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創業前線:如何理解在線1對1和OMO教育?

2023年09月08日

- txt下載

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線教育呈現出爆髮式的發展,資本的湧入以及越來越多的教育創業者的進軍,為在線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網際網路教育發展到今天,市場也慢慢總結出了自己的經營之道,教育最好的變現方式還是自營課程,而不是流量售賣、會員增值等。
課程有兩種核心形態:1對1,1對多(1對3小班課和1對N大班課又有本質的區別)。擁有在線用戶和流量優勢的網際網路公司,對教育商業化的嘗試從未停止,在不斷的試探各種課程變現的可能性與效果。
教育基因不足是網際網路公司的一大痛點,網際網路公司所擅長是「流量思維」,把課程視為一種商業變現的手段,關注的重點也放在用戶和流量,對深入理解教育的程度做的遠遠不夠,甚至在是否做深上還持觀望態度。
1對1和1對多(班課),在網際網路產品經理眼中,課程和電商里銷售的書包、衣服一樣,是一種商品形態,包括一系列商品屬性:生產成本、出售價格、可售賣數量、產品詳情等。但是,課程和電商的商品是具有本質區別的。
電商平台連接的是人和商品,教育服務連接的是人和人、人和服務。這意味著,每個課程背後,都還蘊藏著更深的教育場景和內涵。
K12市場1對1和班課,不同的C端和B端場景
1、C端場景1對1和班課的不同
面向的家長和學生的目標群體有區別
1對1以培優和補差為主,目標群體是班級內最頭部和最尾部的20%學生。其實,1對1主要是補差場景,因為好學生的薄弱知識點少,差生的知識點盲區多,差生找1對1老師輔導的價值面更大。
學習產生的場景和周期不同
期末考試前後,以及升學年級都是衝刺時間,這個時間點無論是家長或者學生都有強烈的考試提分需求,大多希望選擇1對1的輔導,而平時的學習,家長基本都會選擇班課。
家長和學生學習心態的不同
從報班的心態上來分析,選擇班課的家長心態往往是「孩子還可以但希望孩子考得更好」,另一方面,「孩子考得太差了所以需要提高」則是選擇1對1的家長的心聲反映。
從退課的心態來分析,對於中優生家長來說,孩子成績不後退就不會退課;對於差生家長來說,孩子成績沒有明顯進步就會退課。
2、B端場景1對1和班課的不同
從B端角度思考,1對1和班課對培訓機構也有著不同的意義。
1對1課程的利潤率比班課低
班課的利潤率在25%到30%,而1對1課程的利潤率遠遠低於這個水平(平均在10%左右)。1對1課程利潤率比較低,所以不會有大額度的優惠。相比之下,班課營銷大額的優惠非常多,效果也比較好。
1對1的口碑傳播效應比班課弱
招生成本是構建護城河的有利武器,是機構的核心競爭力,而好的口碑就是降低招生成本的重要手段。機構內的優等生對於強化正面口碑,有著顯著效果。班課課堂內,有優等生也有普通學生,老師相同,如果有學生學習的效果不好,家長會傾向於認為是自己孩子的問題。但是1對1,家長會把不好的結果直接歸咎於老師,這樣有利於控制負面口碑。另外,1對1以補差為主,差生提分本身就比較難,而且口碑傳播效應不強,所以1對1的正向口碑傳播也比班課低。
1對1老師的管理難度大於班課
1對1的課程利潤率低,老師產能有限,導致老師的薪酬漲幅不及班課老師那麼快。長期做1對1培訓的老師,接受的訓練比較少,所以老師的教學水平提升也有限,1對1老師很容易看到自己的天花板。所以很多機構的1對1老師都是經驗缺少的畢業生,或者大學生兼職。
綜上所述,1對1和班課,從學習場景來理解,有很多的不同,需要深刻理解,才能掌握其背後的商業邏輯。
為何網際網路公司選擇在線1對1?
在2014年,網際網路教育引來一個小的爆發期,很多K12網際網路教育公司在那時開始嘗試在線1對1的變現方式。為什麼諸多網際網路公司不約而同地選擇在線1對1作為變現方式?
避開教研盲區。教研和學管,是網際網路公司不熟悉的領域和業務盲區,不敢輕易嘗試。對於在線1對1,僅由老師就可以完成絕大部分的服務流程,所以網際網路公司想法是僅需招募到一批老師接單即可,不需要再養一個教研、學管團隊。
去中介化模式領先。在線1對1的模式和產品形態,特別容易類比打車領域的滴滴、Uber,所以更容易被網際網路人所接受,很容易聯想到所謂的教育行業的滴滴和Uber,還可以將1對1產業去中介化,模式更輕。
發揮技術優勢,打破空間限制。網際網路公司所擅長是研發技術,包括直播技術,希望將技術優勢發揮到極致。認為1對1直播可以打破教育原有的地域限制,提高生產力,節省原有線下的房租成本,將更多的課酬分配給老師。
從邊緣業務進攻。1對1業務不是大部分機構的主要核心業務,老師是按課時計費,機構抽成,機構會有一種被剝削感,而且存在大量兼職老師,極其不穩定,反而這部分老師也就屬於最好撬動的一批老師。從1對1業務這種側面戰場進攻,是一種早期戰術。
綜上分析,網際網路公司進軍教育選擇在線1對1作為第一個戰場,邏輯上是正確的。
網際網路公司做在線1對1業務的難題
邏輯上,正式啟動在線1對1業務是正確的事情,但運營後會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
1.一對一提分效果有限,口碑傳播慢
教育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招生成本,招生成本等於流量的獲取和流量的轉化,流量是網際網路公司的拿手好戲,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生源,但是流量的轉化,還依賴學員和用戶的口碑。1對1業務以補差為主,且非常個性化,差生的提分效果比較有限,而且1對1口碑傳播比班課慢,這樣,純1對1產品的學員口碑難以建立,招生轉化上就比較困難。
2.一對一老師供給和產能不足
1個全職一對一老師,同時最多服務3-4個學生,需要同時服務10000個學生,就需要3-4千個一對一老師。然而,老師供給和產能都是很有限的,網際網路公司師資來源薄弱,無法源源不斷的老師,只能臨時招募,而且1對1老師流動性又特別大。老師的招募和師訓能力的建立,非一日之功,因此普遍來說,在線1對1老師資源是非常匱乏的。
3.地域化、非標化和個性化
K12一對一,和英語類的1對1不同,有很強的地域屬性,屬於非標準化產品和服務,因為各地的小升初、中高考政策不一樣。因此要平衡好招生流量地域和老師所在地域。另外,1對1是一個非常個性化的服務,家長和學生對老師的需求各不相同,有人喜歡年輕老師,有人喜歡年長的老師,要在本來就不多的老師中,挑選出個性化的滿足用戶需要的老師,就更難了。
4.1對1諮詢環節重
雖然1對1免除了網際網路公司自己做教研的憂慮,但是1對1非常重營銷和諮詢。1對1的客單價較高,家長從了解產品,到挑選老師、試聽,到最終下單,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再加上家長對在線課程的接受度和信任度問題,10個試聽課基本上才能成2單。
在線班課追求規模經濟,相較1對1客單價低,諮詢可以做的很輕,家長試錯成本也低,縮短了決策周期,降低了諮詢成本。
以上四點原因表明現在很多網際網路公司在線1對1業務開展並不順利,老師供給短缺,需求具有周期性,諮詢重,規模不經濟,課程價格貴,再加之1對1 的利潤率非常低。可以注意到,在線1對1公司披露交易額數據的非常多,但鮮有披露利潤率數據的。
面向未來的OMO教育業態:1對1與班課,線上與線下
自打在線教育橫空出世,圍繞著在線教育與傳統教育機構之間的爭吵就沒有斷過。傳統教育機構對在線教育要麼牴觸要麼輕視,而在線教育動輒顛覆傳統教育言論盛行。
本質回歸,從用戶的需求來看,當下以及未來教育公司的業務常態到底是怎樣的?
在線教育,乃至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到今天,已經再證明,單純的線下教育或者單純的線上教育都比較難做。正如,雷軍所說小米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忽視了線下,現在小米大舉拓展線下渠道,已有70家體驗店。
用戶對教育的訴求一直是多樣的,語文作文、英語口語等文科類教育品類適合線上,而有些品類就必須線下,比如數理化、出國諮詢等。
有些家長喜愛在線的形式,因為在線授課可以節省路途時間,孩子在家就可學習,家長還能通過APP監控教學過程;有些用戶偏愛線下,覺得線下面對面教授會有更好的體驗與效果,更符合我們的學習習慣。
有些用戶是線下到線上的,先在實體店諮詢了,但還是因為便利性選擇了網課。有些用戶是看了機構的網站和APP,再去實體店報名,這就是從線上到線下的了。
類似OMO新零售,線上和線下的場景是融會貫通的,線下的學習數據和線上的學習數據的可以打通的,這種全場景的OMO教育(Online Merge Offline)是未來的趨勢。
不論大機構、小機構,在線或是線下機構,如果無法打通OMO服務流程和數據流,那麼在未來的競爭中,都會相對弱勢,因為在教育行業獲客成本極高的今天,不能為客戶提供完善的線上線下一體化、多產品線服務的話,機構的競爭力將會非常弱。
線上1對1,線上1對多,線下1對1,線下1對多,APP,Web-site,門店,這些都將是融會貫通的統一體,沉澱為統一的數據。
OMO教育,會為擁有新基因的教育機構帶來更多機會。越是傳統的大機構,向OMO的轉型越痛苦,越艱難,歸咎於其內部盤根錯節的線上和線下利益糾葛。教育行業和零售業不一樣,零售業連接的是人和商品,教育連接的是人和人,教育的線上線下打通複雜度遠高於零售業。
未來5-10年,所有的機構都是網際網路教育公司,而擁有原生OMO基因的教育公司,將獲得更大的優勢。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