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北宋開發西北沿邊地區區域市場的方法略論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載

[摘 要] 北宋一朝,宋政府通過羈縻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上層首領,維持了這一地區與中原王朝傳統的貢賜貿易。不斷調整貿易地點和商品種類,尊重下層民眾情感,逐步擴大了榷場貿易。
  [關鍵詞] 北宋 西北地區 區域市場 羈縻
  
  終宋一代,西北地區一直是北宋戰馬和糧草的主要來源地,在這一地區建立的各個少數民族政權也是宋對遼、西夏戰爭中盡力爭取的對象。宋出於招撫和聯合蕃部、購買軍需品、獲利助邊的需要,積極、主動開發這一地區的區域市場。北宋對其的期望,李憲在經制熙河路邊防財用司時一語道破:「熙河、岷州、通遠軍各置榷場,貿易百貨,以來遠人,獲利助邊。」由於這一地區形勢的複雜,市場的開發頗為困難,為此,宋政府採取了各種 方法 。
  首先,宋羈縻這一地區的部族首領,維持這一地區與中原傳統的貢賜貿易。宋初,沿邊諸族內附,宋政府先後在宋夏交界地帶設立了儀、渭、環、慶、涇、原、秦、階、延、文州,鎮戎軍等地方機構,宋對各部首領無論大小一概予以冊封、賞賜,他們皆向宋納貢。對勁敵西夏,宋先後冊封李彝興太尉;李克睿自權知州事、受檢校太保、定難軍節度使、檢校太尉;李繼筠檢校司徒、定難軍觀察留後;李繼捧彰德軍節度使、感德軍節度使、夏州刺史、定難軍節度使;李德明特進、檢校太師兼侍中、持節都督夏州諸軍事、行夏州刺史、上柱國,充定難軍節度等職,賜襲衣、金帶、銀鞍勒馬、銀萬兩、絹萬匹、錢三萬貫、茶兩萬斤,德明立刻獻御馬二十五匹、散馬七百匹、駱駝三百頭謝恩。直到乾興元年,德明美歲旦、聖節、冬至皆遣牙校來獻不絕,宋回賜也頗為豐厚。河西吐蕃六穀部,此地扼河西走廊 交通 之樞紐,農牧業均很發達,既是內地取得良馬的重要場所,也是西域、中亞、歐洲諸國來宋貿易必經地,六穀首領折逋施、折逋游龍缽、潘羅支、廝鐸都都與宋庭保持者友好關係,宋庭對六穀首領一貫厚予封賜,因此,從宋立國一直到六穀族敗亡,六穀族一直與宋保持者貢賜貿易,並且由於它的保護,西域、西亞諸國與宋的貢道絲綢之路北線的靈州路一直暢通,貢賜貿易不絕。廝政權自從建立就同宋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宋極力拉攏廝,給廝頭銜頗多,主要有西蕃邈川大首領、保順河西等軍節度使、洮州涼州管內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特進檢校太尉使持節洮州涼州諸軍事、洮州涼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武威郡開國公,食邑九千戶,實封兩千四百戶。廝死後,其子董氈嗣為保順軍節度使,後改為西平節度使,繼而晉封為武威郡王。阿里骨嗣位後,又冊為河西軍節度使、寧塞郡公,後其子瞎征繼位,宋王朝賜以「趙」姓,更名趙懷德。宋政府對於吐蕃的朝貢持歡迎和鼓勵的方針,除過按慣例,回賜的物品遠遠大於進貢的物品外,此外,宋政府的賞賜、俸賜、詔賜也較為豐厚、頻繁,對朝貢中的假冒偽劣品不但不予以沒收,懲處,卻照樣給予賞賜,如元符元年瞎征貢的假香就是一例。賞賜禁品,以酒等犒賞朝貢蕃部等。據有些學者統計,廝政權及其所轄的各部首領從1015年~1104年90年間,進貢45次,最多一次貢馬五千匹,宋回賜150餘次。此外,廝還接替六穀族繼續維護絲綢之路的暢通。廝對經過其轄境的「吐谷渾路」上的過往貢使、商人採取友好態度,提供食宿方便,並允許在青唐建立貨棧屋宇定居貿易,有時還派軍隊接送商隊或使者出入境,戰爭期間,還曾派軍隊直接護送西域商人到京城。《宋史.回鶻傳》載,甘州回鶻首領夜落紇之貢使因被夏人抄掠而改道青唐後,廝「乃遣人援送其使,故頻年得至京師。」元豐四年,吐蕃首領董氈就派曾將回鶻貢使派人「導之熙州」。據宋人李復奏報說,回紇、于闐、盧甘等國商人有留居熙河達十餘年者。 還有大批蕃貨屯積熙州,元豐三年(1080年)十月,于闐國進貢使團就有「乳香、雜物等十餘萬」。運到熙州南川寨。據《畫墁集補遺.游公墓志銘》載:「西破洮州後,于闐、大食、拂林、邈黎等貢奉般次,道常不絕。朝廷憚於供,抑留於熙河,限二歲一進」。
  以武力為後盾,不斷地調整榷場貿易地點。宋代商品 經濟 的大 發展 和西部地區潛在的廣闊市場,使得宋政府並不滿足僅僅與其進行貢賜貿易。宋初,西夏臣服於宋,宋在宋夏交界地帶設立了榷場,與西夏展開廣泛的物資交流,西夏戰馬、青白鹽入宋,宋的糧食、茶葉、布帛也大量的湧入西夏。為了將貿易權控制在宋手中,不允許西夏建立榷場,即使在宋夏關係較好的德明時期,如大中祥符八年,德明築堡於石州濁輸谷,將建榷場,宋詔緣邊安撫司止之。元昊時期宋夏開戰,雙方互市時開時閉,西夏禁止戰馬入宋,宋也禁止西夏的青白鹽入蕃漢地,內地糧食入西夏。宋仁宗慶曆四年,宋夏議和後,置保安軍、高平呰榷場與夏貿易,但不許交易青鹽。後也是時斷時續,交易量逐漸減少。宋政府便加大了開發與西北吐蕃的貿易。宋初,隴右地區的吐蕃最早歸附了宋朝,宋在此地築堡建城,城寨既是邊寨軍事防禦的堡壘,同時又是交通要道的屏障,也是進出境人員的必經之地和貿易之所。蕃人將到物色入漢界買博,「並令漢戶牙人等於城寨內商量和買」。宋政府設立的買馬場也在城寨里,一個買馬場也是一個榷場。宋初貿易的中心在秦州,秦州「最為關隴之盛」,「祖宗朝,環、慶、延、渭、原、秦、階、文州,鎮戎軍九處置場市馬。……其後歲月寢久,它州軍皆廢,唯秦州處券馬尚行」。于闐國、河西回鶻商人也來秦州經商,致使有少量回鶻人「多緣互市家秦隴間」。開邊後,西北吐蕃政權逐漸瓦解,宋政府每收復一地,便在此地設州,建城寨,將貿易市場深入到吐蕃腹地的熙河、青唐,熙寧八年在收復的熙、河、岷州設場買馬,崇寧二年(1103)年收復湟州後,又置湟州茶馬司,共計大型買馬場有九個,賣茶場就有五十個。這些買馬場和賣茶場都是蕃漢交易的主要場所。榷場地點的不斷深入,極大地方便了西北吐蕃、西域諸國與宋的貿易,西北民族貿易迅速興盛起來。熙州自熙河開邊以後成為宋王朝的門戶,這裡也是西域各國商人云集之處。青唐因貿易的興盛而富盛無比。邈川(即湟州)在黃河之曲,「當青唐一帶蕃馬來路」 也是西域商人入宋貿易的必經之路,是商賈通行的貿易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城鎮貿易市場。
  調整商品種類,打開西部貿易門戶。宋代商品經濟活躍,市場上商品種類很多,但在眾多商品中,西北少數民族只對內地出產的茶葉、絲綢、糧食等幾種商品情有獨鍾。宋初,就向西北傾銷茶葉,但因這一時期「時以茶多不精,給商人罕有饒益,陝西交引愈賤,鬻於市才八千」。再加上虛估的緣故,茶長途運至西北沿邊費用高,行商嫌利薄,因此不願運茶至西北,市場上茶的數量很少,茶葉市場沒有打開,宋政府便向西北傾銷鹽,西北地區的人民很早就懂得食用鹽,西北地區出產的鹽也能構滿足市場需求,尤其西夏出產的青白鹽除過自給自足外,還大量傾銷給不產鹽的沿邊八州軍西北吐蕃人。宋初,為了獲利,政府將原產于山西的解鹽長途販運至西北沿邊,在沿邊的八州軍(延、慶、渭、原、環、鎮戎軍、保安軍、德順軍)中行銷,但因吐蕃部民喜食西夏所產的「價賤而味甘」青白鹽,因此,解鹽市場的開發,始終是以武力和權力為後盾進行的。李繼遷叛宋後,北宋政府為了「困」西夏「鹽之不入中土,困賊之良策也」和增加財政收入,禁止青鹽入漢地,也不許沿邊蕃漢民戶商人私販青鹽,強迫沿邊蕃漢民戶食用解鹽。但由於沿邊熟戶與西夏人種類相同,且與附西夏的蕃部人有親戚關係,所以利用此機會私販青鹽,「延、慶二州熟戶,其親族在西界,輒私致音間,潛相貿易,夏人以此為利, 中國 (宋朝)察其奸,不許」。宋庭儘管累次下令禁止沿邊蕃戶與西夏人交易,如宋太宗淳化四年,仁宗慶曆八年,宋政府峻青白鹽之禁。皇祐元年十月,至和二年七月丙子,重青白鹽之禁。由於吐蕃的反抗,鹽禁難以實施。但開邊之前,政府每年榷鹽收入仍有,「慶州:15757.574貫;環州:8588.018貫;岷州:9052.097貫;渭州:11753.785貫;原州:12946.674貫;鎮戎軍:22455.711貫;德順軍:23024.808貫」。銷量應不小。八州軍以外的其它地區,在拓邊過程中,政府通過沒收、購買的方式取得了蕃部的鹽井,銷售官鹽,收復的西安州(今寧夏海原),有處方圓三十里的鹽池,盛產顆鹽,宋政府投入3000餘人進行鹽業生產,「自熙河蘭鄯以西,仰給於此」 。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