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基於校企協同育人的地方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

2023年10月29日

- txt下載

梁斌 王桂卿
摘  要 以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機械工程專業為例,結合徐州市的區域企業優勢,在人才培養方面與企業深度合作,建立相關制度,確保校企協同育人落到實處,培養服務於地區經濟發展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取得良好效果。
關鍵詞 地方高校;應用型高校;機械工程專業;校企協同育人;實踐教學體系;應用型人才;實驗室;實訓室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0)09-0134-03
1 引言
地方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主體,經過近幾年的高速發展,出現同質化嚴重、畢業生就業質量不高、與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契合度不足等問題。為此,教育部在2015年發布的《關於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地方高校應主動對接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培養生產服務一線緊缺的具有現場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復合型人才,最終向應用型高校轉型[1]。
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以下簡稱徐海學院)成立於2000年,坐落於江蘇省徐州市。作為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徐州市承擔著工程機械、礦山機械等重工裝備製造任務。為了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與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圍繞「將徐州打造成為區域性先進制造業基地」的目標,徐州市政府於2016年7月頒布《中國製造2025徐州行動綱要》,明確指出推進工程機械、礦山機械等重工裝備製造業向智能化方向發展。作為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徐海學院主動對接本區域智能製造企業,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機械工程專業校企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
2 校企協作,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為了準確定位應用型機械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筆者所在團隊走訪了山東礦機集團、無錫煤礦機械有限公司、徐工施維英機械有限公司、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東宇重工機械有限公司、蘇州博眾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重工裝備製造企業,以及泰州科技學院、南京紫金學院、南京工程學院、江蘇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在機械製造人才培養領域具有鮮明特色的高校。通過對調研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後發現,製造行業的企業將應用型機械工程專業人才定位為現場工程師,在設計師與一線操作人員之間承擔橋樑角色,能夠解決生產和工程現場的技術問題。現場工程師經過鍛鍊可以從事產品設計工作,也可以向生產管理方向發展,具有廣闊的職業前景。
針對調查結論,結合企業的用人標準和智能製造行業的發展趨勢,徐海學院制定了機械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先進的機械設計、製造及機電一體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工藝和設備的專業知識,具備從事機械工程領域內的工程設計、機械製造、產品開發、生產運行、技術管理及科研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3 構建校企協同育人的實踐教學體系
應用型人才應具備合理的知識體系,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特別是運用所學專業知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2]。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合理構建校企協同育人的實踐教學體系,將企業積累的現場案例融會到整個體系中,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設計能力和現場分析能力。
徐海學院機械工程專業結合學校優勢,緊跟重工裝備製造業的發展趨勢,將校企協同育人作為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依據,對實踐教學的每一要素進行統一規劃、整體設計,構建「一條主線、三種能力、三大模塊、一項技能」的遞進式、全程化、多維度的實踐教學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
其中,「一條主線」是指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線;「三種能力」是指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設計能力和現場分析能力;「三大模塊」是指將實踐教學課程劃分為課程實驗、綜合設計、企業實習等三大模塊,對應三種能力的培養;「一種技能」是指通過實踐教學培養,讓學生至少獲得一項「專業技能證書」。
在設置三大模塊的教學內容,構建相關實驗、實訓場所時,處處體現校企協作要素,支撐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設計能力和現場分析能力培養的目標。
課程實驗模塊:校企共建實驗室  課程實驗模塊內容包括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在實驗室建設過程中,積極與國內外知名企業聯合共建專業實驗室,包括與崑山寶復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汽車拆裝實訓室、與海爾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共建創新與應用聯合實驗室,推動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與教學改革。
綜合設計模塊:企業實際工程項目  綜合設計模塊包含課程設計、專業課程設計及畢業設計三個方面,相關課程有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專業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在教學內容的制定過程中,以礦山機械、工程機械等重工製造領域企業的實際工程項目為案例。如在畢業設計環節,針對企業希望與其簽約的畢業生能夠結合企業實際需求進行畢業設計的要求,學院大力支持,並把它作為校企協同育人的一條重要途徑,出台校企合作聯合指導畢業設計的相關政策。2018年,共有17名學生的畢業設計題目取自企業現場問題,通過校企教師、專家聯合指導完成,取得良好效果。這種模式不僅解決了企業問題,也使得學生就業與企業無縫對接,實現校企雙贏。
企業實習模塊:企業專家現場講解  實習實踐環節包括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三個方面。在實習過程中,由專業教師帶領學生實地進入企業生產場地體驗和學習,企業專家現場講解各個生產環節,並將專業知識分解,重點介紹本單位主要應用的技術及產品設計生產過程,著重培養學生的現場分析能力。
4 校企協作,建立學分置換制度
校企協同育人模式下的教學體系在適應行業和學科發展的同時,還應具有靈活性和可調整性。目前,教學體系的調整是以四年為周期,相對於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及人才需求變化來講,存在一定的滯後性。但是整個體系的調整是一項涉及面廣泛的系統性工程,而且市場對人才的基礎知識要求鮮有變化,因此,縮短調整周期沒有必要。
學分置換制度的建立,可將企業技能培訓引入教學體系與相關課程進行置換,讓學生在企業內完成部分學業任務,提高學生培養與企業需求的契合度,增加教學體系的靈活性。為此,學院制定相應的學分置換流程:企業根據培養方案中對學生的相關要求,制訂技能培訓計劃和大綱;專業負責人對技能培訓計劃和大綱進行審核把關;審核通過後,報系主任批准;交至徐海學院教研室,請專家進行論證;符合置換條件,成功進行學分置換;學生參加企業技能培訓,無須參加學校課程學習及考試;實訓結束後,由企業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反饋給學院教務處;經過學院審核後,給予該學生課程成績。
5 校企協作,進行課堂教學
校內教師理論知識紮實,授課技巧嫻熟,而校外專家實踐經驗豐富,積累工程案例數不勝數,如何將兩者結合,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發揮校企協同育人的作用,成為關鍵問題。為此,學院在專業課程教學環節嘗試採用校內教師、校外專家共同授課,對學生進行分時段教學的模式。
在共同備課過程中,校內教師、校外專家結合自身的特點,將理論環節和現場實際進行有效結合,豐富了課程的內涵。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利用部分學時在企業現場進行授課。如在礦山機械課程中,分別安排一名校內教師和一名校外專家負責教學。在備課過程中,兩位教師通力合作;在教學過程中,兩位教師分工明確。先由校內教師利用20學時時間,講解礦山機械作用及工作原理;而後由校外專家將課堂搬到工廠,進行12個學時的現場教學。這種理實結合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深受學生歡迎。
6 校企協作,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雙師型」教師在一般意義上是指教師既擁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能得到行業專家的認可;既具備相應的理論教學能力,又具備充分的實踐教學能力[3]。高校「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高校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堅實保障,而校企合作是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重要途徑[4]。學院通過校企合作,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加企業培訓、掛職鍛鍊、企業技術攻關項目等活動,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逐步完成「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目前,機械工程專業主講教師中,共有19人先後與徐州順達鋼輪製造有限公司、江蘇凱途液壓傳動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中信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邯礦集團、淮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朱仙莊煤礦等公司進行合作,取得行業認可,初步具備「雙師型」教師素質。
7 校企協同育人保障措施
培育人才是高校的重要職能,而盈利卻是企業運營的主旨,因此,企業缺乏與高校協同合作培養人才的意願。如果缺乏相應的動力機制和激勵措施來保障企業對協同育人的參與度,則難免會出現協同育人模式形式大於內容的情況[5]。為此,徐海學院從校企共同發展的角度出發,進行了一系列嘗試:教師定期入廠對員工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提高員工專業素養,為企業育人;教師參與企業項目攻關,解決企業實際問題,促進企業技術發展;在校企協同育人過程中表現優異的學生,教師可優先推薦,為企業選拔人才;根據簽約情況,結合企業生產和人才需求,聯合指導畢業設計,為企業培養人才;學校定期舉辦企業年會,助力企業間合作。
8 結語
地方高校人才的培養應結合區域企業優勢,與企業開展深度的校企合作,建立制度,確保校企協同育人落到實處,培養服務於地區經濟發展的應用型技術性人才。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機械工程專業經過多年探索,結合徐州市重工裝備製造企業優勢,構建了一套基於校企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受到社會廣泛認可。
參考文獻
[1]樊燕飛.應用型高校校企協同育人模式構建研究[J].成都工業學院學報,2019,22(4):84-88.
[2]胡志慧,唐海.應用型本科院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探討[J].軟體導刊,2020(2):192-194.
[3]冷雪艷.應用型高校「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路徑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8(20):148-150.
[4]李學清,楊亞琴,張祖斌.應用型高校「雙師雙能型」教師內部激勵機制研究[J].中國商論,2019(22):253-256.
[5]周葉林.校企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究:以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為例[J].湖北農機化,2019(21):98.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