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關於生物專業的5000字綜述性論文

2023年10月08日

- txt下載

篇一:生物技術專業綜述性畢業論文範文
內蒙古民族大學本科畢業論文
編號:
本 科 畢 業 論 文
題 目:大米蛋白的研究進展 學 院:生命科學學院 專 業:生物技術
年 級:姓 名:指導教師: 完成日期:
1
內蒙古民族大學本科畢業論文
目 錄
中文摘要及關鍵詞 ··································································································· (1) 英文摘要及關鍵詞 ··································································································· (2) 引言 ·································································································································· (3)
1 大米蛋白的組成與結構 ·························································································· (3) 1.1 大米蛋白的組成·······························································································(3) 1.2 大米蛋白的結構 ······································································································ (3) 2 大米蛋白的營養價值與保健作用 ······································································ (4) 2.1 大米蛋白的營養價值·······················································································(4) 2.2 大米蛋白的保健作用 ···························································································· (4) 3 大米蛋白的功能性····························································································(5) 3.1 溶解性···············································································································(5) 3.2 乳化性···············································································································(5) 3.3 持水性與持油性·······························································································(6) 3.4 起泡性與起泡穩定性·······················································································(6) 4 大米蛋白的提取方法························································································(7) 4.1 鹼法提取大米蛋白··························································································(7) 4.2 物理分離法提取大米蛋白··············································································(7) 4.3 溶劑提取法 ············································································································· (8) 4.4 酶法提取大米蛋白 ································································································ (8)
4.5 復合提取法 ············································································································· (10)
5 大米蛋白的開發利用 ···························································································· (10) 5.1食品添加劑 ············································································································· (10)
2
內蒙古民族大學本科畢業論文
5.2蛋白質營養補充劑 ································································································ (11)
6 大米蛋白的市場前景與展望 ··············································································· (12)
結束語 ··························································································································· (13) 參考文獻 ······················································································································ (14) 致謝 ································································································································ (17)
3
內蒙古民族大學本科畢業論文
摘 要
大米蛋白是一種胺基酸組成合理,生物效價高,過敏性低的蛋白質。能夠滿足2-5歲兒童的胺基酸需求,非常適合開發嬰幼兒食品。此外大米蛋白可加工成醬油、高蛋白粉、蛋白飲料、蛋白腖和蛋白髮泡粉等,若將其降解成短肽或胺基酸,則可製成營養價值極高的胺基酸營養液,從而用於保健飲料、調味品、食品添加劑等。本文對大米白的結構與組成、功能特性、營養價值、分離技術、提取技術、開發利用等現狀做了簡要概述。
關鍵詞:大米蛋白;營養價值;功能特性;開發利用
4
內蒙古民族大學本科畢業論文
Abstract
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rice protein is a reasonable biological titer, low-protein allergy. 2 to 5 years to meet amino acid requirements of children, making it very suitable for development of baby food. In addition, processed into soy sauce, rice protein, protein powder, protein drinks, peptone and protein foam powder, if its degradation into short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nutritional value can be made of high amino acid nutrient solution, which for health beverages, condiments, food additives. 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white rice, functional properties, nutritional value, separation, extrac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 brief overview of current situation.
Keywords:rice protein; nutritional value; functional properti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5
篇二:環境生物技術綜述性論文
魯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院-學年第
《 環境生物技術 》課程論文 課程號:2522310
任課教師 成績
正文:
重金屬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復論文
摘要:土壤重金屬污染是當今面臨的一個重要環境問題,而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植物修復 是治理污染土壤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概括了中國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及危害, 論述了植物 修復技術的類型及其優缺點,並展望了植物修復未來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土壤;重金屬污染;植物修復;根際圈;螯合劑。
近年來,在世界範圍內隨著城市化、工業化及農用化學品的過量使用,環境污染、生態 破壞的形勢日益嚴峻, 嚴重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和健康。 其中重金屬元素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作用尤為嚴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重金屬引起的土壤污染也日益成為環境、土壤科學家們研究的熱點問題。環境學家把原子量在40以上的金屬稱為重金屬,是一類毒性很大, 具有潛在危害的無機污染物。 環境土壤污染方面所涉及的重金屬主要是指生物毒性顯著的 Hg、Cd、Pb、Cr、As,還包括具有毒性的 Zn、Cu、Co、 Ni、Sn、V 等[1]。它們在土壤和生物體內富集,污染土壤和作物,對作物的生長、產量和品質均有較大危害。 它們還能被作物富集吸收進入食物鏈, 具有
損害人和動物健康的潛在危險。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已成為全球面臨的一個嚴重的環境問題。
1 土壤重金屬污染概述
1.1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特點: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重金屬污染日趨普遍,幾乎威脅著每個國家。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物大部分殘留於土壤耕層,少移動、難降解、毒性大,導致土壤一旦受污染很難恢復。而且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壤無色無味,很難被人的感官察覺,一般要通過植物(作物)進入食物鏈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反映出來,所以重金屬是影響生態系統安全的一類重要污染物質。
1.2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污染現狀: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 Hg 約 1.5 萬 t,Cu 約 340 萬 t,Pb 約 500 萬 t,Mn 約 1500 萬 t, 約100 萬 t。Ni 據中國農業部進行的全國污灌區調查結果顯示,在約 140 萬hm2 的污水灌區中,遭受重金屬污染的土地面積占污水灌區面積的 64.8%,其中輕度污染土地占 46.7%,中度污染占 9.7%,嚴重污染占 8.4%,其中以 Hg 和 Cd 的污染面積最大[4]。在中 國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中,Cd 污染耕地 1.3 萬 hm2,涉及 11 省市的 25 個地區;Hg 污染 3.2 萬 hm2,固定、吸收,以清除土壤環境中的污染物或使其有害性得以降低或消失。植物修復是一種可靠的、相對安全的環境友好修復技術,正被世界各國政府、科技界、企業界所關注。其實質是種植對污染土壤中的一種或多種重金屬有特殊吸收富集能力的植物(自然生長或者遺傳工程培育的),並將其收穫妥善處理後,將吸收富集的重金屬移出土壤,達到污染治理與生態恢復的目的 [2] 。
2.3植物修復的主要手段有植物提取、植物過濾、植物揮發和植物穩定等技術。 涉及 15 個省市的 21 個地區[5]。中國受不同程度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已接 近 2 000 萬 hm2,約占耕地總面積的 1/5,每年因土壤污染而減產糧食約 1000 萬 t,另外還 有 1200 萬 t 糧食污染物超標,兩者的直接經濟損失達 200 多億元。有許多地方糧食、蔬 菜、水果等食物中 Cd、Cr、As、Pb 等重金屬含量接近臨界值或超標。土壤的重金屬污染 正嚴重威脅著人類及生存環境的安全。
2 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主要修復方法
2.1傳統的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通常採用物理和化學方法,如排土填埋法、稀釋法、淋洗法、物理分離法和穩定化及化學法等。其原理主要是通過減少土壤表層污染物的濃度,或增強土壤中的污染物的穩定性使其水溶性、擴散性和生物有效性降低,從而減輕其危害。這些傳統的修復方法雖然治理效果較好,歷時短,但也有許多缺陷,如成本高,難於管理,易造成二次污染,對環境擾動大。微生物法雖然不能降解和破壞重金屬, 但可通過改變重金屬的化學或物理特性而影響重 金屬在環境中的遷移與轉化。 儘管微生物修復引起極大重視, 但大多數技術仍局限在科研和實驗室水平,少有微生物重金屬修復的實例報道 。
2.2為尋求更有效、可行的解決辦法,近年來,一種針對重金屬的植物修復技術(phytoremediation)引起了公眾及科學界的廣泛興趣。通過金屬積累(metal-accumulating)植物吸收、轉運並積累從而去除土壤中有害金屬(包括放射性物質),被譽為一種低成本、更有效的綠色技術。
概述 1983 年美國科學家 Chaney首次提出了利用超富集植物清除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思想,即植物修復(Phytoremediation)。植物修復是利用植物對土壤中的污染物進行
2.3.1 植物提取 植物提取最早是由Chaney 提出來的,它是指利用一些對重金屬具有 較強富集能力的特殊植物從土壤中吸取重金屬,將其轉移、貯存到地上部並通過收穫植物地上部而去除土壤中污染物的一種方法。該方法適合於從污染的土壤中去除如Pb、Cd、Ni、Cu、Cr、V或土壤中過量的營養物質如NH4NO3等。植物提取是目前研究最多,最有發展 前景的解決重金屬污染的技術。植物提取法的關鍵是尋找一些超積累植物。這些超積累植物需能從土壤中吸取、在體內積累高濃度的污染物;能同時積累多種重金屬;生長快、生物量大;抗病能力強。據報道,現已發現Cd、Co、Cu、Pb、Ni、Se、Mn、Zn 超積累植物 有45 科500 余種,其中73%為Ni 的超積累植物[27]。近年來,各國科學家們對利用這種植 物修復Zn、Pb、Cd和Ni 污染土壤表現出濃厚的研究和開發興趣。在歐洲、美國、澳大利 亞和東南亞國家都啟動了超積累植物積累金屬生理生化機理、金屬吸收效率和農藝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項目 。 2.3.2 植物揮發 植物揮發是利用植物根系分泌的一些特殊物質或微生物使土壤中的 污染物(主要是Hg、Se、As)吸收到植物體內後轉化為氣態物質,揮發出土壤和植物表面,釋放到大氣中。如煙草能使毒性大的Hg2+轉化為毒性小得多、可揮發的單質汞Hg(O)。海藻能吸收並揮發砷,其機理是把(CH3)2AsO2揮發出體外。洋麻可以使土壤中47%的三價 硒轉化為可揮發態的甲基硒揮發去除,從而降低硒對土壤生態系統的毒性。也有人研究 報導稱可利用轉基因植物降解生物毒性汞,即運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將細菌體內對汞的抗性基 因(汞還原酶基因)轉導到植物(如煙草和鬱金香)中,進行汞污染的植物修復。但植物揮 發法將污染物轉移到大氣中,對人類和生物具有一定的風險,採用此法時其污染物向大氣揮發的速度應以不構成生態危害為限。
2.3.3 植物穩定 植物穩定指利用植物吸收和植物根際的一些特殊物質使土壤中的大 量有毒金屬轉化為相對無害的物質,從而降低土壤中有毒金屬的移動性、生物有效性,減少金屬被淋濾到地下水或通過空氣擴散進一步污染環境的可能性,使其不能為生物所利用的一種方法。其中包括了分解、沉澱、螯合、氧化還原等多種過程。植物穩定應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發展植物修復技術:
3.1 尋找、篩選超累積植物種質資源尋找、培育和馴化理想的有利於治理 環境污染的超積累植物種質資源並加以保護和利用, 從而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 是未來植物 修復研究領域長期要做的工作之一。
只是一種原位降低污染元素生物有效性的途徑,而非一種永久性的去除土壤中污染元素的方法。而且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隨環境條件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所以該法在應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2.3.4 根系過濾 根系過濾是利用植物龐大的根系過濾吸收、 富集水體中重金屬元素的 過程。目前用於根系過濾的植物有向日葵、印度芥菜、寬葉香蒲及煙草等。根系過濾 主要用於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也可以是放射性核素如U、Cs或Sr 污染的水體。 2.4 植物修復技術的優缺點
植物修復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修復技術, 相對於傳統的方法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主要表 現為投資少、成本低、經濟盈利、對土壤環境擾動小、治理效果永久、不破壞場地結構、不 引起二次污染、美化景觀、重金屬可再循環和部分回收、應用面積大、後期處理簡易等 方面,它還具有提高土壤通氣效率及減少表面土壤侵蝕等間接效果[3]。 但是植物修復技術也有其局限性。 由於自然界中超累積植物種屬稀少, 人們從野外篩選 的超富集植物生物量普遍較低、個體矮小、生長緩慢,且受氣候、土壤等地域環境條件的限制,導致修復治理效率低、周期長,制約了大規模的應用,難於滿足商業要求。超富集植物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地耗時太長、修復範圍僅能局限在植物根系所能延伸的範圍、對重金屬具有一定的選擇性,用一種超富集植物難以全面清除土壤中的所有污染物,因而經濟上並不一 定很合理。目前金屬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技術還處于田間試驗與示範階段,對所產生的信息也尚未進行系統評價,還需更多的田間結果來支撐這種技術的研究和發展。
3.植物修復技術的發展方向及研究重點
在全球性環境和食物安全問題日趨受到關注的今天,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植物修復儘管有其局限性,但其已成為世界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前沿。結合中國實際情況,今後
3.2 深化應用基礎理論研究 植物修復技術作為新的污染物修復方法,涉及土 壤學、化學、生態學、植物生理學、遺傳學、環境保護學等多個領域。深化植物修復技 術基礎理論和應用實踐的研究,培育高效低選擇性的「超富集植物」 (尤其是某些新發現的 超富集植物),以進一步推動植物修復技術的產業化是當前國際上的研究熱點。
3.3 研究轉基因技術,提高植物修復效率 未來植物修復研究領域的重點 與熱點是應用遺傳工程技術把野生植物的超富集基因轉移到生物量大、生長速率快的植物 (作物)中[4],或者尋找基因工程中特異的啟動子,以指導與重金屬吸收相關的基因在植物 的特定部位表達,使重金屬富集在植物的某一部位(如植物的地上部位)
3.4 結合傳統的修復技術傳統修復技術如前述各有優缺點和適用範圍,而單一種植某種重金屬超富集植物,由於受到土壤環境的限制,也可能達不到理想的修復效果。若 能將這些傳統修復方法結合植物修復技術應用於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治理中,取長補短,可能會獲得高效、低耗的效果。今後尋找綜合的、可持續的植物修復手段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3.5 植物修復的後續處理如何處理已富集重金屬的植物並回收重金屬也是今後需要研究的重點。
3.6 增加田間試驗的次數以往的研究結論多數是由實驗室人工實驗得出的,而 大田生態環境較實驗室條件更為複雜。所以,目前實驗室的研究成果還暫時不能應用於大田。中國應加強植物修復的實踐性環節,創建植物修復重金屬的示範基地,以期在未來得到迅速發展並開拓出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4.總結
當前,土壤重金屬污染所帶來的潛在危害已經明顯的表現出來了,土壤重金屬污染
的治理也是刻不容緩的,在對比參照其他傳統方法之後,植物修復治理技術在所有方法當呻的優勢也是很顯然的,植物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不僅在效果上明顯,在經濟以及耗費的資源也是相當少的。正是如此,我們才致力於尋找、開拓植物修復體系中更新的有效途徑。在基因技術盛行的這幾年中,基因技術與植物修復的聯合應用,不僅在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治理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其他方面,如重金屬廢水治理、環境中持續性難降解有機污染以及農業面源污染等方面也都有一定的用武之地。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相當數量的轉基因植物產品應用到環境保護治理當中來,基因技術也將開拓出新的環境治理之路。
參考文獻
[1] 王艷傑,傅樺.近 10 年來土壤重金屬污染植物修復研究[J].首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 學版,2005,25(12):141-14.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