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岩土工程支護施工技術研究3篇

2023年11月10日

- txt下載

岩土工程支護施工技術篇1
摘要:岩土工程施工過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同時工程自身對專業性要求比較高。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項目工程的開展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文章運用案例,闡述了岩土工程深基坑施工的具體方式與實際運用,並分析了工程案例、支護方案、支護體系設計、具體施工技術的運用與施工效果。由於深基坑支護技術比較多,因此文章針對施工技術中的具體操作進行簡述,旨在為相關項目工程的開展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岩土工程;基礎施工;深基坑支護
岩土工程基礎施工深基坑支護施工比較複雜,具有穩固、支撐效果,如果沒有支護施工,在工程開始前,可能存在側滑、坍塌等現象,進而影響工程施工進度,影響建築單位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具體危害有施工耗費成本更高、施工進度難以保證,不能按照合同約定完成工程等。從項目工程建設的安全性角度出發,為保證項目工程功能穩定與性能可靠,文章分析了岩土工程深基坑支護技術的具體運用,旨在為類似工程的開展提供理論參考。
1工程案例與具體運用
1.1工程機率
某市大廈工程,基礎類型施工為岩土類深基坑工程,工程地下室為三層,地上分別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為39層辦公大樓,而另一部分為50層公寓大樓。該工程位於沿海地區,周圍環境敏感且複雜,在工程兩側毗鄰商業建築,其距離在20m以下。通常勘查,該次工程周圍和地下埋設了大量通信和電力管線,工程的地基為6500m2。兩棟大樓的主樓地基開挖深度達到23m,外基底的開挖深度達到17.5m。在地基施工中還需要進行爆破施工。在工程地質施工過程中,邊坡存在失穩的可能性,需要使用深基坑支護技術來強化穩定性。
1.2確定支護方案
為確定工程的深基坑支護方案,需要在工程開始前勘測地質地基情況。工程位於海岸階地,通過測量結果得到工程地基的相關參數,表層地質為人工回填改造形成的地質地基,地基的組成成分並沒有被改變。岩土性質為上層覆蓋厚度為6~12m的素填土與粗砂物質,下層為花崗岩,其中,岩層的強風化帶為1.1~8.7m,完成地質勘探後也並沒有穿透。基礎施工階段中風化基岩為持力層,制訂方案後對其進行開挖,開挖的土方量為55000m3。基於勘測結果,設計人員考慮到持力層為砂土層和岩石層,需要針對性地選擇不同支護技術進行支護施工。上部分砂土層應該選擇鋼筋混凝土長螺旋灌注樁配合高壓旋噴止水樁完成基坑支護施工;下部分花崗岩需要進行爆破施工,因此選用錨噴體系支護進行施工。
1.3基坑支護體系
由於上層結構受到場地和條件限制,因此採用無放坡開挖技術進行挖掘,應用長螺旋灌注樁支護進行施工。在無放坡施工階段,通過採用上部樁錨+下部錨噴復合支護體系來保證後期爆破和開挖施工地基的穩定性,同時還需要解決岩土結合面支護樁嵌固現象的問題。長螺旋灌注樁施工受到地質條件和施工條件的限制,很難確定樁腳的深度。並且支護施工過程中出現裂縫導致岩石滑落,支護樁腳懸空,樁基失穩,無法保證地基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給基坑施工帶來了嚴重的安全威脅。要解決這種突發情況的途徑如下:錨板牆施工配合深基坑支護施工,避免垂直開挖出現的樁腳懸空現象。還應該在岩土結合面的樁腳位置進行穩固施工,選擇C20鋼筋混凝土錨板牆來噴射形成固定的牆體,使用預應力錨杆分別鎖定上部分、中部分和下部分的牆體,由此形成穩定的牆體結構[1]。
1.4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運用
此次工程選擇的長螺旋灌注樁和高壓旋噴樁施工效益良好,但還應該考慮支護擋水的性能。結合工程地質實際情況,勘測到地下水的存在,地下水位於人工填土和砂土層,埋深為1.5~5.5m,位於強風化帶和岩脈裂隙密集發育的位置。在基坑兩邊設置兩種支護樁,連續排列形成止水帷幕來攔截土層中的地下水。運用錨噴體系來攔截承壓水,承壓水存在一定的水壓,需要設置導管來引流水;將導管設置在下部錨噴體系,通過有序設置導管,實現對地下承壓水的引流,使其被排放引流到臨時設置的排水溝中,再運用水泵將其排出。深基坑的支護施工需要配合基坑土方開挖工程,由於運用預應力錨杆支護技術,施工是分層次開挖。為避免基坑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因此選擇分區開挖進行預應力鎖定的方式。先沿著外邊界線開挖1m,下挖1.5m,之後進行支護施工和止水帷幕建設。當支護樁上部的鋼筋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後即可進行擋土牆施工。擋土牆為磚砌結構,設置高度為1.5m。擋土牆回填完畢後再進行灌注樁和止水施工,最後才進行無放坡開挖。開挖順序如下:預應力抗拔錨杆→分層開挖→達到錨板牆的上部位置→進行岩土結合面支護樁樁腳位置的開挖→到達基層岩面。基層岩面需要進行上半部分錨板牆施工,確定錨板牆施工達到強度後,進行錨杆鎖定。1.5施工效果完成支護施工前要進行工程岩石爆破,提前設計好實驗方案和操作方案。先試驗,後爆破。爆破的安全振速範圍設置為2.8cm/s,在爆破區域內,將最大單響藥量的範圍控制在2kg以下,提前預留好2~3m的保護層,保證邊坡支護的安全[2]。
2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分類
對於大型建築施工而言,為保證建築地下結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使用支護結構支撐來起到固定作用,能夠提升建築施工整體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實際建築施工中使用的深基坑技術主要有:①樁錨技術。該技術主要是運用樁錨完成支護施工,其優勢在於能夠將施工的影響降低到最小。具體使用金屬材料和聚合類材料製作樁柱,將製作完成的樁柱打入孔洞起到固定作用,將岩體和結構之間產生的作用力作為主要的支護力度。②混凝土技術。該技術主要運用鋼絲網和灌注樁等進行支護,解決土壤的相關問題。該技術施工前應該考慮土體自身的平整程度,考慮放線、測量處理問題,再進行鑽孔,清潔鑽孔後再進行下一步的施工。③組合支護技術。該技術主要是組合多種支護技術完成施工,將多種支護材料相互混合來降低支護過程施工產生的影響,解決土層問題。運用這種組合技術,應該全面考慮岩土工程的具體情況,再決定具體的使用方式。
3淺談深基坑支護技術在岩土工程中的運用
3.1基坑開挖
基坑開挖過程中應該對支護口劃線標記,這種方式能夠保證基坑準確開挖質量和深度,避免開挖誤差的存在。之後進行深基坑施工,運用深基坑支護技術避免施工存在塌方的情況。採用採礦機械模式配合深基坑支護施工,保證支護技術的有效運用。掛網則需要根據實際的基坑內容的建設展開設計,在正常的開挖過程中,開坡比為4∶3,一般的土體工程保護層的厚度為20mm,之後進行噴射施工,噴射厚度設置為60mm,這種方式能夠增加施工的維度。要想保證建築的整體施工性能,就應該保證深基坑支護技術具體運用過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還應該進行全面的預測管理,及時監督、檢測,達到提升技術效果的目的。深基坑支護技術在實際施工中的運用,能夠保證結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其是一個占地面積少但是實用性非常強的設計,支護效果明顯且耗費成本少,因此得到了廣泛運用。
3.2土釘打孔技術
深基坑支護技術常運用在水平孔施工中,打孔直徑的尺寸由土釘的尺寸決定。施工人員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及時對施工質量進行檢測並完善相關技術的運用,同時設計出符合施工要求的建築方案,一般在協商和交流中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方案設計,避免出現腐蝕現象。完成方案設計後根據防腐需求處理防腐;對於焊接部件一定要保證焊接的牢固性;土體鑽進施工一定要達到管道的最深處,土釘支護中進行焊接能夠避免土釘偏離設定位置的現象。土釘進入孔洞支護,確定一切合理,相關人員進行檢查、驗收人員進行驗收,完成這些步驟後進行灌漿。灌漿也是這個環節最主要的工作,其建設施工質量決定了岩土工程的施工情況。製備水泥漿等材料時應嚴格控制水灰比值為0.45~0.55,為保證凝固性能應該對水泥進行混合處理,通過灌漿管來完成灌漿,控制灌漿壓力為0.2~0.4MPa。具體的施工應該注意泥漿混合的時間不應該太長,混合使用的間隔時間為30min。使用灌漿管道之前應該進行清潔,避免出現堵塞的現象[3-4]。
3.3檢查變形情況
深基坑支護技術一定要保證結構的穩定性,而驗證穩定性的最好方式就是檢測變形情況,出現變形情況後應在第一時間內採取嚴格的措施。例如,按照實際情況及時檢測基坑的支護情況,確定變形程度,以周邊的建築為主要的參照對象,根據周圍建築的變形情況來確定基坑是否存在變形。要求技術人員有良好的素質,運用支護技術,檢驗的主要目的是保證支護技術在施工中的運用效果。如果確實存在基坑變形的形象,且超過危險數值,應按照變形位置和變形程度找出原因,根據實際情況採取解決對策,如果問題嚴重則需要上報解決。
4結束語
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技術類型、技術方式,使深基坑支護施工符合施工要求,要求管理人員開展積極有效的管理,從而保證深基坑支護技術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基礎工程的質量,提升工程的整體品質。
作者:苑坤興 單位:西安中交公路岩土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岩土工程支護施工技術篇2
0引言
岩土工程施工受地質環境、土質結構因素影響較大,不同地質結構需要採用不同的施工措施。深基坑施工的要點在於控制地質基礎的變形、滲水等,改善基坑的抗應變能力,為後續施工奠定良好基礎。基坑開挖、樁基鑽孔、灌漿等均應符合技術標準,併合理控制相關參數,保障質量。本文研究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要點,對於工程建設持續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1深基坑支護常見問題
現代建築地基開挖深度的不斷增加,若要保證支護施工的安全性,需要注重支護與其他分項工程施工的配合,並以土方開挖、降排水和利用施工設備為切入點,保證施工的合理性,規範施工技術,在最大限度上確保深基坑施工質量符合要求,但當前深基坑支護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1設計不合理
在設計岩土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的過程中,需要應用專門的公式來計算支護結構壓力,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從而有效保證支護施工的適應性。但就當前實際情況而言,在利用公式對上述因素進行計算的過程中,公式的適用範圍較窄,主要以簡單結構和深度較小的基坑為主,在計算深度較大的基坑時,很難保證計算結果的準確性,不利於後續施工的開展。比如:靜距離發生變化、內摩擦角度增加、支護結構穩定性下降等。通常細長結構的深基坑支護,其穩定性較為突出,而長寬比較小的岩土工程,經常會由於一些不合理問題,導致坑內發生位移現象,基坑開挖空間也會隨之減小,支護結構施工難以正常開展。此外,如果在計算過程中,選擇的參數不合理,同樣會增加計算和分析基坑結構的難度,結構設計合理性也會隨之下降。
1.2取樣完整性不足
在設計階段,應該通過取樣的方式,對基坑土樣和石方進行分析,以有效保障工程設計的合理性。簡言之,就是依據岩土工程深基坑支護規範要求,使用鑽探取樣法全面勘察深基坑,並在此基礎上,對深基坑結構特點加以把握。但在實際施工階段,部分施工單位出於節省成本和縮短工期的考慮,在該階段對取樣數量和取樣範圍進行限制,導致取樣分析不具有代表性,無法真實反映出岩土工程深基坑地質和結構特點,最終影響設計方案的設計效果,為此,建議施工單位應保證取樣的完整性。
2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應用
2.1工程概況
工程位於某市,岩土工程占地面積為28965m2,工程為多層建築,採用砼結構框架。建築房柱的最大軸力參數為8500kN,重量約為18000kN。對建築深基坑施工範圍進行明確,基坑挖土深度約8m。根據實地考察結果選擇螺旋鑽孔施工技術進行灌注樁施工,應用水泥深層攪拌技術進行攪拌樁施工,採取組合支護方式開展具體工程。
2.2地質結構
施工場地地面不平坦,鑽孔標高在15m左右。工程區域存在地下管道以及老舊的基礎設施,地質結構中存在大量的粉質黏土,表面區域存在分布不均勻的人工填土層,深部區域存在大量的粉砂土質等。地層內部結構空間交替分布且不規則[1]。按照勘察結果,地質結構從上至下包括填土層、沖基層、基岩。地下分布孔隙水和裂隙水,具體地質結構如表1所示。
2.3支護參數設計
根據勘察報告設計施工方案,應用直徑參數為600mm的螺旋攪拌樁和直徑參數為800mm的鑽孔灌注樁進行坑壁支護施工。按照開挖深度對支護樁進行位置及參數調整,輔助應用矽酸鹽水泥進行施工。設計施工支護結構穩定性係數在1.3以上,抗傾覆係數在1.2以上。
2.4深層攪拌樁施工技術應用
2.4.1位置測量
將施工場地第一層人工填土清理乾淨後,對基坑支護基準點和基準線進行校正,對樁基的位置進行記錄。定位點區域打入標誌樁,高於場地平面區域8cm。將測量、校正等放線結果上報至監理部門,審核通過之後進行樁基支護施工。
2.4.2水泥漿製備
水泥漿製備在攪拌桶內進行,控制水灰比為1:1,工程設計應用普通矽酸鹽水泥進行施工,每米的滲入量控制在60kg左右。在攪拌桶內充分攪拌均勻之後,將其放入儲漿桶設備中,同時使用篩網將泥漿中的雜質過濾出去,攪拌時間需要控制在5min以上,確保其均勻程度符合要求。在底層區域適當添加比例為18%的泥粉,使得投入使用的泥漿黏稠係數符合要求,避免地下水中的孔隙水稀釋泥漿。
2.4.3攪拌樁成樁
應用攪拌樁設備和泵送裝置進行下沉攪拌作業,在該過程中,泵送下沉速度控制在每分鐘在70cm左右,使泥漿均勻下沉至預定的區域。當達到指定位置之後,施工人員進行均勻攪拌,並將其噴射在指定位置。當攪拌成樁完成後,對送漿量進行調整,確保樁內的水泥量符合設計需求。
2.5鑽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應用
鑽孔灌注樁施工嚴格按照施工標準、設計方案,對具體的施工流程進行明確,具體內容見圖1。為避免基坑支護施工過程中支護樁發生位移、管涌、滲水等問題,降低深基坑支護效果,應對具體的施工參數以及施工要點進行明確。具體深基坑支護技術應用如下:
2.5.1護筒埋設
在進行控制網的測量與校準工作之後,對場地進行放線測量,在指定區域打入標誌樁,高於地面8cm左右。經過監理部門審核批准後進行護筒埋設施工。護筒高度在12.8m左右,為鋼材料,厚度在0.6m左右。護筒的內部直徑參數大於鑽土直徑12cm,在頂部區域開溢漿口,使其高出地面位置0.4m左右。按照護筒的參數以及樁位進行開挖作業,將坑底區域進行填平處理之後將護筒放置到指定區域,確保護筒下放的過程中始終處於平穩的狀態,採用分層夯實的方法進行回填,並在護筒周圍區域適當填上砂漿。護筒埋深控制在1.2m左右,地質結構較為薄弱的區域,應適當增加其深度,控制護筒與樁之間的距離,誤差在0.5cm以下為最佳[2]。
2.5.2泥漿製備
泥漿在樁基支護中的作用是保護孔壁,避免出現基坑塌孔影響質量。開鑽前,應準備性能優良、數量充足的泥漿,採取人工造漿的方式進行泥漿製備,使用黏土、水、增粘劑等進行製備。現場的廢棄泥漿應按照工程施工中的環境保護規定進行處理,避免對施工場地及環境造成污染。
2.5.3鑽孔施工
樁基鑽孔應用螺旋旋進的方式進行,將垂直度偏差控制在1%以內為最佳。在施工平台位置放置相應的台板等,確保鑽機在作業的過程中處於水平穩定的狀態。孔位鑽進過程中應不斷調整鑽具的角度,對孔位進行校正,對準中心區域進行鑽進施工,觀察施工過程中是否出現孔斜等問題,確保鑽孔質量符合技術標準。鑽孔施工需要明確樁徑偏差數值,應用組合造漿的方式進行注入,試驗測試泥漿的性能是否符合質量標準。成孔施工過程中,每120min左右進行一次進尺記錄。深度應按照設計標準鑽進到指定的區域,通過撈取岩渣的方式對孔深以及壓力參數進行判斷。在回填層進行鑽孔過程中,由於成孔速度受地質結構影響,速度有所減慢,應採取相應的措施避免鑽進過程中出現漏漿以及塌孔等問題,鑽孔過程需要穩定進入。當鑽孔施工完成之後進行清孔作業,清除孔內的泥漿殘渣,避免出現孔底沉澱厚度較大的問題。樁底留存的砂土會降低樁基支護效果及承載力。在終孔完成之後立即開始清孔作業,置換泥漿。清孔作業應符合質量指標,在孔底區域的50cm內,泥漿性能指標應滿足含砂率不超過8%的要求,比重應在1.2以下,黏度應控制在28s以上。泥漿清孔採用正循環系統進行清砂作業,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個階段在終孔完成後開始作業,第二個階段在下放鋼筋籠完成之後進行作業。第二階段的清孔作業應保障泥漿指標中的含砂率在6%以下,沉渣的厚度應在5cm以下,再進行灌注作業[3]。
2.5.4鋼筋籠下放
鋼筋籠採用現場焊接,進場鋼筋材料抗拉參數與抗應力參數應滿足設計要求,經過檢驗合格之後投入使用。焊接施工需保障同一截面內的接頭數量在主筋數量的50%以下,焊縫的各項參數指標應滿足要求。鋼筋籠在製作完成後由監理部門負責檢驗,符合標準後進行下放作業。下放過程中,需在底部位置放置相應的墊塊,實現對鋼筋籠的科學保護。下放過程應緩慢、均勻,避免出現外力因素影響或下放過快導致鋼筋籠下放位置出現偏差以及吊放過程中出現搖晃等問題,始終保持鋼筋籠與孔壁之間的距離。如在下放過程中出現受阻現象,應及時停止下放,找出原因。下放安裝完成之後,施工人員應計算下放安裝的鋼筋籠垂直度、位置、誤差參數等,待其符合要求後再進行灌注混凝土作業。
2.5.5混凝土灌注
案例中的樁基支護強度設計為C30,灌注樁支護施工應嚴格按照技術標準文件。施工期間,檢查預拌砼的質量是否滿足要求,坍落度控制在20cm以內為最佳。應用導管灌注的方式進行樁支護施工,導管的參數需要明確,厚度在0.3cm以內,直徑在26cm左右,不同區域的導管長度需要合理控制,下部區域長度為4.5m、中部區域為2.5m、上部區域為0.3m。導管接口區域需密封良好,採用橡膠墊進行保護。混凝土應以合理的配比進行配製,灌注過程應連續不間斷。施工人員在灌注過程中,同時觀察混凝土的高度是否滿足需求,對導管的長度進行檢測,以4m左右為最佳,還應確保導管始終在混凝土中,禁止將其提出混凝土表面,同時需要避免導管內部出現積水,如出現積水,需立即停止灌注作業。灌注期間,應判斷孔位內的水位變化情況,確保其充盈係數滿足實際施工需要,最好將充盈係數控制在1.2左右。灌注結束後,需將導管進行提升,期間需要避免其掛住鋼筋籠。灌注即將結束階段,由於導管中的混凝土數量將會減少,壓力降低,外側區域的渣土含量較好,混凝土可能會出現上升困難情況。施工人員可以採用上下竄動的方式將導管中的混凝土漿液注入到孔位之中。
3結語
綜上所述,深基坑支護的重點在於合理選擇支護材料、支護參數。施工人員應嚴格遵照技術標準與技術方案,執行施工措施,遵照設計方案中的施工流程,對材料、設備等應用參數進行明確。本文結合實際案例探討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應用方式,對施工質量控制要點以及技術要點進行分析,以滿足工程建設質量需求。
作者:易元剛 楊元周 單位:重慶市勘測院
岩土工程支護施工技術篇3
1岩土工程深基坑支護的類型
深基坑施工是一項長期性、階段性的工程,只有嚴格按照先後階段順序施工,才能確保工程的質量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岩土工程深基坑支護按照功能劃分為以下3種類型:(1)擋土工程,主要包括地下連續牆、深層水泥攪拌樁、鋼板樁以及鋼筋混凝土板樁等,其作用是抵禦外土壓力,形成支護排樁和支護擋土牆阻擋坑;(2)支撐系統,主要包括鋼和鋼筋混凝土的組合支撐、型管和鋼管內部的支撐以及鋼筋混凝土內部的支持等,其作用是限制結構內部位移,維護結構測力;(3)擋水系統,主要包括鎖口鋼板樁、水泥攪拌樁、旋噴樁、壓密注漿等,其作用是有效阻擋外部水滲透到基坑中。
2岩土工程深基坑支護結構體系
2.1土釘牆
2.1.1土釘牆的結構形式
土釘牆是原位擋土牆,由土釘、混凝土噴射面層、被加固的原位土體構成,具有較強的自穩能力,在維護開挖面穩固方面發揮著抵抗水土壓力及地面附加荷載等作用。如今,人們深入地研究土釘牆,使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根據不同的工程條件選擇與各種預應力錨索、止水帷幕、微型樁等構件結合,組成新型支護結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復合土釘牆。根據不同的復合土釘牆構造形式,可以將其劃分為7種形式,如圖1所示。
2.1.2土釘牆的特點
土釘牆支護結構具有諸多優點,包括施工設備及工藝簡單、施工材料簡單,施工技術要求低,工程造價不高;基坑內沒有內支撐體系,在土方開挖環節很便捷;施工場地不大,能夠更好地保持土體原狀性能;混凝土噴射面層封閉起基坑開挖面,阻擋了地表水、雨水對基坑側壁的沖刷。土釘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由於成孔時採用的是洛陽鏟,所以在含水量偏高、鬆散程度較大的土層中不適用;土釘牆自身受力有限,所以不適用開挖深度超過12m的基坑,在位移變形要求不高或周圍適合放坡的基坑工程中效果較好。
2.2水泥土重力式圍護牆
水泥土重力式圍護牆支護結構是利用深層攪拌機攪拌地基土與水泥,製備高強度的水泥土,並利用連續的柱狀水泥土搭接成連續的水泥土牆體,根據施工工藝的差異,分為深層攪拌樁圍護牆和高壓旋噴樁圍護牆2種形式。一般利用高壓噴射注漿機、雙軸水泥土攪拌機和三軸水泥土攪拌機進行作業,根據不同的施工機械可以將該支護結構分為不同的形式。水泥土重力式圍護牆的封閉性以及止隔水性能較好。但該支護形式施工要占用很大的空間,並且牆體剛度偏差極易發生變形,適用於施工周圍環境要求較低的基坑工程。
2.3型鋼水泥土攪拌樁
型鋼水泥土攪拌樁支護技術也叫作SMW工法,其原理是將「H」型或「工」字型等型鋼插入連續搭接的水泥土樁中,增強牆體受力,是一種適用於深基坑支護的地下連續牆施工技術,具有抵抗側向土、水壓力和阻止地下水滲漏的功能,適用於黏性土、砂性土、砂礫層等土層,尤其是施工場地狹窄,鄰近建築物較多的基坑工程中。型鋼的作用是承受彎矩和剪力,水泥土在防滲的同時約束、圍箍型鋼。型鋼水泥土攪拌樁內置的型鋼可以收回,所以該支護形式經濟性較好。當基坑附近的建築物對基坑位移變化有著高要求時要做好收回型鋼後的空隙回填作業。但型鋼水泥土攪拌樁剛度偏低且極易變形,所以必須注重變形驗算[1]。
3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分析
3.1土釘支護施工
岩土工程基坑支護一般會利用土釘與土體相互作用來加固邊坡,提高土體的穩定性與整體性。土釘支護施工由於受到彎矩和拉力的相互作用,土體易出現變形,所以必須結合施工場地的具體情況,以及相關規定標準測算好土釘的拉力與強度。施工時需要注意:(1)根據施工要求進行嚴格的土釘拉拔實驗,保障土釘的拉拔力符合施工要求,同時準確把握注漿量以及注漿力度,確保牆體的穩固性;(2)根據鑽機的總長度精確測算土釘的實際孔深,並明確標註各個孔口的深度來滿足施工的需求;(3)根據施工設計要求嚴格控制漿液中的水灰比例以及外加劑的數量和類型。整個注漿操作利用的是重力作用,直到把漿液注滿為止。另外,在漿液初凝之前要進行1~2次的補漿作業[2]。
3.2土層錨杆施工
錨杆施工是在完成鋼筋混凝土樁、灌注樁或地下連續牆等圍護結構後配合基坑開挖進程,在土層內部進行的施工環節。在預定的錨杆設計深度進行施工,主要包括在土層中成孔、插入錨杆、灌漿、張拉錨固等操作步驟。
3.2.1成孔
一般利用螺旋式、旋轉衝擊式、衝擊式鑽孔機進行成孔作業,採用壓水鑽進法成孔工藝一次完成成孔過程中的鑽進、出渣、清孔等工序。當土層無地下水時也可用螺旋鑽干作業法成孔。
3.2.2安放拉杆
使用拉杆前要除銹,鋼絞線要清除油脂。土層錨杆的全長一般大於10m,有的長達30m。在安放拉杆時要注意平衡力度,將誤差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
3.2.3灌漿
灌漿是關鍵工序,一般用普通矽酸鹽水泥,若地下水有腐蝕性應用防酸水泥。水灰比應控制在±0.4,其若達到需泵送的流動度,一般摻加0.3%的木質素磺酸鈣,避免泌水、干縮和降低水灰比。常利用壓漿泵將水泥漿經膠管壓入拉杆內後由拉杆管端注入錨孔,灌漿壓力為0.4MPa。待漿液流出孔口時,用水泥袋紙塞入孔內,用濕黏土堵塞孔口,嚴密搗實,再以400~600kPa的壓力進行補灌,穩壓數分鐘。
3.2.4張拉錨固
預應力錨杆在灌漿後要進行張拉錨固,通常是在錨固體及台座的混凝土強度大於15MPa時進行作業。錨杆張拉前應選取0.1~0.2倍的設計軸向拉力值,並進行1~2次的錨杆預張,以拉緊錨杆各個部位來達到杆體完全平直的狀態。
【參考文獻】
【1】邢光輝.岩土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實踐應用[J].江西建材,2016(20):71.
【2】王連東.關於深基坑支護技術在岩石工程施工中的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6(22):175-176.
作者:楊殿斌 單位:山東省城鄉建設勘察設計研究院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