上罕見的艱難險阻。紅軍將士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成功翻越陡峭險峻、終年積雪的座座高山,跨過浪濤翻滾、暗流涌動的條條江河,穿越沼澤遍布、神秘莫測的茫茫草地,衝破數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而且強健了體魄,磨礪了意志,鍛鍊了作風,提高了戰鬥力。
第三,獨立自主、唯實創新。長征是實事求是精神的經典範例。紅軍之所以被迫進行長征,最直接的是由於王明「左」傾教條主義所造成的嚴重後果。
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者拒絕並壓制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亦步亦趨地跟著嚴重脫離中國實際的共產國際的錯誤指示轉,無視中國革命的現實,無視自己的經驗和理論創造,完全喪失了獨立自主精神,從而也就完全喪失了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自主權和能力。紅軍長征初期接連受挫的慘痛教訓警示中國共產黨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但中國革命必須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運用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走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遵義會議邁出了我們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決定性一步,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在關鍵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遵義會議以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反對右、反對「左」、堅持正確路線,基於中國國情和紅軍戰略轉移的實際,創造性地實行了一系列新的方針、政策和辦法,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第四,顧全大局、緊密團結。這是長征勝利的重要保證。作為一次涉及全國各支紅軍部隊和各個根據地的大範圍戰略行動,全黨能否始終保持高度的團結統一,幾支紅軍能否完全置於黨中央的絕對領導之下,是直接關係到黨和紅軍命運和革命事業成敗的大問題。儘管各路紅軍出發的時間、地點、路線不同,但都能從革命的根本利益出發,自覺服從大局,勇於犧牲奉獻,互相配合支持,使長征形成了一個形散神不散的整體,使敵人無法集中兵力於一個方向,根本實現不了各個擊破的圖謀。長征途中,紅軍將士政治上志同道合,思想上同心同德,生活上互幫互助,把戰友當做親人,把部隊當做自己的家,凝結成一個堅不可摧的革命集體。正是這種團結協作、步調一致的精神,使紅軍一步一步走向勝利。第五,為了群眾、依靠群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是新型的人民軍隊,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唯一宗旨。長征勝利的一條重要原因,就是忠實踐行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本宗旨,始終把人民利益、民族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處處關心和愛護人民,嚴格執行群眾紀律,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大力支持。長征是一次圖生存的遠征,軍事上處於無後方無依託、非常險惡的境地,作戰環境和生活條件異常艱苦,但紅軍紀律極為嚴明,不侵占民宅,不違犯禁令,公平買賣,救死扶傷,並且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用人民軍隊的嶄新形象,贏得了勞苦大眾的愛戴。
紅軍長征雖已成為過去,但長征精神永遠不會過時。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中浴血重生的光輝歷史,為我們留下了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對於我們今天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長征有著許多重要啟示。
一、黨的正確領導是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毛澤東在總結長征經驗時指出:「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沒有共產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長征勝利的歷史經驗昭示我們,無論過去搞革命還是現在搞建設和改革,都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的領導權威,這是我們各項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前提。
二,艱苦奮鬥是戰勝一切困難的重要法寶。艱苦奮鬥,玉汝於成。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也是萬里長征留給後人的一個重要啟示。可以說,紅軍長征史就是一部艱苦奮鬥史。長征勝利的寶貴歷史經驗啟示我們,艱苦奮鬥的作風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棄,否則,我們黨及其領導的偉大事業就有變色之虞。弘揚長征精神,就必須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自覺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
的侵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第三,團結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長征是一曲團結協作的凱歌。長征途中,紅軍將士風雨同舟,生死相依,湧現了數不清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的感人故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同樣離不開團結協作精神。一方面,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戮力同心,形成思想合力和行動合力。另一方面,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作保證。沒有社會各個方面的團結協作,和諧社會就喪失了最基本的條件。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中,我們每個人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都必須自覺地站在黨的事業全局的高度,識大體,顧大局,明大義,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團結和帶領群眾共同奮鬥。 第四,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是黨的事業興旺發達的牢固根基。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和擁護既是紅軍長征勝利的重要原因,也是各項建設事業不斷發展的穩固基礎。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長征中,我們必須始終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永遠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謀利益。我們黨一直得到了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愛戴和高度信賴,尤其是為民、務實、清廉的施政新風範,使人民群眾感受到了黨確實是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