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經典寓言《畏影惡跡》原文及賞析

2023年09月10日

- txt下載

  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 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絕力而死。
  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愚亦甚矣!
  ——《莊子·漁父》
  這則寓言中的這個畏影惡跡的人物,為了擺脫可怕的身影、消滅討厭的腳印而採取了急速逃跑的辦法。結果雙腳提得愈快而腳印愈多,跑得愈急而身影跟得愈緊。他還以為自己跑慢了,不斷加速,急跑不休,終於精疲力竭而死。他是一個愚蠢可悲,至死不悟者。
  作者的本意是借這個形象嘲諷儒家祖師孔子的。天下紛紛擾擾,如何治理才得安定呢?道家主張「法天貴真,不拘於俗」, 即效法自然,崇尚真誠,不為世俗所累。如同「渾沌國」的「渾沌王」那樣,無耳無眼, 無口無鼻,一切不管,任其自然,無為而治。這樣,就象走到陰暗處便可消滅影子,處靜不動便可消滅足跡一樣,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孔子卻棲棲遑遑,四處奔波;連遭多次打擊,還不知道問題的癥結在什麼地方;為了實現其「仁政」主張,反而更加執著,「知其不可而為之」,頑固得很。在作者看來,這就是逃影滅跡的人一樣。愈努力愈糟糕, 不僅不能消滅社會危機,反而會危及自己。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曾經明確指出莊子「作《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訿孔子之徒, 以明老子之術」。這則「畏影惡跡」正是從《漁父》篇中選出的嘲諷孔子之徒、闡明老子之術的生動文字;也是莊子為改造動亂現實所開出的一個藥方。這藥方顯然是很消極的。
  這個形象的客觀意義則可以啟示人們,要解決某一問題,要消除某類現象,必須從根柢上著眼,採取正本清源的辦法,「處陰」才能「休影」,「處靜」方可「息跡」。如果不積極治本,一味治標,不但勞而無功,而且即使「絕力而死」,也是絲毫無助於問題的解決的。
  此外,這則寓言還可使我們想到,對於一些無關痛癢,諸如「影子」、「足跡」之類的問題,大可不必去花心思計較。熱衷於捕風捉影,議論是非,把個小拇指大的事情弄得滿城風雨,實在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這則寓言取材於日常生活,題材為人人所熟悉,但所賦予的深刻意義,卻出人意表,耐人尋味。從作文「煉意」的角度而言,可謂「人人胸中皆有, 個個筆下俱無」。《莊子》寓言之「諔詭可觀」,於此可見。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