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剖腹產後恢復 剖腹產如何恢復看這便知

2023年09月19日

- txt下載

女人生孩子相當於從鬼門關去了一趟,剖腹產比順產更傷身體。那麼,剖腹產後吃什麼恢復身體呢?剖腹產後恢復需要注意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到文中看看剖腹產後飲食吃什麼來調養吧!
目錄
1、剖腹產後吃什麼水果恢復 2、剖腹產後子宮如何恢復
3、剖腹產後如何恢復身體 4、剖腹產後的恢復常識
5、剖腹產後恢復禁忌動作 6、剖腹產後護理要點
7、剖腹產後如何恢復腹部 8、剖腹產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剖腹產後吃什麼水果恢復
一些媽媽受傳統習慣的影響,月子期間不吃生冷食物,甚至連水果都不敢吃。其實有些水果對產後恢復非常有好處,新鮮水果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可以幫助產婦產後恢復。那麼,剖腹產後吃什麼水果好呢?看看下面的建議吧。
一、剖腹產後吃水果的好處
產後的飲食也要均衡,魚肉雞蛋中確含有高蛋白、高脂肪、高膽固醇及高脂溶性的維生素,但水溶性維生素、纖維素及一些有機酸、微量元素的含量卻很低下,而水果中則含有大量的碳水化物、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它能彌補年純進食魚肉蛋類的不足;如兩者合理搭配良用,則能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否則,可能導致飲食失調、胃腸功能紊亂,母嬰出現維生素及某些微量元素缺乏等症狀。
二、吃什麼水果好
1、蘋果
蘋果味甘涼,性溫,主要為碳水化物。含有豐富的蘋果酸、鞣酸、維生素、果膠及礦物質,可預防和治療壞血病、癩皮病,使皮膚潤滑、光澤。其粘膠和細纖維能吸附並消除細菌和毒素,能澀腸、健胃、生津、開胃和解暑,尤其對治療產婦腹瀉效果更佳。
2、香蕉
香蕉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和鐵質,有通便補血的作用。產後產婦常常臥床休息,胃腸蠕動較差,容易發生便秘,再加上產後失血較多,需要補血,而鐵質是造血的主要原料之一,所以產婦多吃些香蕉能有效地防止產後便秘和產後貧血。媽媽攝入的鐵質多了,乳汁中鐵質也多,對預防嬰兒貧血也有一定幫助作用。
3、橘子
橘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鈣質,維生素C能增強血管壁的彈性和韌性,防止出血。分娩後子宮內膜有較大的創面,出血較多,多吃些橘子可防止產後繼續出血;鈣是構成嬰兒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媽媽適當吃些橘子能夠通過乳汁把鈣質提供給孩子,能夠促進嬰兒牙齒、骨骼的生長,防止嬰兒佝僂病的發生。另外,橘核、橘絡有通乳的作用,吃橘子可避免乳腺管不通暢。
剖腹產後子宮如何恢復
對於剛剛剖腹產完的女性而言,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恢復到生產前的狀態,得先弄清楚剖腹產子宮恢復等相關問題,以便更好地調理身子。
子宮恢復主要包括三方面,即子宮體的復原、子宮頸的復原和子宮內膜的復原。
子宮體的復原
在胎盤排出之後,子宮會立即收縮,在腹部用手可以摸到一個很硬並呈球形的子宮體,它的最高處和肚臍的水平同高。以後子宮底的高度,會每天下降1-2厘米,大約在產後10-14天內,子宮變小,降入小盆骨腔內。這時,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宮底了。
子宮頸的復原
產後子宮快速恢復:由於有產婦在分娩之後,因子宮頸充血、水腫,會變得非常柔軟,子宮頸壁也很薄,皺起來如同一個袖口,7天之後才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7-10天後子宮頸內口會關閉。一直到產後4周左右,子宮頸才會恢復到正常大小。
子宮內膜的復原
胎盤和胎膜與子宮壁分離,由母體排出以後,從子宮內膜的基底層,會再長出一層新的子宮內膜。產後10天左右,除了胎盤附著面外,其他部分的子宮腔會全部被新生的內膜所覆蓋。剛剛分娩後,胎盤附著部分的子宮壁面積約手掌大,到產後2周左右,直徑已經能縮小到3-4厘米,但產後6-8周才能完全癒合。
宮縮
如果子宮裡有殘留的胎盤或胎膜組織,或產後子宮收縮不好,子宮復原的速度就會放慢。產後的子宮為了恢復原來的大小,需要更有力的回縮,所以在產後一周內媽媽會感到產後宮縮的疼痛,這種宮縮會在媽媽給孩子哺乳時更為明顯,但不會令人難以忍受。有醫學專家認為,多與孩子肌膚接觸及哺乳是促進子宮復原的最佳刺激。
剖腹產後多久可以再生相信很多女性在第一胎剖腹產的時候,醫生都會說明剖腹產後至少2年才可以生第二胎,這是針對剖腹產後多久可以再生這個問題,中國醫療行業的一個標準。一般來講,剖腹產後是不影響懷孕的,可以有正常妊娠。
但是剖腹產後子宮壁的刀口在短期癒合不佳。過早的懷孕,由於胎兒的發育使子宮不斷增大,子宮壁變薄,尤其是剖腹產手術刀口處是結締組織,缺乏彈力。新鮮的瘢痕在妊娠末期或分娩過程中很容易脹破,而造成腹腔大出血甚至威脅生命。因此,再次妊娠最好是在剖腹產後兩年以後較為安全。懷孕後要在醫院檢查、分娩,以免發生危險。第一胎是剖腹產,生第二胎也並非一定要剖腹產。
剖腹產後如何恢復身體
剖腹產後6小時以內
1、躺著的姿勢
術後回到病房的媽媽需要頭偏向一側、去枕平臥。去枕平臥的原因是大多數剖腹產選用硬脊膜外腔麻醉方式,術後去枕平臥可以預防頭痛;同時,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還可以預防嘔吐物的誤吸。
2、腹部放置沙袋
有時護士會在產婦的腹部放置一個沙袋,這樣做是為了減少腹部傷口的滲血。
3、及時哺乳
寶寶餓了,護士會把他抱給媽媽,媽媽一定要將這最珍貴的初乳喂給寶寶。這是值得回味的經歷,留給寶寶也留給自己。寶寶的吸吮還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子宮出血,使傷口儘快復原。
4、禁食
在術後6小時內應當禁食。這是因為手術容易使腸子受刺激而使腸道功能受到抑制,腸蠕動減慢,腸腔內有積氣,因此,術後會有腹脹感。為了減輕腸內脹氣,暫時不要進食。
產後第一天
1、躺著的姿勢
產婦產後平臥6小時以後就可以枕枕頭了,這時最好採用側臥位,可以將被子或毯子墊在背後,使身體和床成20~30度角,這樣可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傷口的震動和牽拉痛,會覺得舒服一些。
2、止痛的辦法
麻藥勁過了以後,大多數產婦會感覺腹部傷口疼痛,這時可以請醫生開些處方藥,或者可以使用陣痛泵緩解痛苦。
3、儘快進食
剖腹產6小時後可以飲用一些排氣類的湯,如蘿蔔湯等,以增強腸蠕動,促進排氣,減少肚脹,同時也可以補充體內的水分。但是,一些容易發酵產氣多的食物,如糖類、黃豆、豆漿、澱粉類食物,應該少吃或不吃,以防腹脹更加嚴重。
4、儘早活動
此時特別需要注意保暖以及各種管道的暢通情況;勤換衛生巾,保持清潔;腹部的沙袋需放置8小時;12小時後,產婦在家人或護士的幫助下可以改變體位,翻翻身、動動腿。
術後知覺恢復後,就應該進行肢體活動,24小時後應該練習翻身、坐起,並下床慢慢活動,條件允許還應該下地走一走,運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使傷口癒合更加迅速,並能增強胃腸蠕動,儘早排氣,還可預防腸粘連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剖腹產後的恢復常識
如果發生術中意外或術後刀口感染,則會帶來更多的麻煩。尤其應該明確指出的是,在一些人中間流傳有剖腹產的嬰兒頭腦聰明、體格健壯的說法,這是不科學的和毫無根據的。相反,據研究,剖腹產新生兒的臍血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比自然分娩的新生兒要低,能抗病的補體含量更低。所以,剖腹產生的新生兒更易感染疾病。從嬰兒角度看剖腹產也不如自然分娩。
但是,若孕婦有剖腹產指征時,如骨盆畸形、臀位、前置胎盤、高齡初產婦、巨大兒等,自然分娩可能有困難,容易出現難產,這就應該由醫生根據孕婦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進行剖腹產。在現代醫療條件下,一般說來,剖腹產手術還是安全的。因此,必須作剖腹產時,孕婦及其家屬應該主動與醫生合作,愉快地接受手術。
由於剖腹產手術對產婦身體會有一些損傷,所以產婦應懂得一些自我保健常識,以利早日康復。
1、早期下床活動
幫助子宮收縮、促進傷口癒合、防止腸粘連的主要環節。手術時腹腔打開,使一部分空氣進入腹腔,而術後往往活動小,使腸蠕動減弱,容易發生腸脹氣和粘連。所以產婦不要靜臥,術後麻醉消失恢復知覺後,要進行機體活動。24小時拔出尿管後儘早忍痛下床走走,能增加腸蠕動、早排氣, 防止腸粘連及血栓形成。同時經過活動,血液循環加快,促使子宮收縮,利於傷口早日癒合。
2、注意傷口滲液及有無感染
保持傷口部位周圍的清潔,滲出液較多時,及時請醫護人員查看,並更換敷料。癢時不要搔抓,防止傷口感染化膿。如傷口疼痛並局部發硬,用手摸有波動感,說明傷口感染化膿,應及早診治。
3、注意飲食營養是產婦康復的一個重要方面
術後產婦要擔負喂養嬰兒的重任,更應注意飲食,遵醫囑進食。產後有乏力、納差等現象屬正常反應,不要擔心。應食易消化的食物。在腹脹排氣前不能吃產氣多的食物。排氣之後,可以和一般正常產婦一樣吃營養豐富的食物。
4、注意衛生
產婦剖腹產後抵抗力低,如不注意衛生易引起感染。產婦除照常刷牙、洗臉、洗手外,及時更換會陰墊及因出汗和乳汁弄濕了的衣服,衛生用品要經常消毒、勤換。不要過早地將傷口部位形成的痂皮揭去。在傷口拆線前用溫水擦洗全身,拆線後可洗澡,但以淋浴為好。
5、及時採取避孕措施
夫妻生活一般於產後42天、惡露完全乾凈後開始。產後3個月應去原手術醫院放環。如果一旦受孕,做人工流產,會特別危險。
6、深呼吸
剖腹產的媽媽與陰道產的產婦不同,為了避免在復原運動中傷口疼痛或不小心扯裂,產後的復原操,最初以深呼吸為主,等到傷口癒合之後,再進行較大動作的肢體伸展。
剖腹產後恢復禁忌動作
基本上剖腹產後忌七大危險動作對產後的行為規範涵蓋的比較廣,了解了這些常識,往往能夠保證媽媽們最大程度的減少產後病症,並且給媽媽提供了正確的生活準則,讓我們詳細的了解一下吧。
一:平臥
因為剖腹產之後,隨著麻醉效果的逐漸消退,就會出現切口的疼痛,而平臥位子宮收縮的疼痛最敏感,故應採取側臥位,使身體和床成20-30度角,將被子或毛毯墊在背後,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切口聽震動和牽拉痛。
二:不活動
術後知覺恢復後,就應該進行肢體活動,24小時後應該練習翻身、坐起,並下床慢慢活動,因為活動了腸道才能活動,腸道活動了才能排氣,排氣了才能慢慢進食,恢復飲食了才可以吃一些下奶的東西,讓乳汁進一步分泌。這樣助於產婦體力恢復,促進排尿、排便,促進惡露排出,還可預防腸粘連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三:不敢大小便
剖腹產後,由於疼痛致使產婦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時排泄,易造成尿瀦留和大便秘結,故術後產婦應按平時習慣及時大小便,平時多喝水,沖洗尿道,預防感染,但是不要喝太多,膀胱有一些感覺的時候就要解小便。
四:坐浴或盆浴
進行剖腹產後的媽媽,在傷口拆線前不能淋浴洗澡,要保持腹部傷口的乾燥、清潔,可用溫水擦洗局部,或是請醫生將腹部傷口做好防水保護後再進行淋浴。
要注意的是:在產後四周之內子宮頸尚未閉合,不要進行坐浴或盆浴,以免引起子宮或盆腔感染。但是應該每日沖洗生殖道2~3次。
五:大魚大肉
剖腹產後,產婦會消耗大量能量,所以要及時補充營養,但不宜立即進食大量含高蛋白的食品,術後一周內禁食蛋類、發酵食物及牛奶,以避免脹氣,一周後可開始攝取魚、鮮奶、雞精、肉類高蛋白質食物,幫助組織修復。同時,應少食用油膩、含深色色素和咖啡、茶、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高營養、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
七:吹風著涼
產後,產婦的毛孔會完全張開,正是「弱不禁風」的時候,如果因空調等製冷設置溫度太低而使產婦著涼,不僅容易使其感冒,更容易落下病根。因此,注意空調的風不可以直接吹到產婦,室溫一般以25-28℃為宜,產婦應穿長袖衣和長褲,最好還穿上一雙薄襪子,穿著不宜暴露。
以上就是剖腹產後忌七大危險動作的詳細介紹,基本上對剖腹產後需要注意的事項講的很全面,也都是跟生活息息相關的。如果產後有諸多疑問,建議多與看護醫生進行交流。條件好的建議在醫院多休養一段時間等到身體基本無恙,便可安全出院。
剖腹產後護理要點
隨著手術技術的不斷提高,剖腹產的傷口也癒合的越來越好,但它畢竟是個手術,新媽媽在坐月子期間,必須十分注意產後的恢復。
1、手術後媽媽的傷口會很疼痛,媽媽要做好一定的思想準備,對疼痛做些忍耐,少用些止痛藥,如果疼痛耐忍,就儘快帶醫院做檢查,以免腹壁有血腫。
2、剖腹產後前3天的護理要點。
剖腹產後當天
剖宮產當天產婦回到病房後一定注意好好休息,因為這畢竟是一次大的手術經歷。這時會有導尿管的刺激、吸氧管的不適、心電監護的袖帶纏繞,後背還有鎮痛泵。
孩子出生後給了媽媽極大的吸引力,媽媽會不斷地關注孩子,提醒媽媽們在這時除了需要喂奶時喂孩子外,其他時間一定要閉目休息,以儘快恢復體力。產後還要多翻身,促進儘早排氣,也要儘早進食,以補充手術造成的體能損失。
剖腹產後第2天
產後第2天拔除導尿管後,要儘快活動,可以先坐起,再在床邊活動,再下地活動。千萬不要一動不動地臥床,這樣會影響下肢血液循環,發生下肢深部靜脈炎。
當鎮痛泵取走後,傷口會有疼痛的感覺,孩子吮吸乳房時會有子宮收縮疼痛,這些疼痛對於沒有經歷產程的剖宮產產婦來說就覺得很疼了,一定要咬咬牙挺過來。孩子吃奶時的宮縮疼就像是平時來月經時的輕微痛經一樣,是可以忍受的,只有這樣的收縮才促使子宮由一個如皮球大的球形器官縮小成孕前的大小。
產後會有褥汗,這是孕期體內貯存的水分在產後以褥汗的方式排出體外,不要以為是體虛出的虛汗。每天都要換衣服,以保證身體清潔。護士會幫助產婦進行外陰清洗,保持外陰清潔。產後前兩天還需要輸液,以補充術中的損失和手術後不能儘快進食所造成的能量不足;醫生還會給予產婦抗生素,以預防感染。
剖腹產後第3天
第3天產婦基本就適應了宮縮的疼痛,這時醫生會給傷口換藥,可能會有小的不適。醫生會查看傷口有無滲血,有無紅腫發炎,了解傷口癒合情況。最重要的是這時開始漲奶,需要產婦咬牙挺過這一關,可通過乳房按摩疏通乳管,以保證孩子有充足的母乳可吃。
一般產後第3天就可以在溫暖的屋子裡洗洗頭,擦擦身子,並將頭髮用熱風吹乾。一周時可以在溫暖的浴室里洗洗澡,但要注意保護好傷口。產後每天要刷牙,保護好牙齒。
3、腹部傷口通常在手術7天拆線,拆線後咳嗽時要用手按壓傷口兩側,防止傷口裂開。
4、手術後要特別注意衛生,除每日洗臉刷牙外,飯前便後和哺乳前洗手外,腹部傷口處的衛生也要注意了,還有陰部的衛生也要格外注意。
5、體力允許的話,在導尿管拔出後儘早下床活動,並逐漸增加活動量,這樣不僅可以促進腸蠕動和子宮復歸,還可以避免術後腸黏連及血栓性靜脈炎的形成。如果感覺頭暈、難受、就馬上上床休息,謹防摔倒。
6、術後飲食根據情況而定。術後第二天媽媽可以吃些清淡食物,如蛋湯米湯,千萬不要進食牛奶、紅糖水、豆漿、大量蔗糖等脹氣食品;排氣後可進食半流質食品如稀粥、湯麵、混沌等,稍後就可以恢復普通飲食了。
剖腹產後如何恢復腹部
孕婦在生產後,通常腹部會囤積脂肪,顯得大腹便便。如果想要讓肚子恢復平坦,剖腹生產的媽媽,可以利用哺育母乳來減肥。例外再搭配瑜珈運動或是步行來消耗熱量,一定可以順利的減去腹部贅肉。
如何讓剖腹產孕婦腹部變平坦
1、最好哺育母乳
在剖腹產之後最好的減肥方式就是,哺育妳的寶寶母乳。妳必須哺育純母乳6個月。這有助於大量的融化妳的肚子多餘的脂肪。
2、把握前六個月
不要讓你的身體在前6個月放鬆。分娩後,妳的身體仍流通著孕激素,此時妳的脂肪是鬆散的。一旦脂肪凝固,並且囤積,減肥就會更加困難。
3、穿著束腹腰帶
雖然有可能是痛苦和刺激的,但是務必穿著束腹腰帶一整天。只有在吃飯、上廁所以及睡覺的時候,才將腰帶卸除。
4、練習瑜珈運動
練習瑜珈是讓剖腹產後腹部平坦的最佳途徑之一。嘗試一些可以收緊妳腹部肌肉的姿勢,它們可以讓妳的肚子縮起來。
5、飲用大量的水
水有助於恢復身體液體的平衡。這可能聽起來令人驚訝,但是水可以幫助從你的系統排出多餘的脂肪。
6、低脂肪的飲食
如果妳是哺育母乳的媽媽,不要改吃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因為妳需要碳水化合物,提供妳能量刺激泌乳。理論上,妳應該攝取蛋白質、蔬菜、水果,並遠離高脂肪食物。
7、嘗試輕快步行
妳可能還沒強壯到可以跑步運動,但是妳需要做一些有氧運動。因此,從輕快的步行開始,慢慢增加走路的步伐,直到可以再次跑步。
剖腹產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都說剖腹產的媽媽會很難恢復,可我們依然可以看到許多寶媽在剖腹生下孩子之後,變得越來越靚麗,健康。剖腹產與順產得產婦不一樣,剖腹產坐月子需要更注意,更精心,而且最好延長月子時間。因為剖腹產手術給身體帶來的疼痛除外,我們還要照顧好寶貝。所以,做好月子對一個女人的後期恢復十分重要。
那麼,剖腹產坐月子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下床活動
生完孩子後產婦都應該儘早活動,在剖腹產後,醫生再三囑咐我,要儘快排氣,防止腸粘連。儘早下床活動對產後排氣是有所幫助的。剖腹產結束後,可以在走道間輕走幾步,一天做個三四次,也有利於早點恢復腸蠕動。如果傷口疼得實在無法起身,那也要在床上適當運動。多翻翻身,也有利於排氣,防止內臟器官的粘連。
2.多做腹部按摩
剖腹產之後傷口疼得根本是不想動,可沒辦法,為了早點恢復還是要下床走動。護士每天都會到房間來幫忙按摩腹部,說多按摩肚子能有利於子宮、陰道排出殘餘積血。因為剛生完,所以力度不能太大,有時是在肚臍周圍畫圈按摩,有時是上下輕輕揉動,希望通過不斷的按摩有助於產後收腹,加速子宮的收縮。
3.蔬菜水果不能忘
很多老一輩的人覺得產婦是不可以吃水果的,有人說會對牙不好,有人說容易虛寒,也有人說對脾胃不好。其實,月子期間有些水果是可以吃的,只是像橘子,柿子,西瓜等偏涼性的水果不能食用。月子裡媽媽每天給我吃一個蘋果,切成一小塊一小塊得放在開水裡泡過之後再給我吃。建議產後媽媽們更應該要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一來預防便秘,二來能達到營養均衡。
4.產後飲食需謹慎
在傳統的觀念中,產婦坐月子是應該要大補的。可其實過度飲食對產婦的恢復並不有利。剖腹產的飲食很重要,產婦在月子期間的營養不宜過量,否則很容易患肥胖症,引起其他疾病。有的產婦還食用大量的中藥材進補,最後卻造成自己出血過多引發血崩。任何事物和藥物的使用最好根據自身體質和身體情況,同時也要在醫生的建議下使用。一般來說,產後流血較多,可以適當補充氣血,但不宜過度。
5.儘早給寶寶喂母乳
月子裡我的母乳還可以,主要是因為剖腹產之後孩子吮吸得早。孩子一出生就需要合理的喂養,母乳是最天然的營養品。分娩之後,應該儘早哺乳。金水銀水不如母親奶水,母乳喂養可以保證孩子的營養健康,有助於孩子的發育和吸收;母乳喂養可以有利於產婦的子宮恢復,減少產後出血;母乳喂養還能增加孩子和母親之間的情感,讓寶寶更有安全感。
6.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產後由於汗多,一天幾乎都要換兩三套衣服。可以把室內的窗戶打開透氣通風。產後會出虛汗,儘量不要捂得太厚。哺乳前後,產婦要多注意清洗自己的雙手,乳頭、乳房,避免孩子腸道感染,或發生乳腺感染的危險。
另外,產後產婦的毛孔是完全張開,不易著涼,室內溫度切不可設置太低。月子裡如果感冒,很容易落下病根!
剖腹產後怎樣護理傷口
一、剖腹產傷口護理注意事項
1、傷口要勤換藥,保持傷口和周圍清潔乾爽。
2、保護好手術後刀口的刀痂。
3、休息時最好採取側臥微屈體位,以減少腹壁張力。
4、可在醫生指導下,塗抹一些外用藥。
5、隨時保持疤痕處清潔,及時擦去汗液,不要用熱水燙洗。
6、拆線後,要避免劇烈運動、身體過度伸展或側屈。
二、剖腹產後傷口為什麼發炎
由於剖腹產的傷口比自然產大,出血量也隨之增加;一般而言,平均增加100—1000ml出血量,有時還會更多。只要開刀時間愈久,出血量愈多,傷口感染的機會就會增加,這是自然生產較少發生的併發症。
三、剖腹產後的傷口護理DIY
無論是會陰切開傷口或剖腹傷口的照顧原則大致相同,但因部位的不同,所以在促進傷口復原時就必須運用不同的技巧。
剖腹產後疤痕如何護理
耐心等待剖腹產拆線,在此期間注意傷口和周圍清潔乾爽,傷口要勤換藥。
剖腹產傷口結痂後,不能人為拉下痂皮,結痂需自然成熟脫落。過早揭痂會把尚停留在修復階段的表皮細胞帶走,甚至撕脫真皮組織,刺激傷口出現刺癢。
剖腹產手術刀口結疤2~3周後,剖腹產疤痕才開始增生,因此結痂脫落或拆線15天後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外用預防疤痕藥物,拆線後,要避免劇烈運動、身體過度伸展或側屈。
剖腹產疤痕增生期大約要持續3~6個月左右,此階段最明顯的反應就是癢,有些人以刺癢為主,特別是在大量出汗或天氣變化時,常常感到刺癢得想要抓破疤痕,但一定要忍住,此時疤痕不能用手去撓,更不能抓破疤痕表皮,因為產生的疤痕已經破壞了皮膚的結構,形成的新表皮層是很脆弱的,用手去撓,一旦引發炎症,疤痕情況會更嚴重,處理起來就會更難。
休息時最好採取側臥微屈體位,以減少腹壁張力,促進剖腹產疤痕修復。
剖腹產媽媽產後護理要點
1.術後加強自我保健,對於順利康復是很重要的。
2.術後三天內配合輸液,以補足水分,糾正脫水狀態。術後六小時可進食些燉蛋、蛋花湯、藕粉等流質食物。術後第二天可吃粥、鯽魚湯等半流質食物。
3.及早活動,是防止腸粘連、血栓形成、猝死的重要措施。麻醉消失後,上下肢肌肉可做些收放動作,術後六小時就可起床活動。
4.剖腹產時,子宮出血較多,應注意陰道出血量,如發現超過月經量,及時通知醫生。
5.咳嗽、噁心、嘔吐時,應壓住傷口兩側,防止縫線斷裂。
6.一般於手術後第二天補液結束即可拔除留置導尿管,拔除後3~4小時應及時排尿。臥床解不出,應起床去廁所,再不行,應告訴醫生,直至能暢通排尿為止。
7.體溫如超過37.4℃,則不宜強行出院。回家一周內,最好每天下午測體溫一次,以便及早發現低熱,及時處理。
8.當心晚期產後出血:回家後如惡露明顯增多,如月經樣,應及時就醫,特別是家住農村交通不便者更宜早些。最好直接去原分娩醫院診治。
剖腹產後應注意4個「不宜」
1.不宜平躺
新媽媽們剖腹產之後,隨著麻醉效果的逐漸消退,就會出現切口的疼痛。而平臥使子宮收縮的疼痛更為敏感,所以新媽媽應注意不要平躺,而應側臥。新媽媽產後平臥6小時以後就可以枕枕頭了,這個時候最好採用側臥位,可以將被子或毯子墊在背後,使身體和床成20-30度角,這樣可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傷口的震動和牽拉痛,會覺得舒服一些。
產後的24小時,新媽媽應該練習翻身、坐起,並下床慢慢活動。因為活動了腸道才能活動,腸道活動了才能排氣,排氣了才能慢慢進食,恢復飲食了才可以吃一些下奶的東西,讓乳汁進一步分泌。這樣助於新媽媽體力恢復,促進排尿、排便,促進剖腹產後惡露排出,還可預防腸粘連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2.不宜憋尿
剖腹產後,因為害怕觸動腹部傷口導致疼痛或者傷口開裂,很多新媽媽都不願意下床大小便,寧願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剖腹產後,由於傷口疼痛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順利排泄,易造成尿瀦留和便秘,若有痔瘡,情況將會變得更加嚴重,故剖腹產後,新媽媽應按平時習慣及時大小便。
3.不宜坐浴或盆浴
新媽媽在月子期間,應該每天用溫水清洗外陰部的分泌物,保持下身的潔凈。而新媽媽一般產後一周可以洗澡、洗頭,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洗澡時必須堅持擦浴,不能坐浴或者盆浴,以免讓髒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而剖腹產新媽媽,在傷口拆線前不能淋浴洗澡,因為要保持腹部傷口的乾燥、清潔。這時候,新媽媽可用溫水擦洗身體局部位置,或是請醫生將腹部傷口做好防水保護後再進行淋浴。
4.不宜立即大補
很多新媽媽盲目的認為,剖腹產使自己流失了太多血氣。月子飲食就應該大吃特吃,大魚大肉的把流食的營養全都補充回來。
剖腹產後,媽媽們體力消耗嚴重,確實急需補充營養,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剖腹產坐月子就要大魚大肉,如果產後盲目進補,容易引起便秘和奶水中脂肪含量猛增,從而引起寶寶脂肪性腹瀉。剖腹產新媽媽在飲食方面宜清淡,不宜即時進食高熱量的食物,剖腹產後一周內禁食蛋奶、發酵食物及牛奶,以防止脹氣,一周後可開始攝入魚、鮮奶、雞精、肉類等高蛋白含量食物,以協助腹部受創組織修復。
剖腹產後吃什麼來進補呢?
1、葡萄
葡萄味甘酸,性平。有補氣血、強筋骨、利小便的功效。因其含鐵量較高,可補血。產後失血過多,可以葡萄作為補血聖品。
2、紅棗
紅棗含維生素C最多,還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蛋白質。中醫認為紅棗是水果中最好的補藥,具有補脾活胃、益氣生津、調整血脈、和解百毒的作用,尤其適合產後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人食用,其味道香甜,吃法多樣,既可口嚼生吃,也可熬粥蒸飯熟吃。
3、桂圓
桂圓又叫龍眼,是營養極其豐富的一種水果。中醫認為桂圓味甘、性平、無毒,入脾經心經,為補血益脾之佳果。產後體質虛弱的人適當吃些新鮮的桂圓或乾燥的龍眼肉,既能補脾胃之氣又能補心血不足。
剖腹產的副作用
1.麻醉風險
每個人對於麻醉的適應能力都不相同,有些人會在進行麻醉手術之後出現麻醉過敏現象,或引發其他突發的疾病問題,對產婦的生命安全有所不利。
2.後遺症
部分的孕婦在剖腹產後,膀胱、腹壁、子宮壁粘連等後遺症,對女性的健康帶來影響,而且治療也比較麻煩。
3.遺留傷疤
剖腹產之後,腹部會遺留傷疤,而且傷口恢復一般都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平時可能還會有發癢、發痛的感覺。
4.受感染或大出血
有些產婦剖腹產以後,容易受到感染,甚至是出現大出血的現象,這些現象的發生幾率比起順產產婦來說會比較高。
5.產後恢復較慢
順產分娩的產婦,產後一般休息幾個小時後就可以下床活動了,但是剖腹產的女性卻沒那麼短,需要更長的時間才可以活動自如。
6.收費較高
順產的費用,相對比剖腹產要便宜很多,而剖腹產的手術費用和護理費用都比較高,產後住院又需要支付住院費。因此,總體而言,收費會比較高的。
剖腹產後要多久才能恢復
孕媽媽進行剖腹產後,最關心的除了小寶寶的健康外,就是剖腹產後恢復的情況了。剖腹產後恢復要多久?下面小編介紹下剖腹產後注意事項和護理要點。
剖腹產後多久可以恢復
不管是剖還是順,科學中提倡恢復體形最佳期是產後六個月內,但這一點對生活中的我們似乎有點難!其實剖腹產後身材是慢慢會恢復的,如果在哺乳期間,為了寶寶的口糧,建議媽媽不要進行減肥。只要斷了奶,體形就會恢復得很快。
剖腹產後恢復的注意事項
剖腹產的產後恢復要比陰道順產時間更長,對身體的傷害相對更大。那麼,女性剖腹產後恢復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因素呢?剖腹產後注意事項包括哪些?
女性要想實現產後儘快恢復,要注意產後儘早排尿,一般在剖腹產手術之後的24小時,麻醉藥物會過勁,大多數產婦的膀胱功能會逐漸的恢復,此時,要儘早拔掉尿管,儘早的實現自行排尿,以免引發尿路感染。
在剖腹產手術之後,不少女性因為擔心疼痛難耐,便主動要求大夫給其使用大劑量的止痛藥物,實際上,過量的使用止痛藥物,對產婦的產後恢復不利,要儘可能的減少使用止痛藥。
剖腹產手術之後,女性要注意在麻醉藥的影響消失之後,逐漸的翻身,以免因為長時間的平臥,造成腹部脹氣,發生腹脹,儘早的促使腸肌蠕動,使腸道內的氣體儘快排出。
剖腹產的女性恢復較慢,不能與順產的女性相比,在短時間內便可下地活動,這往往會導致產後惡露不能正常的排出,因此,剖腹產的女性要注意多採取半臥位的姿勢,在能下地活動時,要在家人的攙扶之下儘早的下地活動,以免發生腸粘連、血栓性靜脈炎。
要注意產後陰部及腹部的清潔衛生,在剖腹產後的2個星期之內,要避免傷口沾水,禁止盆浴,每天注意清洗。
在剖腹產後的3個月內,要嚴謹過夫妻生活,以免引發感染。
當然,剖腹產後恢復注意事項還很多,如要注意合理飲食,要注意心情愉悅,要堅持鍛鍊身體等,這些都要引起產婦們的高度重視,切不可疏忽大意,給剖腹產後恢復埋下隱患,影響自己的健康。
產後運動助媽媽恢復體形
散步
對於產後虛弱的媽媽來說,散步強度小,實現起來容易,是最簡單、最有效的鍛鍊方式。不過要注意,散步也需要循序漸進,剛剛開始散步時最好一次散步5到10分鐘,以後慢慢地增加到每次散步30分鐘左右。最好每次增加的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一次一次地增加。最好以你習慣的頻率不斷地增加散步的長度。
呼吸運動
仰臥位,兩臂伸直放在體側,深吸氣使腹壁下陷內臟牽引向上,然後呼氣,目的是運動腹部活動內臟。
胸部運動
媽媽們平躺,手平放兩側,將兩手向前直舉,雙臂向左右伸直平放,然後上舉至兩掌相遇,再將雙臂伸直平放,再回前胸後回原位,重複5~10次。這樣可以使乳房恢復彈性,預防鬆弛下垂。
臀部運動
媽媽們要俯臥,將一腿舉起,促使足部貼近臀部,然後伸直全腿放下。左右腿互替同樣動作,重複10—15次,每日2遍。這樣可促進臀部和大腿肌肉恢復較好的彈性與曲線。
剖腹產後身心恢復
剖腹產的媽媽在產後不僅要做好身體恢復,心理恢復也同樣重要哦。因為,如果心理恢復不得當就會出現產後抑鬱症。今天,小編就為第一次剖腹產分娩的新媽媽們介紹產後身體恢復和心理恢復的護理要點,一起來看看吧。
剖腹產後心理恢復護理要點
很多原本想自己生的媽媽在接受了手術後,很難接受這個事實。手術後過了一個小時後,很多女性才開始接受剖腹產這個事實,是命運的安排。
在生產後的第一個星期里,這種感覺漸漸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失望的情緒。很多女性沒有親身經歷孩子被娩出的過程,感到很遺憾。通常,很多剖腹產的媽媽很難進入母親的角色。從生產後的第八個星期開始。許多女性把與寶寶相處時,做得不夠完美的原因都歸結於是剖腹產惹的禍。在這個階段,年輕的媽媽們經常夢到分娩的過程,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而這些夢境有助於使她們重新理解自己的生產過程。
與其他有類似分娩經歷的女性相接觸非常重要。有的時候,通過剖腹產分娩的女性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願意與同樣是剖腹產生孩子的母親說話。當她們發現有很多類似的經歷的時候,不再感到孤獨,從而心情得到了極大的放鬆。
分娩的痛苦經歷被漸漸淡忘,能夠客觀地對待剖腹產了。
接下來,再來看看剖腹產後身體恢復要點有哪些吧。
剖腹產後身體恢復
起床活動
起床活動是防止腸粘連,幫助子宮收縮,促使傷口癒合的重要環節。因為手術時腹腔打開,使一部分空氣進入腹腔,這些氣體通過腸道排出,而手術後往往活動少,使腸道蠕動減弱,引起腸脹氣和粘連。要求病人麻醉期過後,就要活動。
注意飲食
適當的營養也是產婦康復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剖腹產後產婦可以而且應該給嬰兒喂奶
因為,喂奶可以刺激子宮收縮,加速子宮的復原,減少出血。這對產婦的康復有利。對於嬰兒來說,母乳營養是重要的,母乳含有其它乳類所沒有的免疫抗體。
剖腹產婦在康復期內注意衛生
由於產後出汗多,陰道惡露不斷排出,乳汁分泌及腹部傷口,產後抵抗力低,如不注意衛生,容易引起感染,影響康復。
剖腹產後需要注意休息
特別是要有充足的睡眠,要動靜結合,才能達到早日康復,喂養好嬰兒的目的。
不宜平臥
手術後麻醉藥作用消失,產婦傷口感到疼痛,而平臥位對子宮收縮疼痛最敏感,故應採取側臥位,使身體和床成20°—30°角,將被子或毛毯墊在背後,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切口的震動和牽拉痛。
不宜靜臥
術後知覺恢復後,就應該進行肢體活動,24小時後應該練習翻身、坐起,並下床慢慢活動,這樣能增強胃腸蠕動,儘早排氣,還可預防腸粘連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不宜過飽
剖腹手術後多食,會導致腹脹,腹壓增高,不得於康復。所以,術後6小時內應禁食,以後逐步增加食量。
及時排便
剖腹產後,由於疼痛致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時排泄,易造成尿瀦留和大便秘結,故術後產婦應按平時習慣及時大小便。
嚴防感冒
感冒咳嗽可影響傷口癒合並,劇咳甚至可造成切口撕裂。已患感冒的產婦應及時服用藥物治療。剖腹產後,新媽媽要保證心理和身體都健康哦。
剖腹產後如何調理身體
剖腹產,也稱剖宮產,是通過手術剖開腹壁和子宮,取出胎兒的生產方式。剖腹產相對於自然產來說,創傷性要大一些,術後恢復需要的時間也要更長一些。所以剖腹產後更需要好好調理身體,特別是飲食方面的調理,更顯得尤其重要。
剖腹產後腹內壓突然減輕,手術後腸子蠕動緩慢,容易引起產後便秘,所以,飲食的安排與自然產有一定的差別,下面就來詳細的介紹相關事項。
1、產後飲食的指導原則
剖腹產術後一周內避免滋膩肥厚的食物。
禁食蛋類及牛奶,以避免腸脹氣。
避免咖啡、濃茶、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
避免吃深色素的食物,以免疤痕顏色加深。
一周後方可開始攝取魚、鮮奶、雞蛋、肉類等高蛋白質食物,幫助組織修復。
傳統觀念認為產婦不宜喝水,否則日後會肚大難消,其實這時更應該多補充粗纖維,多吃水果、蔬菜,可以促進腸蠕動、預防便秘。
發酵食物不要吃,以免腸道脹氣。
因為分娩失血較多,產婦宜多吃含鐵質食物可以補血。
生冷類食物須禁食40天。
2、是產後三周的進補計劃
第一周:目的——是以清除惡露、促進傷口癒合為主。
最初可以適量的雞湯、肉湯、魚湯等湯水類進補,但是不可加酒,不可太過於肥膩。
豬肝有助惡露的排出以及補血作用,是剖腹產產婦最好的食物選擇之一。
適量的甜點也可以幫助排除惡露。
子宮收縮不佳的產婦,可以服用適量的酪梨油,幫助平滑肌收縮、改善便秘。
魚肉、魚湯、維生素C類的食物有助傷口的癒合。
藥膳食補可添加黃芪、枸杞、紅棗等補血補氣的中藥材。
3、目的——以防治腰酸背痛為主。
食物部分與第一周基本相同,藥膳部分則改用杜仲,以滋陰補腎為主。
4、目的——可以開始進補。
膳食可開始使用酒。
藥膳食補可用四物、八珍、十全大補等中藥材
口渴時,可以喝紅茶、魚湯。
食物部分與第一周相同,可以增多一些含熱量高些的食物,食用雞肉、排骨、豬腳等。
提醒:術後不久的產婦,應禁止過早食雞湯、鯽魚湯等油膩,肉類湯和催乳食物,反而會導致乳汁瘀滯,乳房脹痛,可在術後7~10天再食用。
剖腹產產後的調理與自然產產後的調理有所不同,身體恢復的時間也要更長一些,所以,產後坐月子也要更加注意一些,精心一些。完全恢復一般需要六個月左右,有的恢複比較慢甚至要長達一年的時間。所以剖腹產的媽媽們產後一定要注意飲食的調節,這樣才能讓身體儘快的恢復。
結語:大家都知道,生孩子很傷女人的身體,因此,在產後需要細緻的調養。以上是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