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泡桐苗期地下害蟲的防治

2023年10月03日

- txt下載

地下害蟲是泡桐苗期及幼林的重要害蟲,分布廣、種類多,其中主要的有地老虎、蠐螬、螻蛄、金針蟲,這些害蟲棲居於土壤蟲取食幼苗的根部,嫩莖及嫩芽,造成嚴重的缺苗斷壟,對培植健壯的泡桐苗木及幼樹影響極大。
地下害蟲的發生與土壤及附近的植物種類密切有關。如地老虎喜歡濕潤的粘土,較少砂壤的土,如果苗圃地設在果園附近或者設在林間空地,則蠐螬必將成為優勢蟲種。因此在已埋下種根的育苗田塊內及早採取適當措施,能有效地控制其為害。
一、螻蛄的發生和防治
1、識別:螻蛄也叫拉螻,身體黃裼色,頭頂有一對觸角,前胸有一對發達帶齒的前足,胸部還有二對短小的翅膀,前翅平疊於背上,後翅摺疊成筒狀,尾部有一對尾須,在我省主要有兩種,一種叫華北螻蛄,另一種叫非洲螻蛄,兩種螻蛄的形態相似,但華北螻蛄身體粗壯肥大,體長40-50mm,非洲螻蛄身體細小,體長30-35mm。
2、為害特點:螻蛄成蟲在地下咬斷幼苗的嫩莖,或將根部咬成亂麻狀,使苗木慢慢枯萎而死或發育不良,此外,螻蛄在活動時常造成不規則的隧道,使表土隆起,致使苗木根部與土壤分離而乾枯死亡。
3、活動規律:華北螻蛄的生活史很長,三年左右完成一代,非洲螻蛄一年一代,兩種螻蛄均以成蟲和幼蟲在土裡越冬,越冬深度最深可達一米多,頭部向下,3、4月間氣溫轉暖時開始活動,清明後進入土表層活動,此時華北螻蛄洞頂隆起10厘米左右的新虛土隧道,非洲螻蛄隆起一小堆新虛土,這是螻蛄上升到表土活動的主要特徵,也是春季挖洞滅蟲的好時機,5月份泡桐苗普遍出土發葉,螻蛄活動也進入盛期,地面出現大量隧道,大部分遂道上有一個孔眼,證明螻蛄已出窩遷移為害,6、7月間氣溫增高,華北螻蛄又潛入較深土層活動,並進入產卵盛期,這是一年中人工挖卵最好的時候,9月中下旬以後氣候逐漸涼爽,螻蛄也急需取食為害積累體內營養過冬,因此又到地面活動,到10月份因氣溫降低,即停止活動開始越冬。
4、防治方法:
1)毒餌誘殺。用麥麩10斤拌20%的可溫性滅除威1兩拌勻,再加水10斤攪拌或毒餌,於出苗後晴天無風的傍晚施在床面上。
2)馬糞鮮草誘殺。在苗圃地上每隔20米挖一小坑(20-40×20×6厘米),然後將馬糞或帶水的鮮草放入坑中,待誘到螻蛄後集中捕殺,或者坑中放入毒餌效果更好。
3)春季挖窩滅蟲。3-4月份螻蛄已到地表活動,發現新鮮虛土和蟲洞即往下挖,可挖到蟲。
4)滴油毒殺。苗床上如發現隧道用手指順隧道找洞口,滴少許廢機油或煤油然後灌水,螻蛄即爬出死於地面。
5)燈光誘殺。有電源的地區可大面積設置黑光燈誘殺,特別是在氣溫較高,風速小,悶熱的傍晚誘量最大。
二、地老虎的發生和防治
1、識別:小地老虎成蟲暗褐色,體長19-24厘米,前翅上有明顯的黑褐色腎狀紋,環狀紋和劍狀紋,後翅黃褐色,老熟幼蟲體長55-57毫米,灰褐色,體表密布黑色顆粒狀突出臀板上有2條黑色縱紋。
2、為害特點:初孵化的幼蟲取食雜草及苗木嫩葉,被害葉片呈半透明狀的白斑或小洞,4齡後可從地面將苗木嫩莖咬斷,其特點是咬茬較齊,而且可將咬斷的苗木拖到穴中取食。
3、生活習性和發生規律:小地老虎一年發生4代,以幼蟲蛹、成蟲過冬,或蟲3月即開始出現,盛發期在4月中旬,白天潛伏於土壤縫隙枯草下,黃昏後開始活動,幼蟲為害盛期在成蟲盛發期後20-30天,因此在5月上中旬是第一代幼蟲造成生產上嚴重損失的關鍵時期,待苗木木質化後即由為害葉肉改食葉片,老熟後在土中化蛹。
4、防治方法:
1)加強苗圃管理,進行中耕和清除雜草。
2)堆草誘殺,在幼苗出土前取嫩新鮮雜草或泡桐葉,傍晚堆於圃地上並灑上少量5倍液敵百蟲,可誘殺大量幼蟲。
3)成蟲發生季節於傍晚,設置糖醋液加少量農藥可誘殺大量成蟲。
4)有條件地區可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
5)每日上午檢查,發現倒苗時即扒開表土撲殺。
6)幼蟲發生時噴800倍液敵百蟲效果較好。
7)幼蟲發生時進行苗圃地灌水,使圃地淹沒迫使幼蟲浮出地面撲殺。
三、蠐螬的發生和防治
蠐螬是為害泡桐根部的毀滅性害蟲,全省各地發生很普遍,一般可造成當年生苗死亡20%,個別發生嚴重的地方苗木死亡率可達50%以上,對苗木的產量和質量影響極大。
1、識別:蠐螬似圓筒狀,頭部黃褐色,尾部灰白色較光滑,身體表面多皺紋,胸部有3對足,整個身體常彎曲呈馬蹄形,蠐螬的成蟲叫金龜子。
2、為害特點:蠐螬的為害情況較複雜,有的種類以幼蟲為害,有的以成蟲為害,有的成蟲、幼蟲都為害,其被害狀與螻蛄等其他地下害蟲不同,蠐螬幼蟲咬斷幼苗根莖斷口整齊,成蟲為害泡桐苗時可將葉片吃光,造成苗木枯死。
3、習性和發生規律:為害泡桐的蠐螬種類不同,但習性和發生規律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成蟲白天躲在土裡,傍晚才出來活動,取食,黎明前又回到土中,大多數種類一年發生一代,少數兩年發生一代(以毛黃褐金龜子為例),它以成蟲過冬,春季出現較早,數量亦大,三月初即出現,3月底4月中旬為盛期,黑光燈下每夜能誘到180餘頭,6月中旬新生的幼蟲已發育成熟,大量取食泡桐苗的幼根嫩莖,特別是對春季杆插或埋根及上年的留床苗為害最重,此時正是苗木萌發抽莖旺盛生長季節,受害後即枯死。
4、防治方法
1)每畝用2公斤地蟲快殺,拌細土20公斤或用15公斤神龍丹拌細土30公斤,處理土壤,既殺蟲又殺菌,還富含多種苗木生長所需的微量元素。
2)苗木出土後用25%乙醯甲銨磷或25%異丙磷1000倍灌注,每棵灌藥液4-5兩。
3)適時澆水,在土壤泥濘的情況下,蠐螬一天死亡率可達90%。
4)成蟲羽化盛期(4月中旬)設置黑光燈。
5)利用成蟲的假死性搖動幼苗干振落撲殺。
四、金針蟲的發生和防治
金針蟲又叫叩頭蟲,硬筋蟲,鐵絲蟲,全省各地均有分布。
1、識別:金針蟲成蟲的頭部能上下活動,所以叫叩頭蟲,全身黑褐色,頭部有1對觸角、胸部有3對足,全身密生金黃色毛,幼蟲細長堅硬,金黃色或茶褐色,並帶有光澤,體長20-30毫米。
2、為害特點:金針蟲在土中,可咬斷出土的幼苗,被害部分不整齊,呈亂麻狀,使苗木受害後慢慢枯死。
3、生活習性和發生規律:金針蟲兩年多發生一代,以幼蟲或成蟲過冬,次年春季幼蟲開始活動為害幼苗根嫩莖,其活動受土壤溫度的影響較大,3-4月間,10厘米土壤平均10.8-16.6℃時是為害盛期,夏季因土壤溫度上升又到土壤深層活動,秋季溫度適宜時又上升到土表為害。春季如果雨水較多,對其活動有利,為害加重,相反如果春季乾旱,為害便輕,凡施入未腐熟的草糞,豆餅或綠肥的苗圃地和雜草叢生的幼林地發生較重。
4、防治方法
1)苗圃地澆水可減輕金針蟲的為害,當土壤濕度達35-40%時,金針蟲即停止為害,下伸到15-20厘米深的土層中。
2)不用生草糞,合理密植,施肥,促進苗木健壯生長增加抗蟲性能都可減輕其為害。
3)插條或埋根前用藥劑處理土壤,使入神龍丹或地中快殺,或甲拌林粉劑,均效果較佳。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