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跟著「星巴克」選址開店靠譜嗎?

2023年09月11日

- txt下載

它的客群不是「宇宙中心群眾」就是「超級金領」;
它的店方圓1公里內十有八九有地鐵;
離它400米內的房價漲幅,能比當地均價多漲30%……
如果你的客群瞄準的是未來新中產,跟著它開店可能是最「省心」的辦法;
如果你想押注未來,來看看研究它近3000家店的布點之後發現的下一波「選址潛力
距它400米的房價多漲三成,星巴克才是真正的「選址大師」!
當肯德基、麥當勞都在出售中國業務時,星巴克卻在今年7月豪擲13億元美金,收回了華東市場合資企業剩餘的一半股份,實現對中國大陸全部2800家店的直營。這還不夠,還計劃在未來5年平均每年新增400多家門店。
聽說星巴克要積極擴張,城市觀察者們是欣喜的。在他們看來,評價一座城市的區域發展和商業活力時,品牌選址是一個重要參考,而星巴克當屬其中翹楚。
據公開資料,星巴克選址時會綜合考慮幾十項統計數據,來預判是否會有足夠的人流支撐店鋪運營——主要是符合其定位的人流。
要知道,這間連鎖咖啡店定位的可是有一定消費力的中青年人群,他們是城市活力和發展的重要源泉。星巴克在挑選較高目標人流預期的區域時,就是挑選了更有發展前景的區域。
可以讓所有人都嘖嘖稱奇的大概是這一組數據了:美國房產數據公司zillow在出版的《Zillow Talk:The New Rules of Real Estate》(房產新規則)中提出,在1997到2014的17年間,距星巴克400米內的房價上漲了96%,而對應的整體房價上漲僅為65%。
許多城市觀察者和投資者屈服於星巴克強勢的選址大法。於是我們在星巴克官網搜羅了2683家門店的信息①,想看看這位「選址大師」揭示了中國城市的哪些商業活力規律。
星巴克的選址大法,值得你好好學學
1、看城市:入華18年,尤其偏愛商業發達的長三角城市
我們先從城市之間的星巴克布局來入手,重點看進入一座城市的年份與迄今為止的店鋪數量兩項。
2005年之前,星巴克進入新城市的動作非常保守,每年在單個城市新開的店面數不會超過個位數。這一階段,入駐城市的順序就很值得咀嚼,這包含了星巴克在十幾年前對一個城市商業文化、接受新事物程度的判斷。
星巴克在緩慢布局階段進入中國大陸新城市的順序,頭兩年的思路挺簡單,就是必須占位的北京與上海。此後的城市拓展順序里有幾個有趣的信息點:
星巴克選擇深圳而不是廣州作為進入華南地區的首個城市;
東部城市明顯更加受寵;
成都在10年前就已經是星巴克最重視的西部城市。
隨著在華開店速度加快,星巴克城市圖譜成為城市實力比較重要的參考。從公開報道的消息來看,它或許已經被官方列入需要努力的目標。
2016年底,履新不久的西安市市委書記王永康在區縣調研時提到:「西安現在40多家星巴克,這肯定是不夠的,400家還差不多。」其實如果看看數據,西安的表現並不算差,其星巴克店鋪數量在全國排到第13位,起碼坐穩了西北第一。
截至目前,星巴克已經進入160個城市(包含縣級市),記者統計了每個城市的星巴克店面數量。頭尾差距比我們想像得更大,上海、北京、杭州、廣州、深圳、蘇州前6個城市占去了一半,尾部的118個城市僅擁有個位數的星巴克,它們基本是在2010年後擴張的。
上述排行體現出星巴克對於長三角地區極大的偏愛,前20名中長三角占去8席,上海憑一己之力開出全國1/5的店,杭州超過了廣深兩個一線城市的總和,蘇州則幾乎與深圳齊平。
另一個應當關注的點是,在這個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商業吸引力的排名中,成都、重慶與西安這幾個西部城市代表,比武漢長沙的中部組團表現更加亮眼。
一個結論呼之欲出:那些商業土壤更肥沃的城市,更能在星巴克的選址系統中占據優勢。
2、看周邊:超過8成星巴克選在了地鐵周圍1公里
不過更有商業參考價值的,還是要深入城市內部肌理、處理更加細緻的地理位置數據,它能告訴我們星巴克在單個城市地圖上的偏好。
星巴克進駐深圳時,這座城市的第一條地鐵還處於施工的狀態。大概是與地鐵規劃英雄所見略同,星巴克在深圳開的前10家店鋪中,有9家現在距離地鐵站不到500米。
我們據此驗證了第一個假設,星巴克選址與地鐵等公共運輸資源投放關係緊密。這比較好理解,不斷吞吐的地鐵站,天然便是城市中最大的人流供應機。
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3月底②,深圳市內的星巴克門店已經增至113家。記者計算了所有店鋪與其最近地鐵站的距離,以每500米作為一個統計截點,結果如下圖:
超過8成店鋪聚在地鐵站周邊半徑1000米範圍內(地鐵站輻射圈),從站口出來步行可達。
只有12%的店鋪開到離地鐵站1500米之外的地方,未來這個比例還會下降,因為它們周邊基本都在建地鐵站。這些站點多位於景區中,離市中心的距離也不近。
當然,並非修起地鐵站便能迎來一片繁榮,獲得星巴克偏愛。畢竟,深圳全城165個地鐵站中,還有近一半地鐵站沒被星巴克選中。這些站之間有什麼不同?滿足交通樞紐的條件後,還要怎麼才能獲得商業力量恩寵?
3、看區域:區域綜合實力和功能特徵很重要
初步梳理數據,任一城市區域的綜合實力與具體功能特徵是最關鍵的兩點。
2002年10月,華南區第一家星巴克在深圳市福田區中信廣場開業,距離這家星巴克直線距離250米的地方,在2004年底開通了1號線科學館站,這個站點輻射圈2017年的綜合實力排在全市第7位。次年開業的第二家星巴克周邊的國貿站,綜合實力更是排到第3位。
綜合實力排名是嚴格按照它們的數據表現排出來的。通過美團點評、中原地產、e成科技、高德地圖等機構提供的數據,我們對作為城市節點的地鐵站輻射圈進行數據描像,形成包含商務、居住、商業、休閒娛樂的14個功能指標,每個地鐵站功能輻射區都獲得一個綜合功能分。
總的來看,綜合實力越強勢,就越能獲得星巴克的偏愛。代表兩者關係的虛線走向可以說是很明顯了,綜合實力越弱確實越容易不受待見,站點綜合實力排名前60位的站點聚攏了最多的星巴克店鋪,最強的幾個站點在星巴克這裡幾乎就是滿分。
綜合實力排名第一的是位於福田區的購物公園站,它與附近的會展中心站、福田站、市民中心站共同圈出了深圳的CBD。在購物公園站周邊不到1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就有5家星巴克店,意味著每走10分鐘就能遇到2家。排名前幾位的大劇院站、會展中心站、車公廟站景象相同。
當然,對於這些優等生,星巴克的打分也有明顯懸殊。對比地鐵站輻射圈評分來看,其實就是總分差不多,但不同功能科目的得分上有高有低。那麼問題來了,究竟偏向哪一科,更能吸引星巴克這樣的商業力量?
記者根據14項指標表現對地鐵站點進行分層聚類,為它們貼上功能偏科的特徵標籤。然後進一步計算城市中不同功能分區站點被星巴克選中的比例,以及對應「星巴克偏好」指標的平均值,結果如下圖:
被貼上「宇宙中心的候選人」與「公司達人的聚集地」這兩類標籤的站點,毫無疑問都會被星巴克選中。
「宇宙中心的候選人」站在大多數指標上表現優異,是大家傳統認知中的城市中心與副中心,前面提到的購物公園、大劇院、車公廟均在此列。從星巴克偏好值來看,這類站點最受重視,星巴克布點密度相當高。傳統認知的市中心等於黃金地段當然是有道理的,無需多言。
「公司達人的聚集地」,顧名思義商務功能特別突出,聚集了大量公司人。粗看上圖中的星巴克偏好度,似乎對公司人的興趣沒有想像中那麼高,但細看背後的數據表,其實是有些公司人類型拖了後腿。
「享受人生的躺玩區」最明顯的特徵是消費溢價高,主要包含兩個類型的區域,「躺」指代豪宅類居住區,「玩」指代旅遊景點。
前者附近由於地廣人不多,雖然消費群體層次高,但也並不太受星巴克喜愛。
「玩」的旅遊景點在星巴克的選址邏輯中,優先級跟市中心差不多,前文中提到,那些不靠近地鐵站仍獲得較高星巴克偏好得分的,基本都是景區。景點有兩個主要特徵,一是人流巨大,二是旅遊這種消費行為本身就挺升級的,很對星巴克胃口。
其餘站點類型中,大型對外交通樞紐如機場站、深圳北站等由於絕對人流優勢,是星巴克的重點關照對象。相比之下,那些還沒開發完全的站點與園區型站點,則不太被星巴克看好。
尋找下一波「星巴克站點」
經過層層遞進的辛苦分析,星巴克套路可以總結如下:
在選城市時,優先考慮幾大三角發展區;剩餘城市中,大部分東部城市與核心西部城市更加受寵;
進入城市內部再行選址,市中心、旅遊景點、金領白領商務區、大型交通樞紐都是最優選擇,居住區與其他商務區是次選;
還要拓寬?那就是通過城市相關的各種數據和政策,進一步看商業潛力了。
在分析了星巴克青睞區域的數據特徵後,記者試圖領先星巴克一步,找到下一個可能會被選中的站點,這裡也許就是下一個發展潛力地,各種價格都還沒漲起來,對其他的品牌商或投資者都有意義,當然還是以深圳為例。
這裡採用的具體的分析方法是,在未被星巴克選中的站點中,挑選出跟已有星巴克站點的功能特徵最像的那些。這樣的站點有11個,這些漏網之魚主要位於寶安區,尤其是在寶安靠近南山的區域,它們居然抱團出現了。
按照站點性質來看,其中布吉、翻身與新秀都是「衣食住行的大本營」,屬於居住人流大站;香梅北、臨海、寶華、新安是享受人生的躺玩區,屬於凈值更高的人群聚集地;龍井、碧頭、橋頭都是綜合實力較弱功能單一的圈地狂,它們周圍都分布了學區或工業、科技園區。
當然,14項功能指標都納入體系重在考察站點周邊區域的各項功能情況,是一個綜合實力評價體系;星巴克本身的選址邏輯應該會有所側重,還會考慮到更多細節的現實情況。
但是有一點毋庸置疑,如果是想吸引跟星巴克同一定位人群的品牌,尋找到下一個「星巴克站點」,總不會錯。
,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