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數學課堂發問的建議

2023年10月18日

- txt下載

一、問題具有思考性
新課程提倡師生交流、互動,而提問正是一個有效的載體。教師的提問引起學生的思考,而學生的提問正是學生思維的展示。面對相同的問題情境,提出的問題不同,教學效果亦會有差異。教師提問時,尤其需要考慮提問能否引起學生的思考。因此,課堂提問要難易適中,教師要把握好課堂提問的度,以激起學生對學習材料的思考。例如,教學「直線」時,根據學生認知領域中有「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6種不同層次的行為,對於直線概念也有相應的以下不同提問方式:①你知道什麼是直線嗎?②你會畫直線嗎?你能說說畫直線的步驟嗎?③可以在這兩點之間畫一條直線嗎?④下面的圖畫中,哪幅圖表示一條直線?⑤不用尺子你怎樣畫出一條直線?⑥以下這些線條中,哪些是曲線?哪些是直線?六種不同提問方式,引起學生的思考層次也不同,教學時如何把握呢?我們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實際情況採用相應的提問方式,引起學生不同層次的思考,一般來說前三種類型提問方式常用於直接教學模式,後三種類型提問常用於間接教學模式。
二、問題應有探索性
新課標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應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活動,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在教學內容呈現的方式上,不要把所有的過程和答案都表現出來,要為學生留有充分的活動、想像、交流的空間,給學生留有積極主動思考和探索的機會,教師的提問更應體現出挑戰性。例如,在梯形面積公式的教學中,可以設計問題:你們知道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那麼,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和原梯形的高有什麼關係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原梯形的哪兩條線段有關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原梯形面積有什麼關係?怎樣求這個梯形的面積?這樣設計的問題給學生留下的思考空間較大,有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習慣,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三、問題具有創新性
教師在教學時,從一個知識點講到另一個知識點要銜接自然,否則學生會覺得莫名其妙,跟不上老師的思路。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知識點的銜接,多角度、多方位地設計各種問題,發展學生橫向、類比、逆向、聯想等思維,使學生不單單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上,而且利用現有知識,結合已學知識去創造、去探索,培養創新思維,增強創新能力。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教師組織學生直觀操作,將圓剪開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並利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這裡知識的內在聯繫是拼成的近似長方形的面積與原來圓的面積有什麼關係,拼成的近似長方形的長和寬是原來圓的什麼。為了適時提出這兩個問題,教師先讓學生動手操作,將一個圓平均分成8份、16份,剪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
四、問題具有時空性
教學中,提出問題後,要給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然後指名回答。思考時間力求照顧到全體,以中等偏上水平的學生為標準。這樣的標準,對於水平差一點的學生,雖有難度,但經過努力也可跟得上;對於水平高的學生,也不至因為節奏太慢而影響學習情緒。如果教師在提出問題後只停留兩秒就開始點名,這樣脫口而出就能回答的問題不具有較強的價值性。從實際效果看,學生由於思考時間不充分、精神緊張、準備不足等原因,通常無法回答或者倉促回答導致錯誤。因此,在教學中我常常是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後,至少讓學生思考2~5秒鐘,再請學生回答。如果所提的問題是開放性的,就留給學生更長的時間,以便讓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思考,逐步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聯繫實際,優化提問內容,把握提問時機,講究提問技巧,不斷提高自己提問的能力,同時也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作者:鍾寶嶸 單位:江西省南康市東山街道官坑小學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