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送友人》原文、注釋、賞析(5篇)

2024年01月05日

- txt下載

《送友人》原文、注釋、賞析(5篇)

《送友人》原文、注釋、賞析1


  原文:
  送友人南歸
  王維〔唐代〕
  萬里春應盡,三江雁亦稀。
  連天漢水廣,孤客郢城歸。
  鄖國稻苗秀,楚人菰米肥。
  懸知倚門望,遙識老萊衣。
  譯文
  江南萬里,春光已過三江原野,大雁紛紛向北飛去。漢水浩淼,無邊無際,與天相連,老友歸去,回到故鄉郢地。鄖國的稻田茁壯秀頎,楚地的菰米收穫在即。我在北方將你牽掛,常常倚門南望,好像遠遠地看到你穿著孝敬父母的老萊衣。
  注釋
  三江:指流經岳陽城外的沅江、澧(lǐ)江、湘江。郢(yǐng)城:春秋時楚國都城,即今湖北江陵一帶。鄖(yún)國:春秋時位於楚國附近的小國。秀:莊稼開花。菰(gū)米:一種水生植物的果實,一稱「雕胡米」。懸知:遙知。倚門望:戰國時王孫賈外出求仕,其母說:你早出晚歸,我將每天倚門而望,盼你歸來。這裡用此典提醒友人應知家人盼其回歸。老萊(lái)衣:春秋時楚國隱士老萊子非常孝順,年已七十,還常常穿上五彩斑斕的衣服,裝作嬰兒來逗父母開心。這裡用此典告知遊子應早日歸家孝敬雙親。
  賞析
  這首詩從眼前之春意闌珊聯想到萬有春盡、等雁北歸、友人旅程渺遠、故鄉富饒、慈母望歸等一系列內容,以送歸為構思線索、以惜別為核心,內容是很清楚的',做到了含蓄而不隱晦,盡謝點染而又情思蕭然。
  首聯描諸了萬有大地春已去,雁也北歸,而友人卻要南去的景象。似乎與春暖北上的大雁不相和諧,但它諸出了遼闊的高空景觀,場面雄偉,是諸空中。
  頷聯是地上,水波遼闊的漢江連著天,這種景象給人帶來物大人小的感覺,人處水上,有漂泊不定之意,故說「孤」客。全詩諸得流暢,毫無生硬感。想像豐富,行筆自然,語氣舒緩,用字考究。除了諸景之外,一些字的力度頗大,感情也極其鮮明,如「盡」是春去夏來,「稀」是雁陣北飛,「廣」是遼遠闊大。
  頸聯諸了稻田的筆直,菰米收穫,通過運用景物描諸,渲染了對友人的依依不捨之情。
  尾聯運用了老萊衣的典故,表達詩人希望友人孝敬父母。
  綜觀全詩,既未明言送別之事,又無送別場景的刻意描繪,更無送別詩中所常見的諸如思念、憂傷、淒涼等感情色彩強烈的詞語出現。然而,詩人在送別時的複雜心緒――理解、擔憂、傷感、勸勉等還是隱伏予作品之中,只要細心尋繹,便不難發現它。最後兩句,「懸知倚門望,遙識老萊衣」,一諸詩人,一諸友人,活脫脫地反映出二人形象。

《送友人》原文、注釋、賞析3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注釋:
  1、郭:外城。北郭:即指城北。
  2 、孤蓬:蓬草秋枯根斷,隨風飛轉不定,喻遊子隻身飄零,行止無定。「孤」字下得悽苦。
  3、 「浮雲」二句:王琦曰:「浮雲一往而無定跡,故以比遊子之意;落日銜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李太白全集》卷十八)
  4、蕭蕭:馬嘶鳴聲。班馬:離群之馬。
  賞析:
  此詩上四敘送別之地,下四言送友之情,不事雕琢,全出自然,語淺情深,新穎別致。作者將我國羈旅離別詩所用傳統語彙,如「孤蓬」、「浮雲」、「遊子」、「落日」、「班馬」等集中於一首詩中,把這些傳統語彙所包含的傳統形象,聚焦般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從而大大地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唐汝詢評此詩曰:「即分離之地,而敘景以發端,念行邁之遙,而計程以興慨。遊子之意,飄若浮雲;故人之情,獨悲落日,行者無定居者難忘也。而揮手就道,不復能留,唯聞斑(班)馬之聲而已。黯然銷魂之思,見於言外。」(《唐詩解》卷三十三)

《送友人》原文、注釋、賞析4


  【原文賞析】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注釋
  1、郭:城牆外的牆,指城外。
  2、蓬:草名,枯後隨風飄蕩,這裡喻友人。
  3、茲:現在。
  4、班:分別。
  翻譯
  青山橫臥在城郭的北面,白水泱泱地環繞著東城。在此我們一道握手言別,你象蓬草飄泊萬里遠征。
  遊子心思恰似天上浮雲,夕陽餘暉可比難捨友情。頻頻揮手作別從此離去,馬兒也為惜別聲聲嘶鳴……
  賞析
  這是首送別詩,充滿詩情畫意。首聯工對,寫得別開生面。先寫作別處的山水:青山橫亘外城之北,白水環繞東城潺流。此兩句以「青山」對「白水」,「北郭」對「東城」。「青」、「白」相間,色彩明麗。「橫」字刻出山之靜態,「繞」字畫出水之動態。如此描摹,揮灑自如,秀麗清新。中間二聯切題,寫分手時的離情別緒。前兩句寫對朋友飄泊生涯的關切,落筆如行雲流水,舒暢自然。後兩句寫依依惜別的.心情,巧妙地以「浮雲」、「落日」作比,來表明心意。寫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尾聯更進一層,抒發難捨難分的情緒。化用:《詩經・小雅・車攻》「蕭蕭馬鳴」句,嵌入「班」字,寫出馬猶不願離群,何況人乎?烘出繾綣情誼,真是鬼斧神工。
  詩寫得新穎別致,丰采殊異。色彩鮮艷,語言流暢,情意宛轉含蓄,自然美與人情美水乳交融,別是一番風味。

《送友人》原文、注釋、賞析5


  原文:
  送友人遊河東
  唐代:項斯
  停車曉燭前,一語幾潸然。
  路去干戈日,鄉遙饑饉年。
  湖波晴見雁,槐驛晚無蟬。
  莫縱經時住,東南書信偏。
  譯文:
  停車曉燭前,一語幾潸然。
  拂曉時行車已在門口等著通宵話別的遠行人,想說一句道別的話,幾度哽咽流淚。
  路去干戈日,鄉遙饑饉年。
  此時戰爭仍然頻繁,連年饑荒,家鄉遙遠,一路上肯定會有種種艱難險阻。
  湖波晴見雁,槐驛晚無蟬。
  江南的秋天天氣晴好時,湖邊能看見大雁;驛站傍晚,槐下聽不見蟬聲。
  莫縱經時住,東南書信偏。
  友人啊,請不要任性久留在河東;東南地處偏遠書信難通,太令人挂念了。
  注釋:
  停車曉燭前,一語幾潸(shān)然。
  潸然:流淚的樣子。
  路去干戈日,鄉遙饑饉(jǐn)年。
  干戈:指戰爭。饑饉:災荒之年,莊稼沒有收成。
  湖波晴見雁,槐驛(yì)晚無蟬。
  莫縱經時住,東南書信偏。
  莫縱:不要任性。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
  「停車曉燭前,一語幾潸然」句寫天剛拂曉,離別的車已在門口等著通宵話別的遠行人。想說一句道別的話,忍不住幾度哽咽流淚。摯友間的遠別是傷感的,這是一種「行子腸斷」、「居人愁臥」的黯然銷魂的場景。這裡作者很形象地描繪了臨別一瞬的悽惻容態,反映出朋友間的深情。這兩句破題切情,為全篇定下了深沉感傷的基調。
  三四句預想友人旅途的艱難。「路去干戈日,鄉遙饑饉年」,當時戰爭頻仍,連年饑饉。友人正在這種兵荒馬亂的年月,拋親別友遠去河東。詩人設想,他一路上定會遇到種種艱難險阻,不禁為之擔驚不安。由此也可推想,友人此行名為「遊河東」,實際上可能是迫於某種原因的不得已。聯繫「一語幾潸然」句,我們明白了,所以如此悲切,除了友情難捨之外,還有著戰亂的憂傷。這兩句不僅表達出詩人對友人的體貼深情,而且反映了社會的動亂和人們在這動亂中的痛苦生活。把個人的惜別和時代的`憂患結合在一起,感情沉鬱,有著鮮明的時代色彩和詩人傷時憫世的熱情。
  五六句想像兩地的景象,寄託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湖波晴見雁,槐驛晚無蟬」,上句寫自己所在的南方。江南多湖澤,秋天時雁行南遷,宿在湖澤間。下句寫友人旅居地北方,唐代官署、驛舍、行道多種落葉喬木槐樹,有「官槐」、「行槐」之稱。蟬出現於夏秋間,吸食樹汁;「無蟬」,也是時屆深秋。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當秋季來臨,晴日裡看見湖中游雁時,我將想起寄停北方的人,盼你能象雁一樣及時南歸;遙想你在旅舍中過著清秋寂寥的日子,一定也會思念家鄉親友的。這一聯融情入景,在送別時預盼友人早日回來,感情表達得委婉深摯,真切動人。
  「莫縱經時住」接前聯詩意,反覆叮嚀友人不要久留河東。「莫縱」是不要任性的意思。這一句流露出他唯恐友人在外久住的焦慮;這種直率的語言,是至友間純真感情的反映。結句「東南書信偏」才道出了盼他早歸的原因,因為東南地處偏遠,書信難通,太令人挂念了。
  全詩從惜別開頭,中間敘寫對友人的擔憂、懷念,最後以盼望早歸作結,一意貫注,加強了感情的表達。
  這首詩想像豐富、感情真摯、語言純樸。不管敘事、抒情、造境,純乎白描,風格清新,情味雋永,是一首耐人吟詠的好詩。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