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主要農作物土壤墒情評定方法

2023年10月03日

- txt下載

  一、小麥
  小麥的耗水量,以撥節到抽穗和抽穗到成熟兩個時期最多,各占小麥全生育期總耗水量的30-35%和36-41%。小麥孕穗期是需水的臨界期,如果缺水會影響性細胞的形成,不孕小穗和小花數增多,對產量影響很大。在麥粒灌漿期間缺水,會降低粒重。
  為了保證小麥正常生長發育,小麥各生育階段的適宜土壤(0-20厘米)水分,一般從播種到出苗以田間持水量的60-70%,從分櫱到撥節期70%左右,撥節到抽穗為70-80%,灌漿到成熟不低於70%為宜。
  我省淮北麥區和江淮麥區中北部,在小麥生育期間雨量較少,經常出現冬春乾旱,必須及時補灌,以保證小麥正常生長發育。小麥生長期的灌水定額,除播種前灌底墒水和冬灌蓄水的灌水量較大,每畝約50-60立方米外,一般生育期的灌水量多在每畝40立方米左右。
  二、玉米
  據山東水利研究所的春、夏玉米需水試驗測定指出:玉米各生育期需水有顯著差異,從播種到出苗,需水量較少,只占總需水量的3.1-6.1%。但為了種子能順利發芽出苗,耕層的土壤含水量應保持在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苗期因植株矮小,生長緩慢,蒸騰面很小,其綠色面積只占最大面積的10%左右,耗水量不大,只占總量的15.6-17.8%。一般認為玉米比較耐旱,即指苗期而言。為促進根系發育良好並向縱深發展,應保持表土疏鬆乾燥,下層濕潤,才有利於蹲苗,促壯苗。土壤水分應在持水量的55-60%。拔節到抽穗開花期,是玉米營養生長最旺時期,抽穗開花到灌漿期是蒸騰面最大的階段,故從拔節到灌漿,玉米需要的水最多,約占總量的43.4-51.2%,平均每天每畝約達3立方米左右。從灌漿到臘熟蒸騰面仍較大,需水仍較多,約占總量的19.17-31.45%。抽雄前10天到抽雄後20天的1個月左右,是玉米的需水臨界期,對水分的反應極為敏感。土壤缺水不僅影響到雌雄性器官的分化,而且還影響到抽雄吐絲,使抽雄與吐絲間隔拉長,受精不良,形成大量的缺粒和禿頂,並使灌漿嚴重受阻,形成大量秕粒,增大禿頂程度,產量顯著降低。從孕穗到灌漿乳熟階段須保持田間持水量的70-80%,拔節到孕穗須保持65-70%,土壤水分低於下限,須及時灌水。例如在抽雄時遇乾旱,灌水一般比不灌的能增產達30%以上。
  玉米雖然需水很多,但最怕澇漬,當土壤濕度大于田間持水量的80%以上時,生育即會受到不良影響,尤其是苗期與籽粒形成時期,土壤過濕,缺乏氧氣,地溫降低,根系的呼吸、吸收與合成功能均會受到阻礙。
  三、大豆
  研究表明:大豆苗期和莢期50%田間持水量比75%田間持水量產量較高;而花期則以田間持水量75%的產量最高。苗期需水較少,土壤田間持水量不宜超過50%。大豆花期土壤持水量不能低於80-83%。結莢期保持40-50%田間持水量。
  四、甘薯
  甘薯對水分的利用率較高,蒸騰係數約在300-500之間。生育期土壤持水量的70%上下,適於莖葉生長和塊根形成及膨大。生育前期土壤乾旱(持水量低於50%),薯苗髮根還苗緩慢,莖葉生長差,根體薄壁細胞木質化程度大,不利於塊根形成,且易形成柴根。生育中後期土壤乾旱,莖葉生長量不足又易早衰,養分積累少,塊根膨大慢,產量也低。反之,如雨水過多,壠土過濕(持水量高於90%),土壤通氣差,易莖葉徒長,根體形成層活動強度弱,也影響塊根形成和膨大。在生育後期陰雨天氣過多,光照不足,塊根產量降低,水分含量高,出干率及耐貯性均降低。如田間積水發生澇害,塊根還會因缺氧窒息而腐爛,同時薯塊中不溶於水的原果膠含量增多,發生硬心。生長後期時乾濕,薯塊易於開裂。
  五、棉花
  棉花是葉面積大。蒸騰係數較大,需水較多的作物。每生產1公斤乾物質要消耗200-300公斤水。但棉花根系強大,吸水能力較強,又是較耐旱的作物。據浙江農科院測定,畝產籽棉238公斤,每畝總需水量472.12立方米.棉花各生育階段需水量,以花鈴期最多,占40.0%,需水強度以蕾、花期最高,為3.18-3.2立方米/畝/晝夜。棉花各生長期對土壤適宜含水量的要求不同(表1)
  表1:棉花各生育期適宜的土壤含水量
  (以田間最大持水量的%表示)
  生育階段 土壤適宜的含水量 妨礙棉花生長發育的含水量下限
  播種到出苗 70%以上 ----
  出苗到現蕾 55-70% 50-55%
  現蕾到開花 60-70% 55%
  開花到吐絮(盛花期) 70-80% 55%
  吐絮以後 55-70% 50%
  
  棉花生育期間理想的降雨情況如下:棉花播種前有一次透雨,以利整地播種;出苗階段有一次小雨,助苗出土。苗蕾期不希望大雨、久雨,群眾說:棉花最喜半截雨。苗蕾期雨水過多,不利於根系深扎,並易引起徒長,且妨礙受精。棉花生育期間,希望時雨時晴,既滿足對水分的要求,又有充足的光照。以利生長和結鈴,棉花吐絮期有適量的降水即可,如果土壤水分含量過大,田間空氣濕度大,非但鈴期延長,且易招致爛鈴。我省江淮和沿江江南棉區,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上下,相當於667立方米/畝的水量,能滿足棉花各生育對水分的要求。但是如年降雨量分布不均勻,不能完全適合各生育階段對水分的要求,要注意灌排。
  六、油菜
  據資料分析:油菜從移栽到收穫,其田間耗水量一般為300-500毫米,摺合每畝200-300立方米;形成一克乾物質的蒸騰係數一般在337-912。單位籽粒產量的田間耗水係數一般在1750-2500之間。油菜不同生育期對土壤濕度的要求也不同。油菜種子需要吸收相當於本身重量60%上的水分才能萌芽。土壤濕度一般不應低于田間持水量的60%;在氣候乾燥情況下,不應低於70%;否則,不易萌芽或出苗。油菜苗期缺水,不利於培育壯苗,還會出現和早花現象。這時適宜的土壤濕度不應低于田間持水量的70%。苔花期為油菜一生中水分反應最為敏感的「臨界期」,必須有充足的土壤濕度。角果期土壤濕度也不應太低,一般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間持水量的60%為宜。油菜各生育期適宜的土壤濕度範圍大致歸納如下(表2)。
  表2:油菜各生育階段適宜的土壤濕度
  生育時期 田間持水量的% 干土重的%
  砂壤 輕壤 中壤 重壤或粘土
  出苗期 60-70 15-18 17-20 18-21 23-27
  苗期 70-80 18-20 20-22 21-24 27-30
  苔花期 70-85 18-22 20-24 21-25 27-32
  角果發育期 60-80 15-20 17-22 18-24 23-30
  
  七、花生
  據研究分析,花生的增產年份,全生育期降雨量不低於500毫米。其雨量分布是苗期和飽果期、成熟期較少,開花結實期較多;花期雨量不少於150毫米,而減產年份花期降雨量均不足120毫米。花生的需水特性可概括為「燥苗、濕花、潤莢」,全生育期表現為兩頭小,中間大。
  花生從播種到出苗,以土壤田間持水量的60-70%為宜,如低於40%,應進行灌溉;齊苗到開花階段以田間持水量的50-60%為宜,如低於40%或高於70%都會影響花生生長;開花至結莢階段,適宜的土壤水分為田間持水量的60-70%,如低於50%應進行灌溉,高於80%對花生長也不利;結莢至成熟階段,以土壤田間持水量的50-60%為宜,如低於40%或高於70%對生長和成熟都有不利。
  八、水稻
  1、概述
  對水稻採取控制灌溉的地區(如水源不足崗塝部位的淹育型、滲育型、側滲型水稻土和條件較好,推廣水稻控制灌溉的灌區)。秧苗本田移栽後,田面保持5-25mm的薄水層返青,在返青後的各個生育階段,田面不再建立灌溉水層,以耕層土壤水分作為控制指標,確定灌水時間和灌水用量。視水稻不同生育階段,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在60%-70%的土壤飽和含水率,灌水控制上限為土壤飽和含水率。這是一種在發揮水稻適應能力和自我調節機能的基礎上,根據水稻對水分敏感程度和調節水稻耗水過程後,適時適量科學供水的灌水新技術。對水稻生長發育有著明顯的促控作用,具有節水、高產、優質、低耗、保肥、改土、抗倒伏和抗病蟲害等優點。
  經試驗研究,這項技術可廣泛應用於不同稻作區。值得指出的是,在具體操作時,秧苗移栽後,如遇高溫和低溫冷害,田間水層應作相應調整,以防死苗及爛苗。
  2、水稻調控灌溉技術操作要點
  返青期:田面保持薄水層,當降水使田面水層超過30 mm時須排水。分櫱期:灌水上限是使土壤含水量達到飽和含水量,分櫱前期採取輕控,下限取飽和含水量的80%,分櫱後期須重控,下限取飽和含水量的60%。孕穗期:水稻需水旺盛,灌水上限為20 mm,蓄雨上限為70-80 mm,撥節孕穗前期採用中控,下限取70%飽和含水量,撥節孕穗後期採用輕控。抽穗期:灌水上限為20 mm,蓄雨上限為80-120 mm,下限取80%飽和含水量。乳熟期:一般不再灌水,蓄雨上限為50-70 mm,下限取80%飽和含水量。黃熟期:一般不再灌水,蓄雨上限為飽和含水量,下限取60%飽和含水量。據有關經驗,可概況為:鞋不粘就灌水,灌有明水就停水。雨前超標就排水。以上生育期一般低於水層下限可灌到上限,超過蓄雨上限的水要排掉,但根據天氣預報靈活撐握。(供稿單位:安徽省土肥總站)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