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多媒體技術在對外漢字教學中的應用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何建
(廣西師範學院國際交流處,廣西南寧530001)
摘要:漢字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中最難的一個部分,多年來學界對漢字教學的方法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探究,但是,在結合多媒體輔助漢字教學方面仍然可以進一步挖掘。本文從漢字能力、技能培養的需要,雙重編碼理論和認知負荷理論的要求等方面對漢字教學需要多媒體輔助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對於多媒體輔助漢字展示及多媒體輔助字音、字義、字形的教學和多媒體輔助漢字練習等方面進行了具體的實例分析,並強調多媒體輔助漢字教學能充分創造一個接近真實的環境來促進對漢字的學習。
關鍵詞 :多媒體技術;對外漢字教學;雙重編碼理論;認知負荷理論;語境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35
中圖分類號:H19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5)04—0074—03
基金項目:2014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一般B類項目《目的語環境背景下的留學生漢語教與學新體系研究》,項目編號:2014JGB169。2014年度廣西師範學院教學改革立項項目《目的語環境背景下的留學生漢語教與學新體系研究》。
收稿日期:2014—11—15
作者簡介:何建(1981— ),男,湖南株洲人。廣西師範學院國際交流處,講師,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
漢字作為記錄漢語的工具,是漢語的輔助性交際工具,也是漢語的書面語表達形式。對外漢字教學應該從培養學生的書面語交際能力的角度出發,加強對外漢字教學的研究。對外漢字教學的薄弱將會影響書面語交際能力的形成,最終導致漢語交際能力的缺陷。為了提高漢字教學的效率,為書面語交際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礎,專家們付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漢字教學方面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強。
一、對外漢字教學需要多媒體的原因
(一)漢字能力與漢字技能的培養需要多媒體技術的輔助
漢字能力從其本體範疇來說包括寫、念、認三個要素,分別對應漢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即要掌握漢字就要掌握漢字的形、音、義。漢字字形帶有圖形的意味,漢字能力的形成需要通過大腦布洛卡區的通道,通過「視覺—圖形—閱讀—語言」的過程來實現,即漢字能力的形成要通過「字形—讀音—意義」的聯通來訓練。漢字字形的圖形特性使得漢字、漢語能力的形成更多地傾向於調動前腦靠近運動區的布洛卡區的作用,強調通過多看、多寫、多讀等「運動」來記憶。
漢字技能既是一種智力技能,也是一種運動技能。智力技能是藉助內部言語在頭腦中實現的認識活動方式,這種認知活動藉助內部言語,按合理的、完善的程序組織起來,並且一環扣一環,仿佛自動化地進行著。一般智力技能是指認識活動的技能,包括觀察技能、思維技能、記憶技能、想像技能,這四種技能在掌握漢字的字形、字音、字義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運動技能是人體運動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專門動作的一種能力。漢字技能正是這其中的工具性技能、精細運動技能、連續性動作技能和封閉性運動技能。
智力技能的學習包括辨別學習、概念應用、規則學習和高級規則學習四個層次,動作技能的掌握要經歷認知、分解、聯接、自動化四個階段。漢字能力或技能的形成必須經過智力技能的四個層次和動作技能的四個階段,如果能結合圖、文、聲並茂的多媒體技術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定位雙重編碼理論的要求
心理學家佩維奧於1969年提出了雙重編碼理論,認為人腦中存在兩個功能獨立卻又相互聯繫的加工系統:一個是以語言為基礎的加工系統,另一個是以意象為基礎的加工系統。意象系統專門表征和加工非語言的物體和事件,它由相互具有聯想關係的意象表征組成;而言語系統表征和加工言語信息,由相互聯繫的言語表征組成。雙重編碼理論的重要原則是:可通過同時用視覺和語言的形式呈現信息來增強信息的回憶與識別。
語言的本質是一套音、義結合的系統,是通過發聲和聽覺來傳遞信息的。記錄這一音、義結合系統的文字使語言能夠通過視覺符號來傳遞信息。拼音文字能夠比較真實地還原所記錄語言的聲音,雖然是視覺符號,但實際上仍然是一種變化的聲音符號,本質上仍然是聽覺的符號。漢字的字形幾乎是直接和字義發生聯繫的,本身就能成為一套系統,由於不直接和字音發生聯繫,使得這套獨特的漢字符號系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視覺符號系統。這套視覺符號系統與音、義結合的聽覺系統連接,就形成了獨特的漢字系統。漢字的這兩套系統準確地契合了佩維奧的雙重編碼理論,如果在漢字學習的過程中突出視覺的、表象的因素,加上適合的言語的表征,即在漢字學習的過程中結合圖、文、聲並茂的多媒體技術,就能更好地促進對漢字的學習和記憶。
(三)認知負荷理論的要求
Sweller等人提出的認知負荷理論認為人的工作記憶容量是有限的,當某種知識(或圖式)含有多種相互作用的元素時, 這些知識將加重認知負荷,此時就需要通過外部認知或者關聯認知來促進知識的學習。漢字能力包含了形、音、義三個方面,且漢字字形包含了諸如筆畫、筆順、結構等內部因素,這三個因素內部又包括諸如相交、相離及上下、左右等關係。這些因素使得漢字的認知過程占用了較多的工作記憶容量,此時就必須調整漢字的呈現方式以促進漢字的學習。根據認知負荷理論,漢字的學習可以通過使用多媒介(多感覺通路)呈現形式等多種方法來設法規避工作記憶的有限性,而圖、文、聲並茂的多媒體技術恰是一種能夠調動多感覺通路的最恰當的方法。
二、對外漢字教學中多媒體的具體應用
漢字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要讓學生建立形、音、義之間的聯繫,即知道某個漢字是什麼意思(建立形、義之間的聯繫)、怎麼讀(建立形、音之間的聯繫)、怎麼寫(記住字形)。根據上述雙重編碼理論,漢字實質上是視覺符號和言語符號的統一;又由於漢字本身的內部認知因素太多,就必須調動其他的外部因素等來促進漢字教學,多媒體恰好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一)多媒體展示漢字的方法
展示是漢字教學的第一步,是建立漢字形、音、義聯繫的開始。展示漢字時,不僅要呈現字形、字音,還要呈現字義,充分調動視覺和聽覺這兩個通道來加強記憶。在展示階段應以靜態展示為主,儘量在一個版面內展示漢字的字形和聲音,結合實物提示字義。因為在用多媒體展示時,空間和時間接近,調用雙通道能夠促進記憶。作為智力技能學習的第一步,展示的作用在於讓學習者辨別漢字的內部構造,形成一些初步的概念。而其作為動作技能的開始,同樣是認知漢字的字形。例如:展示「花」時要同時出現字形、圖像、拼音,還要加上讀音。展示字形可採用靜態分解,例如將「花」字拆分成「艹」和「化」進行展示。
(二)多媒體輔助漢字教學的方法
漢字的教學包括字音的教學、字義的教學和字形的教學。一般的漢字或者入門階段的漢字讀音可以採用直接領讀、展示拼音的方式讓學生認讀。對於形聲字,可以藉助聲符的幫助,讓學生掌握字音。例如:一般情況下,在初級階段就會學「從」字,之後才會接觸到「叢」字,因此,在字音的教學中就可以將「從」顯示為不同的顏色以提示字音。此外,還可以通過已學漢字中的聲符來幫助記憶新字的音,例如:「花」字學習得比較早,而「化」或「華」稍後才接觸,學習時可將「花」字同時顯現並將「化」變換顏色以提示字音。這樣,新字字音不僅是聲音的單一通道,而且有了用於提示聲音的舊字的視覺符號的刺激,兩種編碼同時發揮作用。
字義教學的情況比較複雜,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實物圖片、動畫等方式進行,因為漢字本身是表意的文字,可以通過還原漢字造字時的理據、漢字演變等方式予以呈現。利用多媒體技術再現古人造字時的原生語境(原始情境),從追溯漢字字源入手,對漢字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揭示其形體結構的內在機理,建立形、音、義的有機聯繫,從而完成漢字的識記。例如:「羊」的字義教學就可以採用原生語境再現的方式,用圖片分別展示「羊」從甲骨文、金文、小篆到楷體的字體演變過程,聯繫羊的形象進行教學。
字形教學是漢字教學最大的難點,漢語難學通常指的是漢字字形的難認、難記、難寫。通過多媒體來講解漢字是突破難點的一條便捷的道路。講解漢字是對作為智力技能的漢字能力進行辦事規則的講述以及作為動作技能的漢字技能進行動作的分解。對漢字字形能力的掌握不是從筆畫到部件、到漢字的建構過程,而是一個從整字到部件、到筆畫的分解過程。通過多媒體技術顯示拆分的部件,能夠初步建立部件聯結的意識。例如:對於「美」字的字形教學,可將「美」先拆分成「羊」和「大」,「大」再拆分成「一」和「人」。對於一些形聲字最好依據聲旁和形旁的類別進行拆分,這樣能起到提示意義類屬和聲音的作用,而且還能了解其結構,例如:「花」字拆分成形旁「艹」字和聲旁「化」,引導學生認識部件之間的聯繫,建立漢字的結構意識。這種逐步分解的方式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漢字書寫這種動作技能的基本規則,建立起各部分之間的聯結,為見字自動拆分打下基礎。
獨體字,特別是常用獨體字是對外漢語教學初期建立字感的重點。因為留學生對漢字的字形缺乏感性認識,沒有筆畫概念,分不清字與字之間的細微差別。結構簡單、筆畫數少、意義清晰的獨體字恰能擔當這個重任。多媒體圖示法能夠很好地展示筆畫、意義,例如:在展示「口」字時,可同時顯示「口」的圖片,同時展示「口」字的筆畫順序。不少初級階段的學生將「口」寫成一個不規則的「○」,原因就是沒有筆畫意識。通過上述筆畫的拆分,學生就能初步了解漢字的筆畫。
筆順一直是對外漢字教學的難點。筆順是關係到漢字正確書寫、美觀的重要因素,也是建立漢字能力的基礎。傳統的黑板板書筆順主要靠兩種方法,一種是按照筆順在不同位置線性地分別疊加筆畫,最後形成漢字,是一種分步驟展示;還有一種是在同一位置分步書寫漢字,最後形成一個漢字。前一種方法可以清晰地顯示筆順,但難以樹立漢字結構意識;後一種方法便於建立結構意識,但難以顯示筆順。動畫技術出現以後,漢字的筆順就能在同一位置上分步呈現,不僅能暫停,讓學習者仔細思考,還可以反覆地觀看。
(三)多媒體輔助漢字練習
多媒體可以較好地輔助漢字字音、字義、字形的練習。例如:字義與字形的練習可以採用實物與漢字匹配的方式,如同時顯示「桃」、「鳥」、「梨」、「狗」的漢字和實物圖片,然後做連線練習。
字形的練習是多媒體輔助漢字教學的一個難點,因為漢字通過展示、分解、聯結以後也只是在學習者的頭腦中形成了映像,多媒體技術通過調用多種通道促進了對漢字的記憶,但是,在傳統多媒體輔助練習中卻只能練習漢字的再認。例如:給出一個讀音,然後在顯示出來的漢字中選擇正確的漢字,給出「zhǔ」的讀音,然後在顯示的「王、主、玉」當中選擇正確的字,這個練習主要是鍛鍊學生對漢字細微差別的辨認能力。隨著數位板和手寫輸入板的出現,多媒體技術只能練習再認、不能練習重現的難點被打破了。通過手寫板,學生能夠在相關軟體的協助下檢查自己的筆畫、筆順、結構等因素。在練習的過程中,相關軟體不斷地對漢字書寫過程進行監控、反饋,而且這種反饋是即時的反饋,這種練習最終能夠使漢字的書寫達到自動化的階段。
漢字的練習不僅是漢字本身的練習,更重要的是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對於漢字應用的練習,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條件下,唯一的交際場所是教室,教師無法提供一個真正的交際環境。多媒體的教學環境為現代化教學提供了一個相對真實的社會情境學習平台,應用多媒體技術有利於學生主體意識的創造和培養。多媒體教學集聲音、圖像於一體的特點使課堂交際的真實性得以實現。留學生在中國生活,到處都能見到漢字,在課堂上呈現那些身邊隨處可見的、常用的漢字,能夠給學生較強烈的刺激,以幫助其記憶。例如:可以進行看招牌圖片認漢字的練習,課前讓學生拍攝一些常見的商店招牌、道路指示牌等,在課堂上一起認讀。由於學生拍攝的圖片都是其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招牌、標示牌,通過多媒體,能夠很好地再現日常生活情景,給漢字的識記、再認提供一個非常好的、真實的語境。這種漢字的呈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漢字的外在認知負荷,能夠將有限的工作記憶容量集中在漢字的內部因素上,提高漢字字形的學習效率。
多媒體輔助漢字教學是提高漢字教學效率的必然途徑,合理利用多媒體能夠促進漢字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施正宇.論漢字能力[J].世界漢語教學,1999(2).
[2]周健.漢字教學理論與方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塗濤.原生語境再現:多媒體字源識字教學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6(11).
[4]王秀榮.國際漢語漢字與漢字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劉蕾.多媒體輔助語言教學初探[J].海外華文教育,2005(1).
[6]紀曉靜.試論多媒體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J].外語電化教育,2002(10).
[7]理察·E·邁椰著.牛勇,邱香譯.多媒體學習[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