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中醫治則治法的研究現狀及研究重點

2023年09月26日

- txt下載


【摘要】通過 文獻 和 理論 研究 ,指出治則是適應於所有疾病,是 治療 疾病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治療大法是適應於某一特定疾病,是治療該疾病必須遵循的規則。治法是適應於某一特定患者、治療該患者疾病的具體手段和措施。今後研究 發展 的重點應是確定某一疾病的治療大法,並闡明具體治法和機理。
  
【關鍵詞】治則; 治法; 層次
治則治法理論是中醫理論體系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連接中醫基礎理論和臨床治療的中心環節。對治則治法的研究對於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發揮中醫特色和優勢、闡明證的病理基礎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治則治法的研究成為現階段中醫學者關注的熱點之一。本文就中醫治則治法研究的現狀進行簡要的回顧,提出符合臨床實際的治則治法層次,並對今後應重點研究的 內容 做一簡要論述。
  1 關於治則治法概念和層次劃分的研究
「治則」一詞始見明·李中梓的《內經知要》。對其解釋,《辭海》曰:「治療疾病的總則」。「則」最初指刻或鑄在刊鼎上的規章。《詩經·大雅·庶民》曰:「天生庶民,有物有則」。後又引申為把握或認識事物的 規律 ,如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識·氣論》曰:「物有則,空亦有則。」新華字典解釋「則」:指規範、規則。可見,則是一種處理事物的規範,也隱含了對事物規律的認識。提示了治則是治療疾病的規範,必須遵循的原則。而法,也含有規則、法令的意義,因而就出現了在中醫 歷史 上治則治法不嚴格劃分,層次不明的局面。
由於 時代 的要求,中醫理論體系也逐漸條理化、層次化、規範化,同時,為了進一步發揮中醫治則治法的特長和優勢,也需要在理論上對遺留的治則治法體系進行梳理,重新劃分層次,明晰基本概念,為後面的深入研究打好基礎。
1986年首屆中醫治則研討會指出,「中醫治則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制定的,對保持健康和祛除疾病、恢復健康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防病治病規律」。《中醫基礎理論》[1]教材又指出:「治則是在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理論指導下,根據四診所獲得的客觀資料,在對疾病進行全面地 分析 、綜合與判斷的基礎上,而制定出來的對臨床立法、處方、遣藥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治療規律。」七版《中醫基礎理論》[2]指出:治則是治療疾病時所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三個定義的共同之處認為治則是治療疾病時必須遵循的要求,由於中醫治病中已包含治未病的內容,因此,我們暫且將治則的對象放在臨床疾病方面,此外,雖然說治則的制定來自於對疾病病理本質的認識,然治則的適應面應該是所有疾病,故沒必要任何一個疾病的治則都需要經過一個收集四診資料、分析綜合判斷這樣一個辨證過程,從概念簡潔的角度看,似乎以第3種概念為好。
關於治則治法層次的劃分,很多研究者進行了重新的構建。張大明等[3]從治則治法抽象度的高低將其分為5個層次:①治療目的與運用法則:將「以平為期」這一治療最終目的,作為第1層次。運用法則可概括為「知常達變,因異而異」。其具體內容包括三因制宜、標本緩急、因勢利導,正治反治等。②治療大法:包括扶正祛邪和調適兩種。③治法為治療大法的具體化,如祛邪的具體治法有汗、吐、下、清等;具體的扶正法有溫陽、益氣、滋陰等;具體的調適法有和、因、固等。④具體治法:此1層次是對治療大法的再具體。根據知常達變的治則,再「各司其屬」,確定要治療部位;加入「適事為度」量的斟酌;「標本緩急」治療時機先後的考慮等,形成最終的治法。⑤選方遣藥。於智敏[4]等根據治則的抽象程度將中醫治則分為3個層次:第1層次包括治病求本,以平為期,調整陰陽;第2層次包括治未病、既病防變、扶正驅邪、三因制宜、隨證治之、同證異治、異證同治、正治、反治、標本論治;第3層次包括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燥者潤之、堅者削之等10種小治則。劉時覺等[5]從辨證和治則治法的密切關係出發提出治則治法的層次為:①最高層次的治療總則包括:治療追求的目標、指導思想和基本手段。中醫臨床治療追求的目標是「平」。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是「調」「和」。 治則的指導思想是「順應 自然 」。②補虛瀉實是基本治則。其次,虛實與陰陽相結合,產生疾病的寒熱、燥濕、壅滑、上下,補瀉二法也因之派生出清熱祛寒、潤燥化濕、導滯固澀、升提降逆等次一層的治則,稱治療大法。③氣血津液治法是中介層次。④臟腑和病因論治是治療的基礎層次。這一層次的治療是辨證治療的基礎和中心環節。
我們認為中醫治則應是所有疾病治療時都必須遵守的原則,而治療任何疾病都要抓住疾病的本質進行治療,因而治病求本是中醫治療任何疾病的治則。中醫書籍說到的其它治則治法均是此治則的進一步具體化。如正治與反治是指導醫生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仍然要抓住疾病的本質;治標與治本是處理病變過程中矛盾的主次先後關係;扶正與驅邪是從正、邪兩方面治病求本;調整陰陽是從陰陽平衡的角度治病求本;調理精氣血津液是從構成人體基本物質方面治病求本;三因制宜是從個人的體質特點、人與環境的關係方面治病求本。

收藏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