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大班數學區分10以內數單雙數教案

2024年01月05日

- txt下載

大班數學區分10以內數單雙數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區分10以內數單雙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數學區分10以內數單雙數教案1
  活動目標:
  1、使教師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傳授知識。
  2、使幼兒能夠正確、快速地區分10以內數單、雙數,理解單、雙數的差別。
  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1--10數字卡每組一份,單、雙數分記卡,單、雙數劃分圖組數量表,歌曲《小魚》。
  活動過程:
  一、手指律動。
  1、《十個朋友出來走》引出10個數字。
  2、教師請小朋友按1至10的順序伸出十根手指頭,教師依次對應出示數字1至10。
  二、運用觀察法、體驗法,理解單、雙數,了解他們的區別。請將單、雙數劃分卡上分別表示1-10的數量圖片兩兩圈在一起,發現他們有什麼不同,並回答問題。
  1、1、3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2、2、4、6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3、1、2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4、兩兩圈在一起剩一個的數有誰?一個沒多的數有誰?
  小結:兩兩圈在一起剩一個的數(它沒有朋友)叫單數(1、3、5、7、9)。兩兩圈在一起一個也沒多出來的數(它有朋友)叫雙數(2、4、6、8、10)。
  三、幼兒操作,知識聯繫實際,鞏固知識。
  1、請將手中的單、雙數分記卡完成。
  2、用"兩個兩個的數"的方式數一數分記卡上的圖案數量。
  四、配音樂進行集體遊戲活動《海洋里的小魚》(運用遊戲方式使幼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按歌詞所表達的意思來進行遊戲:一條小魚水裡游,孤單在發愁;兩條小魚水裡游,快樂做朋友。幼兒自由地模仿小魚在水裡游,教師扮演水草,當看到教師出示單數時幼兒表現發愁的表情;當看到教師出示雙數幼兒表現開心的表情,並可以自由找到夥伴拉手或擁抱。
  五、活動延伸。
  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玩具,數數自己選擇的玩具的數量是單數還是雙數。
  六、活動結束*附:手指律動
  《十個朋友出來走》一個小朋友呀,出來走走走,碰到大石頭呀,摔個大跟斗。兩個小朋友呀,出來走走走,路上見了面呀,連忙點點頭。三個小朋友呀,出來走走走,看見老公公呀,扶他慢慢走。四個小朋友呀,出來走走走,看見解放軍呀,敬禮又招手。五個小朋友呀,出來走走走,走到動物園呀,看見大老虎。六個小朋友呀,出來走走走,大家做遊戲呀,一起拍拍手。七個小朋友呀,出來走走走,走到運動場呀。踢起大皮球。八個小朋友呀,出來走走走,背兒靠著背啊,學做蝴蝶飛。九個小朋友呀,出來走走走,走到新樓房啊,爬上五層樓。十個小朋友呀,出來走走走,翻個大跟頭啊,變個小老頭。單、雙數分記卡
  活動反思:
  活動的第一環節圈畫。出示十六張星星圖片,讓幼兒數數圖片上的星星數,並貼上相應的數卡。這讓幼兒鞏固了點與數的相對應。以要完成任務為由,讓幼兒對星星圖片進行圈畫,要求是讓每張圖片上的星星兩個兩個抱在一起。為了讓幼兒有從下手,我分別拿一個單數和雙數進行示範。在讓幼兒完成任務之前,我對任務的要求重點強調。幼兒圈畫時,我讓他們自由選擇一張星星圖片進行任務,因為時間有限,我請一位小朋友說出了自己的結果,其他幼兒只是對照答案,沒有很好的總結交流,師幼一起小結了星星全部圈完的數字,和星星沒有圈完的數字,並告訴幼兒:沒圈完的1、3、5、7、9叫做單數,圈完的2、4、6、8、10叫做雙數。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數插花。又以新任務為由,請幼兒從自己的小椅子下拿出事先放好的插花,要求是數一數自己手裡的插花共有幾片。剛一布置完任務,幼兒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數了起來"1、2、3……""老師,我有6片""老師,有9片""老師,……"一個個的叫喊聲越來越多,越來越響,我趕緊控制:"都完成任務了嗎?請完成任務的小朋友把你的小手放到自己的腿上,這樣我就知道你已經完成任務了。"很快,小朋友完成了。我請了個別幼兒回答。完成了一個任務,又有一個新任務了,要求是兩個兩個數,看看你的插花是單數還是雙數。數完後要求用完整的話來告訴我們:"我有×個插花,是×數。"為了讓幼兒說完整,卻遺漏了對幼兒回答的驗證。
  活動的第三個環節身體上的單雙數。找找自己身體上哪些東西上單數,哪些東西是雙數。在這個環節中,我因為時間急,忘掉了這一環節。
  整堂課下來,課堂氛圍很好,幼兒也很投入,回答問題也很積極。這節課上下來,自我感覺一般,幼兒回應的少,主要老師啟發引導的不夠。沒有十全十美的課堂,有好的留下自然會有不足的存在。有不足,才會讓我更努力的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大班數學區分10以內數單雙數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單數與雙數的含義。
  2.學習區分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2元超市(各種玩具、食品等替代品)1―10的代幣券,鉛筆每人一支、幼兒分組操作材料,骰子兩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談話引入,說說上超市的經歷。
  2.觀看課件,說說上面的7代表什麼意思?理解代幣券的用途。
  二、在遊戲中體驗、感知單雙數
  1.講解遊戲規則。
  數一數,你有幾元錢?兩個兩個圈一圈,猜想你能買幾樣東西?還有沒有剩下?
  2.幼兒進行購物遊戲,提醒幼兒做一個文明小顧客。
  三、通過交流和比較,理解單雙數
  1.提問:你有幾元錢?共買了幾樣東西?是不是跟你預想的一樣,還有剩下的錢嗎?
  2.回收代幣券:出示紅黃兩座房子,引導幼兒將有剩餘的排紅房子下面,沒剩餘的排黃房子下面。
  3.教師小結:
  ①兩個兩個地數,剩下一個的我們給他取個好聽的名字,叫單數,它們是1、3、5、7、9;兩個兩個地數,都能找得朋友,並沒有剩下的我們給他叫雙數,它們是2、4、6、8、10。
  ②單數挨著雙數,雙數挨著單數,它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4.出示課件,引導幼兒發現規律。(單雙數用紅黃兩種顏色出現)
  5.通過將數字從小到大進行排列,引導幼兒發現單數和雙數是交替排序的。
  四、通過進一步操作,鞏固對單雙數的認識
  1.通過發現自身器官的數量,進一步鞏固對單雙數的認識:引導幼兒尋找
  身體上某些器官的數量,並說出它們各是單數還是雙數。
  2.分組操作:
  幼兒兩人一組扔骰子,將所扔的數字寫在表格中,看看最後得數是單數還是雙數
  3.老師和幼兒共同驗證。
  活動反思:
  《認識10以內單雙數》是一個數學活動,其主要目標是:初步理解單數與雙數的.含義。學習區分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如何將枯燥無味的數學活動融入孩子的生活,激發孩子對數學活動的興趣,是數學活動的主要目標。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遊戲時幼兒的生命」,我設計的這個活動,拋開了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整個活動以遊戲貫穿,讓孩子在快樂的遊戲中區分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活動中,我通過設計了「2元超市」購物的情景。讓幼兒在富有生活氣息購物活動中感知理解單雙數的概念,在操作中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啟發幼兒尋找身上哪些器官的個數是單數還是雙數。在一系列活動中循序漸進、富有挑戰性的遊戲中促進了幼兒對單雙數概念更深刻的理解。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會了10以內的單雙數。
  在取得成功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活動中幼兒與老師的交流多了,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流少了,不能很好的進行交流與溝通,這一點在以後教學中會多加註意。
  總之,整堂課下來,課堂氛圍很好,幼兒也很投入,回答問題也很積極,幼兒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並積極投入到探索活動中來。

大班數學區分10以內數單雙數教案3


  活動目標:
  1、對排圖講述活動有興趣,通過活動懂得害人終害己的道理。
  2、能根據圖片的內容思考故事情節發生的順序並正確排列圖片。
  3、根據自己排列的圖片,有序、連貫的講述故事內容。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讓幼兒了解什麼是酒米。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問導入:有一隻狐狸醉了,你們猜猜它是怎麼醉的?醉了後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2、教師打亂圖片順序,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並講述。
  (1)、出示圖一,提問:這隻狐狸手裡拿的是什麼?你們猜猜它在幹什麼?它為什麼要這麼做?
  幼兒觀察後請2――3個幼兒講述,教師進行簡單的評價。
  (2)、出示圖四。提問:發生了什麼事?狐狸是怎樣被獵人逮住的?讓幼兒充分想像,並與同伴說一說。
  (3)、出示圖二和圖三:幼兒觀察後請1――2個幼兒講述狐狸到底是怎樣被抓住的?是否與自己剛才的想法一致。教師引導幼兒從情節的編構、語言表達等方面進行評價。
  3、幼兒分組自由排列圖片,完整講述。
  (1)、幼兒自由分組。
  (2)、教師交代自由分組活動任務。
  (3)、幼兒分組討論講述,教師參與其中,了解幼兒的講述情況,鼓勵幼兒大膽想像。
  (4)、每組派代表講述故事,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自評和互評。
  4、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述自己編排的故事,為幼兒引進新的講述經驗。
  5、幼兒再次排列圖片,自由講述故事。
  教學反思
  在教學「10以內的單雙數」時,教師應注重引導幼兒與教師、同伴以及材料之間的互動,讓他們充分感受和體驗事物間的數量關係,並引導幼兒整理、歸納單雙數的學習經驗,促進其邏輯思維的提高,這樣才會更好地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認為,本案例做到了以下五點:
  1、緊扣活動目標,有效設置了活動環節。
  2、創設生活化、遊戲化情境,有效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3、準確把握教學語言,形成了有效的師生互動。
  4、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促進了幼兒主動建構知識。
  5、面向全體幼兒,實現了集體教學活動效益的最大化。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