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豬場細小防控難上加難,該如何診斷防控?

2023年10月25日

- txt下載

  豬場感染豬細小病毒非常普遍,無論免疫疫苗與否,幾乎80%以上豬場都可以監測到豬細小病毒的存在。目前已有的疫苗效果大都不錯,但是“新”基因型的出現給PPI(豬細小病毒病)防控帶來了更大挑戰,同時也提示人們儘管PPI目前還可防可控,但是如果不重視疾病防控與凈化,任由病毒長期大面積污染,病毒的變異可能會加劇,對養殖場來說就是巨大的潛在疾病風險。
豬細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 PPV)是引起母豬繁殖障礙的主要病原之一。從全球報道情況來看,豬場感染PPV非常普遍,而且無論是發生過疾病的,還是沒有發生疾病的豬場都可以檢測到病毒存在。如果母豬在感染前既沒有免疫過疫苗,也沒有接觸過活病毒,其針對PPV的血清抗體就會呈現陰性,抗體陰性母豬在妊娠期間一旦被感染就可能導致嚴重的繁殖障礙疾病發生,包括產仔數減少、產木乃伊胎和死胎數量增加等,同時母豬返情、流產、不孕比例也會大大升高。由於PPV除了引起母豬繁殖障礙問題以外,幾乎很少出現其他臨床症狀,因此,通常豬場只有在母豬出現繁殖障礙以後才會注意到相關疾病的發生,這樣一來必然給生產上帶來了無法挽回的損失。
1 病原特點
細小病毒科分為兩個亞科,包括感染節肢動物的濃核病毒亞科和感染脊椎動物的細小病毒亞科。細小病毒亞科又可以分為6個病毒屬,包括依賴病毒屬、紅病毒屬、阿留申貂病毒屬、細小病毒屬、博卡病毒屬以及PARV4-like病毒屬。豬細小病毒屬於細小病毒屬,同屬的還有牛細小病毒、綿羊細小病毒、犬細小病毒等。根據基因型差異,豬細小病毒至少可以分為6個亞型,包括PPV1、PPV2、PPV3、PPV4、PPV5以及豬博卡病毒(Porcine bocavirus, PBoVs)。目前為止,在豬細小病毒中,只有PPV1型已經被成功分離,其他亞型仍未見到成功分離的報道。因此,人們也很難了解PPV1型以外的其他亞型的致病特點。對於養豬生產而言,通常討論的豬細小病毒病一般泛指由PPV1型引起的疾病。PPV1主要引起母豬的繁殖障礙問題,抗體陰性的妊娠期母豬感染後產出木乃伊胎和死胎的比例可以達到70%~100%,給生產上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PPV最早於1967年在英國被報道,1980年以後,國內專家學者從上海、北京和江蘇等地陸續分離到病毒。病毒基因組為單股線狀DNA,無囊膜,對環境抵抗力很強,90℃乾熱短時間內不能滅活病毒;70%酒精、0.05%季銨鹽、2500ug/L次氯酸鈉等消毒劑也不能滅活病毒;殺滅病毒時往往需要選擇乙醛和高濃度次氯酸鈉(25000ug/ L)以及7.5%過氧化氫等消毒劑。
無論免疫疫苗與否,幾乎80%以上豬場都可以監測到PPV的存在。在一點式豬場,人們還發現未免疫疫苗的肥豬,血清抗體陽性率會隨著日齡的增加而逐步升高,同時感染豬只可以通過分泌物持續排毒。豬只一般在感染病毒後3~4d開始排毒,排毒持續時間長達42d,其中前2周的排毒量最高。感染豬只血清抗體轉化在第6天後可以檢測到,第14-21天抗體達到峰值。儘管如此,最近的研究已經證實即使是已經獲得抗體的母豬也不能完全阻止感染和排毒的發生,尤其當抗體值不高時更加如此。另一些學者則認為,高滴度抗體可以阻止病毒感染,而低滴度抗體則不能阻止病毒感染。
2 流行病學
PPV1是引起母豬繁殖障礙的重要病原之一,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行。感染母豬通常只表現繁殖障礙問題,如果感染髮生在妊娠早期,因為胚胎被吸收的緣故,甚至看不到明顯的臨床症狀,僅表現為產仔數減少、繁殖周期延長等問題;如果母豬妊娠70d後被感染,則一般不會有死胎、木乃伊胎的現象,但是生產弱仔的數量會增加,這些弱仔具有免疫耐受問題,而且可以不定期向外排毒。
PPV1隻有一個血清型,但是至少有5種不同生物類型的毒株:第1類,以NADL-8強毒株為代表,可以導致妊娠母豬產生病毒血症,出現繁殖障礙;第2類,以NADL-2弱毒株為代表,一般不會引起母豬的繁殖障礙,只有通過子宮接種時才會出現繁殖障礙問題,加上免疫原性優越,成了很多疫苗使用的毒株;第3類,以Kresse為主,屬於皮炎型強毒株,可以導致免疫不完全的胎兒死亡,並產生皮膚炎症;第4類,以IAF-A83為主,屬於腸炎性強毒株,可以導致仔豬腸炎、腹瀉等問題;第5類,屬於呼吸道型毒株,參與豬滲出性皮炎(SEE)、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徵(PMWS)和呼吸道疾病綜合徵(PRDC)等的形成。病毒具有組織泛嗜性,其中脾臟、腎臟、淋巴結、肺臟、子宮中病毒含量較高,以子宮含量最高。感染豬只可以作為傳染源散播病毒,同時被病豬污染的欄舍至少4個月內仍具有傳染性。對於公豬而言,其精液無論是外部污染,還是公豬感染排毒,都是重要的傳播途徑。
2005年J Oravainen調查發現,芬蘭種豬場PPV場陽性率為81%,種豬陽性率為44%。巴西調查發現,免疫或未免疫的豬場都存在病毒循環,同時從母豬血液樣本中也可以檢測到病毒。需要注意的是,免疫母豬自身可能被感染,但是不會表現繁殖障礙問題,而未免疫母豬感染後會出現大量木乃伊胎或死胎。還有一些學者認為,高滴度的抗體可以形成清除免疫,即抗體水平高的母豬不會被感染,但是抗體水平低的母豬仍然會被感染。
中國動物疫病控制中心楊林等人的數據顯示,80%以上的種豬場常年都存在著病毒循環,同時公豬精液的檢出率也較高,2017年公豬站精液PPV檢測場陽性率在86%左右。2015-2019年,湖南動物疫病控制中心唐小明等人調查發現,湖南5個原種場,連續5年PPV陽性率為80%~100%,樣品陽性率為22%左右,遠高於PRRSV(藍耳病病毒)、PRV(豬偽狂犬病病毒)、CSFV(豬瘟病毒)。學者們推測PPV感染普遍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PPV感染與否不會影響到種豬價格和銷售,即市場對PPV陰性後備種豬需求不強烈。(2)我國豬病複雜,人們更加關注於豬瘟、藍耳病、偽狂犬病等臨床表現更加劇烈的疾病,而PPV除導致繁殖障礙以外很少引起其他疾病,加上多數種豬對PPV有一定的免疫力,引起的損失不明顯,更加容易受到忽視。(3)在PPV的預防上,豬場只免疫種豬和後備豬,肥豬幾乎沒有免疫,這樣一來肥豬就可以成為易感宿主攜帶病原,加重污染面,使病毒可以長期存在。
目前來說,已有的疫苗效果大都不錯,但是新毒株的出現可能會給疾病防控帶來更大的挑戰。依據近年來的研究,我們可以將PPV分為兩類基因型,包括“舊”基因型和“新”基因型。“新”基因型以德國分離的變異株PPV 27a為代表,而在此之前的毒株則被稱為“舊”基因型。PPV27a與“舊”基因型相比,主要有兩點不同:(1)病毒的抗原表位發生了變異,之前的毒株對其交叉保護效果差,但是與之相反,27a型對“舊”基因型毒株的交叉保護效果仍然很好。(2)27a型毒株可能存在免疫逃避機制,因為與“舊”基因型相比,27a型毒株感染後產生的針對27a型毒株自身的中和抗體也不高。“新”基因型的出現給PPI防控帶來了更大挑戰,同時也提示人們儘管PPI目前還可防可控,但是如果不重視疾病防控與凈化,任由病毒長期大面積污染,病毒的變異可能會加劇,對養殖場來說就是巨大的潛在疾病風險。
3 發病特點
PPV主要引起母豬繁殖障礙疾病,母豬臨床表現包括不發情、空懷、流產、返情、產死胎、木乃伊胎、產弱仔等。多數豬場以後備母豬和低胎次母豬發病為主,但是需要注意,新建豬場、種源複雜的豬場、馴化和免疫不足的豬場,高胎齡母豬發病情況與低胎齡母豬一樣嚴重。發病母豬自身很少出現繁殖障礙以外的疾病症狀,體溫、採食、精神狀態等不會出現明顯變化。病毒感染母豬後需要10~14d或更長時間才會感染胎兒,病毒在胎兒之間的傳播間隔為4d。臨床上母豬繁殖障礙表現會因其感染時間(妊娠時間)不同而有明顯差異,妊娠早期(35d以內)的感染主要引起母豬子宮的變化,可以導致母豬流產;沒有流產的母豬由於妊娠早期的胚胎無骨組織形成,感染死亡的胚胎會被母體完全吸收,在母豬分娩時也看不到死胎或木乃伊胎,但是總產仔數會減少。母豬妊娠中後期的感染可以引起胎兒的死亡,受胎兒骨組織的影響,胚胎不會被母豬完全吸收,時間長的死亡胎兒會出現木乃伊化表現,死亡時間短的則表現為死胎。通常可以根據木乃伊胎的大小來推測感染時間,公式如下:妊娠天數=胎兒長度×0.3+21。妊娠70d以後胎兒已經具有產生主動免疫的能力,因此,即使胎兒被感染也不一定導致死亡,但是母豬產出弱仔的數量可能增加,同時這些仔豬還可能長期攜帶病毒。
除了可以引起母豬繁殖障礙疾病以外,PPV還可以引起仔豬的非化膿性心肌炎、皮炎、腸炎等問題。引起的皮炎以鼻腔和口腔中裂縫樣、水泡樣病變為主,當與PCV2(圓環病毒2型)混合感染時,還可以加重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徵(PMWS)的發生;在腸炎型病例中病毒多以混合感染形式存在,比如PPV和PEDV(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PV和PoRV(豬輪狀病毒)等。
4 疾病診斷
用於診斷細小病毒病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臨床診斷、血清學診斷、病原學診斷。臨床上可以根據母豬和仔豬的病理變化做出初步推斷,通常當母豬出現繁殖周期延長(返情、流產、空懷、不孕),分娩延長並伴有木乃伊胎時,首先應該考慮PPI;此時,如果低胎齡母豬發病率又明顯高於高胎齡母豬,則更加應該懷疑PPI。除母豬症狀以外,初生仔豬的病理狀態也可以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PPI引起的胚胎死亡可以發生在妊娠的各個階段,同時,因為病毒在母豬與仔豬、仔豬與仔豬之間的傳播上存在時間差,因此同一窩感染仔豬會表現出大小不一的木乃伊胎、死胎,而且可能有部分仔豬依然存活。臨床診斷可以作為緊急處理和初步診斷的依據,當條件允許時,仍然應該通過實驗室診斷來進行疾病確診。
在血清學檢測中,利用血凝抑制實驗(HI)進行PPV抗體檢測是早期被應用最廣泛的檢測方法。但是因為HI檢測結果容易受溫度、稀釋液、紅細胞種類、供血動物遺傳特點和年齡等影響,因此已經逐步被相應的ELISA檢測方法取代了。比較而言,ELISA方法重複性好,操作更加便捷、快速。依靠PPV抗體檢測進行疾病診斷時最大的挑戰是無法區分免疫和感染抗體,單憑血清結果無法進行疾病確診。針對這一問題,成對跟蹤仔豬和母豬血清抗體變化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收集分娩時以及隨後2~4周的血液進行檢測,如果PPV抗體隨時間推移明顯升高,則說明發病與PPV有關。另外,吃初乳前仔豬血液、死亡胎兒臍帶血PPV抗體陽性也可以用於疾病確診。當收集不到死亡胎兒血液時,可以將胎兒或其內臟置於塑料袋中4℃過夜,收集體液進行抗體檢測。仔豬可以通過初乳獲得高滴度的抗體(維持9~22周),所以對已經吃到初乳的仔豬進行抗體檢測沒有意義。
相比抗體檢測,PPV病原檢測具有快速、準確、敏感性高等特點。因為PPV的感染特點,豬場發現疾病的時間多在感染後1個月以上,因此,母豬分泌物和血液不是病原檢測的合適樣本。不過,發病母豬流產胎兒的各臟器組織都可以用於檢測,一般建議採集死亡胎兒的肝臟、腸道、肺臟組織,而不僅僅是胎兒表面分泌物,採樣時最好選擇長度在16cm以下的死胎或者同窩存活的弱仔。當選擇木乃伊胎進行檢測時,需要考慮假陽性問題,假陽性原因:(1)胎兒死亡,組織自溶被母體吸收;(2)母豬感染產生的針對性抗體進入到自溶組織中中和病毒,降低病毒含量。此外,對於繁殖障礙疾病,因為疾病發生時並非所有仔豬都一定會受到感染,為了防止漏檢,採樣仔豬數量應該有要求,採樣仔豬數占整窩仔豬數的1/3以上,例如總產仔數為15頭,則應至少採集5頭仔豬的樣本。
5 PPV疫苗
針對PPI免疫防控,世界範圍內應用最多的是滅活疫苗,國內只有滅活疫苗。不同地區選擇的毒株有一定差異;其中,國外應用廣泛是PPV NADL-2毒株,該毒株屬於弱毒株,對仔豬沒有致病性,而且免疫後可以快速產生高水平抗體。國內PPV滅活疫苗使用的毒株包括PPV CP-99、S-1、BJ-2、WH-1株等。從獸藥信息網數據來看,2021年全國共有19家PPV疫苗生產企業,按照批簽發數量排名,排名前6的批簽數量占總數量的69%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PPV只有一個血清型,但是不同毒株產生的抗體水平還是存在很大差異。從已發表的一些文章可以看出,同樣來自德國的兩種商品疫苗PPV NADL-2與PPV IDT產生的抗體水平差異明顯。整體來看,PPV NADL-2無論是中和抗體,還是HI值都要明顯高於IDT株。除此以外,作為滅活疫苗還需要考慮佐劑的效果,優質的疫苗佐劑不僅可以保證免疫的安全性,同時還可以增加免疫效果。對於養豬場來說,應該根據疫苗使用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疫苗免疫程序制定,對於免疫效果好的疫苗可以每5~6個月進行一次疫苗免疫,而對於免疫效果稍差的疫苗應該3~4個月進行一次免疫。從疾病特點、流行情況以及疾病帶來的巨大損失等綜合考慮,所有種豬都應該在配種前完成疫苗免疫,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另一方面還可以縮短母豬繁殖周期,提高產仔數和生產效率。由於公豬精液可以造成PPV的傳播,因此,公豬也應該進行疫苗免疫,推薦2~3次/年。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