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徽風徽俗品績溪

2023年08月07日 - txt下載
「績溪有三絕:山青又水潔,純樸好民風,桃花源無別。」這是我國現代詩歌史上著名詩人汪靜之先生歌詠績溪的著名詩篇。績溪到底有哪些民風民俗值得我們親近、玩味和研究的呢?
古老的徽州處在萬山當中,績溪勢居「宣歙之脊」。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古風美俗猶存。生活中,女人尤稱能儉,樂蓄積,多為賢內助。山谷民,衣冠至百年不變。其飲食、居住和禮節凸顯濃郁的徽州地方特色。
績溪人的飲食
績溪人喜粗茶淡飯,樂於省主待客,過日子講究「長長水,細細流」。注重禮尚往來,有「七碗來,八碗去」之俗。文化人,注重節氣,信奉孟子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讓績溪人的飲食充滿了文化品位,使績溪的食文化名揚四海。
家常便飯
績溪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之說。民間日常主食大米,輔以麵食和玉米雜糧。喜歡家園所出的新鮮蔬菜。尋常人家,一日三頓,一粥兩飯或一頓麵食。績溪境內僅二都(今板橋、校頭附近)田多大米優,那裡的老百姓一天三頓都吃乾飯。
農家閒時多兩稀一干,或早餐煮粥潦飯或稀粥,殷實人家粥中煮雞蛋叫粥窩雞子。中飯一頓乾飯,晚上菜泡飯、冷飯湯或稀飯,山民以食玉米粉為主,輔以山芋、蘿蔔、魔芋、葛根等。農忙3頓乾飯,僱工匠給匠人加下晝餐,供以麵食、粉餜。
績溪人日常所食用的素菜有青菜、蘿蔔、豆腐、腌漬菜及瓜果豆莖等蔬菜;葷素搭配的菜肴有油豆腐燒豬肉、蘿蔔焐牛肉、冬瓜燒魚、栗子燒雞、干筍焐豬肉等。冬季,家家腌漬菜,做辣椒醬、生面醬、豆瓣醬,熬醬油。臘月,多數人家殺豬宰羊,並有腌臘肉、腌火腿、腌魚之俗。春天裡,可以嘗到鮮嫩無比的山間竹筍。筍的種類繁多,老百姓家種的有毛竹筍、燕竹筍、雷竹筍、江南筍、孵雞筍;野生的有水筍、木筍、老筍、苦筍、青筍、金筍、麥黃筍、掃帚毛筍等等。其中苗筍、燕竹筍和水竹筍為筍中佳品,老百姓除自食或出售鮮筍外,還將它們腌制、烘乾加工成綠筍乾,以便保存。績溪民謠有「逍遙茶,大障筍,荊州山核伏嶺餅。」意思是說大障山所出產的筍比績溪其他地方的筍品質更加優秀。筍有多種吃法,干筍炒肉絲、干筍炒粉絲,主料均為燕筍絲;績溪農家的炒山芋粉絲,配料除了肉絲和豆腐乾絲,還有筍絲;鮮筍燒臘肉,也是農家常做的時令土菜;還有燕筍燉豬手,用新鮮的燕竹筍與腌制過的豬手,置於陶缽內以文火慢燉,加入冬菇,更為鮮美。績溪婦女大多會做筍燜飯,主料為新鮮的燕竹筍或水竹筍,與臘肉片或新鮮豬肉片同炒後,加入大米和適量的糯米做飯,又是別有一番風味。
春天,績溪城鄉的田間地頭、山腳道旁、河邊溪畔,到處長滿了可食的野菜和食用菌。「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說的就是春暖花開時節,可採摘的有綿綿春、薺菜、喜喜菜、馬蘭頭、野水芹菜、蕨菜、小蒜苗、野百合、香椿芽、苦齋菜、紫蘇、地衣、天雷菇、雞肉菇、針針菇、茶樹菇、鳳尾菇等等,品種繁多,風味各異,既豐富村民的餐食,又利於保健。
春夏之交,綠肥紅瘦。績溪風俗是「吃了交夏餜,天晴落雨沒得坐」。這時,家園裡的各種蔬菜瓜果連續登場,具有濃郁績溪地方特色的包、餜、菜燜飯,更是從這家香到那家。績溪的面點食品很豐富,小滿過後,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做包做餜,按餡分有南瓜包、冬瓜包、黃瓜包、豆腐包、莧菜包、菠菜包、角豆包、筍包、豆沙包、豬肉包、牛肉包、麂肉包、韭菜包、茄子包等等;按形狀分,大的稱包,小者叫點心。餜,績溪有水煮、燜、烤、蒸之別。有米粉加工而成的餜囝、灶餜、壽桃餜。其中燜餜是用老南瓜切成小方塊,與米粉和水做成湯圓般大小的餜囝共燜而成。這種南瓜燜餜香甜可口,老少皆宜。烤成的餜,在績溪城鄉叫拓(tà)餜,是以麵粉做成。做拓餜一是耗麵粉,二是費油多,民間有「一餐拓餜三餐面」之說。拓餜的餡料分水餡和干餡,水餡的用時令蔬菜做的蘿蔔拓餜、莧菜拓餜、角豆拓餜、刀豆拓餜、青菜拓餜、茄子拓餜、筍拓餜、南瓜拓餜、韭菜拓餜;干餡的有用乾菜做的蘿蔔絲拓餜、豆黃拓餜、香椿拓餜、雪裡蕻拓餜;還有漬菜拓餜、芝麻糖拓餜、豆腐拓餜和不包餡料的干白拓餜。從拓餜包裹的材料分,績溪又有麵粉拓餜、玉米粉拓餜、米粉拓餜之別。
績溪民間日常食用的還有蒸餜,如同蒸包,因粉料、餡料和節令不同而顯多樣性特點。按時令習俗分,有接灶餜、清明餜、交夏餜、謝灶餜、壽桃餜、白虎餜等等;按粉料分有小米粉餜、糯米粉餜、小麥麵粉餜和玉米面粉餜;按餡料區別,有葷餜、素餜、干白餜等。
菜燜飯也是績溪人常做的飯食,除了前面介紹的筍燜飯以外,績溪還有角豆燜飯、刀豆燜飯、南瓜燜飯、蠶豆燜飯、豌豆燜飯、芋頭燜飯、蕃芋燜飯、板栗燜飯等等。
茶點副食
臘月,績溪民間原先家家做麻糖、串糖枝、炸面脆,炒花生和葵花子、南瓜子等。麻糖有凍米、燉穀米、谷花3種。殷實人家還做如意糖和花生芝麻糖。上個世紀80年代,花樣增多,有麻片、餅乾、蛋卷、糖棗等。春節期間以此奉客和餉鄰里孩童。春節後,農民野外勞作常以麻糖充飢。進入二十一世紀,麻糖已不再家家戶戶都做,時鮮水果、外來包裝和質量上乘的食品走入績溪城鄉,績溪傳統的茶食麵臨新的考驗。績溪人有了更多的現代文明,傳統茶食成為一種懷舊時尚。傳統著名糕點有蓋頭餅(空殼餅)、如意糖、短糖、糖餅、玉條、寸金糖、角豆糖、茭切片、雪棗、麻酥糖、芙蓉糕、雲片糕、綠豆糕、百子糕、月餅等。其中以蓋頭餅,即空殼餅較為獨特。伏嶺地方特產——伏嶺餅,指的就是空殼餅,簡稱殼餅,曾叫響績溪徽嶺南北,其德藝雙馨的糕點師在民間已十分珍貴難得一見了。
民筵家宴
婚喪喜慶必擺酒席。績溪約定俗成的宴席規制是,縣城一帶以六大盤(六大菜)、七碗四點四(七大菜、四點心、四熱炒)居多,嶺南農村多為九碗六(九大菜、六冷盤)或十碗八(十大菜、八冷盤)。並有上台雞下台魚的上席次序,酒窖包、燜粉是宴席中必有的兩道主食,瓜籽、花生是冷盤中必上的乾果。
嶺北農村冬季酒席為「一品鍋」,即將初制的半成品菜肴,分層盛入雙耳鐵鍋,置於在戶外院子或巷中一字排開的省柴灶或煤爐上,文火慢燒2至3小時即成。普通一品鍋統稱為「火龍鍋」,底層盛腌漬菜或蘿蔔絲、干角豆,上盛雞、魚、肉、圓子,頂蓋油豆腐包(每人4隻)。高等一品鍋雅稱「三鮮鍋」,香菇、木耳、冬筍及全雞墊底,雞蛋12枚(閏年13枚),上分層盛蹄膀、荷包蛋或鴨子夾16個,肉圓48個,油豆腐包32隻,全魚頂蓋。寓意為雞為鳳在地(鍋底),魚為龍在天(鍋面),肉圓為星宿,美其名曰「龍鳳呈祥滿天星」、「龍騰鳳舞滿天星」,表示隆重客氣、如意吉祥。
席次安排
建國前男女分開設席,或分堂、分桌開宴。今嶺北一般男席在晚上,結婚待新娘女席多在中午,因男席時間長,女席少吃酒,幫忙的婦女們可以協助東家將「一品鍋」多次加熱加菜。建國後演變為男女同宴、混合入座,體現男女平等。但首席和次席仍分男女賓。結婚,娘舅首席首位,娘舅母次席首位,姑、姨次之。壽慶,做壽者首席單座。喪事,抬重者(棺)首席,舅或娘門客次之。績溪荊州殊異,喪事甥坐次席首位。建房起屋,磚、木、石工匠師傅坐首席和次席,因為磚匠蓋脊瓦最高,所以往往工匠中以德高望重、手藝出眾的磚匠坐首席首位,朋友次之,親戚再次。席間主人逐桌敬酒、煙。開宴前半小時,東家放3次爆竹,第一次放一個,第二次放兩個,第三次放三個,謂之「催席」;席前,東家的接客者還要手拿接客單,挨門挨戶對照單子上門接客,重要的客人東家要親自上門邀請,以示尊重或禮數到位;宴罷,放3個爆竹表示「散席」,主人站到自家大門口送客,說些道謝、謙虛、挽留、再會之類的好話、客套話,客人回敬感謝言辭。
績溪人的居住
「日圖三餐,夜圖一宿」。在講究飲食的同時,對居住也特別重視。從這句民諺中,可知績溪人對居住習俗的重視程度。筆者試圖從績溪人居住的大環境和小環境、宏觀和微觀、陽宅和陰基等方面去記述績溪人的居住習俗。
一、績溪人居講究大、小環境
績溪地處中國江南,是古代徽州六縣之一,毗鄰浙江,位於安徽省的東南部,從歷史地理學看,它是徽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績溪境內,基本由三大板塊構成,有三條主要山脈:大會山、徽嶺和大障山;三條主要溪流:大源河、揚之河和登源河;山水相隔構成三個主要盆地:廬昆常盆地、華陽盆地和伏嶺盆地。績溪歷史上是典型的皖南山區小縣,山多田少,境內溪流交織,沒有客水,西南流向的三條主要河流於臨溪匯合注入下游新安江,東北流向的徽水河、戈溪河、金沙河等注入長江。對此,有人用唐代詩人的一首詩予以形容:「千岩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績溪人就如溪澗之水,最終需要從綠色文明走向藍色文明。
績溪山環水繞的清幽環境,造就了績溪居民喜愛「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內部空間。正如古代徽州其它五縣一樣,績溪人的居住習俗傳承了中華民族的正統文化。從古代地理學(堪輿學)、現代地名學考察,得知績溪與「小橋流水」注重水源的地名特多,如以溪冠名的有臨溪、揚溪、徽溪(翬溪)、大溪、下溪、卓溪、戈溪、郎家溪等,其它與水源有關的有板橋、關音橋、38號橋、楊柳村橋、新橋、虹溪橋、和尚橋、梧村橋、茭塘、江村環、上游、洪上塘、古塘、鏡塘、青山塘、呈華塘、塘塝上、泉塘、泉水塘、大塘頭、塘塍、蓮花塘、黃泥塘、塘沖、水村、湖村、湖裡、湖川、滸里、大源、川源、王家源、章家源、上源、茶源、水救、水浪頭、高梘、方家灣、章家灣、龍朝灣、龍潭、清潭下、潭村、楊灘、瀛洲等等。另外,以坑、塢、降、坦、坎、岱、頭、上、嶺、坪等命名的村也不少。同樣,以「枯藤老樹昏鴉」命名的村落很多,以樹名者有松樹嶺、竹里、梅土干、苦竹土干、冬青嶺、竹棵下、樹林下、桐坑、竹山、梧村、櫧樹下、楊樹坑、榧樹坑、柏樹坑、板樹坑、楓樹塢、樺樹嶺、樟坑、楊林、楊村、柳村、楊柳村橋、擇樹下、梨川、半茶、楊樹坑、梓棚、梧村橋等;以藤蔓花草命名的有蒲藤坑、蒲川、蓮花塘、黃茅培、花根、蓮坑、荷花坪、龍鬚、葉村等;以鳥命名的有百鳥、孔雀坑、老鴉塢、燕窩、喜鵲塢等。績溪人信佛敬神,這類地名有小九華、大廟汪村、廟頭山、寺後、中王、逍遙、隱張坑、龍鬚山、隱張山、七姑山、觀音橋、慈姑嶺、仙人塝(仙川)、丈尺山、靈山下、孔靈、朱顯、快活林、高仙坦等。從中原歷次大遷徙來績溪者,基本沿襲了聚族而居的傳統習俗,不少地方以姓冠村,如馮村、石家、胡家、李家、潘家、朱家、宋家、鮑家、余村、高村、周家邨、耿家、程家、戴家坦、呂家碓、吳家坑、郎家溪、耿川、江村環、章家灣、許村、方村、王莊、章家、葛里等。也有許多村莊雖未以姓冠村,但卻是舉村世居一姓的。
績溪人血脈里流淌的是正統中原文明。他們相信圖騰崇拜,把龍奉為無所不能、庇護生民的東西,所以,績溪人在選擇居住地時,特別注意該地的龍脈,即山脈走向、水源、水口和風向,注重大小村莊的小地理環境,依山傍水、背風朝陽、如封似閉、聚財斂氣、進退自如、視眼開闊者多被認為是吉地。每當走進一個古村落,人們都會發現:這裡有來龍山,有常流水,來龍去脈一目了然;這裡山林植被保護良好,夾岸良田井然有序,農耕社會一片安祥;這裡古木參天,祠宇聳立,民居鱗次櫛比,青石板路曲徑通幽;這裡村民和睦相處,敬奉祖先,耕讀傳世,儒而好賈,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如績溪上莊村,胡適先生喜歡用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來讚美它。其緊臨的余村,當代詩人汪靜之思考了68年,最後用「三面青山展畫景,一條綠水奏琴音。山明水秀清幽境,陶我天真童稚心」來歌頌它。清代詩人黃少谷讚嘆馮村是「淺綠深紅透碧空,繁華妝點費天工,落花啼鳥村莊接,曲水流觴節物同;柳岸沙平閒牧豎,桑陰社散醉田翁,春城最有春光好,一路香生麥隴風。」1993年秋,全國古名城建築保護專家鄭孝燮先生考察馮村後作詩禮讚:「雲橫蒼嶺艷馮村,曲岸水街白屋群。秀色天成凝固樂,盡游煙雨也銷魂。」如果你打開績溪一部部村志或是宗譜、縣誌,就會發現,自古迄今,唐宋以後歌詠績溪古村落的華麗詩篇實在不可勝數。績溪古村落可以入詩,可以入畫,它鍾靈,它毓秀,任人感悟,任人神往。
二、績溪人居崇向宏、微理念
績溪人居住崇向宏觀氣勢和微觀效果。民居建築既遵循朝廷的「營造法式」,又恪守徽派建築的特有規制。績溪民居都打上了各個時代的歷史烙印,如馮村的儀賓第、刺史第、州牧第、旌封第、登科第、接官第。
績溪人繼承了早先居民的居住習俗,即杆欄式建築風格,它從居巢而宿演變而來。目前,從形式上觀察這種居住習俗,似乎只能從部分深山居民為豬牛而設的圈子和看守自家竹林、瓜果、防火瞭望的一些棚子、亭閣見其一斑了。當然,這已是原始的居室痕跡了。而今,當你走進績溪,凝視村居的細微之處,你會感受到,績溪人對於居所是情有獨鐘的,那就是擁有一個安身立命之處,即擁有自己單獨的門戶,從此,潛心經營自己賴以生存的空間,為方便自己的生活、生產而不斷修飾、改造,至而達到建設理想家園的目的。
領悟績溪人的居住風俗,可以觀察的一個角度是,績溪人最重宗祠建築,因為宗祠是一個同姓家族心目中最神聖的朝拜場所,離開了它,一定是背叛了自己的宗族,為自己同姓同族同胞所不齒。宗祠或支祠是一姓家族的精神之都。績溪縣是一個宗祠之鄉,目前,尚保留規格和建制完整的各姓宗祠遍布城鄉,是績溪人珍惜祖業、世守祖業、崇拜祖先的精神樂園。宗祠或支祠、分祠、老屋,是一個村莊一個姓別同宗最具豪華的建築,它是宗族同仁議事、祭祀、慶典的首選場所。因此,宗祠選址、建築、寓意,絲毫不能含糊。
從地理歷史角度考慮,宗祠大都座北朝南,神合子午線和磁場規律,是一個同姓家族企盼後世子孫興旺發達的主旋律。舊時,幾乎不存在沒有宗祠、支祠、分祠或老屋的家族。績溪民居在村莊、宗祠大背景、大環境影響之下,逐漸發揮各自家庭內部空間、環境的物質、文化、政治的感想、感悟和教化功能。
過去,績溪人信奉幾代同堂的居住方式。現在,提倡獨立自主,小家庭紛紛建立,其比例也大大提高。
由於績溪境內長年主導風向為東北,故居宅座向朝南居多,一般為二層樓房,平房和二層以上樓房偶見。三開間兩過廂,兩邊臥房,當中堂前,堂下為天井、明堂。堂前是親友聚會和待客的地方。東廂父母臥房,西廂子媳臥房。績溪嶺北人家樓上一般不住人,嶺南一般住孫輩孩童,或作客房。大戶人家通轉樓,有上、下堂或前、後進,「一脊翻兩堂」、「五間三獻」(明五間,暗三間)。中等以上戶家,居住較寬敞,房內置1—2臥鋪,未成年子女與父母或祖父母住同房。20世紀70年代後,多以水泥、鋼筋建造,縮小廳堂,擴大臥房,求美觀,重採光、通風,設小院,築走廊和陽台。
其擺設為堂前照壁掛對聯字畫,壁下置條桌、交椅、八仙桌。富有人家堂前中間增置圓桌、方凳。中等人家堂前中間或一側增置方桌、長板凳。條桌上擺香爐、燭台、帽筒、花瓶和自鳴鐘。明清迄民國時期,堂中還供祖宗牌位,兩側照壁掛字畫條幅,壁下置茶几、交椅。臥房多置屜桌、衣櫥、椅、凳和月宮床。20世紀70年代後,家具式樣更新,時興五斗櫥、大衣櫥、寫字檯、高低床、床頭櫃、靠椅,或組合家具。廳堂仍多置條桌和八仙桌。城鎮人家多置有沙發、藤椅、書桌、書櫥、食品櫥。20世紀90年代後,績溪城鄉富戶堂前增置電視及電視櫃、電腦及電腦操作台、電冰箱、茶几、音響設備、麻將桌。堂前面積寬敞,更適合聚會與娛樂。
其用具一般與江南各地基本相同。縣內特有:婦女做針線活用的黹筐、鞋蓋,盛禮用的手提籃,裝麻糖用的麻糖蓋,焙制茶、筍、菜用的焙篼,取暖用的火熥,給幼孩站立的蹬桶等。嫁妝當中手提籃和火熥,製作精美,堪稱工藝品。今除火熥、焙篼外,普遍更新為新式用具。
三、績溪人居注重陽、陰宅基
績溪舊有「一代做屋、三代裝修」之俗。在過去的年代裡,勤勞刻苦的績溪人,平時生活極盡節儉之能事。績溪人說,「會做不如會省,會省不如會檢點」。績溪人對自己的家底一清二楚,所以,在發展生產,建設家園的同時,對生活向來以低調平淡處之,唯獨對兩件事極其重視,那就是陽宅和陰基的擇建。
相對陰基而言,績溪之俗一般稱自己的住宅為陽宅,都希望自己得到「上有片瓦,下有寸土」,俗稱有個陽笠頂,不情願自己成為一個「雞無舍鴨無窩」的人,認為房子是其它生活條件不可比擬的東西。比如在男女談婚論嫁之時,親家就十分關切對方的住房條件,叫做「親家婆,看屋宇」。看過屋宇後,再作決定是否同意親事。作為過來人,深知「起三更,摸半夜」是非常不容易的,嫁女要嫁個有屋的人家也就可以理解了。同樣,作為男方,婚前有屋也是一個談婚論嫁的重要條件。如果一戶居民蓋新房子,一家人平時省吃儉用積等下來的錢全部貼上去後,還要舉全家之力,甚至舉一個大家庭之力,建起這三間房子。
績溪人除了重視擇基、朝向,規避某些禁忌外,又都講究「腳手」。除有堂屋、房間外,豬圈、廁所、院落、柴房、灰堂、甚至水井一概不能少,這些附屬建築將給其生活、生產帶來極大方便。
不可思議的是,就象對待陽宅一樣,績溪人尤其重視陰基的營建。從中國歷史考察,這是中國自古以來,帝王將相崇拜信奉風水習俗的傳承。從地方文獻資料查閱發現,舊社會的《府志》、《縣誌》、《宗譜》、《家乘》、《紙角譜》都記載了這一地區先民的墳墓地址、墳墓主人、墳墓圖形等信息,一些地方還記錄了一個時代之人建立「義冢」等善舉行為,一段時期內,甚至出現一些佃戶為家屬喪葬營墓而賣身為奴的現象。1917年冬,胡適先生回到故鄉績溪上莊村舉行大婚儀式,婚後攜友人特地遊覽吊憑了採薇子墓,留下了「苦竹遮荒冢,殘碑認故臣。千年亡虜日,幾個採薇人」的美妙詩篇。績溪人建陰宅,自然也要先請地理先生看風水,定下陰基後,擇吉日時辰動工,先開穴,再砌牆轉槨,上以石灰黃泥蓋頂,前以壩手、欄泥、拜台、內外五件封築,上有墳頂立碑,下砌墳堂圍欄。績溪人除了清明節一定要上墳掃墓外,在冬至修繕墳墓、過年上墳和結婚上墳認祖也是約定俗成的習俗。所以,在古人眼裡,就有了績溪這個地方「千載之譜,絲毫不紊;千年之冢,不動一抔……」的記述。績溪人重視陰宅建築自有觀念形態和物質條件等方面之因。一是中華傳統正宗文化的傳承,即帝王將相、富商碩儒重視陰宅的影響或效應。二是績溪這塊寶地,歷史上少戰亂,多聚居,宗族勢力頑強,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績溪人相信注重陰宅,為了子孫後代的幸福安康發達,哪怕花費巨額資金也在所不惜;三是績溪這個地方營建陰宅的條件很多,資源豐富,如地理環境、生態環境、人居環境都很優美,所以找塊百年之後安身的風水寶地太多。四是績溪盛產杉木、木炭、花崗岩、燒磚、石灰、河砂,而且會結槨的工匠和會看風水的地師也很多,所以,只要營建陰宅的東家主意一定,陰宅不久就可大功告成。
走進績溪,了解和熟悉績溪,就會明白這樣一種風俗,績溪人一生看重兩幢房屋,一幢是生時的陽宅——樓房,一幢是逝後的陰宅——墳墓。他們認為世上居所是暫時的旅店,世下墳墓才是永久的故鄉。
績溪人的禮節
績溪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績溪人繼承和發揚了中原文明,其禮貌節數多有地方特點,如稱謂、禮式、茶禮、賀禮、奠禮等,細細品味,文化情調頗為厚重。
稱謂
稱謂多與長江中下游同。民間古傳鄉俗稱呼,迄今仍沿用。對本籍、同宗、同學或親戚官員按輩分稱謂,除正規場合外不稱官職。對同輩、晚輩多直呼其名或暱稱,以示平輩和親近,要是連名帶姓一起叫,就顯得嚴疏。婦女對婆家親戚、女婿對岳家親戚,以晚輩身份稱呼,表示謙恭。現時,男女平等意識加強,妻子喊公婆和女婿叫岳父母都改為爸媽,其親戚夫妻一樣稱呼。妻子稱丈夫的兄、弟、姐、妹為伯、叔、姑,對其配偶稱媽、嬸、姑夫。孫輩稱祖父、母為朝、婺,曾祖父、母為太朝、太婺。自20世紀40年代至今,有子女呼父、母名字者。背地稱他人夫、妻為老倌、老嫗,稱妾為細(小)老嫗。夫妻當面互呼其名。背稱他人後妻為填房(續弦),稱新婚女子為新人。稱童養媳為細新婦,1951年後,因童養媳制度廢止,故也逐漸消失了這種稱呼。繼父、繼母稱買(晚)爹或叔叔、買(晚)娘或姨。奶娘稱妹姨或妹娘,對其丈夫稱妹爹。對女僕稱婢妾或丫頭,男僕稱為作活,民國間稱長工。建國後廢除佃仆制度,無此稱。對未婚男青年統稱小倌,商店學徒亦如是稱。對未婚女青年稱女家或姑娘。小孩對老人稱公、婆或娘娘。
禮式
績溪歷來敬神、祭祖、喪葬敬香施跪拜禮,有單腿或雙腿跪地,分一跪三拜、三跪九拜和四跪八拜三種。清代,百姓見官吏或下級見上級施單腿跪拜禮。民國時期,新女婿上門接親、向長老拜壽,均雙跪八拜。五四運動後,公職人員、知識分子、學生漸改為行鞠躬禮,平輩相見拱手作揖或握手。向長者作揖時,侍立其側,俯首躬身,表示尊敬。
建國後,風行點頭招呼,握手或躬身。清明掃墓、死人入殮出殯、寺廟拜佛,仍多跪拜或作揖。
茶禮
績溪人奉行「進門都是客」格言,客人進門,即奉茶遞煙入座。平日兩方不睦,對方泡碗清茶敬上,即算「賠禮」致歉言和。晚輩非禮,敬碗清茶必得長輩寬容,績俗稱「泡茶賠禮放炮竹」。對待新客、遠客、貴客,敬茶後奉「雞子茶」(茶葉蛋)或雞子滾水,有甜、咸兩種。油煎後水煮成湯者,稱「雞子鱉(脯)」(即荷包蛋),一般3或4枚一碗。
春節和做大喜事招待新人、新女婿、長老壽慶、恭迎嘉賓,多敬「三套(道)茶」,即清茶、甜茶、雞子茶。甜茶多用蓮子、蜜棗或桂圓、荔枝煮成,俗稱蓮子湯、甜棗湯、荔枝湯。20世紀70年代末以後,用糯米甜酒和銀耳、棗、栗煮成較為普遍,普通人家用綠豆煮熟加入白糖,或花生米煮熟加入白糖,也稱之甜茶。主人敬五香蛋,客人至少吃一枚,如敬甜茶,則非吃不可或請人代吃。
春節做客稱「吃茶」。走親戚送雞蛋和百拜糕,今用酒、水果、白糖、荔枝幹、桂圓乾或茶葉、山核桃,俗稱「端雞子茶」。民間用炒凍米加白糖沖滾水(開水)待客童,稱之為「吃霰飯茶」。績溪人待客,每在飯後泡碗頭茶,稱作「三頓茶飯」。績溪風俗,飲茶通飲綠茶,其中多為炒青、毛峰,較少苦丁茶、條茶、紅茶、苦瓜茶和茶磚。
賀禮
清迄民國,喜慶賀禮以親疏和家境而有別,多為雞子糕面或四色禮(四樣禮),亦有折成禮金,俗稱「乾折」,通稱「賀儀」。雞子糕為百拜糕兩包,雞蛋9枚或13枚,稱一窩,兆旨「九子十三孫」,觀冕(豐盛)的有24枚。生育、慶壽,雞蛋取雙數,8至12枚;有的地方習用單數,13—21枚,寓意多福多壽、多子多孫。四色禮為魚兩尾、豬肉三斤、發酵包十二隻或切面三斤、殼餅24個。五四新文化運動後,績溪公職人員、知識分子時興送喜聯(嶺北稱對聯,與普通楹聯、對聯不同)、喜幛、喜匾。包禮金多為1或2塊銀元,1937年後流行送2或4塊銀元。婚禮,娘舅必送喜聯,上等人家送喜幛。送嫁,至親長輩多以衣料、被褥、鞋帽或首飾作禮品。慶父母壽,出嫁女兒必送自製的衣、鞋。起屋,娘舅和出嫁姐妹必送金花。建國後,仍興喜聯、立軸,績溪嶺北尤為崇尚。百拜糕改為應時茶食,四色禮改為豬肉、切面或包各3斤和香煙、瓶裝酒。20世紀70年代後,興送日用品、上等煙酒等物,喜幛漸多。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今,普遍為喜幛和禮金。
見面禮
清、民國時期,晚輩婚、嫁,至親長輩必送新郎新娘見面禮(紅紙包),俗稱「拜敬」。20世紀50年代中期後,改為新娘在婆家、新郎在岳家酒宴上敬酒呼喚稱謂時遞交。初次見到親友晚輩孩童,亦興給見面禮。
彩禮 清迄民國,聯姻送女方之錢禮物禮,統稱彩禮。禮單由女方開列,商定後男方開回單,照回單禮數分期送達。民國24年(1935)前後,一般需耗費銀洋260元至300元。聘禮,可視為姑娘身價銀,中上等人家吉洋48元,喜包、餅、亥各60斤,門擔每包10斤,書套(求婚書)2元,定親日送達。盒禮,即姑娘首飾銀,吉洋24元,下「日子書」之日送達。節禮,即姑娘帛布、鋪蓋銀、包布18端,亦下「日子書」之日送達。期禮,擇定婚期送「日子書」之壓銀,吉洋2元,婚期半年前送達。笄禮,糯米8斗,香油20斤,赤砂糖8斤,下「日子書」之日送達。輿禮,即「轎下食」(筵席),玉粒(大米)1擔、鮮亥100斤、鮮魚24斤、喜蛋折銀24元、紅燭8斤、花紅(謝廚師)2元,婚期前一二日送達。民國32年(1943)後,彩禮並為聘禮、輿禮兩項。20世紀50年代中期,統稱為彩禮,一般為「4個40」,即40斤大米、40斤面、40斤豬肉和現金40元。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城鄉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禮的內容和形式均比以前為豐富和繁縟。
時節禮
農村四時八節,晚輩送至親長輩禮品,稱「端時節」、「端節」或「年節」。民國間,春節、端午、中秋必送,多為雞子糕和魚、豬肉、面及應時茶食。未婚、已婚女婿端節,必送四色禮或飯籮擔。建國後相沿,禮數、品種隨其條件、心意。平時走親、訪友、探病,亦興送糕點、水果、煙酒、土特產、補品之類禮物。
奠禮
清迄民國,喪事皆送錫箔、香紙,亦有乾折用素色紙包錢,通稱「奠儀」。民國間,公職人員、知識分子興送輓聯、挽幛。20世紀70年代後,績溪城鄉興送花圈和奠幣,亦有送輓聯、挽幛。20世紀90年代後,農村興送挽幛和奠幣。本族及鄰居除主動幫忙外,還送蔬菜、黃豆。古稀、耄耋長老仙逝,可當紅事辦,可送紅幛,至今亦然。父母喪事,出嫁女兒必另送「長錢」(搖錢樹)「長幡」或「傘蓋」,今沿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