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咽喉刷」檢測鼻咽癌 鼻咽癌的症狀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咽喉刷檢測鼻咽癌
  俗稱廣東癌的鼻咽癌常見於中國南方地區,在廣東、香港發病率非常高。這與生活在這一帶的中國人的基因有某種聯繫,根據統計顯示,中國地區,特別是華南地區的居民,因為基因發育問題,受伯基特淋巴瘤病毒(簡稱EB病毒)感染幾率最高,即鼻咽癌患病幾率最高,而男性發病率要高於女性2到3倍,發病年齡通常介於25到55歲之間,正是人生最好的年齡段。鼻咽癌作為發病慢的癌症之一,通常發生明顯症狀時已屬晚期,因此提早發現腫瘤尤為重要,鼻喉癌早期非化療治癒率可達90%。
  多倫多大學聯合香港瑪麗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的醫務人員,從2001年開始共同研究鼻咽癌的相關課題,他們設計規劃了開發階段的臨床試驗,聯合發明了咽喉刷。這種咽喉刷頭部彎曲,檢測人員可以將它伸到咽喉深處,在不到1分鐘時間裡,無創無痛地進行檢測。經多倫多大學研究與實踐,新方法檢測準確率99%。團隊希望能在更加需要此類技術的中國地區建立新的亞洲實驗檢驗室,幫助高發地區的患者。
  鼻咽癌的症狀
  鼻咽癌常見於七大危險信號。如果以下症狀持續出現2周以上,應儘早排查。
  頭痛:鼻咽病變侵犯顱底骨質、神經、血管等將引起持續性單側頭痛,其中額部、顳部、頂部和枕部較多。病情如發展到晚期,持續性頭痛易被誤以為是神經痛。
  耳鳴、耳悶、聽力減退:病灶發生在鼻咽側壁或咽鼓管口時,腫瘤壓迫咽鼓管引起單側性耳鳴或聽力下降、卡他性中耳炎等
  鼻涕帶血絲:多數病人是自鼻腔向後回縮吸出帶血鼻涕,從口咽部吐出,這種咽式鼻出血造成漏診和誤診的幾率較高
  鼻塞:因腫瘤堵塞後鼻孔而出現機械性鼻堵塞,晚期腫瘤增大可致兩側鼻塞
  頸部淋巴結腫大:主要是胸鎖乳突肌上部深層的淋巴結腫大,腫塊堅實而無壓痛,不易被推動。隨著腫瘤發展,可壓迫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和舌下神經,從而表現為軟齶不能提升、吞咽困難、聲帶麻痹,舌頭一側萎縮並向患側偏移。
  顱神經症狀:腫瘤經破裂孔向顱內蔓延,可出現面部麻木、復視、視物模糊、眼瞼下垂、斜視。頸深部轉移性淋巴結,可壓迫顱底神經,出現咽喉感覺減退、軟齶麻痹等。
  腫瘤遠處轉移:鼻咽癌轉移可侵犯眼、腦、骨、肺、肝等組織,尤以肺、肝和骨多見。如果身體某些骨頭固定性頑固痛、經常性血痰伴胸痛、肝腫大、視力下降嚴重等,均應警惕癌轉移。
  預防:鼻咽癌與四大因素有關
  鼻咽癌發病年齡多在40~60歲,而且男性多於女性。
  鼻咽癌可能與EB病毒感染、環境、飲食、遺傳易感因素等有關,因此生活中少接觸化學致癌物,不要食用腌制、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避免長期吸入乾燥、多灰塵和刺激性氣體,不吸煙和少吸入有毒煙霧。同時,可定期滴入有營養、滋潤鼻腔的製劑,避免使用強烈收縮血管的藥物或是製劑。
  治療:首選放療
  鼻咽癌在治療上首選放療而不是手術是國際醫學界的共識。這首先因為鼻咽癌多為低分化鱗癌,對放療較為敏感;其次鼻咽部位特殊,位於面部的中央,周圍神經血管結構複雜,而這些血管神經組織對放療能夠較好地耐受,不容易出現嚴重損傷;第三,鼻咽癌特別容易出現淋巴結轉移及頸部的淋巴結轉移,大約70%至80%的病人在就診時已有頸部淋巴結轉移,手術對於這類患者難以達到有效治療。
  現代放療手段如調強放射治療、圖像引導放射治療等技術的利用,使鼻咽癌5年治癒率已從上世紀50年代的30%提高到現在的80%以上,早期病例5年控制率更高達90%以上,鼻咽癌即使有顱神經損傷、顱底骨質破壞,或頸部淋巴結轉移,放射治療也有望長期生存。
  臨床上有許多鼻咽癌病人由於頸部淋巴結轉移到醫院就診,基層醫院仍經常手術治療,將頸部淋巴結切除甚至左頸部淋巴結清掃,這樣反而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進一步治療的複雜性,嚴重影響治癒率。還有個別醫院對此病的認識不足,盲目追求手術難度或新技術,對早期鼻咽癌病人採用複雜手術治療,結果治療後短時間出現疾病復發進展,還需要重新接受放療。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