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15篇

2023年11月12日

- txt下載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比的意義》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1


  《分數的意義》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節課,它屬於「數與代數」學習領域,是一節概念教學課。
  教學這節概念課的基本模式是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鞏固——概念的發展。
  概念的引入我採用的是在複習舊概念的基礎上引入新概念。因為三年級時就接觸分數,新舊概念聯繫緊密,就不用從概念的本義講起,只需從學生已有的,與其相關聯的的概念入手,加以引申。所以安排了第一環節回顧舊知,引入新課和第二環節交流預習,明確任務。培養學生的閱讀和自學能力,學生獲取了初步的認識,也就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和重點。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概念的形成採用師生交流,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了解的分數的產生讓學生舉實例,以感性材料為依據,認識到分數是在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實際需要中產生的。同時我向學生介紹了分數的發展史,數學課中適當的滲透數學文化,可以為學生注入提高數學學習興趣的積極因素。然後再動手操作與交流中感受分數的意義,得到理性的概念描述。當學生對老師的概念產生質疑時,順學而導,引出單位「1」,這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難點的突破採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怎樣表示出「三張餅的3/4」這個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經歷實踐的過程,探究不出結果也沒關係,因為再此基礎上,配合老師的講解和生活中的實例,學生會接受得更好,教學才有實效。同時,學生也會逐步感受到自己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從而提高學習的主體意識。
  概念的鞏固是教學的第四個環節,拓展練習,深化理解,回歸生活。概念課探究新知用時比較長,我精選了三道練習題。一是練習十一的'第四題,動手、動腦相結合,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提高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二是6、7題,都是與生活實際練習緊密的題目,能更好的提高了學生的應用意識,發展學生的數感。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對分數概念外延的認識,我有設計了遊戲練習。其實,這道題主要體現概念的發展。
  概念的發展就是不失時機地擴展延伸概念的含義,每一道練習都是對概念的一次拓展,體現概念的發展過程。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2


  比的意義是義務教材第十一冊第三單元分數除法中的一個小節,是用一種新的觀點、方法來認識數量關係,不少概念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從比的概念可以直接導出比的基本性質和求比值的方法,比與除法、分數之間也存在著相互轉化關係;比的概念是建立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概念的基礎,因此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既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又是學好這一節知識的關鍵。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過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以及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著重說明兩點:
  (1)比值的表示法,通常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小數表示,有的是用整數表示。
  (2)比的後項不能是0。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和運用比的意義及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繫;教學難點是理解比的意義。本節課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讓學生藉助自己已有知識去獲取新知識,這是最高教學技巧之所在。」學生已經對數學的轉化有了初步的感知,這也是一個數學模型的建立過程,這說明學生有能力通過自主探索,構建比的意義。因此,我們要善於幫助學生從舊知識過渡到新知識,在學生心中製造條件,使新知識成為舊知識的延伸和發展。
  學生是在學過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以及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高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所以在教學時,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探索、討論、總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2、經歷過程,發展思維,精心引導,親歷探究過程。
  數學教學過程的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往互動和共同發展的過程。整個教學過程形成一個動態的教學活動主體,在這一動態的教學活動中,思維的火花得到碰撞,思維的靈感得到迸發,使每個學生得到成功的快樂,在活動中發展的目的。在學習比的各部分名稱及讀法、寫法時,採用了讓學生自學課本的方式,因為自學課本也是學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根據高年級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出示自學提綱,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充分相信學生,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探索、討論、總結,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有利於學生思維發展,有利於培養學生間的合作精神。在學習比和除法以及和分數關係的時候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意在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講授,讓學生藉助教材、板書的有機結合,總結出三者之間的聯繫,實現了自主學習。
  3、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指導。
  比的概念實質是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表示兩個數量間的倍比關係。任何相關的兩個數量的比都可以抽象為兩個數的比。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和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像這樣相比的兩個量是相同的都屬於同類量的比。例如,在教學路程與時間的比,是把比的意義進行了擴充,也正是這節課的難點和重點。為什麼說這是對比的意義的擴充呢?除了同類量可以相比以外,根據實際應用的需要,不同類量也可以相比。比如路程和時間的比等。當然,不同類量的比,必須有關聯才行,這樣,比值就可以用來表示一個另一個量。比如:工作總量和時間的比就是效率,總價和單價的比就是數量。為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我應該再提供一些數量讓學生用比描述兩個量之間的關係來充實這個知識點,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體會用比描述兩個數量之間關係具有簡潔性。
  一堂課下來,感覺不足之處還有很多,比如:
  1、對於問題的設計,是否給予學生合理的思考空間,優化學生的有序思維,課堂中有些問題還提得欠妥。
  2、改進教材是為了更好地融入學生熟悉、鮮活的生活內容,更有利於發揮學生自身的課程資源優勢,從而更好地為學生的發服務。這裡,我認為教材教學的最終目標並非是回歸教材,而應該是回歸學生、回歸生活。就此而言教材既非教學出發點,更非教學的終點,而僅僅是教學的媒介。本節課可以加一些有趣的教學內容,如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比,由於時間關係而只是展示了一下。
  3、時間安排欠妥。比的意義用時較長,直接占用了當堂檢測的時間,作業量不大,95%的同學能當堂完成,但設計求比值的作業較少,估計正確率不高。
  通過這次「課內比較學」上課活動,我感覺到自己需要挖掘課本的知識還很多。作為數學老師,我們不僅僅要認真地上好每一堂數學課,還要在這個「好」字上下下功夫,怎樣才能給學生上出真實有效學生又喜歡的數學課?要多琢磨,要多學習,這樣才能欣賞到屬於自己的那片絢麗景色。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3


  在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我設計了本學案,旨在幫助學生充分回憶起分數和小數的智慧,並初步感知小數和十分之幾、百分之幾的關係。
  首先,探究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教學時,利用學生的複習學案內容以及學生已有學習經驗組織教學,讓學生經曆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注重讓學生經歷探究與發現的過程。從學生熟悉的米尺子圖入手,然後再以面積圖為主進行直觀探究一位小數的意義。兩位小數和三位小數則放手給學生,讓學生利用手裡的學案和三個問題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一位小數之後,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經驗,能較好的完成任務。
  通過一系列的具體操作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明確了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這樣輕鬆理解了小數的意義,並運用知識遷移,明確了四位小數、五位小數等多位小數與分數的關係,提高了教學的時效性。
  這些都是本節課的重點,而出現這些問題說明本節課教學設計還有一些問題,在教學重點知識時,要慢下來,讓學生充分理解、掌握。如何幫助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需要繼續探究、改進。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4


  本節課的難點是理解小數的意義。這不僅因為小數的意義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學生建構對小數的理解,需要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經歷由具體到一般的歸納過程;而且小數作為一種特殊的分數,它的概念是建立在分數概念基礎之上的,但由於學生尚未系統地認識分數,這些顯然都會影響到他們對小數意義的理解。針對這一現狀,我在教學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已有的認知經驗,以米尺為橋樑,找出分數與小數的契合點,讓學生主動建構小數概念。
  三年級下冊學生對一位小數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時至今日學生難免會有所遺忘,為此,在第一個環節,我藉助米尺讓學生認識一位小數,並在此基礎上去認識兩位小數、三位小數....這種無形遷移,不但利於新知識的研究,而且使本來跨度較大的分段的教學融合為一體,從而可以更具體、更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
  在第二個「探索兩位小數」環節時,教學安排上主要有兩個特點:
  一是利用米尺強化用「米」作單位的分數表示1厘米或幾厘米的思考過程,引導學生由1分米是十分之一米想到1厘米是百分之一米,由1厘米是百分之一米想到幾厘米是百分之幾米,幫助他們在一系列的數學思考中,突破「用百分之幾米表示幾厘米」這一學習難點。
  二是讓學生及時的`進行觀察、比較、歸納。在把1厘米和幾厘米改寫成用米作單位的分數和小數後,我要求學生觀察、比較寫出的分數和小數有什麼共同點,並及時總結出:「這些兩位小數都表示百分之幾」。這樣的歸納,使小數的認識過程更加順暢。
  第三個環節探索三位小數時,主要是注意給學生留出更多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空間。引導學生由兩位小數類推出三位小數,在類推中逐步明確三位小數的含義。
  第四個環節概括小數意義時,我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抽象概括出小數的意義,並注意引導學生適當拓展已有的認識,幫助他們相對完整的掌握小數的意義。
  在實踐運用環節中,我根據學生的知識接受程度的不同為他們設計了三個不同發展層次的練習,由易到難、有具體到抽象,有利於學生從不同角度不斷體驗、理解小數的意義。不足之處:
  1、備課時,備得不夠充分,導致課堂上的PPT出現三次明顯的錯誤,我有些猶豫、有些慌張,沒有靈活的處理好,這說明教學機智不足。
  2、歸納小數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難點,按照我們備課組的設想,要想突破重難點,就是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交流討論的,但我恰恰在這方面沒有做好,流於形式,導致學生在最後一題中理解出現了一些困難。
  3、口誤較多,語言不夠精鍊,課堂調控能力還有待提高。一直都是老師在講,沒有注重給時間學生自己探討,違背新課改的目的。
  3、沒有與學生進行互動,也沒有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上課太死板,沒有新意,沒有充分的讓學生們進行思考。導致這節課很難分辨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新知識。
  4、在課堂上有的內容重複過多,練習過多,應減少不必要的內容,多空出時間讓學生提出問題,和同學及老師一起探討。把握好與同學之間的交流,讓學生自己在探索中掌握新知識。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略的反思,當然我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改正自己的不足,根據教學情況對學生做出最適合他們的教學方式,也希望各位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5


  分數的意義對於小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單位「1」理解是認識分數的關鍵,為以後學習分數的除法、真分數和假分數以及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四則運算及解決問題等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中我做到了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分數的意義,並能有條理地運用分數知識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思考。
  一、努力之處
  1.重視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
  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並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所以課堂一開始,我就從學生比較熟悉的把一個物體平均分入手,先出示月餅圖,觀察: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再出示正方形圖,觀察:把這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幾分之幾?這樣的3份呢?接著出示線段圖提問: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1份是這條線段的幾分之幾?這樣的2份、3份呢?引導學生回憶:把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通過觀察思考,我發現學生對於過去學習的分數知識掌握還是比較紮實的,這一環節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加深對分數的認識。
  2.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分數是在生活中產生的,所以我精心製作直觀形象的課件,運用直觀圖式,引導學生嘗試解決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用分數表示部分和整體的關係這一新的數學問題,引起學生對所分物體個數的關注,展現了分數的意義,引導學生歸納: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這樣就發揮形象思維和生活體驗對於抽象思維的'支持作用。
  3.將觀察、比較、思考的教學活動貫穿始終。
  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一步一步地從具體實例中逐步抽象歸納出分數的意義,領悟單位「1」的含義,理解分數的意義。通過不斷地思考、觀察、比較活動,使學生理解可以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進行平均分,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從而完成了對單位「1」的認識與擴展。通過觀察比較、分析討論、歸納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二、改進之處
  課堂上我覺得還有許多不足需要改進:
  1.個別環節大膽放手,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不多,課堂上如果增加一個環節:讓學生自主創造出分數,自己先談談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適時點撥,歸納總結,這樣的環節更好,學生的學習分數的興趣會被充分激發出來,同時知識也能活學活用。
  2.在描述分數意義時,有些學生能領會,但是語言表達欠規範完整,在彙報時我有些操之過急,缺乏耐心地引導。
  在追尋分數意義的過程中,我給學生提供了較豐富的學習材料,充分調動自己的經驗,使學生處於一種向智慧挑戰的狀態,主動參與,積極思考。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6


  本節課,我利用課件進行教學,課前展示了一架天平,從學生認識天平平衡的特性導入新課,在新事物面前,學生學習積極性非常高,課堂上同學們積極參與,認真思考,提出疑問,順利掌握了方程的定義。上完這節課我的主要收穫如下:
  1、用天平創設情境直觀形象,有助學生理解式子的意思
  等式是一個數學概念。如果離開現實情境出現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學生很難體會等式的具體含義。通過天平平衡或者不平衡判斷出兩個物體的質量是否相等,天平圖創設情境,利用鮮明的直觀形象寫出表示相等的式子和表示不相等的式子,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式子的意思,也充分利用了教材的主題圖。
  2、通過不斷比較,總結特點,讓學生逐步建立數學模型
  在對比總結中認識方程的主要特徵。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得到了很多不同的式子,在得到相關式子時,直接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分別總結出各自的特徵,最後我把方程的式子全部圈了出來,告訴學生,在數學上把這樣的關係式叫做方程,讓後讓學生自己總結方程的概念,學生們很自然就歸納出這一類式子的.特徵,總結出了方程的概念,在自己的腦海里建立起方程的數學模型。
  3、數學要以學生的錯誤為資源,讓學生在反思中加深認識
  在學生總結出方程的意義之後,自己列方程,並同桌互相檢查,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全班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對方程的理解偏差和用字母表示數含糊的知識都暴露了出來,通過指名學生髮言,學生在爭論中逐步明白了相關知識,以前沒問題的學生也在討論中深化了認識。
  4、數學應聯繫生活,強化概念
  在建立方程的意義以後,我設計了根據情境圖寫出相應的方程,並在最後引入生活實例,從中找出不同的方程等題型,體現了層層遞進,由易到難、學生參與的很積極,也覺得很有趣。這一過程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尋找等量關係列方程,進一步體會方程的意義,加深了對方程概念的理解,同時也為以後運用方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這節課存在的問題:
  1、對等式與方程的關係突出得不夠。對方程的定義中「含有未知數和等式」這兩個必要的條件強調不到位,導致學生在選擇題時有個別學生把y+24選擇為方程。
  2、對學生「說」的訓練不夠,應該給學生更多的表述的機會。
  3、自己的課堂語言還不夠準確、不夠豐富,有待於提高。 經常有人說「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只有不斷的總結,不斷的反思,才有不斷的進步,也才能將遺憾降到最低點。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7


  今天我教了《比的意義》。一節課下來,感觸頗多:
  一、這節課充分體現了數學源於生活,也服務於生活。
  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這一教學理念。本課的導入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問題情境的創設主要立足於學生的現實生活,貼近學生的認知背景,設計形象而又蘊含一定的與數學問題有關的情境,在開放性問題情境中,學生思維活躍,並積極主動地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變「讓我學」為「我要學」。
  在學習比的意義的時候,考慮到學生對「比」缺乏感性上認知,所以以上的例子採用「導、撥」的方法,引導學生明確: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可以用除法,也可以用比的'方法,即誰是誰的幾倍或幾分之幾,又可以說成誰和誰的比。意在節省教學時間,也使學生初步理解了比的意義,充分發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
  二、放手讓學生自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合作者這一教學理念。
  例如:在教學比的各部分名稱時,根據內容簡單,便於自學特點,放手讓學生自學,引導學生主動的進行思考、討論、交流,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拓展了課堂的寬度,同時也使教學重點得到強化。
  三、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這一教學理念也得到充分體現。
  例如:在處理比與除法和分數的聯繫和區別這一教學難點時,教師課前為學生設計了比較的表格,先讓學生自己填寫,再分組討論,使同學們在活動中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鼓勵,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與此同時,也使學生感悟到了事物間的相互依存,相互轉化。
  四、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意時間的把控。
  學生討論是充分了,但是,學生的練習時間就有一定的問題,沒有時間完成。看來,教與學生的書面練習之間還得下功夫去進行時間的把握,使自己的以後教學做的更好。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8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我以小數在生活中的實際意義為切入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體驗。例如,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設計時,筆者分三個層次進行不同方式的教學設計:
  第一層次:小數該怎麼讀?這類比較簡單的問題,讓學生用自己的經驗、以及個別與集體的練讀直接解決。
  第二層次:小數有什麼用呢?為什麼會有小數?這類一般問題,通過學生的相互討論、客觀分析,在互動中自我感悟、自我體會。
  第三層次:小數的意義是什麼?一位小數、兩位小數是怎麼來的?這是本課中重點要解決的概念問題,我採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學生引入研究性學習的氛圍,主動建構知識。
  這三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其實有著本質聯繫,那就是,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主動學習。這既是平等意識、人格尊重在教學中的體現,也是實現對話教學的前提。只有這樣,才能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提出問題,闡述問題,發表見解,由此在交流中獲得知識,鍛鍊互相交往的能力。而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著、欣賞者,引導者。
  本節課的不足是:學生在聯繫生活實際認識小數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但學生在做作業時,如4.8中的4在()位上,表示()個();8在()上,表示()個()。有個別學生出錯,還要進一步加強練習。個別學生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的數表示多少,掌握得不是太好,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小數部分的讀法和整數部分的讀法混淆,還要加強練習。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9


  教材比舊教材對方程教學的要求提高了。《方程的意義》是本單元教學的第一課時,這堂課的概念多,「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使等式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未知數的值的過程,叫做解方程」,而且學生容易混淆。在教學設計時,把「方程的意義」作為教學的.重點,而對「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概念的教學想通過學生的自學和新舊知識(求未知數x)的聯繫,讓學生自己去理解。所以在設計教學方案時,重點考慮的是方程意義的教學。方程意義的教學目標定位是,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方程的概念,能指出哪些是方程;更多思考的是學生對方程後繼的學習和發展,注重知識的滲透,如:近期的「用字母表示數」「用方程解應用題」、遠期的解較複雜方程或方程組時用到的「等式的性質」以及「不等式」「集合」知識等。
  在課堂教學中,方程意義的教學初步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在討論等式和方程的關係時,學生能清楚的表達,指出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能說明自己的理由。在知識滲透方面:當教師在天平放上未知重量的物體時,學生能自覺用字母表示求知數x+50=200;在左邊放入一個一元硬幣和一個五角硬幣,右邊放一個5克砝碼,天平平衡時,學生通過爭論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的求和數x+y=5,學生自己說明了理由;在討論等式和方程的關係時,學生也能自己理解集合圖的含義。由此可見,學生的潛力是很大的,關鍵是看教師是否把握了合適的教學時機。這堂課上完,還有一個體會就是教學時間不夠,知識鞏固的時間太少。
  方程意義的教學的練習足足用了27分鐘。「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教學因為練習時間不足,而不到位。課後我一直想「這27分鐘花得是否值得?怎樣處理知識目標和發展目標的關係?」。還有方程意義教學時天平的演示,一直是我在演示,學生在看,學生的自主性不夠,這是我教學設計時就有的困惑,但如果讓分小組學生自己操作,教學時間會更加不夠。該怎樣解決這個矛盾?我又設想,對教材作些處理。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教學放到下一課時,剩下的時間,利用學生頭腦中剛剛建立的天平這一數學模型,加強學生列方程的練習。這樣處理是否會更好。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10


  本節課教學內容是青島版小學四年級數學第五單元中的第一課時。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類比等活動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本節課的難點是小數的意義理解。這不僅因為小數的意義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學生建構對小數的理解,需要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經歷由具體到一般的歸納過程;而且小數作為一種特殊的分數,它的概念是建立在分數概念基礎之上的,但由於學生尚未系統地認識分數,這些顯然都會影響到他們對小數意義的理解。針對這一現狀,我在教學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已有的認知經驗,以方形圖片為橋樑,找出分數與小數的契合點,讓學生主動建構小數概念。
  三年級下冊學生對一位小數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時至今日學生難免會有所遺忘,為此,在第一個環節,我藉助方形圖片讓學生認識一位小數,並在此基礎上去認識兩位小數、三位小數這種無形遷移,不但利於新知識的研究,而且使本來跨度較大的分段的教學融合為一體,從而可以更具體、更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
  在第二個「探索兩位小數」環節時,是讓學生及時的進行觀察、比較、歸納。在把方形圖紙分為100份,其中的一份或者幾份就是多少,我要求學生觀察、比較寫出的分數和小數有什麼共同點,並及時總結出:「這些兩位小數都表示百分之幾」。這樣的歸納,使小數的認識過程更加順暢。
  第三個環節探索三位小數時,主要是注意給學生留出更多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空間。引導學生由兩位小數類推出三位小數,在類推中逐步明確三位小數的含義,掌握三位小數的意義。
  第四個環節概括小數意義時,我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抽象概括出小數的意義,並注意引導學生適當拓展已有的認識,幫助他們相對完整的掌握小數的意義。
  在實踐運用環節中,我根據學生的知識接受程度的不同為他們設計了三個不同發展層次的練習,由易到難、有具體到抽象,有利於學生從不同角度不斷體驗、理解小數的意義。
  不足之處:
  1、歸納小數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難點,按照我們備課組的設想,要想突破重難點,就是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交流討論的,但我恰恰在這方面沒有做好,流於形式,導致學生在最後一題中理解0.27、0.027出現了一些困難。
  2、口誤較多,語言不夠精鍊,課堂調控能力還有待提高。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11


  小數的意義這節內容知識點多,在教學過程中,為防止把教學過程講的瑣碎,我在教學過程中,把小數的讀法、寫法、小數的組成三個環節運用點到即可的方法快速講解,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探究小數的意義及小數的數位順序表上。
  在探究小數的意義時,雖然三年級學生已初步認識了小數,但本節課教學我仍然把探究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的意義作為重點,充分運用學生已有學習經驗組織教學,讓學生經曆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注重讓學生經歷探究與發現的過程。在學生列舉的小數中,先探究一位小數的意義,讓學生運用老師準備的正方形紙片或自己用線段圖試著畫一位小數,在學生充分交流後,老師用自己準備的平均分成10份的紙條米尺,引導學生學生明確0.1與的關係,在此基礎上,遷移類推到許多一位小數,讓學生比較這些小數的共同點,抽象出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從而明確一位小數的意義。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明確兩位小數的意義。三位小數的意義課本採用將平均分成1000份的正方體模型幫助學生理解,學生只是理解這個平均分成1000份的正方體模型就需要很長時間,沒有立體感的學生更是不好理解,這就需要教師製作課件幫助學生理解,根據自身不會製作課件的特點,我採用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先猜想,再驗證的方法學習,然後我運用平均分成1000份的紙米尺引導學生歸納概括,這樣既複習了前面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學習能力,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通過一系列的具體操作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明確了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這樣輕鬆理解了小數的意義,並運用知識遷移,明確了四位小數、五位小數等多位小數與分數的關係,提高了教學的.時效性。
  回顧本節課的教學,雖然效果不錯,但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不足,在引導學生探究時,老師引導太多,沒有充分放手給學生,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今後要加強學習方式的改變,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本節課教學涉及的內容較多:小數的讀法、寫法、小數的組成、小數的意義、小數數位順序表等,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側重點分明,但時間仍然很緊,致使各重點的探究不是非常到位,如果把小數的數位順序表放在第二課時進行探究,我想小數的意義和小數數位順序表這兩個重點和難點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教學效果會更好。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12


  以人為本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在這一理念指引下,數學課堂教學中應重視數學學習的個性化發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既要尊重學生的數學的.不同理解,又要尊重學生的數學思維成果。
  數學課堂教學需要結合一些生活情境,因為現實生活中也蘊涵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本節課中,我不僅注重了讓學生體驗比例在生活中的應用,更注重了「數學化」和「生活化」的結合,整節課處處透出濃濃的生活味。
  這節概念課不是對知識的簡單複述和再現,而是通過我的「再創造」,為學生展現出了「活生生」的思維活動過程。教材是給學生提供學習內容的一個文本,我們要根據學生和自己的情況,對教材進行靈活的處理。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了「再思考」「再開發」和「再創造」,真正實現了變「教教材」為「用教材」。達到活學活用的效果。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13


  倒數的教學概念,它的定義為: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法則是:求一個數(0除外)的倒數,把這個數的分子、分母調換位置。並規定:0沒有倒數。總結有:真分數的倒數大於1.;假分數的倒數小於或等於1;帶分數的倒數小於1。
  沒想到,今後幾天的練習與作業中,一但碰到應用小數、帶分數的倒數時,大多數學生的課堂反應與課後作業總是出錯。甚至小部分學生連小數如何化為分數都覺得困難。心想:這屆學生到底怎麼了,連倒數這麼一個簡單概念都不能掌握,那今後的教學不是更加難教嗎?基礎都打不好,又如何談提高呢?想起有位小學老師告訴我一個關於分數八分之七的笑話:老師問一個學生,八分之七怎麼讀。學生回答:「我只知道上面是七下面是八。」
  這樣真實的笑話可嘆可悲,對我們老師簡直是種侮辱。可是問題全在學生身上嗎?雖然學生帶有太多的小學基礎問題,可是進入初中後,學生有幸成為自己的學生,雖不能百分之百把個個學生都培養為尖子生,但是儘自己的微薄之力教育、傳授學生總是應該的。既然學生基礎知識不牢,就只好從自己身上找對策了。今後的教學再也不能過於高估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了,自己備課時一定細緻考慮全面,即使是很細微的細節也要儘量考慮到。所以就利用晚自修時間,把小數如何化為分數,如何求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以及帶有負號各類的數進行補充。通過這樣的補充,學生終於把與倒數相關的知識掌握了。
  通過這節課的反思使自己清楚認識到:教師需要學會全面思考,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細心聆聽,學會耐心等待,積極敢於讓學生把思維暴露出來,藉助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產生對問題的分析,再進行提升和深化,才能真正的提高效率。從一些具體的事件開始,與一般的教育理論結合起來,從而能給抽象的教育教學理論一些具體案例的支持。這種支持我們可以類比在我們學習數學過程中講任何一個概念,講任何一個定理,我們都必須給學生展示一些例題,因為沒有這些具體問題的解決活動,()我們通常是難以對概念和對一些理論有著比較清晰和深刻的認識的,反思的結果通常又會直接作用我們的教學實踐教學行為,它最終會導致我們形成一些穩定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教師反思的在於向自己學習,也就是讓自己學習的經歷成為學習資源,並將緘默性知識變為可以說清楚的明察的知識從而有利於我們對已有的理論進行修正,對已有的概念進行澄清,從而讓自己的行動變得更加自覺。
  倒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倒數》教學反思二《倒數》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分數乘法應用題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理解倒數的意義和會求一個數的倒數是學生學習分數除法的前提,這節課核心內容是倒數的意義和求法,是一節簡單、清晰的課。每個人心中都有好課的標準,我認為好課不應該是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而是應該加入到他們的行列跟他們一起走,讓他們能夠放鬆心情、暢所欲言,而我們就只要細心呵護,靜待花開。
  一、處理好教教材和用教材的關係:
  1、結合學生的特點和知識基礎以及個人的教學設想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上的引入:通過出示一組分數乘法計算,讓學生在計算過程中發現規律:乘積都是1從而引入倒數,這樣的安排承上啟下,很自然,但是就是太順了,有點牽著鼻子走的感覺,缺少了一點味道。
  自己的設計:
  師出示口算題:① 4 ,②③2-1④66⑤0.254⑥ +
  (生比一比誰的速度最快)
  師:大家想一想,這組題有什麼特點
  生:得數都是1
  師:不錯,誰還能說出一個得數是1的算式?(生說一說)
  師:這些算式的得數都是1,有加法、減法、乘法、除法像這樣的算式能寫多少?
  生: 很多
  師:能寫完嗎
  生:不能
  師: 看來這個1很神奇,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也和1有關。
  2、變教師教為學生自學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也和1有關,到底有什麼關係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邊看書邊思考.
  1、 你知道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是哪種運算所得的1?
  2、 課本上是怎樣描述這個1的,請你找出來,並輕聲讀一讀。
  設計思路:新課伊始通過讓孩子比賽口算,讓孩子的神經緊繃起來,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讓孩子自己說一些得數是1的算式,調動了學生的思考的慾望,揭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也和1有關,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吊足了學生學習的胃口,通過自學課本,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的引入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而且也更加強化了倒數的概念,只有兩個數相乘的時候才可以說這兩個數互為倒數,加、減、除都不行。一箭雙鵰何樂而不為。
  二、把握目標,相信學生,做好扶、放、收
  1、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相信學生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2、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機會;當學生有困惑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學生集體智慧,引導學生小組合作、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解決困惑。
  環節二:理解倒數
  1、在得出倒數的概念之後,我並沒有直接的板書出來,而是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理解倒數的?
  2、在板書倒數的概念: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之後,為了加深孩子的理解和記憶,我又拋出了一個問題:你想提醒大家什麼?
  果然在意料之中,學生把概念中的關鍵字和詞分析的特別到位,效果非常好。
  環節三:如何讓學生會求一個數的倒數
  基於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經驗,我沒有採用老師問學生答的方式,沒有特定的順序先研究哪種數的倒數再研究哪種數的.倒數,而是引導學生:你會求哪種數的倒數,放手讓學生自己研究,教師只需要做到心中有數。學生在交流、互動和共享中學會求分數、整數、小數的倒數包括1的倒數還是1、0沒有倒數這些知識難點都變得輕鬆和簡單,甚至還有一個孩子想到了用除法求一個數的倒數:如0.5的倒數可以用1除以0.5就等於2,這都是思維碰撞的火花。但是帶分數一直不見蹤影,為了讓他們想到,我又提出了一個問題這些都太簡單了,誰能想出一個數可以難倒大家,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開始挖空心思的想特別的數,其中確實有了一個意外的收穫,生2:0.1111的倒數,不過由於這個數出的太突然了,就把這個數直接放到了問題銀行,讓他們下去後再研究。事後在和辦公室的同事交流的時候才想起0.1111= ,而 的倒數就是9,反思自己還是考慮的不夠全面,另外沒有留給孩子思考的時間,相信他們一定能夠想出來的,這是這節課的不足之處也是一處遺憾。
  環節四:總結提升
  在學生交流彙報之後,對求各種數的倒數的方法進行了總結,為了讓孩子掌握的更加牢固,我採用了兒歌的形式:倒數意義很好記,相互依存互不棄。倒數求法更容易,子母顛倒即完畢。不但可以突出本節課的重點,也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
  本節課我在設計教學時根據高效課堂的模式,力求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中再現知識發生的過程,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概括歸納的能力,實現知識技能與學生智能的同步發展。
  存在的不足:
  1、在引導學生自學課本時問題不夠明了:你知道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是哪種情況下所得的1嗎?後改為:你知道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是哪種運算所得的1?
  2、求0.1111的倒數由於時間關係沒有放手讓孩子去研究。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14


  體積作為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版塊的核心概念之一,歷來是學生學習的重點,也為廣大一線數學教師所重視。小學教材中體積的定義是: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空間」是這一定義的核心內涵,從一維的長度,二維的面積到三維的體積,是學生對圖形認識的飛躍。
  然而,什麼是「空間」?如何衡量空間的大小?這些看似很簡單的知識,學生理解起來卻很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我做了如下處理:
  一、學情分析:
  1、空間的理解是一個難點,比體積本身更難懂。因為空間很空,與長度(可以量一量、摸一摸)、面積(可以摸一摸、比一比)等相比,空間顯得很抽象。部分學生認為只有空的東西裡面才有空間,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氣體沒有占空間。
  2、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有了一定的比較體積的方法。在還沒有學習體積之前,學生就已經知道西瓜比桃子大,冰箱比微波爐大,即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是:物體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體積。
  3、目前我們在「體積」的教學中出現了一些概念教學的通病:弱化了對概念內涵與本質的感悟與理解,強化了對定義中個別字眼的表面化釋義。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學生在課後能一字不漏地背出體積的定義,卻會把表面積和體積相互混淆。比如在解決類似於「學校砌了一道圍牆,長15米,寬24厘米,高2米,每立方米要用磚塊520塊,一共要用多少磚塊?」和「一個長方體的游泳池,長50米,寬25米,深2米,要貼多少平方米瓷磚?」的問題時,還是會有部分學生搞不清楚什麼時候是求體積?什麼時候是求表面積?說明學生對體積的內涵沒有真正理解。
  二、教學設想: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1、理解空間的意義
  2、學會描述空間的大小,會通過三個維度去描述空間的大小。
  3、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長度、面積、體積的比較辨析中,在物體大小的比較中真正理解體積的內涵,把握概念的本質。
  4、在理解概念的同時,還應關注讓學生通過直觀操作、對比分析、觀察想像等手段去理解「體積」的含義。從而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豐富學生的多感官感知表象,為後續的學習做好鋪墊。
  三、教學過程
  1、感知空間的存在
  師出示空杯子裡面裝有積木。
  師:我現在想往裡面倒一些水,可以嗎?(可以)
  師:為什麼?
  生:它是一個容器。
  師:出示一個裝滿水的瓶子,這也是一個容器,還能再倒進去水嗎?為什麼?
  生:不能,因為裡面沒有空間了。
  師:那這個呢?
  生:因為杯子裡還有剩餘的空間。
  繼續倒,還能倒嗎?為什麼?
  你發現了什麼?
  生:杯子裡剩餘的空間越來越小。
  反思:
  空間具有抽象性和內隱性,學生對其的感覺是很空洞的。因此在教學中通過往裝有積木的杯子裡倒水這一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繼續倒水時杯子裡剩餘的空間變得越來越小。這一動態的過程加深了學生對空間的體驗。直至最後倒滿水,學生清晰地認識到:杯子裡的空間已經被積木和水占滿。這樣就使得空間比較顯性地呈現在了學生的面前。
  2、體悟空間的三維特徵:
  師:杯子裡有空間,生活中哪裡還有空間?
  生:教室、書櫃、鞋盒、桌斗、臉盆
  師:能比劃一下桌斗的空間嗎?
  生比劃桌斗的長度。
  師:請你用手去摸一摸桌斗里的空間,感受一下這是一個怎樣的空間。(從左往右、從前往後、從上往下)
  現在再來一起比畫一下:桌斗的空間大約有這麼長、這麼寬、這麼高。
  再比畫鞋盒的空間、臉盆的空間,桌子的空間。
  師:你覺得在比畫空間時,一定要注意什麼?
  生:比劃出長、寬、高。
  師:是的,不管是怎樣的空間,都是有長寬高這三個維度的。
  反思:
  在初等數學中,空間通常是指三維空間。要讓學生真正理解空間,理解空間的大小,必須讓他們理解空間的三維特徵。這裡通過引導學生摸一摸桌斗空間的長、寬、高,初步感知空間有大小,而且是由長、寬、高三個維度決定的,然後再去比劃其他物體的空間,在比劃中深化對空間三個維度的認識。
  3、拓展、完善空間的認識
  師:剛才我們看到了,杯子有空間,那積木有空間嗎?水有空間嗎?
  (有)空氣有空間嗎?
  學生對空氣有空間存在異議。
  請認為空氣有空間的同學說明想法
  生舉例吹氣球。
  教師演示塑料袋裝空氣的實驗。
  4、提煉空間的大小
  師:剛才我們用了多種方法說明固體、液體、氣體是有空間的,可以說所有的物體都占有空間。那每個物體占有的空間都一樣嗎?
  生: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
  出示蘋果和積木。哪一個占的`空間大?
  師:所占空間的大小在數學上叫做體積。
  積木放在桌子上和放在教室最後面,體積會變嗎?
  老師這樣站和這樣斜著站,體積會變嗎?
  蘋果切開後,體積之和和原來的體積有變化嗎?
  反思:通過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使其與數學經驗對接,讓學生認識到了,物體所占空間有大有小,進而順勢引出體積的概念。雖然學生原來可能聽說過體積這個詞,但他們對體積的認識卻是模糊的,但是通過這樣的活動,他們能比較清楚地意識到,原來所占空間的大小簡單地說就是體積。
  緊接著,通過一系列變式的問題,讓學生深刻理解體積的意義,突出了體積概念的核心內涵,使學生比較自然、流暢、清晰地認識了體積這一概念。
  5、比較體積的大小。
  師出示:蘋果和積木,誰的體積大?
  觀察法。
  出示:粉筆盒和課本。
  難以分辨,有什麼好方法嗎?
  生:排水法
  生:用橡皮泥捏
  生:把粉筆盒展開
  師:可能是因為課本比較薄,學生認為粉筆盒展開就能比出大小。好!我把他展開,鋪在黑板上,這個是粉筆盒站的空間嗎?
  生:不是,是他的面積。
  師再合起來演示,說明粉筆盒裡面有空間,現在展開了沒有了裡面裝東西的空間,這僅僅是粉筆盒的表面積。
  生:可以用一些小積木去拼成它們,然後數一數哪一個用的積木多。
  師引出將他們分割成相同的體積單位,再比較大小。
  學習體積單位,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大小。
  反思:
  有了前面充分的體驗,我覺得對於體積的意義已經理解的比較透徹了,但沒有想到學生會說出將粉筆盒展開與書本比較大小這一方法。可見,對於學生空間想像能力的培養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體積作為「三維測度」,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立體幾何的初步知識,也是培養學生空間想像能力的重要關鍵。因此,針對學生的這一認知誤區,在教學中應該做如下調整:(借鑑優秀的教學設計)
  點線面體推進,理解「大小」比較的實質
  師:把一個點向上平移一段距離,會形成什麼圖形?(先在頭腦里想一想)
  生:線段。(課件演示)。
  師:你能用大於號或小於號連接「線段ab和線段cd」嗎?
  生:線段ab>線段cd。
  師:我們繼續把線段向右平移一段距離,會形成什麼圖形呢?(先想一想)
  生:長方形。
  師:還有別的想法嗎?
  生:也有可能是正方形。(課件演示)
  師:你能用符號連接「藍色長方形和紅色正方形」嗎?
  生:藍色長方形>紅色正方形。
  師:如果把長方形向後平移一段距離,又會形成什麼圖形呢?(先想一想)
  生:長方體。
  生:也有可能是正方體。
  生:有一個面是長方形,不可能形成正方體。(課件演示)
  師:那麼正方形向後平移一段距離呢?
  生:有可能形成長方體,也有可能形成正方體。(課件演示)
  師:這次考慮得全面了。這裡又應該用什麼符號連接?
  生:藍色長方體>紅色正方體。
  師:剛才我們進行了三次比較,你認為哪一次是在比較體積?
  生:第三次。
  師:那麼前兩次呢?
  生:第一次是在比較線段的長短(長度)。
  生:第二次是在比較面積。
  師:大家都認為第三次是在比較體積,(出示長方體模型)你能上來指一指體積嗎?
  生:用手摸了長方體的6個面。
  師:(把覆蓋在模型6個面上的紙片掀起來,貼在黑板上)你覺得剛才我們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大小,指的是這個嗎?
  生:搖搖頭。
  生:我覺得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大小,指的是整個物體,包括所有的部分。
  在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三次想像後,結合課件、教具的直觀演示,學生明確了我們平時所說的物體的大小(即體積)與長度、面積的區別,特別是最易混淆的體積和表面積的區別。在視覺直觀的刺激下,在思維的不斷碰撞中,而不是在對個別詞語的死摳中,學生進入了「口欲言而辭不達」的狀態,對「體積」概念的內化就水到渠成了。
  當學生思考比較體積的大小的方法時,用了大概近2分鐘的時間,加上對錯誤方法的引導、辨析,基本上是3-4分鐘的時間。剛說到統一體積單位,就下課了,接下來的教學就比較倉促地完成了,可能部分學生對後面所說的這些知識根本就不知道說的是什麼。因此,我在想,教材將體積和體積單位放在一個課時教學,是否合理?一節課的時間既要理解體積的意義,還要感知體積單位的大小,這樣的大容量勢必會壓縮了對體積概念本質的學習時長,使學生不能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來充分理解體積的內涵。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敢於合理斷課,減少課時容量,拉長概念的抽象概括過程,設計豐富的數學活動,重視空間想像能力的培養,加強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從而促進知識的系統化和結構化,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15


  《方程的意義》這一課的教學。難點是區分「等式」和「方程」,為突破這一難點我這樣設計了這節課的教學過程。
  新課前進行三分鐘口算。上課開始進行簡單的小遊戲:把粗細均勻的直尺橫放在手指上,使直尺平衡。通過這一簡單的小遊戲使學生明白什麼是平衡和不平衡,以此使學生能明白在方程意義教學過程中什麼是相等關係,天平中的平衡的情況是當左右兩邊的.重量相等時(食指位天直尺中央),緊接著引入了天平的演示,在天平的左右兩邊分邊放置20+30的兩隻正方體、50的砝碼,並根據平衡關係列出了一個等式,20+30=50;接著把其中一個30隻轉換了一個方向,但是30的標記是一個「?」天平仍是平衡狀態。得出另一個等式20+?=50,標有?的再轉換一個方向後上面標的是x,天平仍保持平衡狀態,由此又可以寫出一個等式20+x=50。整個過程注重引導學生通過演示、觀察、思考、比較、概括等一系列活動,由淺入深,分層推進,逐步得出「等式」——「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方程」。雖然整個教學任務是完成了。但從學生的練習中我們發現還有一部分學生對「等式」和「方程」的關係還是沒有真正弄清。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設計充分關注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實驗、分析、比較,歸納出了方程的意義。教學中教師沒有將等式、方程的概念強加給學生,而是充分尊重學生原有知識水平,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間的相等關係,再用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表示出等量關係,並用天平平衡原理來解釋各數量之間的相等關係,使學生理解等式及方程的意義,尊重了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
  教學中為學生創設了多次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研究。如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數量關係式,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數量變化情況等。
  總之,本節課從學生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的實際出發,讓他們通過有目的的交流、討論,主動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使學生藉助集體思維,加深對方程意義的認識,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慾望,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還要注意將「等式」和「方程」進行直接對比。以使學生理解和區分「等式」和「方程」。口算題引入鋪墊後,要再回過頭來充分利用。在講完「等式」和「方程」後再回到口算題上,將口算題通過變化由等式到既是等式又是方程,這樣進行對比使學生弄明白「等式」和「方程」的關係。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