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被崇禎無盡信任的袁崇煥為何會被凌遲?真的是他咎由自取?

2023年08月16日

- txt下載

  袁崇煥明末抗清名將,愛國將領。 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煥被朱由檢認為與後金有密約而遭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並抄沒家產。還不知道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袁崇煥作為明末歷史上無法繞過的人物,關於其被殺之事,幾百年來便始終爭論不休。個人認為,袁崇煥的被殺主要源於崇禎的性格和當時的朝中形勢,至於袁崇煥是否通敵賣國,是否擅殺大將,關係其實並不算大。
  袁崇煥憑藉「五年平遼」,換取了崇禎無盡信任
  早在天啟年間,袁崇煥便曾在遼東任職,官至遼東巡撫,並先後參與了寧遠之戰和寧錦之戰,然而在「寧錦大捷」後,由於閹黨的彈劾,導致袁崇煥並未獲得應有的賞賜,於是憤而辭官,明廷則以王之臣接替袁崇煥擔任督師兼遼東巡撫。
  天啟七年(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駕崩後,明思宗朱由檢即位,隨著魏忠賢的被殺,閹黨隨之倒台,而袁崇煥也隨之被重新啟用,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
  次年七月,朱由檢於平台召見返回京師的袁崇煥,在這次君臣奏對中,袁崇煥說道「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願假以便宜,計五年,全遼可復」,這便是著名的「五年平遼」。由於崇禎對遼東事務並不熟悉,也不知道平遼到底有多難,只知道為了遼東朝廷已經投入了大量人力、軍力、財力,因而聽到袁崇煥五年便能平定遼東,自然極為高興,因而承諾「復遼,朕不吝封侯賞。卿努力解天下倒懸,卿子孫亦受其福」,這個承諾可以說是極有分量了。
  為了能夠實現「五年平遼」的願望,崇禎對於袁崇煥的支持可謂空前強大,袁崇煥要求「五年內,戶部轉軍餉,工部給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調兵選將,須中外事事相應,方克有濟」,崇禎便下令讓戶部、工部、吏部、兵部全力配合;袁崇煥又說「以臣之力,制全遼有餘,調眾口不足。一出國門,便成萬里,忌能妒功,夫豈無人。即不以權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見亂臣謀」,崇禎便收回了王之臣、滿桂的尚方寶劍,並將之贈給袁崇煥;袁崇煥又要求「崇煥請停巡撫」,崇禎便罷免了登萊巡撫孫國楨,並不再設立。
  我們知道,明末時期朝廷財政極為緊張,但崇禎對於袁崇煥的財政支持,卻是不遺餘力,幾乎是要錢給錢、要糧給糧。例如,袁崇煥殺死毛文龍後,為穩定其部屬,便上書請求為東江兵增餉「(每年)四十二萬,米十三萬六千」,朱由檢雖然對於兵員減少,糧餉增加比較疑惑,但還是同意了這一請求。
  可以說,在袁崇煥做出「五年平遼」的承諾後,崇禎對其的信任達到了頂點,即使當時有人宣稱袁崇煥手下軍隊有「私人化」跡象,但崇禎還是不為所動。然而,帝王這種毫無保留的信任,看起來似乎風光無限,但往往也會成為禍根。
  殺毛文龍雖然不合規矩,但崇禎卻認可了其作為
  在袁崇煥被下獄處死的罪名中,「謀款斬帥」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一條罪狀,而該罪名所指的事件,便是袁崇煥矯詔擅殺毛文龍之事。而一直以來,殺死毛文龍事件,也是袁崇煥身上最大的爭議點之一。
  毛文龍的東江鎮,雖說曾在對抗後金的戰爭中發揮過一定作用,但後期由於糧餉的問題,作用已經極弱。而也正是因為糧餉不濟,毛文龍的確犯下了虛報兵力,也有走私禁物的罪狀,不過畢竟情有可原,袁崇煥對此也算是心知肚明,甚至在早期還對毛文龍多有助益。
  根據《崇禎長編》的記載,由於當時萊州道核准東江鎮只有兵員2.8萬(毛文龍虛報20萬),因此朝廷降低了東江鎮的糧餉,而在毛文龍被殺兩個月前,又有人控訴毛文龍兩犯登萊,貪污巨額公款。如此情形下,袁崇煥卻上了一道《計復遼南及為東江請餉疏》,在奏摺中極力為毛文龍開脫。之後,袁崇煥又將毛文龍請到寧遠攀談了一番,出於感激,毛文龍承諾將全力協助袁崇煥對皇太極實施「東西合進之局」,袁崇煥極為滿意,當即為東江鎮請餉十萬。
  而在毛文龍被殺前一個月,袁崇煥再度在《為商定恢復之書以復台臣之問仰祈聖斷事》中為毛文龍說情,表示自己急需毛文龍發揮作用。可見,袁崇煥與毛文龍最初的相處還是比較融洽的,而兩人的反目,則是源於毛文龍的食言。《薊遼督師題本》有載「今後旅順東行文龍印信,西行督師印信;又檄定營制;又檄諭恢復鎮江、旅順;毛文龍俱未遵依」,即袁崇煥多次給毛文龍下令,均被毛文龍拒絕。
  對於毛文龍這種背信棄義的舉動,袁崇煥極為惱怒,再加上毛文龍的確有諸多不法事,於是便有了袁崇煥矯詔處死毛文龍之事。袁崇煥雖然有專斷之權,但對於毛文龍這種同樣持有尚方寶劍的高級武官,卻是沒有私自處置之權的,更何況還是矯詔處死。
  然而,袁崇煥卻只是在事後上了一道奏疏,結果便將此事揭了過去,不僅沒有怪罪袁崇煥,甚至還對其處置方式予以了肯定。不過,崇禎雖然沒有怪罪袁崇煥擅殺大臣,但殺毛文龍這件事,卻成為了袁崇煥的催命符。
  「己巳之變」後金殺至京城,袁崇煥被下獄後凌遲處死
  崇禎二年(1629年)十月,就在毛文龍被殺僅僅四個月後,皇太極取道蒙古,以蒙古喀喇沁部騎兵為嚮導,親率八旗大軍,避開袁崇煥防守的關寧錦防線,繞道蒙古地區,突襲明長城薊鎮防區的脆弱隘口龍井關和大安口,破牆入塞,進攻北京,「己巳之變」爆發。
  十一月,得知清軍繞道蒙古入關後,袁崇煥連忙率領祖大壽、何可綱入關勤王,並一路分兵留守經過的薊州、撫寧、永平、遷安、豐潤、玉田各城。直到此時,朱由檢仍然對袁崇煥表示了信任,不僅下令嘉獎袁崇煥的部下,並讓袁崇煥統領各地援軍抵抗清軍。
  十二月初一,後金在進攻京師受挫後,因補給耗盡退往良鄉,然而就在袁崇煥準備率兵追擊時,崇禎突然又來了個平台召對,後不顧帝師文震孟等大臣的反對,堅決將袁崇煥下獄。
  得知袁崇煥被下獄,明軍立即陷入混亂之中,皇太極於是又趁機殺回京師,並在永定門全殲明朝四鎮4萬精銳後,又率領八旗兵肆意搶掠。眼見敵軍勢大,崇禎又連忙下詔讓各路兵馬馳援,結果入援的陝晉邊軍因無餉譁變,並加入流寇,直接導致農民軍在崇禎三年迅速壯大。
  崇禎對袁崇煥態度的急劇變化,無疑讓人極為不解。那麼崇禎為何會不顧一切的將袁崇煥下獄呢?個人認為,《崇禎遺錄》作者、此次事件親歷者、明末錦衣衛王世德,給出的答案相對較為合理。袁崇煥之所以被下獄,並在最後被凌遲處死,主要源於以下三點原因。
  1、東江舊部的汙衊。明末御史毛九華在《東江遺事》中,明確提到,當時有「東江逃將潛往京師,偽造訛言者,立拿正法,將龔正祥嚴行督師遞解回籍」。也就是說,當時有包括龔正祥在內的毛文龍舊部潛入京師,於民間製造輿論,惡意中傷袁崇煥。
  2、朝廷內部的黨爭。袁崇煥上任前曾與內閣首輔錢龍錫討論過毛文龍的去留問題,因此當時錢龍錫的政敵,便開始拿袁崇煥擅殺毛文龍之事大做文章。只不過在他們的言論中,袁崇煥擅殺毛文龍乃是受錢龍錫指使,並言稱毛文龍被殺乃是袁崇煥與後金的密約,以此來坐實袁崇煥投敵賣國的罪狀。如此一來,便可趁機以「奸黨誤國」為由將錢龍錫扳倒,於是他們一面誇大毛文龍的抗金作用,另一方面則極力渲染「謀款斬帥」的罪狀。
  3、朝中大臣的指責。由於後金破關而入極為蹊蹺,尤其是趙率教的中伏身亡和劉策軍隊的調遣,讓當時朝中不少大臣認為,清軍入關就是袁崇煥故意所為,因而紛紛誹謗袁崇煥與後金互相勾結,而這便是袁崇煥"遣散援兵"的罪狀來源。
  雖說此時崇禎帝在位已經三年,可他畢竟只是個18歲的少年,再加上從來沒有經歷過帝王的系統培養,導致其執政能力仍然相對較弱。因此,在滿朝文武都對袁崇煥非議不止的情況下,以崇禎太過敏感又疑心過重的性格,自然也就產生了疑慮,於是便將袁崇煥下了大獄。不過,下獄卻不一定要處死,崇禎也曾將不少人下獄,但最終又釋放重用的也不在少數。
  然而,眼見袁崇煥下獄,朝中立即便有人開始落井下石。先有兵部尚書梁成棟上《請斬袁崇煥疏》,為袁崇煥扣上了「謀款斬帥」的帽子,後有溫體仁連上五道奏疏請殺袁崇煥,而魏忠賢遺黨王永光、高捷、袁弘勛、史褷等人也趁機大造聲勢。
  面對群情洶洶的滿朝文武,本就對袁崇煥產生了疑心的崇禎,幾乎已經失去了正常思考能力,再加上因「五年平遼」而對袁崇煥的極度失望,以至其最終採納了梁廷棟、溫體仁的建議,以「謀款斬帥」為主要罪名將袁崇煥定罪,於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將袁崇煥凌遲處死,而錢龍錫也在同年十二月被逮捕下獄。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