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甘松香的清冽氣息

2023年10月29日

- txt下載

聶瑋庭
聞了這些香氣,我遠眺此方,我看見七山充滿著精選的甘松、香樹、樟樹和胡椒樹。接著我登上這山的山頂瞭望,在大地的極東方,天使帶我越過了Erythraean之海和zotiel這個地方。
——《以諾克書》
印度匙葉甘松和中國甘松
甘松香(Nardostachvs jatamansi)在傳統的香方中,無論是貴族階層的宮中香和衙香,還是士大夫階層的文人香或醫家用香,都可以找到其身影,如此高的使用頻率,不僅是因為甘松是草本類香料中難得的加熱薰香和直接焚香都兩宜的香料,還由於甘松加入和香中,可以讓整體的韻味被激發出一種甘甜清冽的香氣,且顯得香氣愈加別致典雅,在香方中有修飾、襯托花香的作用。
甘松香為敗醬科植物甘松的根莖及根。春、秋皆可採收,以秋季采者為佳。據阿拉伯人伊本·巴伊塔爾(公元1197年~1248年,相當於中國南宋)的《藥草志》解釋,海外甘松的主要產地分為印度、希臘和敘利亞山區:
甘松有三種,一種是印度甘松,一種是希臘甘松,一種是山區甘松。我們先從印度甘松(sunbul attib)談起。迪奧斯哥里德書第1卷第6頁,有兩種甘松,其一是印度甘松,其二是敘利亞甘松,但敘利亞甘松並非產自敘利亞,而是因為這種甘松生長在山裡,該山之一面與敘利亞相連,另一面與印度毗鄰。
希臘甘松的產量較小,這裡說的印度甘松和敘利亞山區甘松都屬於印度匙葉甘松的範疇,而香料裡面主流使用的甘松就是印度匙葉甘松和中國甘松。印度匙葉甘松是國際提煉精油的主要原材料,具有泥土混合松節油,及特殊的動物性香氣,符合西方人審美,而根莖又比國產的肥大,揮髮油主要蘊含在根莖中,因此利用率比較高,匙葉甘松也被稱為False Indian Valerian Root,意思是「假印度纈草根」。不論是在西亞還是南亞,都是很重要的香料之一。
《聖經》中「約翰福音」的十二章就曾提到,瑪麗亞為耶穌帶來了一斤昂貴的匙葉甘松的油膏,並將它塗在耶穌的雙腳,用自己的頭髮為耶穌塗抹擦拭,在此期間整間屋內都充滿著美妙的香氣。
中國甘松是中國傳統和香的主要材料之一,在中國四川、雲南和西藏都有廣泛分布,而川西產甘松歷來被認為是其上佳的品種,據明代《本草綱目》記載:「甘松芳香能開脾郁,產於川西松州,其味甘故名。」
據《中藥大辭典》記載:國產甘松香略呈圓錐形,多彎曲,長5~18厘米。根莖短小,上端有莖葉殘基,呈狹長的膜質片狀或纖維狀,外層黑棕色,內層棕色或黃色。根單一或數條交結、分枝或並列,直徑0.3~1cm。表面棕褐色,皺縮,有細根和鬚根。質鬆脆,易折斷,斷面粗糙,皮部深棕色,常成裂片狀,木部黃白色。
甘松香的氣味經常被形容有汗臭味和苦味,實際上這主要是在炮製過程中葉子和莖葉殘基沒有清理乾淨的緣故,其葉子中含有豐富的纈草萜酮,這類物質的氣味有較強苦澀感,而根莖中除了萜酮外,還有甘松醇、馬兜鈴烯醇和廣霍香醇、廣霍香烯等,這些成份會產生複雜的如同橄欖的甜香和涼意。傳統的中藥炮製比較側重於藥效,一般採挖後去凈泥砂,除去殘莖及鬚根,不用水洗,直接曬乾或陰乾即可。
而作為香料來說,用甘草蜂蜜水微微浸泡,增加其甜度也是可以的。但絕不可用熱水,據《陳氏香譜》記載:「凡藿香、甘松、零陵之類,須揀去枝梗雜草,曝令乾燥,揉碎去塵,不可用水洗燙,損香味也。」可見宋人在草本類香料的炮製上,很早就注意到了這些香料由於其有效成分的揮發溫度低,而忌高溫的現象。
甘松妙香
晉代郭義恭的《廣志》記載:「甘松出姑臧、涼州諸山,細葉,引蔓叢生,可合諸香及衷衣。」這大抵是最早甘松入香的記錄,姑臧縣是西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置,為武威郡治,治所即今甘肅武威市。《元和志》卷四十姑臧縣記載:「因姑臧山為名,亦言故匈奴蓋藏城,後人音訛為姑臧焉。」
三國魏黃初中移涼州治此。十六國時,為前涼、後涼、北涼、南涼國都。唐為涼州和河西節度使治所。安史之亂後入吐蕃,縣廢。
後唐代陳藏器云:「叢生,葉細,出涼州。」又宋代《圖經本草》的記載更為詳細:「今黔、蜀州郡及遼州亦有之。叢生山野,葉細如茅草,根極繁密,八月采之,作湯浴令人身香。」
通過這些描述可知,從晉代到宋所用的主要都是窄葉的國產甘松,不過據南朝宋人范曄的《和香方序》所言:「甘松、蘇合、安息、鬱金、捺多、和羅之屬,並被珍於外國,無取於中土。」也有可能說明唐以前除了中原地區使用國產甘松外,南方一些地區還是通過進口印度匙葉甘松得到的。
甘松最早的使用起於古印度,最早作為塗香的材料之一,據《蘇悉地經》中「塗香藥品」記載:「佛部供養諸香樹皮及堅香木,所謂旃檀、沉水天木等類,並以香果如前分別和為塗香;蓮花部用諸香草根花果葉等和為塗香;金剛部用或有塗香具諸根果。」
這裡依佛部、蓮華部、金剛三部,而分別使用三種不同的塗香方式。可以看出佛部所用「香木」的材料,氣味屬於沉穩平和,寧靜悠遠的類型,蓮花部所用「諸香草、根、花、果、葉」等材料,氣味相比起來更加馥郁溫暖,而金剛部所用「諸根、果」等材料的氣味就會比較辛烈刺激。
從材料上看蓮花部和金剛部的塗香料中都應會使用到匙葉甘松,但材料搭配不同,甘松與花果香搭配,有清涼甘澀的感覺,可以起到解膩和增添香品個性的作用,豐富香氣的層次,而與其它根莖或果實類香料搭配,如薑黃、雞舌香和豆蔻等,就可以平衡其整體香韻,使辛辣的味道收斂,達到和諧。
佛經中的香方恰好有原產物與原語音混用的習慣,而如《佛說浴像功德經》中記載:「應以牛頭栴檀、紫檀、多摩羅香、甘松、川芎、白檀、鬱金、龍腦、沉香、麝香、丁香,以如是等種種妙香。」也有漢名、梵名混用的現象。
另外據唐代不空法師編撰的《北斗七星護摩秘要儀軌》記載:「說是北極七星供養護摩次第儀則:於靜室中作一水壇,或方或圓各足一肘,以茅香、甘松、熏陸、龍腦、白檀五味和合泥塗之。」這裡所言之甘松就很有可能指的印度匙葉甘松,甘松香之梵文名在《金光明經》中稱「苦弭哆」,在《金剛經》中寫作「苦彌哆」。據勞費爾的《中國伊朗編》介紹,甘松之希伯來語為nerd,希臘語為nardos,而波斯語為nard和nard等,都是源自於梵語的nalada一詞,最早出現在《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中,《翻譯名義集》中把這個詞分析為nara-dhara,即「人所佩戴的」之意思,因為早期南亞人就有把香材佩戴在腰帶上的習慣。
甘松可開脾郁,醒脾氣
關於甘松的藥效,據《本草綱目》記載:「甘松芳香能開脾郁,少加入脾胃藥中,甚醒脾氣。杜寶《拾遺錄》云:壽禪師妙醫術,作五香飲。更加別藥,止渴兼補益最妙。一、沉香飲;二、丁香飲;三、檀香飲;四、澤蘭飲;五、甘松飲也。」
據《太平御覽》記載:「杜寶《大業拾遺錄》曰:壽禪師甚妙醫術,作五香,第一沉香飲,次丁香飲,次檀香飲,次澤蘭飲,次甘松飲,皆別有法。以香為法,以香為主,更加別藥,有味而止渴,兼於補益。」這段記載與《本草綱目》中引用的略有不同,但大抵也是說明用甘松作為飲品,不僅可以止渴,還有補益之功效。
據明代李梃的《醫學入門》記載:「甘松香味甘、溫、無毒。主惡氣,卒心腹痛滿,下氣。兼治面黑,風疳齒露,野雞痔。用合諸香,得白芷、附子良。又有三柰,性味頗同,入諸香藥料,鮮入丸、散。」據《本草求真》載:「甘松專入脾。甘溫無毒。考書俱載芳香升竄,功能醒脾開郁。凡因惡氣卒中,而見心腹痛滿。風疳齒蜃者,可同白芷並附子並用。」
由此可知甘松在和香中適宜與白芷、附子一起使用,能有芳香升竄,強健脾臟的運化功能,提高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以及疏郁理氣,保持心情愉悅的作用。而甘松和山柰搭配,二藥皆入脾胃經,相須為用,則藥力大增,長療脾胃虛寒之食欲不振等症,有健脾消食的效果。
甘松香方
道家也很看重甘松香的使用:據宋代《上清靈寶大法》記載:「行道之日者,謂應是誦經之日,皆當香湯沐浴也。香湯者,五香之湯也。」
其中【五香湯沐浴法】就有用到甘松:
青木香白芷沈香白檀香甘松
右各以二十四銖,治下篩,用東流長泉一石煎數沸。
說明在誦經之前的沐浴,就要用到甘松,其推崇程度可見一斑。
在傳統香方中甘松還經常與玄參一同出現,《奇效方》中載【勞瘵熏法】:
甘松六兩玄參一斤
為末,每日焚之。
又如《香乘》之【香愈弱疾】則記載更為詳細:
玄參一斤
甘松六兩為末
煉蜜一斤和勻入瓶封閉,地中埋窨十日取出,更用炭末六兩、煉蜜六兩同和入瓶,更窨五日。取出燒之,常令聞香,弱疾自愈。又曰:初入瓶中封固煮一伏時,破瓶取搗入蜜,別以瓶盛埋地中窨過用,亦可熏衣。
這兩個方子同樣是玄參一斤,甘松六兩,不過後者還提到了煉蜜和炭粉的計量,以及窖藏的時間,除了能治癒微小的疾病外,還可以作為熏衣的香品。
玄參又稱元參,是玄參科植物玄參及北玄參的根。可達1米余,支根數條,紡錘形或胡蘿蔔狀膨大,粗可達3厘米以上,生於海拔1700米以下的竹林、溪旁、叢林及高草叢中,在中國南方地區都有廣泛分布。玄參味甘、苦、成,性微寒,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的功效。
但《香乘》的「香品卷」中並沒有收錄,只提到「玄台香」:
陶隱君云:近道有之,根黑而香,道家用以合香。
又《陳氏香譜》云:「玄台香一名玄參。」
可見玄參入和香的做法與道家有關,不過玄參的原植物並不是黑色的根,而是經過炮製,揀凈雜質,除去蘆頭,洗凈潤透,切片,晾乾。或洗凈略泡,置籠屜內蒸透,取出晾6-7成干,燜潤後,才使內外均呈黑色。
玄參與甘松相和的做法與道家有關,似乎從其名字上也可以看出端倪,據《香乘》載「沈立譜」之【神仙合香】:
元參十兩
甘松十兩(去土)白蜜(加減用)
右為細末,白蜜和令,勻入磁罐內密封,湯釜煮一伏時,取出放冷,杵數百,如干加蜜和勻,窨地中,旋取,入麝香少許焚之。
明代李梃的《醫學入門》記載:「甘松香味甘、溫、無毒。主惡氣,卒心腹痛滿,下氣。兼治面黑,風疳齒箍,野雞痔。用合諸香,得白芷、附子良。又有三柰,性味頗同,入諸香藥料,鮮入丸、散。」據《本草求真》載:「甘松專入脾。甘溫無毒。考書俱載芳香升竄,功能醒脾開郁。凡因惡氣卒中,而見心腹痛滿。風疳齒慝者,可同白芷並附子並用。」
這個方子與前兩個香方的主要差別在於玄參和甘松的計量相等,以及添加麝香,但這個方子主要作為藥效的考量,香氣恐怕不會太優美,那麼古人對這類香方的氣味到底是什麼樣的訴求呢?
據洪芻《香譜》載【延安郡公蕊香l:
元參半斤(凈洗去塵土,於銀器中以水煮令熟,控干,切入銚中,慢火炒,令微煙出)甘松四兩(細到,揀去雜草塵土)
白檀香二錢(到)麝香二錢(顆者,別研成末,方入藥)滴乳香二錢(細研,同麝香入)
右並用新好者,杵羅為末,煉蜜和勻,丸如雞豆大,每香末一兩入熟蜜一兩,末丸前再入臼杵百餘下,油紙蜜封貯甆器中,旋取燒之,作花香。
這個方子玄參的計量多於甘松,也同樣用到了麝香。而白檀和乳香的量並不多,最主要的香韻,還是較多玄參混合較少甘松的味道,而出來的效果則是「作花香」,這也不得不令人稱奇。
另在《陳氏香譜》載「武岡公庫」之【丁晉公清真香】中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歌日:四兩玄參二兩松,麝香半分蜜和同,圓如彈子金爐燕,還似千花噴曉風。又清室香減去玄參三兩。
這個方子分為兩則,麝香計量同為半分,前者稱「清真香」,玄參是甘松的一倍,而後者稱「清室香」,甘松恰好是玄參的兩倍。如此計量的不同,前者的香韻顯得「千花噴曉風」般,芬馥濃郁,而後者的香韻想來更清新淡雅一些。
又一方《百花香二》:
歌曰:三兩甘松(別本作一兩)一兩芎(別本作半兩),麝香少許蜜和同,丸如彈子爐中燕,一似百花迎曉風。
這個方子中雖然玄參換成了川芎,但是甘松作為修飾,襯托花香的功能卻並沒有改變。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