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網PWA視頻評論

大豆胞囊線蟲病如何防治?

2023年10月26日

- txt下載

  

大豆胞囊線蟲病發生有什麼症狀?大豆胞囊線蟲病發病原因是什麼?大豆胞囊線蟲病的防治方法有幾種?以下小編就作簡單介紹,供網友們參考。
一、大豆胞囊線蟲病症狀及危害
大豆胞囊線蟲病又叫大豆根線蟲病,大豆萎黃線蟲病,在我國,此病主要分布於東北和黃淮海2個大豆主產區,尤以東北三省發生普遍而嚴重。輕病田一般減產10%,重病田可減產30%~50%,甚至絕收,有的地區導致大面積毀種或5~6年內不能種植大豆。大豆胞囊線蟲寄生於根上,受害大豆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均可表現症狀。一般在大豆開花前後植株地上部的症狀最明顯,表現為生長發育不良,植株明顯矮小,節間短,葉片發黃早落,花芽少,花芽枯萎,不能結莢或很少結莢,似缺肥症狀。被寄生大豆植株主根一側鼓包或破裂,露出白色亮晶微如麵粉粒的胞囊,側根發育不良,鬚根增多,甚至整個根系成為髮狀鬚根。被害大豆根很少有固氮根瘤,即使有也為無效根瘤。根表皮被線蟲雌蟲脹破後易感染其他微生物而發生腐爛,使植株提早枯死。病田常因線蟲在土壤中的分布不均而造成大豆植株被害程度不一,呈點片發黃。
二、大豆胞囊線蟲病傳播途徑和發病原因大豆胞囊線蟲病病原線蟲主要以胞囊在田間土壤中越冬,也可在糞肥中以及混雜於種子中的土粒內越冬。在第二年春季溫、濕度適宜時,在根系分泌物的刺激下,越冬胞囊內的卵孵化,以2齡幼蟲在土中活動,尋根尖侵入主根,在其皮層內營寄生生活,經幼蟲階段後發育為成蟲。雄成蟲重新進入土壤中自由生活,並尋覓雌成蟲,交配後死亡。雌成蟲交配後,發育成老熟雌蟲,其體壁加厚成為胞囊,其受精卵就保存在胞囊內。當條件適宜時,其內的卵又孵化出幼蟲,進行再侵染。一般田間近距離傳播擴散主要通過耕作時土壤的移動、農機具和人、畜沾附以及灌溉水和雨水傳帶含胞囊的土壤或混有胞囊的糞肥。胞囊對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很強,因而胞囊中的卵可保持生活力3~4年以上,有的可長達10年。土壤內線蟲量大,是發病和流行的主要因素。感病大豆品種和連作重茬是大豆胞囊線蟲病嚴重發生的重要條件。砂土、砂質壤土以及鹼性土壤有利於發病。線蟲成蟲產卵適溫23~28℃,最適濕度60%~80%。卵孵化溫度16~36℃,以24℃孵化率最高。幼蟲發育適溫17~28℃,31℃時幼蟲開始衰退。幼蟲侵入溫度14~36℃,以18~25℃最適,低於10℃停止活動。
三、大豆胞囊線蟲病防治方法1、禁止從病區引種,選用抗病品種,如齊黃28、齊黃29、齊黃30等。2、大豆與禾本科作物或棉花等非寄主植物3年以上輪作,以水旱輪作為宜,這是防治此病最為行之有效的措施。3、大豆在播種15~20天,每公頃用98%棉隆顆粒劑75~90千克或10%涕滅威顆粒劑37.5~75千克,深施在播種行的溝底,覆土壓平密閉,半個月內不得翻動。

收藏

相關推薦

清純唯美圖片大全

字典網 - 試題庫 - 元問答 - 简体 - 頂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