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上古漢語韻部、聲部及聲調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所謂上古音是指周秦時期及前漢時期的音系系統,由於那個時期無韻書,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歸納《詩經》用韻,同時對《切韻》音系進行離析.在中古音的基礎上,利用先秦的韻文材料《詩經》《楚辭》及其他群經諸子散文的用韻,還有以《說文》的諧聲系統、訓詁材料及方音材料、域外對音材料等作為旁證來推測古代的發音.
1 上古漢語韻部
真正的古音學研究是從宋代開始的,以通轉叶音說為主體的宋代古音學研究標誌著古音學的建立.吳棫是通轉說的代表,朱熹是叶音說的代表."通轉"的辦法實際是囿於中古音,簡單地合併《廣韻》的部類,而不知離析,混淆了各韻部之間的界限.而"叶音說"的本質是沒有認識到古詩不押韻是由於語音發生變化的緣故.清朝是古音學研究的全盛時代,最有名的古音學家有顧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廣森,江有誥,王念孫等.顧炎武離析唐韻分古韻為十部,除第十部外,入聲字都配陰聲,離析唐韻,這是顧炎武的首創.他的古韻十部奠定了清代古音學的基礎.江永研究音韻學與顧炎武稍有不同,顧炎武不管今音,只研究古音.他曾批評顧炎武"考古之功多,審音之功淺",他本人非常注重於審音.江永把古韻分為十三部,比顧炎武多出三部.江永根據古音有弇侈之分,將顧炎武的真部分為真元兩部,侵部分為侵談兩部.江永還把侯韻離開魚部與尤幽合併,並離析蕭宵餚豪一部分字,這樣把顧炎武的魚宵兩部分為魚宵幽三部.段玉裁分古音為六類十七部,比江永多出四部.
傳統認為段玉裁的最大功績在於支脂之三部分立.另外真文分立、幽侯分立,段玉裁也是正確的.關於韻部次序,在段玉裁之前顧炎武離析唐韻尚不敢把次序移動,而段玉裁則很大膽地把次序變更了,並運用諧聲偏旁歸納韻部.戴震把古韻分為九類二十五部.如果不算入聲,古韻是十六部.他的分部有價值的是陰陽入三聲相配.但是,他把應屬陰聲的歌部誤作陽聲,則是錯誤的.孔廣森著有《詩聲類》,分古韻陰聲九部和陽聲九部,共十八部.孔廣森之前東冬都是合韻的,到了孔廣森首將東冬分部.他的另一個音韻學研究的精彩之處在於正式確定了陰陽對轉.他的對轉法是: "入聲者陰陽互轉之樞紐."江有誥與王念孫的古音學思想很相近,王念孫把古韻分為二十一部,比段玉裁多四部,王念孫把段玉裁的真質部分為兩部,把質部叫作至部,同時把祭部獨立,侵談二部入聲獨立.江有誥採用了孔廣森的冬部,不接受王念孫的質部( 至部) .章炳麟對於古韻,起初定為二十二部,後來他覺得脂部去入聲的字,在《詩經》里往往不與平上相押,所以把它再分為脂隊兩部.他還用漢字去描寫二十三部的音值,雖沒有國際音標那樣明確,但由此可知他假定的古代韻值的大概.他繼承了孔廣森而發展了陰陽對轉旁轉之說.黃侃提出古本韻和古本紐的理論,探討了古音發展變化的關係,分古韻為二十八部,比章炳麟多五部,他的功績還在於陰陽入三分,入聲完全獨立.王力分先秦古韻為二十九部,戰國時代三十部.這三十部比黃侃多了兩部,即王力將黃侃的沃覺兩部分開,脂微兩部分開.王力從章炳麟《文始》中得到啟發,將脂微分立,並在其所著《南北朝詩人用韻考》中得到證明.傳統古音學的研究成果至此得出一個比較可靠的結論.
2 上古漢語聲母
關於上古漢語聲母的理論如下: ( 1) 古無輕唇音和古無舌上音.這個觀點由錢大昕提出,已成定論.他在《潛研堂文集》卷十五《答問第十二》說: "凡今人所謂輕唇者,漢魏以前,皆讀重唇,知輕唇之非古矣."在《十駕齋養新錄》卷五《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說: "古無舌頭舌上之分,'知徹澄'三母……求之古音,則與'端透定'無異."1) 古無輕唇音.上古時沒有"非敷奉微"等輕唇音,這些輕唇音的字都要讀成重唇音.中古後期大約在宋朝時才出現了輕唇音.古無輕唇音可以從經籍異文、漢儒聲訓、反切類隔、古今方音四個方面考察出來.2) 古無舌上音.上古時沒有"知徹澄"等舌上音,這些舌上音的字都要讀成舌頭音"端透定",舌上音大概在中古前期才出現.古無舌上音可以從諧聲、異文、訓詁、古今邦國的異稱等方面考察出來,如印度,古稱身毒或天竺、天督.( 2) 照二歸精組,照三歸端組.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五《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 "古人多舌音,後代多變為齒音,不獨'知徹澄'三母為然也."中古前期有莊系與章系兩組正齒音,共計10 個聲母.因為莊系在等韻圖中列在第二等,章系則列在第三等,所以一般分別稱為"照二"及"照三".( 3) 娘日歸泥.此說由章太炎先生證明,章太炎《國故論衡》中的《上古音娘日二紐歸泥說》: "古音有舌頭泥紐,其後別支,則舌上有娘紐,半舌半齒有日紐.於古皆泥紐也."意思是聲母"娘"和"日"古時屬"泥"聲母,兩紐由"泥"母發展而成.( 4) 喻三歸匣,喻四歸定.曾運乾《喻母古讀考》: "喻於二母( 近人分喻母三等為於母) 本非影母濁聲: 於母古隸牙聲匣母,喻母古隸舌聲定母."意思是上古沒有喻三和喻四聲母,喻三在古時可歸為匣母.喻四在古時可歸為定母.
3 上古聲調
宋代人首先提出了"四聲互用"的觀點.明代陳第和宋人的看法差不多.清代,顧炎武提出了"四聲一貫"的觀點,"四聲一貫"說實際上是說古人押韻並不嚴格區別四聲,平仄可以互押,實質是四聲通押.江永主張古有四聲,其和"四聲一貫"說很相合,不同之點在於它不強調通押,而強調常規.在《詩經》里,以同調相押為常規,以異調相押( 通押) 為變格.
江有誥起初認為古無四聲,但後來又走向另一個極端,不但認為古有四聲,而且基本上否認通押.他認為,《詩經》絕大部分都是同調相協,絕對沒有異調通押的情況.段玉裁在全面考察先秦韻文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古無去聲說".認為周秦時代僅有平上入而沒有去聲,到魏晉時代才產生去聲字,去聲是由上聲入聲而來.與段玉裁"古無去聲"說不同,孔廣森提出"古無入聲"說.孔廣森是山東曲阜人,他的方言中沒有入聲,受方音影響,他認為《詩經》時代的古音和《中原音韻》所代表的北方曲韻一樣都是沒有入聲的,這正是他"古無入聲"的實質性錯誤.章太炎在《二十一部音準》中說: "古平上韻與去入韻截然兩分: 平上韻無去入,去入韻無平上."認為古韻可以分為兩類,即平上為一類,去入為一類.黃侃師承章炳麟,繼承和發展了平入說.並贊成段玉裁的"古無去聲"說,由此得出了古無上去,只有平入的結論.王力認為上古有四個聲調,分為舒促兩類,舒聲包括平聲和上聲,促聲包括長入和短入.這是對段玉裁"古無去聲"的發展.
傳統古音學自吳棫開創至今已歷經千年的發展,從"通轉叶音"說到陳第的"古詩無叶音"說再到顧炎武離析唐韻分古韻十部,之後在其基礎上古韻部越分越密,直至最後脂微分部,古韻三十部確立.傳統古音學研究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伴隨著古音觀念的更新和研究方法的改進.
參考文獻:
[1]王力. 漢語音韻學[A]. 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
[2]王力. 漢語語音史[A].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3]張民權. 宋代古音學與吳棫《詩補音》研究[A]. 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5.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