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介詞框架「在……之上」概念整合機制及語法化考察

2023年10月14日

- txt下載

金常心
摘 要:介詞框架是現代漢語中出現頻次很高,分布率也非常高的一種框式結構,其形成經歷了長時間的歷時演變,介詞框架的形式和意義形成符合認知語義學中概念整合的機制,通過對「在……之上」語法化軌跡的闡釋,以此為線索例證前領式「在」類介詞框架的整合機制。
關鍵詞 :介詞框架 「在……之上」 概念整合
一、心理空間與概念整合
概念整合理論是基於心理空間理論提出的認知語義學中的一種多重空間語義構建理論。Fauconnier(1997)基於心理空間理論,首次提出並系統闡述了「概念整合理論(亦有譯作概念合成)」,概念整合理論意在揭示自然語言中的實時意義構建及各心理空間的連接映射過程。Fauconnier和Turner(2002)對概念合成運作的思維空間進行了細緻的闡述:空間是概念整合的基本理念,「概念整合」是人類把來自不同空間的輸入信息有選擇地部分提取並整合起來而成為一個新概念結構的一系列認知活動。因此,Fauconnier& Turner(2002)進一步提出了四空間論,並指出概念整合是在四個基本心理空間中進行的,即類屬空間(Generic Space)、輸入空間I(Input Space I)、輸入空間II(Input Space II)和整合空間(Blending Space)。
概念整合,作為一個常態的思維機制,必然在語言上具有普遍的體現,語言中的多數現象,都可以在意義上得到概念整合的合理解釋。語言中的眾多句法、詞彙形式標記,事實上都是意義整合後的語言線索,用以提示相應的概念和意義。此外,概念整合是一個實時自然語言建構機制,那麼概念整合很可能是一個連續的多空間合成動態過程,即一個語言現象的意義從具體要素、演變、定型乃至意義的轉變都有整合的痕跡,這一點在歷時語言的考察上也得到了驗證。同時,這也進一步合理的解釋了概念隱喻無法闡釋的「非固定短語和違實現象的意義構建和投射」以及「概念投射的結構選擇性」兩大問題,為語義構建和演變提出了一個更加可靠的分析框架。
二、框式介詞和介詞框架
國內學者最早引入框式介詞概念的是劉丹青(2002),他定義的框式介詞為:「由前置詞(preposition)加後置詞(postposition)構成的、使介詞支配的成分夾在中間的一種介詞類型」。劉丹青(2003)根據句法特點把框式介詞分為四類:1.雙重賦元框式介詞;2.詞彙性框式介詞;3.強化式框式介詞;4.連接式框式介詞。
陳昌來(2002)提出了相似的概念,稱為「介詞框架」,指「介詞在前,其他詞語在後,介詞所介引的對象被夾在中間,形成了一個框架」。「介詞是介詞框架的前部,與介詞相搭配的其他詞語,如方位詞,是介詞框架的後部。
本文為描寫的需要,採用了介詞框架這一定義,從三個平面的角度出發進行相應的分析,在一定的本體描寫基礎之上,結合曆時演變,探討「在……之上」的整合機制。
三、現代漢語介詞框架「在……之上」及其演變和整合
(一)現代漢語「在……之上」的語料來源和總體分布
基於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在……之上」的分布頻次為359條,其中「在」為介詞(即非句子主要謂語的)的占到了252條,所占比率約為70%,占據了相對多數。前人將「在……之上」作為一整個框架專篇考察的著述很少,通常都是在「在……上/下」框架中順帶涉及,或是在漢語的空間隱喻、空間句法表達上作為「在」的大類整體考察。
(二)「在……之上」的語法化
Kuryowicz(1965:52)提出了語法化理論,即實詞性成分虛化為功能性成分的歷時過程。 Heine& Reh(1991)進一步發展了該理論,將其從語素層面擴展到了詞彙層面,並詳細描述了相應的語法化特徵:「語法化是一種演化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語言單位失去了語義複雜性、語用顯著性、句法自由性以及語音實質。這個過程中,詞彙項和部分結構進入特定語境從而主要為語法功能服務,語法化總是伴隨著相應的新語法功能的出現。」
「在」是一個在上古漢語中便已經常用的詞,在周朝的《周易》《詩經》中,「在」已經有大量的用例出現。由此可以推知,「在」應該在更早的時期就已經出現並有初步的用例了。「在」有動詞和介詞兩大典型的功能用例。
喻遂生(2002)專文探討了甲骨文中用在動詞後介引動作對象的介詞「在」,孫朝奮(1996)通過歷時考察,指出現代漢語的框式介詞主要起源於秦漢時期,在魏晉六朝以後開始漸多。這一考察基於整體介詞框架的起源,但介詞框架「在……之上」的起源時間應該在漢魏時期,在宋代才逐漸成熟並有大量的用例。
「之上」在漢語歷史早期,是以非詞形式存在的,文煉、胡附(2002:91)提出了,合成方位詞有的是單純方位詞前附「之」構成的,「之+上/下/前/後」等都是以單純方位詞為構詞語素的後置詞。因此,「之上」是由「之」和「上」組合而成的,助詞「之」和方位名詞「上」構成了「之上」這一句法組合形式,事實上,「之」是前後兩個名詞的連接手段。這一用法在周朝就已有用例了:
(1)上六,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獲之,無不利。(《周易》)
(2)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詩經》)
這裡的「N之上」,以現代漢語來說,就是「N的上面」,這裡的「之上」還遠不是一個詞彙項,僅僅是句法上的線性組合。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N」全部都是表示地點和處所的名詞。
春秋戰國時,「N」就不再限於處所和地點名詞,而擴大到表示事物、人、數量等名詞。因此,「上」的語義開始泛化①,除了原有的方位義之外,在概念整合的作用下,意義虛化的「上」和共現頻率較高的「之」逐漸開始出現難以切分的現象,同時「上」也產生了數量、地位、層級相較更高的意義。
(3)桓公,五伯之上也,爭國而殺其兄。(《韓非子·難四》)
(4)或曰為其驕蹇,使其世子處乎諸侯之上也。(《公羊傳》)
這一時期的「N」還是由實意名詞充當的,進入漢代以後,「N」位置出現了大量的抽象名詞,這也是「上」進一步虛化的標誌之一,雖然依然有大量的方位名詞用例,但是這一時期意義進一步泛化的「上」使得「之上」難以進行句法切分,抽象名詞後的「之上」逐漸在句法上成為一個整體:
(5)然以掌握之中,引類於太極之上。(《淮南子》)
(6)若其不然,則工進無欣,何足貴於千載之上邪。(《史論》)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之上」進一步虛化的用例,由於「之上」和方位處所名詞長期共現,因此出現了語義冗餘現象,這時期的「之上」出現了省略後語義不變的現象,我們可以據此認為,「之上」已經演變出了方位標記的功能,「之上」省略後語義不變的條件就是「N」必須是非抽象成分,「()」表示省略後語義不變:
(7)身與時舛,志共道申,標心於萬古(之上),而送懷於千載之下。(《文心雕龍》)
(8)然則人生而戴天,詣老履地,而求之於五經(之上)則無之,索之於周、孔之書則不得。(《抱朴子》)
宋朝以後,「之上」在句法上逐漸固定,表示方位意義和層級關係的「之上」已經出現了典型的句法標記,「V+P+N之上」和「V+N之上」已經作為區別意義的句法標誌,方位意義的表示已經逐漸需要前置詞來承擔,單純的「零形式前置詞+之上」已經主要承擔層級意義了。但是這時期依然有部分兩可現象存在,前置詞標誌並不是強制的,另一個重要的句法變化是,這一時期的「P+N」已經開始從補語位置向狀語位移:
(9)莊宗諸弟在席,時友謙賜姓名,繼麟坐在永王重霸之上。(《冊府元龜》)(典型的方位意義)
(10)漢初右丞相居左丞相之上,史中有言曰:朝廷無出其右者,則是右為尊也。(《朱子語類》)(典型的層級意義)
(11)漢重王蒼,位列三公之上。(《五燈會元》)(有標記表層級)
(12)青天之上有大日輪(《五燈會元》)(位移無標記表方位)
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之上」歷經了非詞結構到高頻共現結構到詞彙組合的語法化進程,在句法標誌、句法位置和語義特徵上有了相應的特點。詳見下表。
結合「在」和「之上」的語法化線索,我們可以推出「在……之上」介詞框架的演變軌跡:首先,「在」應該發展出介詞的用例,並且是大量存在,這一時期大約為魏晉南北朝,同時「之上」應該演變為需要前置詞標記區分語義的階段,即宋代以後。事實上動詞用例「在……之上」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了,但是標準的介詞框架出現約是在北宋時期:
(13)於是開戶入室,見袈裟覆一叢白骨,鎖在項骨之上。(《太平廣記》)
(14)而求至於所當為之地,非是欲將此心繫(系)在一物之上也。(《朱子語類》)
隨後,在明清小說中,大量地出現了介詞框架「在……之上」,這也標誌著這一類前置詞標記的介詞框架已經走向成熟,語法化進程也進一步推進,使用和搭配的範圍正在逐步擴大。宋朝介詞框架「在……之上」的語料用例占到總體「在……之上」的32.3%,明清時期已經達到79.93%。這說明了介詞框架的發展已經逐漸走向定型,因此使用範圍逐漸泛化,在句法位置的競爭中,占有了相對的優勢地位。
(三)「在……之上」的概念整合機制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假說:僅以語言本身的因素考慮,認為前領式介詞框架「在……之上」的演變是僅受到單一的語言系統規則制約的,即語言系統的自身要素制約 「在……之上」的結構應遵循下圖所示的整合路徑,並具有單向性和規則性兩大特徵,形成一個劃一的類別。
「在……之上」的整合,基於類屬空間的「空間」「實體」兩大基礎共性,同時「在」表達的「存在」與「上」之義是其本身具有的方位定向性,且提供了有差異的意義基底,使得整合後的介詞框架,產生了不同於單純組合的新意義,這一意義受到框架本身的制約,同時這一意義的演變,即傳統語法化理論中基於認知機制下的隱喻和轉喻造成的意義流變,實質上都是不同時期新創意義整合的表現,整合義作為新創成分,在句法上留下了相應的痕跡,即句法中的框架,框架作為表層的意義提示標記,限定了整體的意義範圍,通過介引的介詞成分實現整體意義的完構和凸顯,實現了「意義引導自然語言構建,句法提供意義線索,句法框架來源於意義的痕跡」這一基於體驗和使用的認知語言學語言體認觀。
「在……之上」的概念整合圖式如下:
1.基於概念整合模式做出的可能假設
假設一:介詞框架的整合必然是基於相關輸入要素的部分象似性和獨特性的。完全相類或無關的要素只能進行組合,而不會產生新創意義,即所謂的整合實時語義構建,實質上就是輸入要素獨特意義的進一步融合。
假設二:「在」類前領式介詞框架遵循了相一致的整合機制。其中「之+X」「以+X」等復合後置詞本身已經是組合後的產物,前置詞通過意義特徵的邏輯關係推導,進入整合空間後,產出了新創意義。
假設三:新創意義的構建與產生並不是一次完成的,語法化上的意義演變本身就是反覆概念整合的產物。
假設四:概念隱喻和概念轉喻的實質,也是概念整合,並且屬於特定類型的整合模式。
因此,語法化意義演變上基於隱喻和轉喻的意義推演,其實質是整合機制的反覆運作,這一機制既是意義的合成路徑,又是意義合法性的檢驗路徑,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語法化的意義流變總是具有強大的規律性。背後的認知實質,就是概念整合運作的結果。
假設五:概念整合和語法化應該具有交集,但是兩者的本質並不相同。
語法化的典型標誌:虛化、綴化、核心成分脫落為附著成分,它們是通過整合這一路徑得以實現的。但是,整合的意義演變並不一定走向虛化,語法化也不僅僅通過整合得以實現。
2.基於假設的推論
推論一:由於概念整合必然需要心理空間要素具有象似性和差異性,那麼在概念整合的個例考察中,類屬空間和整合空間必然具有兩類成分:類屬空間關注共性,是合成的結構基礎,整合空間則體現差異,即整合新意義的基礎,基於兩個空間的考察,就可以明確整合本身具有的特性。正如Fauconnier(2002)所說:概念整合是基於一定的相似關係或者相關關係發生的,這兩類整合對應概念隱喻以及概念轉喻的運作模式。其次,概念整合可以基於違實概念運作,這也說明概念整合機制的映射及運作是基於心理表征而非事實表征的(事實表征必然無法運作違反客觀語義真值的概念),因此,這一整合機制的論證也需要藉助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
推論二:「在」類前領式框架的概念整合遵循一致的機制,其考察可以通過「在」的隱現問題得以實現,前置介詞的隱現表現出一定的規律性:概念合成得越晚,隱現的頻率越高,這一點在相應的框式介詞研究中得到了證實,而且前置詞往往和後置詞處於意義同構的語境中,這一語境的語義冗餘也可以得到概念整合的解釋,並且前置詞的隱現比後置詞更加自由(劉丹青,2002),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整合機制的運作,遵循「後整合,先冗餘」的規律(與心理學中的順行遺忘機制非常一致,習得晚,遺忘晚,習得早,遺忘早)。同時,單純的組合往往排斥隱現的問題,因為沒有意義上的冗餘可能,因此很少有後置詞的隱現問題。
推論三:概念合成的機制並不是單次運作的,事實上,概念整合,是一個長時的語義驗證機制。句法合理性的實質,就是概念整合的長時意義選擇,概念整合既是語義合成機制,也是意義是否合法的驗證機制,更是一個常時運作的思維機制。概念整合模式,也是論證概念整合的一種手段,概念整合是語法化的動因中的一員,部分語法化現象是由於概念整合機制所造成的。(更多的語法化現象,是由於詞彙、句法、社會、文化等方面的要素造成的)
注釋:
①泛化是意義層面上的,泛化和虛化並不是一個層面的現象,虛化
並不一定會伴隨泛化。
參考文獻:
[1]巴丹.「X之上」與「X以上」之辨析[J].華文教學與研究,2010,(3).
[2]陳昌來.介詞與介引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何薇.「之前」和「之上」論析[J].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4,(1).
[4]葛本儀.漢語詞彙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5]劉丹青.漢語中的框式介詞[J].當代語言學,2002,(4).
[6]劉丹青.語序類型學與介詞理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7]馬建忠.馬氏文通[M].北京:商務印書館,1898.
[8]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論及其應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9]王世群.現代漢語框式介詞研究[D].南京:南京師範大學,2013.
[10]王梓秋.「仍然」與「在」「著」「了」功能比較研究[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4,(9).
[10]文煉,胡附.處所時間和方位[M].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11]喻遂生.甲骨文「在」字介詞用法例證[J].古漢語研究,2002,(4).
[12]章士釗.中等國文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07.
[13]Fauconier,G,Turner,M.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14]Fauconnier,Gilles.Mental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15]Fauconnier,Gilles.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16]Heine Berned,Ulrike Claudi,Friederike Hunnemeyer. 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17]Kuryowicz,Jerzy. The evolution of grammatical categories[J].Esquisses Linguistiques,1965,(2).
(金常心 江蘇南京 南京師範大學國際文化教育學院 210009)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